何止于米 相期于茶(贺贝织芸老师88寿诞)

老乐

何止于米,相期于茶是冯友兰先生曾赠金岳霖先生的一副对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意思是何止八十八岁,期望一百零八岁。(“米”字为八十八组成,“茶”字为米加卄,一百零八) <h3>贝织芸老师生于1931年9月6日,今年八十八岁,适逢米寿。</h3> <h3>贝织芸老师出身苏州四大名门望族——贝氏家族。</h3> <h3>吴中贝氏“大团圆”</h3><div>追忆家族500年风流</div><div>贝氏后人在贝家祠堂追忆家族往事。 记者施晓平摄<br></div><div>2013年10月19日下午,以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等成员而闻名的吴中贝氏家族40余人汇聚一堂,通过座谈、参观山塘街贝家祠堂(吴中贝氏纪念馆),共同追忆500年来的家族风采。这也是该家族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大团圆”。</div><div>  吴中贝氏原籍浙江兰溪,明代中叶迁居苏州,至今已有约500年的时间。昨天的聚会上,后裔辈分最高的是14世孙,最小的已是18世。14世孙女贝织芸介绍,吴中贝氏以行医、卖药起家,子孙中人才辈出,像清朝中期的7世孙贝慕庭为吴中巨富,与戈、毛、毕姓人家合称为当时的“苏州四富”;13世孙贝润生是“颜料大王”,曾购下狮子林并进行修缮,使狮子林重新恢复青春;13世孙贝理泰为著名金融家; 另一个13世孙贝寿同是我国早期到西方学建筑的人才,苏州司前街看守所就出自他的手笔。</div><div>  家族成员们介绍,除贝聿铭外,当代吴中贝氏还涌现了其他一批风流人物。比如15世贝聿娍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知名导演,编导的故事片《大小夫人》获长影“小百花”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导演奖。</div><div>  贝织芸说,如今吴中贝氏除一部分留在苏州外,其他后人均已分迁各地。此次聚会,目的就是希望贝氏子孙能多多联系,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div> <h3>当年贝聿铭在狮子林贝家私宅。</h3><h3><br></h3><h3>贝老师比建筑大师贝聿铭小13岁,但贝大师要称贝老师为“娘娘”。</h3> <h3>贝老师追求进步,1951年新中国刚建立她便投身于革命事业,先在《新苏州报》社工作,当时还是供给制。后在1957年进苏州市第二初级中学(16中前身)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为培养接班人兢兢业业一辈子直至1987年光荣退休。</h3> <h3>贝老师从教30年也做了30年的班主任,她热爱学生,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因此班主任工作对她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责任和荣耀。</h3><h3>贝老师是二初中66届三(3)班进中学时的第一任班主任。</h3> <h3>相隔50年的师生大聚会。</h3> <h3>师生情深意浓,好不开心!</h3><h3>贝老师做班主任深入细致,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的信赖。她上政治课风趣幽默,给广大学生留下深刻印象。</h3><h3>由于任教政治课,所教班级数量多,因而30年来她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真可谓桃李满天下!</h3> <h3><font color="#010101">收到同学珍贵礼品贝老师笑得合不拢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相隔50年同学们眼中的贝老师除了头发白了,其它基本不变。她的思维还是那么清晰敏捷,她的谈吐还是那么幽默风趣 ,她的表情还是那么丰富生动,她的精神还是那么充沛焕发……而变化了的一头银发又给她的不凡气质增添了不少分。</font></h3> <h3> “我要感谢十六中为我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基础,感谢贝织芸、黄永乐、陆杲旦等老师给我的教诲。 </h3><div>  花季的年华,在慕家花园度过。人生的脚步,从十六中跨出。永远的慕家花园十六中,不仅在我的履历里,而且在我的心中。 ”</div><div> 张 昕</div><div>(张昕,16中74届毕业生,贝老师的得意门生,曾任苏州中学校長。师恩不忘,每年他都要和同窗好友吴苏生,王大伟,龚志平等去贝老师家看望恩师。)</div> <h3>贝老师是个“老百晓”,“百事通” ,上至天文地理下到花草虫鸟,大至国际国内小到社区里弄,她都讲得出门道,真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究其原因是因为她早先报社工作,后又任政治教师,一生便和报纸结下不解之缘,一天饭可以不吃,报纸不能不看。</h3> <h3>这两张报纸是她的最爱,每天必读。</h3> <h3>今日6月19日,“6.19”快乐要长久,“快乐一族”给贝老师提前过生日,庆八十八米寿。 </h3> <h3>“快乐一族”是由贝老师,周老师等十位退休女老师组成的快乐微信群。人老了,退休了,生活还要继续,快乐更要长久,“我们就是快乐一族”!</h3> <h3>庆米寿宴会安排在香雪海饭店(胥江店)</h3> <h3>她们四人一位教政治,一位教数学,一位教语文,一位是校医,退休后共同的爱好(搓搓</h3><h3>小麻将)把她们老姐妹连在一起,被戏称为群内的麻将“四人帮”。<br></h3> <h3>这么亲热,她真成了贝老师的干女儿。</h3> <h3>她和贝老师是远房亲戚,按辈分可要叫贝老师“阿姨”。</h3> <h3>美味佳肴,苏帮纯真</h3> <h3>生日面上了!</h3> <h3>先给老寿星</h3> <h3>今日祝寿会唯一的绿叶--“他”来了,虽说他已调离16中20多年,但因为贝老师是他踏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任师傅,所以他赶来了。</h3><h3><br></h3><h3>“这倒不假,我和贝老师不仅认识时间最久而且还同在一个教研组,她是教研组长,是我直接的领导,也是我的师傅,我从她身上学到不少。因此她的庆生活动我必须参加!”</h3><h3> 陆杲旦 </h3> <h3>点上生日蜡烛</h3> <h3>唱起“生日歌”,祝贝老师生日快乐,健康长寿!</h3> <h3>老寿星许了愿,切蛋糕……</h3> <h3>老寿星许的愿应该和她有关。</h3><h3>贝老师手抱刚满月的曾孙女,真是喜从天降。(摄于2018年春节年初六上海孙子甲甲家)</h3> <h3>何止于米 相期于茶</h3><h3>2038年我们再来庆祝贝老师108岁茶寿……</h3><h3><br></h3> <h3>【说明】因贝老师父亲贝晋湄是昆曲大家,创立了昆曲研习所,故本美篇特选昆曲《牡丹亭》作为背景音乐</h3><h3>【附唱词】</h3><h3>(白)好天气也</h3><h3>【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