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电话☎️手机📱普及之前,书信曾经是我们重要的情感交流方式;在和平年代里,书信虽不似“鸿雁传书”那般艰难,不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般珍贵,却也是家人、同学、朋友传递平安信息,互致问候,更是长期分居两地夫妻、恋人互诉衷肠的重要通渠。</h3> <h3>在我记事的七十年代,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山村,书信还算是比较奢华的通讯方式了,人们更多的是随机的口头传信。远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偶尔会来信,因父母都不曾念过书,父亲的来信都是请人执笔,母亲收到信再去托请人念。</h3> <h3><font color="#010101">文化程度高点,善解人意的人,还能通俗而言简意赅地帮你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准确表述出来。而刚上小学几年的我,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不是写得言不达意,就是面对生僻字抓耳挠腮念不上来,半天也难以完成母亲或邻居交办的任务,这时母亲就会啧怒“训斥”我:书都读哪去了。</font></h3> <h3>那时的农村甚至城镇,有文化的人还不多,请人写信念信也不是一件信手沾来的容易事。</h3> <h3>和大多数没有文化的父母一样,尽管差强人意,但那时候在煤油灯下叫我给父亲写信或念他请人执笔的来信,是母亲最幸福的时刻。写信时,母亲总是再三叮嘱要把她说的写上去;信念完了,母亲总要意犹未尽地问:还有么?就没了吗?</h3> <h3><font color="#010101">和千万个两地分居的普普通通家庭一样,那时对亲人的思念、嘱托都浓缩在方寸信笺间。</font></h3> <h3>及至八十年代,寄宿初中、高中学校,母亲叫我写信或念信不再像早先那么方便了。但若非紧要事,也还是会等我周末回家时来完成。这时候,写信念信不再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因为再也没有那么多生僻字,在学校也学了书信体裁的作文。</h3> <h3>书信真正得心应手写得多的是从大学开始,有每月一二次请安并汇报学习情况的写给父母书信,有数载同窗分赴各地求学的同学之间的来往书信……</h3> <h3>给父母的信件里,美其名曰请安和汇报学习,但最后几乎都会含蓄而委婉地表达生活费因各种原因不够用了。</h3> <h3><font color="#010101">还有兄弟姐妹间的殷切希望和嘱咐,还有被人丢弃在风里的,你写给他(她)的满怀期盼和憧憬。</font></h3> <h3>更多的是和昔日同窗好友的书信,除了一起怀念寒窗苦读时的悲喜情景,相互勉励认真学习,剩下的是满满的思念和祝福。</h3> <h3>通信往来中,还经常附带近照一张。</h3> <h3><font color="#010101">不要小看这张近照,收信人一般都会视如珍宝左右端详,甚至珍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它能帮收信人从照片背景、脸部表情入手,扑捉到不少关于寄信人近来学习生活近况的稀有信息。</font></h3> <h3>那些年写的书信,往往用“见字如面”,“别来无恙”,“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开头,甚是八股。</h3> <h3>那些年写的书信,也总是用“好了,就写到这吧”,“就此搁笔”,“下次再叙”结尾。随后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流行大江南北,正是唱出了在外游子牵挂双亲的思念情怀,也寄托着那个年代一代人的思亲情节。</h3> <h3>后来随着电话☎️、手机📱的普及,特别是随着这些年QQ、微信通讯软件的风靡,书信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无论是亲人,还是同学朋友,无论是问候,还是商议要事……沟通即时通达,方便无限。可我总觉得,与那些年我们写的书信相比,问候的话语千篇一律,少了一份真诚;祝福的语言大同小异,少了一份真心。</h3> <h3>尽管书信从此可能不再,但在那个年代毕竟也算是一种方便直观的交流方式,它承载了那些年几代人的相思相恋、喜怒哀乐情感,终将成为我们永不磨灭的记忆。</h3> <h3><font color="#010101">那些年,我们读过的每一封书信,都在默默诉说着一段光阴的故事;那些年,我们写的每一封书信,都在光阴的故事里伴随我们成长。</font></h3> <h3>流水它带走光阴,但带不走光阴的故事;文字它记载着光阴的故事,但承载不下那些年我们书写的情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