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逝去的小三线

合肥段

<h3>端午节前夕,我们踏上探访真龙地的行程。</h3><h3><br /></h3><h3>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根据建设小三线 的国家战略,在安徽省的皖西山区,陆续建设了一批小三线兵工厂。在岳西县,有长宁、安昌、永达、庆源和建西厂,在六安有宁平厂,它们是我省最早生产雷达高科技产品的企业。而在舒城、六安和霍山的毗连地区,分布着十余座生产轻武器及弹药的工厂。令人费解的是,生产船舶的向阳厂和生产柴油机的先锋厂也列入三线厂名录。</h3><h3>管理这些兵工厂的政府机构最初是机械厅二局,后来是国防工办。1965年底,在机械厅二局工作的我的父亲,把我送进了小三线厂。我先是进入通用厂,后进入红旗厂。1976年,进入安昌厂,1978年又回到 红旗厂。</h3><h3><br /></h3><h3>上世纪八十年代 ,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对这些三线厂实施了迁并战略,它们先后被迁到合肥、蚌埠、滁州、铜陵和六安。红旗厂是最早迁回城的三线厂之一。</h3><h3><br /></h3><h3>尽管在安昌厂工作了两年,但在红旗厂工作生活那些岁月却让我最为难忘。</h3><h3><br /></h3><h3>红旗厂所在地叫真龙地,当时是霍山县一个乡。我去过上文中提到的所有三线厂,但只有红旗厂最隐秘 ,风景最优美,当然也非常偏僻。</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现在的红旗厂变得怎么样了?车过毛坦厂,离真龙地只有十公里了。路还是那条路,只是沙石路面变成了水泥路面。山还是苍翠欲滴,溪水还是那么清澈见底,只是青山在人已老。我们渐渐地进入真龙地厂区。</h3> <h3>跨过大沙河上的这座桥,就是厂区和生活区</h3> <h3>正如预料那样,人员和生产设备整体撒离后,往日热火朝天的生产生活场面不复存在,整个厂区异常宁静。在南北主干道上,厂办公楼、卫生所、招待所保存完好,家属楼外观也基本没变。而大杨冲的厂房仓库和宿舍楼全部荡然无存,连房基也淹没在草丛之中。现存所有厂房住宅楼的主人均已变成了当地居民。我家那套住房并没有人住,是此行我们最想看的地方,可是门锁着不得而入。</h3><h3><br /></h3><h3>依现在的估值,不含设备,仅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国家在红旗厂投资超过亿元。政府原设想地方政府充分利用这些留下的设施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但我不得不说,政府的愿望在这里落空了。偌大的厂区没有一家制造企业,仅大杨冲有一家挂着家庭农场的养猪场,据说年仅出栏几百头猪。</h3><h3><br /></h3><h3>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这些上世纪的建筑群承载着我省军工建设的光辉历史,有着巨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如果合理规划和引资,大力发展旅游和创意经济,前景还是十分美好的。</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这是我每天上班必走的小河旁的小路</h3> <h3>这是厂原招待所</h3> <h3>利用原大礼堂部分建筑改建的别墅吸引了我们。主人姓刘,本地人,利用买下的房屋建了別墅般住宅和生产经营工艺石材的厂房。我们在主人家边品喝茶边聊天。真龙地最著名的特产是吸水石,一种制做盆景的 最好材料,刘先生在合肥花鸟市场租有门面专营吸水石多年,收益颇丰。</h3><h3><br /></h3><h3>刘先生告诉我们一个消息,说是原红旗厂职工朱常伦回来了。真是意外惊喜,在这里竟然遇到了老同事。怎么我不知道还有留下的职工呢?朱常伦为什么要留在山沟里?来到朱常伦家,兴奋地寒暄之后才知道原委。朱常伦夫妇是真龙地本地人,工厂搬迁时也到了合肥。前几年因照顾他岳父又回到这里,现在有三百多平方米的住房,买房加装修才花了二十几万元。有二层住宅加上大院和车库以及菜地,生活得十分惬意。盛情难却,我们一行十人在他家里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歺。</h3><h3><br /></h3><h3>就要离开这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涌上心头的是不舍和愁怅。</h3><h3>小三线,作为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它存在的历史不过二十年。但是,它在我们这一代老军工留下的记忆却是永恒的。<br /></h3><h3>再见了,真龙地,我心中的圣地!</h3> <h3>主人准备换屋面</h3> <h3>真龙地的粽叶肥美环保,难见的珍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