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在肖邦音符上的国度—波兰🇵🇱

舞天

<h3><b>初知波兰是通过赫尔曼·沃克的著作《战争风云》。书中描述的波兰,是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第一个攻陷和摧毁的欧洲国家,恐怖和残忍的血洗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我的心里她是灰色、忧伤的。一个在欧洲历史上曾经最大而最强势的国家,两度消亡200余年,又重新崛起的悲情国度,会以何种姿态展现在眼前?</b></h3><h3><b><br /></b></h3><h3><br /></h3> <h3><b>首站来到华沙。华沙分为新城和老城,新城就是战后发展起来现代化都市,而老城却保留了古老的原始风貌。</b></h3> <h3><b>到达华沙已是黄昏。暮色中科学宫剪影和街景。</b></h3> <h3><b>科学文化宫矗立于市中心,带着鲜明苏联时期建筑的特点,是由斯大林指示援建的。据说波兰人并不喜欢这个建筑。</b><br /></h3> <h3><b>清晨的科学宫和CBD全景</b></h3> <h3><b>克拉科夫郊区街长4公里,连接皇家城堡与南部边缘的17世纪维拉努夫宫。大道沿途分布着诸多华沙著名的历史景点。圣十字教堂、国家科学院、哥白尼纪念雕塑、华沙大学、波兰总统府等等,每一步都浓缩着华沙的历史。</b></h3><h3><br /></h3> <h3><b>圣十字教堂因存有伟大的波兰钢琴家肖邦的心脏而闻名。肖邦1830年为避战乱离开祖国,从此永别。1848年时年39岁病逝于巴黎,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临终前留下遗嘱,要回到祖国安葬。听着他的这首钢琴曲,仿佛听到他在娓娓诉说着对祖国的无尽思念。</b></h3> <h3><b>教堂外背负十字架的雕塑。</b></h3> <h3><b>肖邦的心脏就存放于这个柱子里,柱子上刻有圣经马太福音6章21节:"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他的遗体则葬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b></h3> <h3><b>费雷德里克.肖邦,波兰的钢琴诗人。</b></h3> <h3><b>教堂入门左侧是保罗六世的雕像。保罗六世,也译作保禄六世(Paul VI),(1897年9月26日-1978年8月6日),1963年6月21日至1978年8月6日担任罗马教宗。</b></h3> <h3><b>教堂内饰和祈祷的人们。</b></h3> <h3><b>瓦津基公园,也被称为肖邦公园。1908年塑造的肖邦雕像坐落在公园正中,这里时常举办音乐会。他的灵魂随他每一个音符永久回荡在波兰民族的心里。</b></h3> <h3><b>街上供人休息的长凳,当你点击旁边的按钮就会有肖邦的音乐流出。肖邦无处不在。</b></h3> <h3><b>国家科学院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尼古拉·哥白尼纪念碑,围绕着纪念碑的地上是太阳系行星运转的轨道图案,他手中握着的是太阳系的模型。</b></h3><h3><b><br /></b></h3><h3><br /></h3> <h3><b>尼古拉·哥白尼 (波兰文:Nikol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他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为天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b></h3><h3><br /></h3> <h3><b>华沙大学是波兰最大的大学,建于1816年。2006年被《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为世界500强大学之一,是波兰最好的高校。华沙大学的校门与其威名相比显得传统而含蓄。</b></h3><h3><br /></h3> <h3><b>大学校门上有华大校徽,一个古老的头戴皇冠的波兰鹰,校徽上的五颗星分别代表当时的五大学科系:神学、法学、医学、哲学及自由艺术。</b></h3> <h3><b>波兰总统府:</b></h3><h3><b>是建筑家Constantia Tencalli为当时的波兰贵族、最高级别军事指挥家Hetman Stanislaw Koniecpolski所建。二战期间这里被德国人占据,成为"德意志之家"。在1944年的华沙保卫战中,府邸只是轻度受损,1947到1952年间,建筑家Antoni Jawornicki 和Borys Zinserling重建了官邸,此后府邸就成了波兰内阁所在地。1955年的《华沙公约》就是在这里签订的。从1995年起,这里成为波兰总统府所在地。</b></h3><h3><b><br /></b></h3><h3><br /></h3> <h3><b>总统府前矗立着一尊深受波兰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雕像。</b></h3><h3><br /></h3> <h3><b>总统府前换岗的女兵。</b></h3> <h3><b>维吉特古教堂:是一座位于华沙大学附近,建于18世纪的巴洛克式建筑。据说当年还是华沙大学学生的肖邦,曾在这座教堂里担任每周日弥撒的风琴手。</b></h3> <h3><b>教堂前的塑像是约翰·保罗二世(1920-2005),罗马天主教第264任教宗。</b></h3><h3><br /></h3> <h3><b>胜利广场也称毕苏斯基广场,是华沙最大的广场,它位于老城区附近。在二战期间,也称阿道夫·希特勒广场。在其后方是1727年建的萨克森花园,它是华沙第一个公共公园,也是无名烈士墓所在地,是该国最重要的标志之一。</b><br /></h3> <h3><b>高耸的旗杆正对着是无名烈士墓。</b></h3> <h3><b>庄严的礼兵守卫着墓碑和常年不熄的火焰。</b></h3> <h3><b>胜利广场上耸立着高大的十字架。</b></h3> <h3><b>广场边古老的建筑。</b></h3> <h3><b>广场的另一侧是波兰国家体育场。这里曾举办过2012年欧洲足球杯开幕式。</b></h3> <h3><b>波兰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的铜雕塑像。</b><br /></h3><h3><b>波兰历史上多次被强邻瓜分蚕食,1795年波兰从世界政治版图上消失,时间长达123年。米茨凯维奇就生活在亡国的年代。诗人没有消沉,而是创作了大量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他坚信有一天国家能够恢复独立,无论波兰现在面临什么样的耻辱、困难,最后一定能够取得胜利。</b></h3><h3><b>波兰人民十分热爱他们的伟大爱国诗人。为了纪念这位客死土耳其、一生也没有看见祖国重新独立的伟大诗人,波兰将米茨凯维奇的墓碑安放在传统的只有皇家和总统才能埋葬的墓地—克拉科夫瓦韦尔大教堂。</b></h3> <h3><b>华沙老城</b></h3><h3><b>犹如肖邦钢琴曲中最华彩的部分,坐落于维斯瓦河东西两岸。二战前希特勒叫嚣要在短期内消灭波兰。闻讯,出于对祖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热爱,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夜以继日的把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作了详细拍摄、测绘记录。战争爆发,他们把这些图纸资料全部藏到山洞里得以保存了下来。1944年8月老城被纳粹部队彻底摧毁,化为一片废墟。战后华沙人民全体动员参与城市复建。城市建筑都依照14至18世纪原样重建,所有宫殿、教堂、城堡等历史古迹都利用残剩下的砖瓦进行了修复。1980年,华沙老城中旧的遗迹和城市中全面新建部分以"华沙历史中心"的名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依惯例修复后的古迹是不能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它是唯一被教科文组织承认的修复后的古迹。徜徉在美丽的老城,不能不概叹波兰人民的伟大。让我的镜头带你领略这来之不易的美丽吧!</b></h3> <h3><b>二战时一片废墟的华沙。</b></h3> <h3><b>华沙老城分为两个重要部分:城堡广场和集市广场。</b></h3><h3><br /></h3> <h3><b>城堡广场</b></h3> <h3><b>城堡广场是波兰首都华沙市内的一个古老的广场,它位于皇宫城堡前,是从现代的华沙市中心通往华沙旧城的入口。老城区以札姆克约广场(Plac Zamkowy)为界,外围有城墙作为区分。</b></h3> <h3><b>王宫城堡是广场上最主要的建筑,建于13世纪末,原为木制结构,五角形建筑,曾是玛佐夫舍公国公爵的住宅,自从波兰迁都华沙后,1569-1572年这里就改建成为了王室的所在地。历史上,此王宫曾屡次遭入侵者的破坏,修复过程中不断地扩大。1939年毁于二战,1971年重建,1984年开始对外开放,现在成为博物馆,有波兰历代王朝精美华丽的皇室收藏。</b></h3> <h3><b>广场上有一座花岗石圆柱,顶端是奇格蒙特三世手擎十字架的青铜铸像,当年正是他决定把波兰首都从克拉科夫迁到华沙的。</b></h3> <h3><b>从城堡广场去集市广场要穿过狭窄的街巷,巷中景致。</b></h3> <h3><b>圣约翰大教堂也在窄街中,是一座恢宏的哥特式建筑。外墙上用红黄双色构成许多图案装饰,波兰历代国王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始建于13世纪毁于二战,重建于1956年。</b></h3><h3><br /></h3> <h3><b>集市广场是华沙整个老城的中心,18世纪前一直是城市的中心,定期举办集市。这个广场中心矗立的美人鱼青铜雕塑,高2.5米,右手持剑左手握盾,她是华沙城的标志,现在也是华沙的市徽。集市广场周围开设餐馆,咖啡馆和商店。游客熙来攘往。周边的街道两侧均为中世纪建筑,如城墙、碉楼和圣约翰大教堂。老城建筑都是后期修复重建的,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欣赏它的精美。你大可以在老城区花费半天的时间慢慢欣赏周边的建筑,并顺便品尝地道的波兰特色美食。</b></h3><h3><br /></h3> <h3><b>居里夫人故居位于这座建筑的二层。恰逢闭馆,无缘入内参观。</b></h3> <h3><b>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兰语:Maria Skłodowska-Curie),常被称为玛丽居里(法语:Marie Curie),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她是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先驱,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第一人。 <br /></b></h3><h3><b><br /></b></h3><h3><br /></h3> <h3><b>再附上一组老城区街景</b></h3> <h3><b>克拉科夫</b></h3><h3><b>&nbsp;位于维斯瓦河上游两岸。建于公元700年前后,1320~1609年为波兰全盛时期的首都。是中世纪欧洲最富有和古老的的城市之一。</b><b>这座中世纪古城可跻身于欧洲最美丽城市。它躲过了二战的炮火,宫殿、教堂和老广场都完美的保存了下来。</b></h3> <h3><b>瓦维尔城堡(Wawel Castle)是位于波兰克拉科夫的一座哥特式建筑,修建于卡齐米日三世时期,是中世纪波兰历代国王的王宫。皇家大教堂是国王加冕以及逝去后安葬之地。波兰王室在这里延续居住超过五个世纪,即使1573年后迁都,政治中心移到华沙,瓦维尔依然维持着象征性的国都皇城之荣耀。自1930年以来,城堡已经改为博物馆。现在瓦维尔城堡是波兰最顶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b></h3> <h3><b>城堡的墙上镌刻着参加建设者的名字。</b></h3> <h3><b>历经几个世纪依然恢弘壮丽。</b></h3> <h3><b>尚有部分断壁残垣没有恢复。</b></h3> <h3><b>克拉科夫的中央广场堪称是全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也是克拉科夫最让人心动的地方,这里充满了中世纪的雍容、华美。又有着现代的浪漫与温馨。<br /></b></h3><h3><br /></h3> <h3><b>圣玛利亚教堂是波兰最漂亮的哥特式古建筑之一,它高81米,双塔结构,为纪念玛丽亚升天所建。教堂的主体是14世纪末期完成的。内部装饰,塔楼以及教堂顶部的修建则花费了整整一个世纪。哥特式的塔尖是1478年完成的,而塔尖上的金冠是1666年时加上去的,它代表当时波兰女王玛丽亚的王权。这座建筑是用手工制作的红砖修建的,夕阳西照,整座教堂散发着迷人的暖红色。</b></h3><h3><br /></h3> <h3><b>每到整点,教堂钟楼顶部的小窗户就会打开,一只金色的小号伸了出来,嘹亮的曲声在广场回荡,曲终吹奏者会向下面的游人挥手,于是广场上就会传来人们愉快地欢呼和掌声。8世纪来自蒙古游牧民族入侵时,在这座塔上,号兵吹响小号以通知民众躲避。有一敌兵一箭射穿当时吹奏者的咽喉,号声戛然而止。为纪念这个士兵,直到现在,号声会准时响起也会突兀地终止在他牺牲的那一刻。</b></h3><h3><br /></h3> <h3><b>广场中央的雕塑是亚当·密茨凯维奇的雕像,前面已经介绍,在许多城市都有他的塑像。他是波兰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b></h3> <h3><b>而中间白色文艺复兴式建筑是中世纪的纺织会馆,现在已改建为商场和博物馆,一层商场内玲琅满目的琥珀饰品、餐具、水晶制品、波兰娃娃、衣服鞋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二层是博物馆。</b></h3> <h3><b>广场上欢乐的儿童</b></h3> <h3><b>浪漫的情侣</b></h3> <h3><b>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有600多年悠久的历史,1364年建校,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名列欧洲第六位。波兰最主要的综合研究性大学,名列75所综合性高等学府之首。哥白尼曾就读于这所大学。</b></h3><h3><br /></h3> <h3><b>哥白尼塑像仍屹立在他的母校。</b></h3> <h3><b>震惊世界的卡廷惨案纪念碑悄然立在老城里,波兰人民不会忘记在那次灾难中逝去的人们。</b></h3> <h3><b>离开波兰了,几天的游览颠覆了她在我心中以往的形象,这是一个美丽明艳的国家,有着辉煌的历史,有着百折不屈的人民!心中唯有一个祈盼,波兰🇵🇱—愿你从此没有战争,和平永驻!欢乐长存!</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