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6月11日,全市中考第一天。<h3> 化龙初中的2015级学生即将登上开往文家中学考点的大巴,一位熟悉的背影又出现在校园,虽然拄着拐仗,但却依然透出自信与坚强,虽然右腿膝盖严重受伤,却依然忍住伤痛坚守在课堂,虽然今天不能亲自陪伴学生走进考场,但却让学生脑海中印下了老师期盼的目光……</h3><h3> 她就是化龙初中九年级二班班主任李桂芬!</h3></h3> <h3> 李桂芬,2006年5月入党,是化龙初中的一名普通的化学教师,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的真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并坚实地履行着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用爱成就学生的精彩”是她从事教师工作以来所遵循的原则。19年来,她被评为了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潍坊市师德模范、寿光市农村特级教师、寿光市化学科学科带头人、寿光市优秀教师、寿光市师德标兵、寿光市教学能手、寿光市实验教学能手。这一系列荣誉,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也是对她工作的认可和认同。</h3> <h3> “让每一片绿叶充分享受到阳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这一直都是她的育人准则。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教师只有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因此,在工作中,她特别重视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课堂上,发现有同学趴在课桌上,她会走到他跟前,拍拍他的肩膀,善意的提醒他,并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发现有同学学习退步了,她会立即找其了解原因,寻找对策,并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对于他们,她认为无微不至的关怀可能会更令他们学习进步,所以她用鼓励和表扬代替批评,用谈心和交流帮助他们重拾对学习的信心。在工作中,她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用言语、行动感染教育每位学生。2015年,她因声带息肉做了全麻息肉切除手术,由于她所带的是毕业班,学生、家长、学校对毕业班孩子给予了最美好的期盼,到了周末,孩子和家长就给她发信息:“老师,好点了吗?”“老师,小王老师讲的她听不懂,你什么时候回来啊?”“老师,我们好想你,你快回来吧,现在的内容我们都不会”,看到这些信息,她深感愧疚和难安,所以手术后两周她就返回了工作岗位,一周后造成二次伤害,又到长春哈大一院住院治疗16天,三个月的病休假,在学校聘任老师辞职后,不到两个月她就又返回工作岗位带三个班的化学。她觉得,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劳动中进行爱的创造,才是最幸福、最愉快和最有成就的。</h3> <h3> “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在工作中,她一直用自己温暖的心去关爱每个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的每一个小过失,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h3> <h3>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她更关注的是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这体现在她对每一名学生的充分了解、关爱中。在班级工作中,她总是身先士卒,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表率。身为班主任的她,每天早上准时到操场陪学生训练;每天中午、晚上查学生午、晚休;一日三餐基本陪学生就餐;周日下午必在3:30之前赶到教室,查看学生的到校情况,给缺席的学生家长打电话逐一核实;遇到天冷或天热,总是及时提醒学生添减衣服,放学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在学生情绪波动的时候,寻找一切机会跟学生交流,并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进行心理疏导与调控……每到周末,她的手机微信提示声总是响个不停,这是学生在向她诉说他们的迷茫与困惑,她必一一回复,进行交流与指导。所有这些,不仅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信任,更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尊重,“李老师,辛苦了,感谢您对孩子的关心,我们家长感谢您!”,“老师好!她不善言谈,但是她知道这次孩子遇到了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感恩孩子遇到这么好的老师!”,“老师,孩子回家跟她谈了,谢谢老师帮他发现问题并认识问题,孩子已经认识到问题的原因了,谢谢老师的提醒与点拨”,所有这些家长给她的微信留言都说明了家长对她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h3> <h3> 不仅如此,她还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现状,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她倾注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寻找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斗志。而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则采用不同的方式把他们“管饱”。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十分注重对化学特长生的辅导,利用自习课和活动课,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和教育,亲自担任辅导教师,为学生编写补充教材,设计优质习题,进行科学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辛勤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甘美的果实。从2002年到现在,她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省、市、县级中学生创新实验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实验技能大赛、劳技作品展示等一等奖。</h3> <h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于她的耐心教育和真心付出,师生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学生对她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现在虽然很多已经步入了大学的殿堂,但每年的教师节、元旦、春节等节日,她的办公桌上、手机上、电子信箱里都会收到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祝福,她想,一个老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h3> <h3>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从师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学海无涯,业务研究更无限。为了给学生做榜样,每年,她都自费购买许多教育教学的期刊杂志。读书,是她必做的功课!因为热爱阅读,所以,阅读也回报了她,让她把课堂经营得风生水起。</h3> <h3> 读别人的文章,但也更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与感悟。多年来,她既学习业务知识,又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既向同行学习,学习同事教材处理方法、驾驭课堂、研究问题的能力,又向专家学习,读理论著作,听专家的讲座,领悟专家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她在渴求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他人的经验的同时,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并认真地总结反思,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h3> <h3> 在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崇尚“小学科培养大写人”之说。她认为,任何学科首先应该“育人”,才能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才能更系统、更高效的完成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她以现实生活现象为原点,赋予课本知识鲜活的生命气息,让孩子们认识水污染、大气污染、SO2等的危害性,引领孩子们树立“保护环境”、 “改善生活方式”等问题。她与陈兴顺老师共同引导学生发明制作的“初中化学综合实验平台”,将固固反应加热型、固液反应不加热型两种装置合二为一;“多功能溶液导电仪的设计和应用”,解决了溶液加浓或稀释过程、部分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关溶液导电知识的诸多难题,对于化学实验中用宏观的变化现象揭示微观的变化本质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所有这些,都展现出了超强的创新性、直观性、实用性,大大培养了孩子们的成就感、成功感和自豪感,并获得山东省第四届、第五届初中生创新实验大赛一等奖,2012年、2016年山东省自制教具一等奖,2017年荣获山东省科技创新二等奖,2015.6年荣获寿光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16.5、2017.5年均荣获寿光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12月两项成果荣获寿光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h3> <h3> “一个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好感与尊敬,就首先要把课上得既扎实又生动;一个教师要赢得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就首先要拿出一流的教育教学业绩。”她坚信:“只要真情付出,用心教学,就会有丰厚的回报”。</h3> <h3>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好书、育好人当做自她的毕生追求。<h3> 她多年担任化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她做到了善于总结、勤于反思、勇于创新。并在教学工作之余,扎实开展了教育科学研究,钻研课标和教材,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情,精心设计每一节教案,并将所学知识与初中化学教学实际相结合,努力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化学授课模式。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的驾轻就熟,她始终不唯本、不唯专家,紧紧把脉学生认知规律,炼就了“裁剪”、“缝合”教材的硬功夫。她有个随堂携带的袖珍课堂反馈记录本,是为了便于课后及时反思,调整教学思路的。正因为有如此反思与总结,2008年,她根据自已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初中化学‘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课题实施方案”,并且首先在她自己的化学课上实施,受到了全体学生的一致好评。2009年,她又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跳出“学科”看“教学”,提出了“情景—问题”教学法。这一教学理念提升了她的课堂教学水平,从2009年开始,她多次承担了市、县教研室出示公开课的任务,并受到了各位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2012年,她提出的《基于自制学具下体验式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获得显著效果,2017年,她提出并实施的《体验化学——把化学带回家》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在还未编写完、试验阶段就获得了寿光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近几年来,她所撰写的论文在《现代教育装备》、《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山东教育报》等期刊发表,参与编写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做最美的教育》、《课堂变化面面观》等著作,并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县级评选中获奖。</h3><h3><br></h3></h3> <h3> 回首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她从中感受着其中的酸甜苦辣,享受着每一次成功的喜悦,反思着每一次不足的痛楚,分享着孩子们的进步,关注着他们的成长。教育教学之路永无止境,她和学生一样,每一天都走在学习的路上,每一天都扬起爱的风帆,笑对人生,将青春和热血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用她的爱与责任、激情与奉献努力去诠释三尺讲台的神圣与高贵,成就学生的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