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回老家照例去幸福小学转了一圈。</h3><h3> 严格说应是幸福小学原址。幸福小学本是铁炉坝团溪沟幸福村办小学,大约在2000年左右,在村小撤并大潮中她完成了历史使命。因为安全、便利的位置,原先的校舍如今成为两户村民居住地。所有的校舍房屋都在,操场被填成巨大的公路转弯路基。校园四周的椿树更加高大了许多,可惜原先校园入口处的大梨树没有了,虽然果子非常苦涩,但长得枝繁叶茂,曾是校园内唯一的绿化。</h3> <h3> 幸福小学位于团溪沟中上部。从团溪沟原标志性建筑拱桥往上约一公里,就来到两沟交汇之地,左为殷家沟,是幸福村四、五组,右为团溪沟正沟,为三组。两沟交汇处地形呈“V”字型扇面,学校就建在扇面下部平缓处。学校选址兼顾全村孩子上学便利之外,最重要的是安全。山沟极易爆发滑坡或坍塌自然灾害,但学校及四周历经多年风雨,安然无恙。</h3> <h3> 校园北侧为学校入口,后建有校门;西侧靠山,建为保坎;东侧和南侧为校舍,主要建筑为土墙瓦房两幢,呈“L”型布局。房屋有教室四间,教师办公兼宿舍三间。中间大操场原先住有一户人家,我们每天跑操就围着这一人家绕圈。后来该户人家搬走,平整后成为一个村小少有的大操场。</h3> <h3> 在偏远的山村,学校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育人,更是文明的磁场和高地。这里的朗朗书声和嘹亮歌声让当时贫瘠的乡村充满着活力与希望。这里也是乡村参政议政的场所。在这里,我旁观过乡村干部的选举流程,第一次懵懂地见识了最低层次的“民主”。学校还是乡村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没有其他文化活动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是乡村唯一的全民娱乐活动,《少林寺》《小花》等经典电影都曾在这里上演。</h3> <h3> 记得公社要来开村民大会,必须得靠在学校放电影来聚集人气。夕阳西下,喇叭声起,高亢的音乐在山沟里开始回荡盘旋,全村的老老少少都再无心思干活,最勤劳的几位原本打算趁着月色再赶一下活的也匆匆忙忙回到家,换下脏衣服,扛着板凳前来抢正中的位置。一部电影放完,干部们开始滔滔不绝训话,结束了再放一部电影犒劳大家。电影结束,大家高举火把,一路回味着精彩情节,或哼着主题曲高兴回家。生活的艰苦暂时被忘却,劳作的疲惫也被两部电影一扫而光。</h3> <h3> 学校是五年制建制,辉煌时有近百名学生。四个教室五个年级怎么上课呢?复式班!其中两个人数较少的中年级班被安排在一个教室上课。一节课被拆分成两段,前半段二年级预习,三年级上课;后半段二年级上课,三年级做作业。想想当年最考验老师的是相当于用一半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当时的主课只有语文、数学,三年级多了自然,四年级多了地理和历史。偶尔老师兴趣来了要教一首歌给大家,于是把全校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室里,国歌、《我的中国心》、《希望的田野》开始在山沟里阵阵回荡。</h3> <h3> 小学老师中,教我时间长且影响大的是张玲和杨桂余两位老师。杨老师当时是位热血青年,主政学校后树起了木制篮球架,让玩篮球从一项野蛮的活动变成文明的游戏。他还搞起了少先队活动,让山里的娃娃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胸前飘起红领巾。张玲老师私下里被我们叫巧玲姐姐,漂亮又开朗,是男娃子们的女神。巧玲姐姐教了我几年语文,初中写作文我还写过她,写她作文课上给我们读她写的下水作文,写她在我摔伤卧床期间带同学一起来看我,写我作业本用完了她用白纸裁订一个给我用。这些老师悄然绽放青春芳华,将知识和爱传播给孩子,将文明带进了山村。在他们的引导下,村里的不少孩子通过发奋读书改变了命运,脱离了祖辈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山村生活,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h3> <h3> 小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电脑,贫穷和饥饿相伴,但从不缺少快乐。学校里最高档的体育运动是抱着篮球往墙上砸,然后再哄抢。冬天,穿着解放鞋在冰窖似的教室里坐了一节课,被冻得瑟瑟发抖。男生们寻一处墙角“挤矮子”,排在队伍中被挤出来,又到后面往前拱,前赴后继,两轮下来全身热血沸腾。夏天,我们偶尔也悄悄溜到学校旁边的绿滢潭去游泳,尤其是雨后水涨,欢笑声随着喧嚣的溪水声奔向远方。游罢尽兴爬上岸,衣服怎么都不见了?老师来没收了!自此,再也不敢这样放肆了。</h3> <h3> 连环画是我们唯一课外书,但信息量极大,丰富了我们对历史发展脉络和重大事件的认知。大学之前虽然没有看过四大名著,但是通过连环画熟悉了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山村夜晚寂寥异常,晚上闲来无事,我们两个小弟负责拿墨水瓶做的煤油灯,哥哥一页一页给我们读从同学借回来的连环画,读好啃完烤红薯,议论一番故事内容,满足地爬上楼睡觉去。</h3> <h3> 懵里懵懂的五年时间一晃而过。五年级毕业后,我就去上初中了。因为离家近,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去学校转悠,看看梨树的果子结得怎么样,在曾经待过教室看看“学习园地”里小朋友的写字作业。可不久,学校撤并了。村小的撤并可以让孩子们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对山村来说,仿佛被抽空了文明的中枢,削平了精神的高地。没有书声和歌声的村庄要寂寞得多。</h3> <h3> 香港电影《阿飞正传》中有一段话: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地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贫瘠的山村无法养活我们卑微的肉身,或无法圈养我们不羁的灵魂。度过短暂的童年,我们大多离开学校,离开家乡,如同没脚的飞鸟,一直飞呀飞呀。即使羽毛全部发白,即使岁月锈迹斑斑,我们都不会忘记幸福小学是我们起飞的地方!</h3><h3><br></h3><h3> 夕阳西下,返程回家,回望母校,倦鸟归巢,炊烟袅袅,太阳部落的《让我们回去吧 》在耳边渐渐响起:</h3><h3> 让我们回家吧回到梦中的故乡<br></h3><h3> 让我们回家吧从不同的方向</h3><h3> 告诉我是谁在轻声的召唤</h3><h3> 那声音飘过千年的时光</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 2018年6月21日</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