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端午,天地阳明,除尘立新。农业人借助天地阳气升腾的力量,辅之艾草、菖蒲等物恭祝您端午佳节安康!端午节人们从早到晚都离不开植物:人们用芦苇、箬竹叶包粽子,用芳香植物叶泡水沐浴,在门楣悬艾叶挂菖蒲驱邪,用植物蘸雄黄酒洒庭院,还有在墙角悄然绽放的蜀葵……<br> 古人时兴在门上插菖蒲、艾叶,谓之“蒲剑”“艾虎”,以驱邪避灾,后来又添加上榴花、蒜头和龙船花,合称为“天中五瑞”。<br>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h1> <h1> 艾草属于菊科艾蒿,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散发出强烈的香气,它的茎可以长到1米。艾草可入药,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之功。俗话说,杏为医家之花,艾乃医家之草。《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庄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重要而常用的治病药物。 </h1> <h1> 艾草的实用性很强,清明节时可以用嫩艾做青团,孕妇可以用艾草泡水洗澡。民间有谚语:家有三千艾,郎中不用来。因其药性,走入民俗中的艾草被赋予了神异的功用,于是民间就有了插艾以辟邪的习俗。</h1> <h1> 与艾草一样,菖蒲也是一种端午节令的重要代表植物。从古至今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菖蒲与兰花、菊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古人认为菖蒲耐苦寒,安淡泊。不假日色,不资寸土,清逸俊秀,挺拔如碧,具山林之气,无富贵之态。他还在《石菖蒲赞》中歌颂菖蒲可以“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br><br></h1><div><br></div> <h1> 《神农本草经》将菖蒲列为上品之药,其性辛、微温,有化痰开窍、化湿和中的功效。古代传说食用菖蒲可长生不老,所以人们用菖蒲做药膳、酿酒。端午节那天,除了在门上插菖蒲外,讲究些的人家还要喝菖蒲酒。菖蒲也是极具观赏性的园林植物,其剑叶盈绿,端庄秀丽,用菖蒲制作的盆景,既富诗意。菖蒲还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有利眼目清新。</h1> <h1><font color="#010101"> 端午节期间,除了在门户上插挂艾草和菖蒲外,古人还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用来包粽子的叶子主要有箬叶、苇叶等。这些植物的叶子纤维较多,耐煮,并有一定的芳香。箬是一种竹,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箬叶中的多糖还具有抗癌的效果。</font></h1> <h3>箬叶提取物中富含粽叶多糖、粽叶黄酮、有机锌、硒、碘、钙、镁、铁、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近40种功能因子。</h3> <h1> 虽然人们一直将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的代表植物,但其实端午节也有自己的花——蜀葵。因为它在端午节前后开始开花,所以蜀葵也被称为“端午花”。</h1> <h1> 蜀葵为锦葵科蜀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在我国四川最早发现,故名蜀葵。蜀葵可以说浑身都是宝,它的根、茎、花、叶、种子都是药材,有清热解毒之效。蜀葵的花能提取花青素,还可以作为食品的着色剂。</h1> <h1> 在我国南方,端午节时还能看到盛开的龙船花。龙船花为茜草科龙船花属常绿灌木,株高可达2米。端午节期间赛龙船时,人们习惯将此花插在船上,故而得名。</h1> <h1>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外,还有一个泡汤沐浴和佩戴香囊的传统习俗。端午节别名沐兰节,人们这天要采摘各种香料植物的叶子泡水沐浴,用以治病除秽驱邪。此汤称为“沐兰汤”。用作沐浴的兰汤,以前是由菊科泽兰属的佩兰煎水而成,佩兰又叫兰草、泽兰,现今野外遇见率很低。</h1> <h3>除此之外,人们还习惯佩戴香囊。香囊中装有白玉兰、凤仙、白芷、苍术、石菖蒲、广藿香、丁香、金银花、荆芥、玄参、木香等20多种植物药材,气味怡人,药香清新,佩在身上,有化解湿气、除秽气、提神醒脑、驱除蚊虫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h3> <h1> 在古代还有个端午民俗叫斗草,又称斗百草。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端午节这一天,人们纷纷去郊外踏青,采集各种花草,比赛草的多寡、韧性和奇特,或对花草名。</h1> <h3><font color="#010101">古时女子斗草多为文斗,孩童则多为武斗。“文斗”就是对草名,“武斗”则是比赛草的韧劲。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一般为草梗、花茎。通常用车前草。这种草纤维多,韧性大,其长长的花轴,最适合用来斗草。</font></h3> <h3>车前草虽然小到微不足道,甚至不被人们察觉,却浑身是药。《药性赋》中,关于车前子的功效是这样说的:“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犹能明目。”</h3><div><br></div><div>中医学认为,车前草(后常用作“车前子”)性微寒,味甘,淡。归肺经、肝经、肾经、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的功效。</div> <h1> 光是一个端午节,就有这么多可爱的植物都在造福着人类,从古至今默默奉献。相比今人,古人对自然万物中的草木有着深深的敬畏与崇拜,日常生活,草木为伴。</h1> <h1>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却疏于对植物的观察与保护,对很多植物甚至知之甚少,当我们看到一个个标本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到它们保持着生长的姿态,即便不再鲜艳和翠绿,但风骨犹存。希望忙碌中的人们,多多观察植物,因为在这片蓝天下我们共同呼吸着,生活着,它为我们提供了食用、药用、文化、娱乐等功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