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传递

程斌红

<h3>爱的传递——“小母牛”开卷助人活动赫德学子腾冲行</h3> <h3>这是一次特别的长途旅行</h3><h3>这是一次难忘的体验之旅</h3><h3>千里迢迢,跋山涉水,</h3><h3>虽然同年不同样</h3><h3>因为爱与关怀</h3><h3>我们还在同一片蓝天下</h3><h3></h3> <h3> 出发</h3><h3>赫德学校与国际公益组织合作的“小母牛”开卷助人活动已经走到了第四年。孩子们通过阅读筹集善款来帮助贫困山区的小伙伴们。2018年5月15,赫德学校第四次“小母牛”开卷助人实地考察活动 即将开启,我们四位老师(两位中方、两位外方)带着五个孩子、还有三年级的同学Tommy妈妈,一行十人,带着同伴们筹集的善款,将要去往云南省腾冲市蒲川乡下面的一个小寨子,那是"小母牛“的活动项目合作基地。我们将会在那里度过两天的时间,让孩子们体验乡村生活,更深层次地了解开卷助人活动的意义所在。</h3> <h3>  中午12点整,我们在南门集合,两位校长作了简短的讲话,希望我们此行能有所收获。</h3> <h3>还在机场,三年级的张樱子同学就说开始想妈妈了。但很快她就调整了情绪,马上就要登机了,出行的兴奋,小伙伴们的交流,很快就把她从这种情绪当中拉了出来,开开心心地登机了。</h3> <h3>五点四十分,我们到达昆明长水机场,然后六点四十转飞腾冲,中途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利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吃了晚饭。昆明不愧为春城,机场到处都是鲜花,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h3> <h3><br></h3> <h3>到达腾冲机场已经晚上八点多了,但这里天还很亮,太阳才刚刚下山。气温微凉,我们穿上外套,出了机场。”小母牛“的工作人员Grace在机场接到了我们,然后我们坐上一辆小巴士去往酒店,酒店离机场大概有近一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鲜紫色的三角梅开得正旺,非常漂亮。</h3> <h3> 第一天 </h3><h3> 今天我们就要去往蒲川。早上在酒店用过早餐,原定八点四十五分出发的,因为处理一件意外的事情而延误了一个多小时才动身,在车上,Grace向我们介绍了项目合作伙伴的负责人——动物防疫站的沈老师,接下来几天他会和防疫站的另几位工作人员全程陪伴我们。从腾冲到蒲川花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到达蒲川的时候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h3> <h3>  社长和几个村民早已等在了村口,我们下了车,Grace简单地跟我们介绍了几位,然后把我们分成三个组,分别由三个村民带着去拜访农户家庭。我和婷婷带着五年级的两个孩子去了老社长家里。</h3> <h3>老社长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给我们泡茶,端来了南瓜籽等小点心,然后向我们介绍他的当兵经历。原来老社长在老挝当的兵,参加了“援老抗美”战争。我们注意到两边墙上的照片框,里面夹着许多照片,他跟我们一一介绍,有的是他当兵时的照片,有的是他和家人的照片,老社长有三个儿子,都分别考上了大学现在都在外面成家立业了,这样看来,老社长一家都是村民们羡慕的一家,是村子里有头有脸的成功人士。</h3> <h3>  从老社长家出来,我们回到了现任社长家里。这两天,我们都会在社长家里用餐歇息。社长一家为了招待我们忙忙碌碌,特别是社长妻子更是一直呆在厨房里出不来,还叫来了村里几个妇女一道帮忙。中午的饭菜虽然样式不多,但每样菜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尤其是炸鱼,大家都直接用手抓着吃,没有多余的一根刺,真的是可以从头吃到尾。最受欢迎的就是炸薯条了,虽然加了辣椒,孩子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连吃了几盘哪!</h3> <h3>饭后,老社长泡了一壶他自己手工制作的红菜给大家喝。这红茶色泽透亮,盛在玻璃杯里特别漂亮,闻起来香味醇厚,喝上一口更是满口生香。婷婷正感冒着,连喝两杯红茶说有点冒汗了,感觉感冒好了大半。</h3> <h3>  下午的体验活动有两个,一个是上山采茶叶,然后是去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社长给我们找来了大大小小的采茶背篓,我们就跟着他出发了。去的是社长自己家的茶叶园,在半山腰。</h3> <h3>采茶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以前在乡下教书的时候每年春季都要带着学生们上山采茶,勤工俭学。所以我理所当然是个“熟练工”。</h3> <h3>孩子们虽然都是第一次,但态度都很认真,一片一片,小心翼翼。但也不时地被小蚂蚱吸引,别说,这里蚂蚱还真多,但都是小小的。村里的几个男孩也一起来了,他们个个都是劳动能手,采茶这样的事还真不在话下。这就是乡下孩子跟城里孩子的区别,很早就要学着承担家务和农活,减轻父母的父担。</h3> <h3>  一个小时的时间到了,瞧,这就是我们的劳动成果,多少不一。我这个熟练工自然理所当然地成了“第一名”。社长说:“这些是你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回去后我们把它加工成茶叶,让你们自己带回去。”哈,这个很有意义哦!</h3> <h3>  从茶山下来,雨下大起来了。婷婷准备了雨衣,每人一件,穿上后去往下一个目的地——社长家的玉米地。这个比采茶叶容易多了,我们很快就采够了两大筐,由社长和另一个读初中的男孩子一起背回家。这个男孩和他爸爸一起陪了我们整整两天,他的眼里写满了真诚,我看了就没来由地喜欢上了他。</h3> <h3>  社长说,摘下来的玉米是要加工玉米糊的,晚餐就可以吃到了。所以首先我们就得脱粒,把玉米从玉米棒上剥下来。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也成不了第一名了,孩子们倒是很有耐心,和几个大人一起把所有的玉米都脱粒了。</h3> <h3>瞧瞧他们开心的样子你就知道他们还是很享受这个劳动过程的。</h3> <h3>  樱子同学把它弄成一顶帽子的形状,要给Robert戴上。</h3> <h3>  社长把筛好的玉米粒挑到村里的磨坊去磨桨了。这边,厨房里,社长妻子正在把我们采来的茶叶在锅里进行翻炒,王权烨和翁嘉佚两个男生忙着帮助烧火。婷婷说王权烨找到了他最爱干的事情,这背后还有故事,呵呵。很多男孩都爱玩火,这里面是不是隐藏着什么成长密码或是性别密码呢?</h3> <h3>  等社长磨好玉米桨回来,茶叶也炒好了,接下来是揉茶,社长把炒好的茶叶倒进簸箕里,孩子们立马跟着他的样子揉起来,无论做什么,新鲜感也很重要啊!王权烨同学对此不感兴趣,留在厨房里继续烧火,这才是他的最爱。</h3> <h3>翁嘉佚对什么都感兴趣,任何事情他都要尝试一下,虽然妈妈在身边,除了晚上睡觉要跟妈妈睡一个房间外,在其它事情上一点都没有表现出对妈妈的依赖。</h3> <h3>  茶叶揉好后,接下来是烘烤,因为外面下着大雨,原本可以拿出去放在太阳底下晒的只能放在室内用炭火烧烤。</h3> <h3>瞧,翁嘉佚同学做完茶叶又回到厨房去切土豆丝了。他妈妈说他对做饭比较感兴趣,周末在家也会给家人做美食,哇哦,一枚暖男。</h3> <h3>咱们的王权烨同学非常专一,守在灶门前不挪位,这是对火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h3> <h3>  好了,晚饭上桌了,瞧,玉米糊,薯条,都是同学们最爱吃的。西红柿一连吃了四盘啊!都说这个鸡蛋好好吃了,味道好好啊!平时吃的都是市场上买来的,鸡蛋不是土鸡蛋,西红柿也是大棚里种出来的,口感自然就差多了。难怪樱子说这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西红柿炒蛋了。</h3> <h3>  吃完晚饭,我们的小伙伴们又开始干活了,收拾碗筷,打扫卫生。既然是体验生活,那得就勤劳干活,在这点上,孩子们表现得确实不错。</h3> <h3>  然后,社长又带我们去了村里的碾米厂,孩子们在这里见证谷子是怎么变成米的。</h3> <h3>  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晚上,社长组织了村民们到合作社门口的操场上举行晚会。村民们都很隆重地正装出席,这个村子有三分之一是傣族,三分之二是汉族,所以他们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来到操场上表演节目。</h3> <h3>这一次出行,Robert和Nich成了焦点人物,走到哪里都引来关注的目光。瞧,晚会开始之前,得趁着天还没黑先跟两位老外合个影。</h3> <h3>  音乐奏响了,象脚鼓也敲起来了,妇女们随着鼓点开始跳起来,我跟在队伍的后面装模作样。</h3> <h3>我们的小伙伴们也是有备而来,傅诗涵带来了单簧管,也许是环境陌生,也许是年纪越大越害羞,她表现得有些拘谨,曲子吹得也不那么流畅,但热情朴实的村民们送上了热情的掌声。</h3> <h3>倒是年纪小的翁嘉佚,初生牛犊不怕虎。只见他落落大方地站到场地中央,一番自我介绍以后开始吹起了长笛,两首曲子后村民们热情地叫道:“再来一曲,再来一曲”,呵,不错,有赫德学子的风范。</h3> <h3><br></h3> <h3>三个女孩一起上台唱了一首歌。</h3> <h3>  社长教我打象脚鼓,看他们打起来很容易,我自己试了试,不错,只是手很痛,这一晚上打下来手不会肿了?</h3> <h3>  考虑到明天还有一天的活动,今天孩子们也劳累了一天,所以晚会结束后我们就去了街上的一家旅馆休息,虽然条件很差,但也没有一个孩子挑剔,值得表扬。 </h3><h3> 一天丰富多彩的山村体验生活结束了,明天,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呢?</h3> <h3> 第二天</h3><h3>早上八点整,我们在宾馆楼下集合。沈老师带我们在附近的一家早餐店吃了腾冲特色美食——饵丝,我看着像米粉,只是比米粉要细一些,起初以为是米线,沈老师说不是米线,但原材料都是米。吃完早餐出来却找不到几位孩子去哪了,沈老师说他们在超市里。我进去一看,她们买了一堆的文具,说是要送给村里的小伙伴的。昨天的晚会上,孩子们认识了村里的几个小朋友,都是小学生,有一个四年级的小姑娘还拿出手机采访张梓楠他们,眼里的渴望看了让人心疼。他们约好今天下午到社长家里再见面,答应了有礼物要送给他们。我们的孩子都是准备了礼物来的,但是她们担心下午小朋友来多了礼物不够,所以来超市再买一些。我大大称赞他们的行为,这完全发自内心的善良和友爱。爱是一种能力,但它不是教会的。</h3> <h3>  又是先到社长家,社长给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塑料袋,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上山采蘑菇。这段时间雨水充足,山上的蘑菇应该很多。一说到采蘑菇我就想到小白兔,哈哈,中毒了。他们都笑着说:“程老师,你今天不会又是第一名吧?”这个我可没把握。</h3> <h3>今天我们兵分两路,我和婷婷、Robert带着三个女孩一队跟着社长,剩下的一队跟着杨师傅。</h3> <h3>今天比昨天的采茶叶难多了,一是山路难走,刚下过雨,到处都是湿湿的,二是蘑菇得去找啊!都藏着呢!有的藏在落叶底下,得扒开叶子才能找到。但小伙伴们比昨天采茶还更卖力啊!也许正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才更有成就感吧!</h3> <h3>瞧,一朵鲜艳的红蘑菇。我想起故事里小白兔妈妈跟小白兔说的那句话: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我曾经的弟子吴嘟嘟同学也是这么说的,并由此推出漂亮的女人都是很坏的这个结论,那个时候才是小学三年级。可是社长却告诉我们:这是很名贵的一种蘑菇,当地人叫它”见手青“,价格很高的。果然,我们手指接触到的部分很快就变成了青色。这可真是长知识了!我必须告诉吴嘟嘟。</h3> <h3>瞧,Robert采到一朵雪白的大蘑菇,赶紧合个影。我看看他的手中的塑料袋,哇,小半袋了呢!真厉害,他不是在一个劲地给大家拍照嘛!</h3> <h3>一个小时后,我们下山,两队会师,哈哈,他们空空如也,说那边山上都刚被村民们采过了,什么也找不到。我们一队每个人都有大半袋哪!而且很多都是见手青。倒在篮子里大半篮了。杨师傅说,他们这里有村民就是靠捡这种蘑菇到集市上去卖钱供孩子上学的。</h3> <h3>  采完蘑菇,我们去往第二站——马蜂科学养殖基地,也在一个半山腰。杨师傅是这里养蜂第一人。一听说马蜂,孩子们都不敢上去了,怕被马蜂蛰。上去后才知道我们只是去听基地的负责人给大家科普有关马蜂和科学养殖马蜂的知识。</h3> <h3>  老师讲得很详细,我们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还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说到日本、德国等国家来他们这儿高价收取蜂毒去进行科学研究,而我们国家却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来进行这项研究时他表示非常惋惜和遗憾,我们也觉得很不解,为什么国家不给到科研经费来进行这项研究呢?老师说蜂毒药用价值是很高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应用在爱滋病和癌症方面的治疗,但由于它本身的毒性,所以需要通过提取其中的有效成份来为人类服务,难就难在如何提取。</h3> <h3>从基地下来,我们回到社长家吃中饭。饭后我们的孩子就跟着几个村里的小伙伴去到村口的一洼水坑里玩起水来。这段时间雨水很多,这洼水也是因为下雨留下的积水,不是那么干净。孩子们可管不了这些,穿着鞋子就下了水,幸好每个人都带了两双鞋子。没错,他们来这儿就是放飞自我的,释放所有天性,无所顾忌。也就是在这玩水的过程当中,和群里的小伙伴们的友情又进了一步。</h3> <h3>我想,回到家以后,他们最怀念的应该就是这个水坑了吧!</h3> <h3>  我们大人则跟着防疫所的一个主任去到了村头的烤烟厂,这里大部分村民都种烟叶。烟叶、茶叶、红米是这个村里的三大经济来源。烟叶我小时候见过,但从未见过烟叶是怎么烤出来的。小时候隔壁的爷爷自己种点烟叶,我看过他怎么把黄黄的烟叶切成丝的,然后装进一个小小的袋子里,和烟斗一起挂在腰间,一坐下来就掏出烟斗,装上烟丝抽起来,深吸一口,非常惬意非常享受的样子。我想抽烟人的乐趣是我们不抽烟者的人无法体会的吧。</h3> <h3>烟叶挂在一个大大的烤箱里,一排一排整整齐齐,听说要烤上好几天,我还以为跟烤面包一样一会儿就好了,真是无知。不过,又长见识了不是?</h3> <h3>  孩子们玩够了水,回到社长家里准备做红米粑粑。刚刚一起玩水的小伙伴和昨天晚上认识的小伙伴都来到了社长家。我们的孩子把自己准备好的学习用品和书籍等送给了他们。瞧 ,这位读初一的小哥哥可是一直都陪着我们的,一起采茶,一起掰玉米,一起玩水,千万不能忘了他哦!小哥哥一直很害羞,但现在能很大方地用普通话跟大家交流了。乡村里的孩子真是朴实可爱。</h3> <h3>来,我们一起来合个影吧!留下这难忘的一幕,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还会再见面呢?</h3> <h3>开始做红米粑粑了,孩子们积极性也很高,有的做成了小猪的形状。</h3> <h3>做好的红米粑放在洗干净的芭蕉叶上。</h3> <h3>社长早就生好了火,在上面架上铁架,大家把做好的红米粑放在铁架上,烤成两面焦黄就可以吃了。社长妻子端来了调料,有辣椒油,有醋,还有糖,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蘸着吃。</h3> <h3>  社长在一边把我们昨天做好的茶叶装袋,让我们带回家品尝 ,另外还送给我们一人一小袋红软米,珍贵的礼物啊!</h3> <h3>  可是孩子们还觉得没玩够,提出要去摸田螺,于是由村里一位抓黄鳝的能手带孩子们又去了田野。</h3> <h3>这位大叔真不愧是抓黄鳝的能手啊!你瞧,他用脚都能把黄鳝给抓上来,让孩子佩服得五体投地。</h3> <h3>  大叔不但是抓黄鳝能手,吃黄鳝的方法也是独具一格。先把黄鳝洗干净,然后扔进火盆里烤,烤熟了之后再取出来把内脏除去,洗净之后放上盐就可以吃了。</h3> <h3>看看,孩子们吃得可开心了,说很香很好吃。沈老师说这个营养可丰富了,黄鳝的血和着白酒吃,贫血一吃一个好。我这中度贫血分子听了这良方倒有点心动,但想想还是不敢尝试。</h3> <h3>  转眼就到了四点半了,我们该动身去往腾冲市,因为路途遥远,不能太晚了。告别的时刻到了,明天上午我们就得乘飞机返程,短短三天半的旅程就要结束了,挥手之间,心里竟然有些伤感,尤其是我看到那个初一的大男孩,他的眼里流露出满满的不舍。</h3> <h3> 返程</h3><h3>今天一大早就起来了,吃了早餐,然后坐车去腾冲机场。今天是端午节,正巧机场在举行包粽子赢奖品的活动,我们一行都去参加了。虽然除婷婷外我们的粽子都包得不怎么象样,但每个人都获得了奖品,真的是意外的惊喜呢!</h3> <h3>  下午四点一刻,飞机顺利降落在宁波机场,我们的腾冲之行圆满结束。</h3> <h3>这是一次别样的旅行,更是一次特别的体验。在这次体验中,孩子们收获了友情,也收获了成长。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自己的力量能够给别人带来帮助和快乐,看到别人因自己而快乐,自己更快乐,这就是助人为乐的终极意义:帮助他人,快乐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