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中医经络穴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普通老百姓,就可以掌握一些简单而且实用的方法来帮助调理疾病。<br><br><br>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穴位最基本的用法,看到是福气!一定收藏好,调理什么病,就按什么穴!<br> 一病一穴,穴准病退!<br> 1、救命穴——人中<br> 2、万能穴——合谷<br> 3、长寿穴——足三里<br> 4、消气穴——太冲<br> 5、强胃穴——足三里<br> 6、腰痛穴——飞扬<br>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br>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br> 9、补肾穴——太溪<br>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br> 11、补血穴——血海<br> 12、止咳穴——极泉、尺泽<br> 13、皮肤病穴——曲池<br> 14、消炎穴——商丘<br> 15、耳鸣穴——少海<br> 16、颈椎病穴——天窗<br> 17、膝痛穴——内关<br> 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br> 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br> 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br> 21、护膝穴——曲泉<br> 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br> 23、糖尿穴——地机<br> 24、牙痛穴——合谷、肩井<br> 25、胆结石穴——中渎<br> 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br> 27、恐惧病穴——太溪<br> 28、治痘穴——太冲、曲池<br>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br> 30、雀斑穴——丝竹空<br> 31、眼袋穴——承泣<br> 32、鱼尾纹穴——瞳子髎<br> 33、噩梦穴——厉兑<br> 34、肚子痛穴——下巨虚<br> 35、胃肠炎穴——天枢<br>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br> 37、嗓子失声穴——大钟<br> 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br> 39、减肥穴——带脉<br> 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br> 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br> 42、糖尿病穴——腕谷<br> 43、扭伤穴——大包<br> 44、厌食、脱发穴——太溪<br> 45、便秘穴——带脉<br> 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br> 47、脑血管穴——瘛脉<br> 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br> 49、手麻穴——支正<br> 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br> 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br> 52、美容穴——天容<br> 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br>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br> 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br> 56、咳喘穴——中府<br> 57、夜间 咳嗽穴——鱼际<br> 58、补气穴——经渠、气海<br> 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br> 60、明目穴——中渚<br> 61、乳腺炎穴——天池<br> 62、白发穴——浮白<br> 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br> 64、晕车穴——关冲<br> 65、疲劳穴——液门<br> 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br> 67、高血 脂穴——环跳<br> 68、腰酸穴——风市<br> 69、化痰穴——丰隆<br> 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br> 71、 抽筋、扭筋穴——阳陵泉<br>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br> 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br> 74、鼻出血穴——内庭<br> 75、痛经穴——蠡沟、带脉<br> 76、口腔溃疡穴——行间<br> 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br> 78、腰背痛穴——委中<br> 79、肌肉萎缩穴——大都<br> 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br> 81、痛风穴——复溜、筑宾<br> 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br> 83、xing功能穴——会阴、地神<br> 84、老花眼穴——光明<br> 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br> 86、冠心病穴——云门<br> 87、肾结石穴——筑宾<br> 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br> 89、电脑病穴——天窗<br> 90、甲亢穴——天柱<br> 91、中风穴——百会<br> 92、精神病 穴——涌泉<br> 93、水肿穴——承浆<br> 94、口眼歪穴——颊车<br> 95、痴呆穴——老人穴<br> 96、静脉曲张穴——太渊<br> 97、黄褐斑穴——天容<br> 98、耳炎穴——前谷<br> 99、中暑穴——十宣、人中<br> 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br> 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br> 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br> 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h1> <h1>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主治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等疾病。位置: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取穴方法:曲肘,手掌按于后枕,在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取穴。</h1><h1>基本信息</h1><h1>中文名:极泉穴</h1><h1>性 质:中医穴位</h1><h1>出 处:手少阴心经</h1><h1>位 置: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h1><h1>主 治: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h1><h1>作 用:宽胸理气,通经活络</h1> <h3>尺泽穴穴位在哪里</h3><h3>尺泽,经穴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头静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h3><h3>尺泽穴的准确位置图</h3><h3>穴名释义</h3><h3>前臂内侧称尺;泽,指沼泽,低洼水聚之处。本穴是手太阴经之合穴,属水,位在肘窝,手太阴脉气至此,象水之归聚处,故名。</h3><h3>取穴方法</h3><h3>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或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此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穴”。</h3><h3>穴位解剖</h3><h3>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h3><h3>功效</h3><h3>清宣肺气,泻火降逆。</h3><h3>主治</h3><h3>古代记述:咳嗽、喘息、气逆、咯血、善呕、胸胁满痛、肺痨、心痛、心烦、癃闭、胃痛、腹胀、绞肠痧痛、便秘、鼻衄、喉痹、舌干、振寒、瘛疭、潮热消渴、癫疾、痿疟、腰痛、肩脊痛、风痹、手臂不能上肩,肘臂挛痛。</h3><h3>现代报道: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压、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h3><h3>穴位配伍</h3><h3>1、配合谷穴,有行气活络,祛瘀止痛的作用,主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h3><h3>2、配肺俞穴,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h3><h3>3、配委中穴,有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吐泻。</h3><h3>4、配太渊穴,经渠治咳嗽,气喘。</h3><h3>5、配孔最穴治咳血,潮热。</h3><h3>6、配曲池穴治肘臂挛痛。</h3><h3>操作方法</h3><h3>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针感酸麻胀向前臂桡侧及拇指放散。</h3><h3>注意,不宜疤痕灸,以免影响关节活动。针刺时掌握肘弯深度,太深可刺过穴下陷脉,导致出血,邪气内陷而气结于内,造成手臂不能屈伸。故直刺深度不宜超过1寸。</h3><h3>临床运用</h3><h3>1、治咳嗽,气喘:尺泽,列缺、肺俞。</h3><h3>2、治急性咽喉肿痛∶独取尺泽,用三棱针点刺出血。</h3><h3>3、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尺泽,合谷。</h3><h3>4、治急性吐泻、中暑∶尺泽,委中。</h3><h3>穴位</h3><h3>首先伸臂向前,仰掌,掌心朝上:其次微微弯约35度;再次要用另一只手,手掌由下而上轻托肘部:然后弯曲大拇指,以指腹按压,有酸痛的感觉。每次左右两手各按压1~3分钟。</h3><h3>相关论述</h3><h3>《灵枢·本输》:“肘中之动脉也”。</h3><h3>《针灸甲乙经》:“在肘中,约〔纹〕上动脉。”</h3><h3>《素问·刺禁论》王冰注:“屈折之中。 感谢阅读,点击文章上方蓝色字体,《北京立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关注以后会有更多动态,谢谢您们的支持。 特瑞特氧滋操作流程咨询15866368904电话v信同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