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ed2308">印象土耳其</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一、感念伊斯坦布尔</font></h3> <h1>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这座曾经称为君士坦丁堡的地方,是历代王朝作为都城历史的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演义了独特的历史,衍生出特有的人文环境,演化出灿烂的东西方交融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h1> <h1> 伊斯坦布尔被美丽深蓝色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一分为二,这条被当地人称为伊斯坦布尔海峡是欧亚大陆的分界线,见证了土耳其漫漫两千年的历史。<br> 海峡两岸繁多古建筑历史遗迹,不但是当地人瞻仰和膜拜的圣地,也是游客们趋之若鹜的必游之地 。</h1> <h1>清澈的海水中水母飘荡着。</h1> <h1> 早上,和煦的阳光下,坐在游船的舱顶上,吹拂着轻柔的海风,眺望两岸的美景,搜索着拍摄目标,相互感染着喜悦心情不断在叠加,望着蓝色天空和海,放飞自我的冲动油然而生。深感人在画中的滋味。<br></h1><div><br></div> <h1>岸上,新老建筑交错,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交融,和谐地存在于蓝天下。</h1> <h1>链接亚欧大陆的第一大桥</h1> <h1>属地化的美女</h1> <h1>释放激情。</h1> <h1>矜持掉一地</h1> <h1><font color="#ed2308">老皇宫</font></h1> <h1> 老皇宫(托普卡帕故宫)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旁的山坡上。<br> 作为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官邸和行宫,整个内部建筑建成不在同一时期,各部分建筑风格不一。一圈下来既没有感觉到皇家的奢华,更没有感觉到这些建筑中透出帝国的威严,就是在参观一个老城堡。即便站在平台眺望马时尔马拉海峡和博斯布鲁斯海峡,还有远处的城市风景,也无法认定所站地方是皇家宫殿。老皇宫(托普卡帕故宫)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旁的山坡上。</h1><div><br></div> <h1>展品都不如贵族家的</h1> <h1>在老皇宫靠海平台上眺望海峡</h1> <h1><font color="#ed2308">新皇宫</font></h1> <h1>新皇宫(多尔玛巴赫切宫)建于19世纪中叶,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沿岸上,宫殿建筑顺着海峡绵延600米,高大宽广,气势恢弘。室内非常豪华奢侈,装修的富丽堂皇,显示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富庶。</h1><h1> 室内不可拍照,展品照也就没了。</h1> <h1>豪华的墙饰,顶级的吊灯</h1> <h1><font color="#ed2308">蓝色清真寺</font></h1> <h1><br> 蓝色清真寺是因为清真寺内部的墙体贴满了一种蓝彩釉瓷砖而得名。寺内壮丽的穹顶、色彩斑斓的玻璃窗、墙上精美的装饰瓷片,以及清真寺外大院里壮观的回廊令人赞叹。它真正的名称应该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br> 进入清真寺的女性都被要求用头巾遮住头发,蓝色清真寺内部满铺地毯,游客需要脱鞋并穿上鞋套。女性穆斯林则在由屏风遮挡的专门区域进行礼拜。<br> 来清真寺的不少当地人低着头默默地坐在地毯上,从他们微动嘴唇你可以知道是在祷告,那真诚的虔诚会触动你心底的那根弦。</h1> <h1><font color="#ed2308">地下水宫</font></h1> <h1> 地下水宫位于圣索菲亚大教堂旁,曾是拜占庭时期到奥斯曼帝国时期皇宫地下蓄水池,储水量达10万吨之巨。<br> 水宫是公元六世纪,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兴建,最早用来为当时旁边的皇宫和建筑物储水。336根高9米的粗大科林斯式石柱支撑着巨大的砖制拱顶,相当壮观。<br> 地下水宫是伊斯坦布尔热门景点。并不因为其如宫殿深处地下,而是如此巨大规模的蓄水池完好无损的存在千百年之久。水宫的地下道的路旁伫立着一排昏暗的路灯,隐约中能看到周围灰暗的石柱,有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但在络绎不绝参观客流人气下,只剩下丝丝凉意及孩子们的惊呼声。</h1> <h1><font color="#ed2308">圣索菲亚大教堂</font></h1> <h1><br> 圣索菲亚大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亚,始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曾作为基督教堂存在了916年,后又被改建为清真寺存在了481年。它代表了拜占庭文化的典范,大教堂内的马赛克壁画可以让你了解当时的历史,领略拜占庭艺术之美。1935年后,作博物馆为对公众开放后,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br> 教堂与伊斯坦布尔其他的的历史遗迹一样都在修葺。局部的合理的施工措施没有影响到游客心情,更没有阻止虔诚的朝拜者脚步。听导游介绍,这样的修葺作业要延续多年。</h1><h1> 高旷的空间精美绝伦的装饰令人叹为观止,用精细的线条描绘出的大型壁画让人驻足忘返。抬头仰望布满花纹的半球型穹顶,犹如仰望星空,心境立刻变得平静,这也许是种神奇的魅力。</h1> <h1>窗户外的世界</h1> <h1><font color="#ed2308">城市街区</font></h1> <h1><br> 旅游资源多样性和规范合理的旅游秩序为土耳其在世界旅游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伊斯坦布尔老城区并没有因为旅游大巴停车下客造成暂时堵塞而禁入,也没有因为街道狭窄取消路边的食客座位。景区内根本听不到此起彼伏电喇叭声,也很少听到游客们的大声喧哗。<br> </h1> <h1> 老城区的道路绝大多数是单行道,不定走向的街道如蛛网般交错,不是很熟悉这里路况的驾驶员根本不敢来,我们乘坐的大巴驾驶员也多次转向。 </h1> <h1> 老城区建在山丘上,忽上忽下的路面对司机绝对是个考验</h1> <h1>闻名于世的红石榴,用其榨汁10里拉(15元人民币)一杯</h1> <h1>大巴扎外的清真寺</h1> <h1>清真寺外的洗脚处。</h1> <h1><br> 我们步行在老城区只是为参观各景点来回穿插。如能慢悠悠游走其间,真心体会老城区特有的古老气息,不枉也是种享受。</h1> <h1>自娱自乐的女孩</h1> <h1>休闲自在的一家</h1> <h1><font color="#ed2308">大巴扎</font></h1> <h1> 大巴扎用现代语解释为大型生活用品集贸商场。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因其古老早已闻名于世。<br><h1> 它最早是香料交易市场,始建于1461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大巴扎规模巨大。独特的建筑和丰富多样的商品,即是当地人理想采购地,也是旅游者必到之处。大巴扎用现代语解释为大型生活用品集贸商场。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因其古老早已闻名于世。<br> </h1></h1> <h1>大巴扎入口处</h1> <h1> 大巴扎内道路交错纵横,如只顾观光或购物,接下来等着你的就是转向。</h1><h1> 好在其是按商品大类分区划片的,记住经过的片区,问题就不大了。</h1> <h1> 大巴扎的摊主们都会简单的中文,一般购物交流没问题。</h1> <h1>漂亮的小吊灯</h1> <h1>精美的盘子</h1> <h1>瓷质的</h1> <h3>纺织品的</h3> <h1>大巴扎即是商品集散中心,也是人流集聚区。富有区域特色的商品吸引身份各异采购者。<br>徜徉其间,细细品味,是个了解当地人文好去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