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背影

石近怡

<p class="ql-block"> 父亲节说好去老家陪公公婆婆过父亲节,店里忙,家里忙,一群小的们回老家陪爷爷奶奶,也算有个交代了。 </p> <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静,突然想起去年采茶季节,去斯宅,父亲不在家,去东泉岭釆茶了,电话那头一个劲说:你不用来的,我马上回了,想想也帮不上什么忙,准备启程回,突然一阵雷声,乌黑的大块云层从南面压过来,路边的树叶变得灰暗无力,流云奔涌,群山浮动,第一感觉,启车上山,从门前坂去东泉岭,最少五分钟,停车拿伞上啸天龙茶山,又要五分钟,雨点象黄豆大,我小跑着穿过田埂上山,迎面见父亲头上戴一顶草帽,背上一块塑料布,右肩一个挎蓝,左手一只蛇皮袋,一双沾满泥土的球鞋,裤脚一高一低,身上已经湿透,我眼睛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顺手拿伞给他,去背他的挎蓝,他却执意不肯,脚步比我快许多,一斜一斜地下山了,到山口我总算松了口气,把蓝子茶叶放我车上,开门等他上车,他却说还有一辆自行车呢,一定要带回的!哎......他侧着身子,牵着自行车,背驼得厉害,风吹起了背上有点发黄又皱的塑料布,父亲本来个子不高,虽然胃口不错,因多年老胃病,弟虽每半年给他做胃镜,长年累月的一把一把的胃药,还是瘦得厉害。那时农村一般都用土灶烧饭,烧出的饭又香又软,我家的饭一直比隔壁家的要多放水,土话叫烂饭,我和弟一直羡慕隔壁家的干饭,父亲盛饭前一定会把着饭qiao肚皮贴着灶台狠命沿着锅边糊饭饼,边吃边唠叨他高中毕业后去青海撂下的胃病!小时候一直无法理解他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他一瘸一拐在前面走,我跟着后面,慢慢地开车下山,看着父亲的背影,我的泪再也无法忍住,雨水拍打着车窗,泪水顺着脸颊流进了嘴里,咸咸的,却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读过朱自清的《背影》,读过就读过了,现在再读《背影》,就能品出其中的精髓,经典之作,也是人之常情,"平时回老家去钓鱼,只想着自己去放松放松,现在感觉不去陪陪老父,顾自钓鱼去了心里感觉不踏实的。"老公边吃边自言自语,是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p> <p class="ql-block">作为子女,都希望父母健康长寿,快乐幸福,老父9岁,在国民党保密局搞无线电工作的爷爷随蒋去了台湾,奶奶是陈蔡文昌小学的教师,斯宅又是小土地出租,柔弱女子上有老母,抚养父亲姐弟三人成年,其中艰辛,不言而喻,父亲从小成绩优秀,12岁到浬浦中学读初中,58年毕业于省重点中学金华一中,由于政治背景,考上大学而不能入学,满怀信心成为泡影,给父亲思想上带来的沉重打击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父亲年轻时琴棋书画皆通,去越剧团后场拉二胡,赚工资,尤其喜欢弹拨乐,三弦是他的最爱。又跟着表姐学漆匠手艺,哪户人家有女出嫁的嫁妆,或者有住新房打家俱,都会叫父亲做上几天油漆工,一般床面上都是油画彩绘,称他的画画得好,人又老实,不抽烟,一日三餐加头粳鸡蛋点心招待,还有一元三毛六的工资,那时手艺人的最高待遇了。母亲性格倔强,虽无多少文化,但极聪明能干,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一儿一女,是别人眼中的小康之家,本该有着精彩的幸福人生,由于性格和政治上的种种原因,我和弟从小在父母的争吵和打闹中长大,八十年代,最终以夫妻官司六年才离弃分手,这对父母亲是一生的伤痛,对父亲的老年生活和性格埋下了巨大的阴影,天天上山劳作,拼命干活,劝不动,说不得,让我们看着于心不忍,但换个角度说,顺从也是孝,顾名孝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