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一种精神叫春去花还在</h3><h3><br></h3><h3> 有一种精神感情叫春去花还在。它不因季节的变化而消失,更显弥足珍贵;它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美好的初衷,仍然持之以恒;它不因你的挫折落莫而选择放弃,而是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它不因一时的成功而持功自傲,飘然殒落,而是戒骄戒躁,锦上添花;它不因一时的利益得失而反目成仇,形同陌路,而是不计前嫌,握手言和。给人予芳香,给人予温暖,给人予鼓励,给人予希望,给人予美好,给人予复生。让人感动,让人感恩,让人释怀,让人赞叹,让人歌颂。催人泪下!催人深省!催人奋进!</h3> <h3>桂林市街道上美丽的小紫微花</h3> <h3>盛夏的果实到来之时,终于等到机会去桂林看望恩师 </h3><div><br></div><h3> 六月的广西既有阳光明媚,也时有暴雨冲涮,空气清晰爽朗。西瓜、荔枝、黄皮果、李子、芒果等亚热带水果争相成熟上市。给人予胜利收获和热烈奔攽的激情,又有大雨倾盆浇灌,不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保持冷静感觉。<br></h3><div> 我终于等到了机会去桂林,是单位组织去疗养的。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早在五月份时,单位领导告诉我,过一段时间,上级单位将组织人员去桂林参加疗养活动,问我想不想去,我毫不犹豫地答应,并强烈要求参加此次活动。我有将近二十年没去桂林了,但是这一次,我的主要心思不是为了去疗养休憇,也不是为了欣赏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而主要是为了想去看望我的一位重病住院多时的高中老师,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div> <h3>广西百色的芒果熟了</h3> <h3>恩师病重牵动每一位同学的心</h3><h3> </h3><h3> 身在桂林的恩师手术住院已经好几个月了,据说是脑溢血,病得很严重,失去了记忆,现在在师母的精细照料下,正在积极恢复中。群里的同学们都在为恩师祈福、加油,一些同学已先后去桂林探望恩师。这段时间来,我因没能去探望恩师,心情总是忐忑、焦虑不安。</h3> <h3>李老师一家三口</h3> <h3>印象中的恩师――才华横溢,心地善良,富有激情,为人豪爽</h3><h3><br></h3><div> 恩师是我高中时上我们地理课的李老师,李老师曾是我高一时的班主任。李老师刚大学毕业就进入百色市一中工作,带的第一届学生便是我们百色市一中高32、33、34班三个班的学生。那时的李老师才21岁,和我们这些绝大部分从农村来的学生年龄相差无几。</div><div> 李老师很有才华,讲课很好,声音高亢,很有激情,我们都很喜欢听他讲课。那时年轻的他就能给我们上兴趣专题讲座课,讲百色市的工业布局,讲海湾战争,讲上海宝钢,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细致入微。他当时分析的百色工业布局不合理,把几家化工厂建设在右江河上游是错误的,把棉纺厂建设在不生产棉花的百色也是错误的。结果一一灵验,后来这些工厂或因污染严重、或因无原材料而纷纷倒闭。这种平时只有大学教授才会讲的专题课,他那时就能给我们讲了。他上的地理课毕业会考成绩列全百色地区第一,高考地理成绩名列全地区前矛,与地区重点高中相差无几。</div><div> 李老师也很关心同情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生活困难的学生。恩师曾经到几十公里外的学生家里家访,坐汽车沿盘山公路颠簸几个小时,然后冒雨走泥泞肠道爬山涉水六个小时到学生家里家访,在学生黑呼的茅草房家里吃住。让学生及家长感动得泪目,至今记忆犹新,感恩戴德。</div><div> 恩师与我们玩得很嗨,对待我们学生就象兄弟姐妹、朋友一样,和我们一起互动,打成一片。</div><div> 每学年,李老师都带我们去春游、秋游,让我们开心放松,劳逸结合,同时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进友谊。甚至与一些同学在校时就建立起很铁的兄弟一般的友情。</div><div> 我们高中毕业后,李老师仍然与我们一些同学保持联系、一起小聚互动。后来,李老师因婚姻家庭方面原因调回桂林后,还经常回百色来看望我们,和我们一起小聚互动。还时常在Q群、微信群里与我们互动。我结婚的时候,李老师还给我随了礼金呢!</div><div> 我们高中毕业至今,先后组织了几次师生聚会,李老师每次都能从800多公里外的桂林赶到百色来与我们一起亲切、快乐地互动。</div><div> 学生时期,我经历了很多老师,我的高中的几位老师最让我想念、难忘、感恩,其中我的地理老师兼班主任李老师是最特别的一个。</div> <h3>高中时期的很多照片没存在手机里</h3> <h3>动车上遇见同去桂林的高中同学</h3><h3><br></h3><h3> 踏上和谐号奔向桂林的动车上,满载着同学们嘱托对李老师的问候,我思绪万千,百感交织。让我更兴奋的是,我在动车上遇见了我的一位二十几年未曾谋面的高中同学庆哥,庆哥正好也是有公务去桂林。庆哥发福了,满面油光,变化很大,以前体重八十几斤,现在体重一百四十几斤。我们聊了一阵子后,不得不分开回到各自车厢座位,并相约到桂林后一起去看李老师。</h3> <h3>动车上遇见高中同学庆哥</h3> 到医院探望恩师――病魔无情人有情,恩师和师母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div><br></div><div> 到达桂林第二天中午,我在疗养驻地偶遇了高中同学沈,沈刚好在疗养驻地工作当领导。下午,我便约庆哥和沈于晚上一起去看望李老师。沈因工作太忙,晚上还要照顾孩子,没能去。庆哥因为晚上还要上课学习培训,纪律要求严格,没能请假。我看望李老师心切,便于晚上只身一人去看望李老师。 <div> 在师母的引领下,我终于在医院的病房里见到了李老师。李老师坐在床沿上,右手缠挂着绷纱带,脸色很苍白,头上还有手术后留下的长长的疤痕。李老师看见我,有点愣住了。师母急忙向李老师介绍说:“这是你在百色市一中的学生XXX,你还记得吗?百色市一中。”李老师惊愕地瞪大眼睛看着我,嘴巴微张……似乎若有所悟。我知道李老师已丧失记忆,只能慢慢引导他恢复记忆,便向李老师作自我介绍,在师母为我准备的写字板上写上我名字。李老师似乎想说什么,但表达不出,他眼睛湿润了…… </div><div> 在医院里,我见证了师母是如何引导李老师恢复记忆的。师母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写在写字板上,然后再提问李老师,让李老师用笔选择答案。师母先在写字板上写“语文、地理、历史”,再问李老师:“你上什么课的?我(师母)上什么课呢?”。李老师竟然都选对了答案。师母接着写“桂林中学、桂林五中”。然后提问李老师说:“你在哪所学校教书?我(指师母)在哪所学校教书?”,李老师都能选对答案。师母还写“你在百色市一中当老师很有成就感!”,老师看后似乎明白什么意思,有点害羞地微笑起来。师母很有耐心,整个过程都面带微笑,说话声音清朗,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丝毫没有一点厌烦的情绪。李老师最后竟然能比较清晰地叫出的我的名字,说明老师的记忆正在逐渐恢复。正是因为师母对李老师这种细致入微的照料,李老师才能恢复一点点记忆,到现在能认出很多字,能听懂别人说话……。</div><div> 师母一边上班,又要照顾正在读中学的儿子,还要照顾好李老师,非常辛苦,李老师恢复记忆的路还很漫长,师母任重而道远。她这种不屈不挠、不离不弃地坚守照顾重病的丈夫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非常值得我们学习。</div><div> 我问师母,李老师手臂怎么缠挂绷带?师母说:李老师右腿一些关节部位有严重的痛风,膝盖、脚踝、脚板都肿了,他的右臂也受到了影响,因右腿无力支撑身体,右臂便会下沉酸麻。为了防止右臂出现病痛,才挂上绷纱的。我看了一下李老师的右脚,脚板确实很肿大。母师说:李老师右腿的痛风要是好了,便可以走路了,李老师也就可以出院回家养病了。师母不经意间,脸上露出了些许伤感和无耐。 </div><div> 师母告诉我说:自从李老师调到桂林五中后,每年上高中五个班的地理课,每年都上毕业班的课,李老师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优秀教师。前两年,领导想让他当学校的教导主任,他不愿意。他说他更喜欢当普通教师,喜欢与学生互动,也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div><div> 听了师母的话,李老师在我心里的形象更加高大了。李老师无论在何时何地,他从事教学的初心不变,也从没忘记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这不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吗?这种初心和使命的精神在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李老师正是在努力践行习总书记的号召啊! </div><div> 我也想明白李老师为什么病了,他是为了工作,劳累过度,压力太大,积劳成疾啊!我也劝老师说:岁月不饶人,工作要量力而行,多考虑一下家庭……。李老师时有应着出声,或报以微笑。时间过得真快,在医院已将近一个小时。我担心李老师累了,便赶紧撤退。</div></div><div> 到桂林第三天上午,一名辞工随夫到桂林生活不久的高中同学庚主动联系上我。庚约我和庆哥一起去看望李老师,庆哥那天晚上刚好有空。我便和庚、庆哥相约再次去看望李老师,顺便一起聚一聚。下午六时,师母引领我们来到病房,李老师见到我们,满脸笑容,显然很高兴。聊了几分钟,李老师便认出了庆哥和庚,他说庆哥在高中时参加过长跑活动,说庚是学艺术的,李老师讲的话音很模糊,但关键的字词我们都听懂了。李老师认出庆哥和庚后,便又激动得哭了,眼泪一直流个不停。因李老师还没吃晚饭,师母还要料理李老师的卫生,我们便匆匆和李老师及师母道别。李老师和我们一一握手道别,一遍又一遍,久久不肯放手。</div> <h3>庚、庆哥和我在医院看望恩师</h3> <h3>我在桂林得到在桂林工作生活的同学的热情关照和接待 </h3><h3><br></h3><h3> 我在桂林的第三天上午,沈来看我,和我聊了一阵子,沈得知我痔疮发作不能吃辣食的情况。随后两天,我去食堂吃饭,便发现食堂的十个菜中,极少有放辣椒的了。我心知这是沈为了关照我而为的,让我非感动。</h3><div> 那天庆哥、庚和我去看望李老师从医院出来后,便一起到一家师母介绍给我们的餐厅吃饭。这家餐厅环境很好,装饰很漂亮,内设有空调,服务很周到热情。我们点了三菜一汤,味道很好,很有特色,我们饭饱,聊了一个多小时后,我看帐单,菜金才138元,即使算上后面点的两瓶啤酒和饭,也就200左右,真不敢相信啊!服务员指着庚说,这位女士已经结过帐了,庚莞尔笑了笑。</div> <h3>笑容灿烂的庚</h3> <h3>桂林特色美食,三菜一汤才138元</h3> <h3>桂林的山美水美人更美</h3><h3><br></h3><div> 桂林的夜景很美,各种霓虹灯闪烁直射。湖面上、河面上和着岸边景物的倒影荡漾,给人予美的欢愉的享受。LED远灯直射南溪山犹如白昼,夜晚依然可以清晰地看见险峻秀美的南溪山。</div><div> 桂林的主干街道的路面很干净,没有一丁点垃圾,风吹不起灰尘,地上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干净得让人不忍弹掉一片烟灰。</div><div> 走在在桂林的街道上,经常见到穿制服大盖帽的人维护街秩序。步行的人自觉走天桥,自觉等绿灯,走人行道。路边几乎看不到流动商贩的摊点,没有商铺敢于占道经营。无论是景区的商铺,还是街道边的商铺,商品都明码标价,价格很合理,没有讲价砍价。</div><div> 到桂林几天时间,桂林给我的感觉是山美水美人更美。</div> <h3>桂林的山</h3> <h3>桂林的水</h3> <h3>桂林的夜景</h3> <h3>在景区里偷拍老外</h3> <h3>一双花布鞋30元</h3> <h3>桂林的街道干净整洁</h3> <h3>春去花还在</h3><h3><br></h3><div> 桂林市区主干道上的花圃整理得非常整齐美观。路中央的花圃里种有一种紫微花树,树杆呈白青色,修整过的树冠很小,树杆笔直,约有一米多高,树冠上盛开的粉红色的花朵却很大,衬着一些绿叶,犹如精心打扮、穿戴盛装的婷婷玉立的迎宾美女,也犹如孔雀的头冠,漂亮极了。我突然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画》中的一句诗“春去花还在”,但诗人写的却是图画中的花。现实中,夏季开的花很少,能被选种在城市主干道上的花很难得。这些紫微花在夏季盛开,虽然没有春天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盛景,却让人体会到夏日的美艳和激情。紫微花在烈日下傲然绽放,在盛夏中独领风骚。</div> <h3>有一种精神叫春去花还在</h3><h3><br></h3><h3> 李老师的身上有一种精神叫春去花还在。他虽然青春不再,却一直牢记人民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忠于党和人民,忠于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而积劳成疾。他无愧于身为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h3><h3> 师母的身上有一种精神叫春去花还在。她面对重病失忆,长时间无法自理的丈夫,她不倔不挠,想尽各种办法医治好丈夫的病,她不离不弃,毫无怨言,精心照料重病的丈夫,勇敢地面对现实,勇敢地撑起家庭的一片天!她的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赞颂和学习!</h3><h3> 有一种师生的感情叫春去花还在。老师您用您的渊博的知识才华培养教育了我们,您用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了我们,您对待我们象兄弟姐妹、象朋友一样亲密无间,给我们以关爱和温暖。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您与我们虽然离别了很多年,但是您仍记得我们,我们也忘不了您,我们对您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为您祈祷,我们为您祝福。李老师,祝您早日康复!家庭幸福!</h3><h3> 有一种同学之间的感情叫春去花还在。你我一起在校学习的时间不长,在校时甚至从未说过话,你我虽然多年未曾见面,但是共同的求学经历,还有着共同的老师。让我们相见时还能打声招呼,有着共同的话题,互相关照,互相帮助,热情接侍。一起感恩老师,一起看望老师,一起为老师祈福、祝福。</h3><div> 桂林有一种精神叫春去花还在。一年四季皆是优美如画的风景,街道上的花圃一年四季有鲜花盛开,街道一年四季干净整洁,秩序整齐,管理人员认真负责,市民文明道德素质高,山美水美人更美。给游客予美妙绝伦的享受,给游客予温馨舒适如家的感觉,让游客留连忘返,赞不绝口,无愧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让我同为广西人而感到无比骄傲自豪!</div> <h3>难忘青葱岁月,多少事欲说还休。有一颗红心,此生不徒然!</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2018年6月19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