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们的茶生活~茶故事之《父亲种的树》

凡花

<h1>  今年端午节的头天恰好是西方的父亲节😏,于是朋友圈里关于父亲的文字像飞舞的雪花一样多,其中有一句特别的锥心🙁:“<font color="#39b54a">倘若 来生再做父女,我定丢下所有的缚绊,陪您读书、听琴、钓鱼、远足”</font>,字里行间全是满满的酸涩与不舍,也寄托着女儿对已故父亲的愧疚与思念。</h1><h1> 是的,我们都习惯了追赶,追赶时间和工作,习惯了等待,等待高铁等待飞机以至于等待亲情,继而也就萌生了太多的忏悔。</h1><h1> 我想,如果我们今生还有幸能与父母相伴,那就多给予他们一些陪伴,哪怕只用了<font color="#39b54a"><b>一杯茶的时间</b></font>,或许在以后许许多多个父亲节里我们就不会有太多的酸楚和追悔了!😑</h1> <h1>  每年的传统节日父母都会早早的候着🤑,一般是头几天就开始张罗起来,通常先是会很小心地来电询问我们是不是会有其他的事务与过节冲撞,继而会兼顾着全家人的口味准备着吃喝,同时更期盼着我们三姊妹都能携夫带子早点回家相聚🤗,因为父亲的红烧肉会成为当天厨房的主角🤔,茶桌上的翠芽茶也会在杯中尽情的飞扬😏,即便是面对着只顾低着头玩着手机的孙儿们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父母慈爱的目光也仍然会毫不在意☹️☹️☹️。</h1><h1> 近几年,孩子们渐渐长大外出读书工作,除了春节以外,其他的传统节日家里相聚的人数开始越来越少,今年的端午节也不例外,于是出差在外的我一定是要连夜赶回的,<font color="#39b54a">只因是念着母亲的粽子,更期待着父亲的茶故事。</font></h1> <h1>  80岁高龄的父亲🤔是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荣获国务院政府津贴殊荣的茶叶栽培专家,是政协贵州省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他从1956年考入遵义农校茶叶专业涉茶开始至今六十年的岁月里依然沉醉在茶的世界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钟爱茶叶事业的老茶人🤔。</h1><h1> 于是父亲的茶故事在我就着粽子,喝着翠芽的光景里开场了😑,他今天讲的是关于树的故事。</h1><h1> 上个世纪父亲和他的同事们足迹几乎走遍了贵州的每个茶区😎,因而茶区里的茶农们在他们的指导下种下了很多茶树无需置疑,那到底还种了什么树让他如此惦记呢?</h1><h3><br></h3> <h1>  “紫薇茶舍”的门口沿着石阶而上右拐有两颗柳杉,笔直的树干,树皮呈红棕色,枝叶四季常青,树围看上去是有些年头了😳😳😳。</h1><h1> “紫薇茶舍”坐落在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办公楼的原址上,而1939年建立的“民国中央试验茶场”(后来的湄潭茶叶试验站)是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的前生。一条湄水河让“民国中央试验茶场”的<font color="#39b54a"><b>象山</b></font>和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的种质资源圃<font color="#39b54a"><b>桐子坡</b></font>隔河相望,架在湄水河上的桥我们称为茶科所桥,倘若要是站在桥上,远远的一抬头就能看见这两棵<font color="#39b54a">柳杉</font>。</h1><h1> 儿时的我每当从树的旁边经过不知为何都会情不自禁地仰着小脸望望他们,当时感觉他们就是特意在那里守护着送我上学迎我回家一样😏😏;工作以后上下班走到单位大门口也会不自觉地朝着他们张望,总觉得那一年四季笔直的树干,那郁郁葱葱的树冠像极了默默无语的父亲和那些像他一样同样把美好的年华奉献给茶的父亲的同事,我的父辈们😛😛😛。</h1><h3><br></h3> <h1>  含着粽香我的脑海跟随父亲回到了60年前的那段时光🤗。</h1><h1> 父亲说1958年大跃进时他从遵义农校毕业被分配到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站(今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的前身)工作,半年以后由湄潭、凤岗、余庆三县合一各自抽调人员成立了茶林部,由时任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站站长、党组书记南下干部陈纪兴兼任茶林部部长,办公地点就设在茶叶试验站的二楼,有天茶林部的工作人员带回了几棵约50公分长的柳杉树苗放置在楼道上,因为放置的时间太久无人过问,被刚刚参加工作的父亲打扫卫生偶然发现,于是征得同意把那几棵树苗就近栽种在办公室大门的石阶两旁,后来左右两旁共存活了4棵,可惜右边的2棵在60年代末期被湄潭南关一家马店用来拴马因树皮脱落致死😰😰😰,左边2棵因保护得以幸存,据说这2棵树成了湄潭县最早的柳杉,湄潭县林业局曾于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用这两棵树进行过剪枝扦插和采果播种进行繁殖🤔。</h1> <h1>  这2棵树伴随着父亲从参加工作到1998年退休整整<font color="#39b54a"><b>40</b></font>年的光阴。</h1><h1> 我猜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或许就是不善言辞的父亲可以对话的朋友。怪不得今日回想起来,父亲在退休以后的很长时间里都会隔三差五地从城北步行着穿过整过县城来到位于城南的单位,除了上桐子坡看看茶园以外,就是在这两棵树周围逗留驻足凝视,如同面对久违的朋友,其实在父亲的心中或许他早就把他们当成是他挚爱的同事和兄弟了,因为他们不仅见证了父亲事业的成就,也见证了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的历程,更见证了湄潭乃至贵州茶产业的发展。</h1> <h1>  父亲的茶故事讲完了,其实父亲种的树很普通,也就是差点被人丢弃的几棵柳杉而已😑,父亲讲述的茶故事也很平凡,无非是一个老人对过去众多回忆中的一件小事罢了😑。然而,父亲对茶的情感,对过去的回忆都将成为我弥足珍贵的财富😏😏。</h1><h1> 于是提议父亲一起于晚饭后去看看那两棵树,父亲连忙揣上皮尺,拽着母亲出发了。</h1><h1> 然后耳旁就传来父亲像孩子一样兴奋而骄傲的声音🤗🤗🤗:“大的那棵树,树围已经足足有1.7米了呢!”</h1> <h1>  我想表达的是任何时候<font color="#39b54a">能安静地聆听父母的故事,才是最长情的告白。</font>那么,想陪伴父亲读书、听琴、钓鱼、远足就不要等来生,如若今生有幸相伴,一定要在今生里兑现,<font color="#39b54a"><b>哪怕只用一杯茶的时间……</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