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孵蛋、孵鸡蛋、孵小鸡活动终于开始了。这是我们四年级的传统科学实践活动,更是同学期待已久的科学实践活动,今天终于开始了!</h3> <h3>一、认识鸡蛋</h3><h3> 活动先从认识鸡蛋开始,每个同学们拿着自己带来的鸡蛋,用肉眼、放大镜来仔细观察鸡蛋的外壳,我们发现鸡蛋的外壳摸起来光滑,但是仔细看发现有很多的坑坑洼洼(小孔),同学们推测小孔是用来流通空气的。另外同学们发现所有的鸡蛋都是一个形状——椭圆,这是一个坚固的形状,可以更好的保护鸡蛋,鸡蛋一端大头另一端小头,敲开蛋壳发现大头一端有一个空间——气室,这是用来储存空气的。除了坚硬的蛋壳外,蛋壳的内壁还有一层薄薄的膜,保护着蛋清蛋黄。 那么小鸡在哪里呢?有的同学通过观察发现蛋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同学推测这是小鸡的来源,是的,科学上把它叫“胚”。蛋壳和膜是保护的,气室是储存空气,蛋清是输送水分,蛋黄是储存能量提供胚生长发育,他们各司其事共同孕育新生命的诞生。</h3> <h3>二、孵化前的准备</h3><h3> 怎样的鸡蛋才能够孵化出小鸡呢?鸡蛋放在孵蛋器里,我们又需要做些什么呢?刚出来的小鸡吃点什么呢?我们都要做好哪些充分的准备,鸡蛋里才能孵化出小鸡,小鸡才能健康成长。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发现母鸡生下来的鸡蛋,需要几个条件才可以进行孵化:1、一颗完整的种蛋(受过精的胚)。2、适合的温度(1—19天37.8°C,19—21天36.9—37.2°C)。3、适合的湿度(1—7天60%,8—17天50%,18—21天70%)。另外,我们还知道,孵蛋过程中,还需要翻单(受热均匀)和照蛋(及时去除不是种蛋和停止发育的蛋),我们还知道,整个孵化鸡蛋的时间大约需要21天哦。带着这些小知识,我们还给小鸡搭建一个临时的简易小窝,有设计图,也有实物,通过讨论我们对又鸡窝又做了很多的改进,比如刚出来的小鸡需要一定的温度(33—37°C),需要一定的空间,需要新鲜的空气,需要食物等等。有同学认为可以增加一个暖灯,既可以照明又可以取暖,好办法!</h3> <h3>三、新生命的诞生</h3><h3> 终于要迎来小鸡出生的日子了,哪个班级的小鸡,谁的蛋会诞生出第一只小鸡呢!我们所有人都非常的期待,终于在第19天,401班的李嘉兴同学的蛋里钻出了一只小鸡——小黑(全身黑色的毛),“李小黑”的诞生让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奇迹,看到了希望,而李嘉兴同学更是幸运的,带着这份希望与期盼我们又陆陆续续迎来了更多新生命的诞生。为了在芸芸众鸡中能辨认出自己的小鸡,我们还专门准备的脚环,在脚环上写上属于小鸡的特殊名字,也只有自己知道这个名字代表的意义,我还和我的小鸡合影留念了。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多同学都看到了自己小鸡的诞生,可是21天后,孵蛋器里依然还有很多蛋没有动静,难道是没有希望了吗?为什么会这样呢?课堂上,我们专门进行了讨论,发现有这些原因可能都会导致鸡蛋孵不出小鸡:1、不是种蛋。2、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变化太厉害,导致胚胎中途停止发育。3、孵蛋器被人为关闭等等。带着这份疑惑,我们敲开剩下的蛋,有同学发现里面只有蛋清蛋黄而且发臭,有同学发现鸡蛋里有成形的小鸡,但是很小,还有蛋清蛋黄,却已经死亡。也有同学发现蛋壳已经破洞,小鸡已经完全成形,但是已经死亡。这一刻,我们由衷的感叹,新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一只小鸡的皮壳而出需要卯足了劲儿,需要多大的勇气来面对挑战。</h3> <h3>四、小鸡的饲养与观察</h3><h3> 破壳而出的小鸡全身湿哒哒,毛发紧贴皮肤,依稀能够看见肉红色的皮肤,叫声很微弱,似乎在呻吟求助,颤颤巍巍的站立,时不时摔倒,双眼微睁,耷拉着脑袋,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害怕的眼神看着我们人类,这一幕让我们所有人都记忆深刻。原来刚刚出生的小鸡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不是可爱而是有点丑陋,后来,我们通过上课知道刚出生的小鸡称为“雏鸡”,出生后12—24小时后第一次喝水叫“初饮”,24—36小时后第一次喂食叫“开食”。开始,把饲料拌潮湿、松散为宜,2小时添一次,勤添食,以此来刺激小鸡的食欲。雏鸡的保温工作是很重要的,幸好我们的鸡窝都做好了准备。 </h3><h3> 3天过去了,我们的小鸡有长大吗?当然有,你瞧,毛发竖起来了,有光泽了,眼睛睁的大大的,叫声更响亮了,站得直,走的稳,开始跑起来了。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小鸡们喜欢窝在一起,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互相依靠,原来他们在抱团取暖,靠在一起睡觉呢!周末两天,有的同学把小鸡带回了家,小鸡从鸡窝里出来了,活动空间瞬间变大,小鸡跟着“鸡妈妈、鸡粑粑”们赛跑、遛弯儿,逛家园,主人去哪里它就跟着去哪里,而且小鸡们开不怕人了,会主动跑到你面前啄你手中的食物,我们发现小鸡喜欢吃很多东西:饲料、小米、青菜叶、白菜叶、面包屑、饼干屑、水果等等。喝水时,小鸡会喝一口水,抬起头,吞咽,可是小鸡吃食物却不会这样,而是直接用嘴巴啄。</h3><h3> 7天过去了,我们的小鸡又长大了很多,他们会跳起来想要挣脱鸡窝,他们会互相打架,用嘴巴啄对方,他们会抢食物,他们会啄自己羽毛,他们还会张开翅膀伸展动作,他们拉出来的粪便由一开始稀薄的、绿黑色(胎便)到成条状的土黄色,量也越来越多,食物也吃起来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了。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新生命的成长。 </h3><h3> 可是天气突然降温了,有小鸡死亡了。有的同学很难过,但是更多的同学明白这是为什么了?我们马上调整饲养方法,把几只小鸡集中饲养,让他们抱团取暖,鸡窝里撒上木屑、毛巾、棉被、尿垫、干草等等,上面盖上盖子、被子为他们取暖。看着死亡的小鸡,我们明白雏鸡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他们可以前一刻是活蹦乱跳的,后一刻可以奄奄一息。接下来的日子,小鸡们要想活着长大成年,它们还有很多很多难关要闯,如:病毒、细菌、霍乱、感冒、防疫等等,这些都需要饲养员的我们时刻关注,保护、提前做好工作。 </h3> <h3>五、我们的作业</h3><h3> 《蛋的学问》集合了我们所有活动的精髓,我们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汇记录在了这本作业中,结合生命教育,语文老师来组织了全体四年级的我们写了作文,再一次感受了生命的来之不易!</h3> <h3>六,小鸡宝宝的现状</h3><h3> 六周过去了,我们的鸡宝宝们过得怎么样了呢?快看,前方鸡粑粑鸡妈妈们发来的报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