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集中营

水中莲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奥斯维辛集中营</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说它“著名”,是因为这个景点在世界上几乎无人不知,也是来波兰旅游必去之地。另一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于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之目的,于1979年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对这处有着“杀人工厂”别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来说,用“臭名昭著”来形容更为恰当。</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号营地的正门上写着:</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劳动带来自由”</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奥斯维辛本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使它在战后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所管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营地,分布在波兰南部的西里西亚地区。其中3个主要营地分别是:一号营地、二号营地(比克瑙)、三号营地(莫诺维茨)。这3个主要营地便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根据行程安排,我们参观了一号营地。</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一号营地的正门上方由铁艺制作的一串字母:“ARBEIT MACHT FREI”,意为“劳动带来自由”。然而,真是这样吗?这不过是纳粹分子们对外掩人耳目的伎俩,而对于刚被关进来的人来说,却有着极大的欺骗性。</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号营地,被层层电网围住的牢房</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一号营地通常关押着1.3万至1.6万人,1942年最多时达2万人。纳粹分子在这里杀害了大约7万名波兰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同性恋者和苏军战俘。</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据统计,整个奥斯维辛集中营在存在的4年多时间里,先后关押过数百万人,其中有110万到150万人在这里丧生,这里面有100万是犹太人。</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号营地的毒气“浴室”</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号营地和二号营地(比克瑙)有多处这样的毒气“浴室”,同时操作一次可屠杀1.2万人,配备的焚尸炉每天可焚烧8千具尸体。</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在一号营地内,很多当年的牢房被设置成展厅,展示了大量实物:成堆的女人头发和人发毛毯、那成堆的死难者的眼镜、鞋子、假肢和各种生活用品,真是惨不忍睹!</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在沉重压抑的氛围中,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号营地的毒气“浴室” 就放弃了,没有继续参观。</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整个参观过程中,一串哀婉凄楚的音符似乎总在耳边回响,那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由享誉世界的以色列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乐曲哀婉起伏,以极其强烈的情感穿透力震颤着人的心灵,体现出地狱环境下人的哀伤与无助。也只有帕尔曼这样的犹太人小提琴家,才能够如此深刻地理解并表达出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在那场血雨腥风中所经历的悲惨遭遇。</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随着小提琴家帕尔曼如泣如诉的琴声,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黑色的历史,即便在战争、死亡的包围下,人性的善却在此刻熠熠生辉,小提琴的旋律仿佛在平静地诉说着那段回忆,凄美而动人。</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希特勒是一个有严峻病态心思的政治狂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了镇压异己实行种族灭绝,在本国和其它被占领国修建了上千座死亡集中营。</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在这些纳粹集中营中,曾无辜杀害了500多万犹太人,成为世界史上人类最黑暗的一页,历史已记录在册。</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按理说,犹太族与德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可我们似乎很少看到犹太人公开表示对德国的恨意。</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是犹太人仍心有余悸,还是没有荣辱之心?曾有人问及一位犹太人:“你们到底恨不恨希特勒和德国人?”</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这位犹太人听完显得很平静,淡定的回答道:“这是一段非常值得记住的历史,使犹太人更加珍惜现在和平的生活,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我们不会去复仇德国人,因为我们懂得生命的珍贵,这一切都是上帝的‘爱’。”</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作为被害者,犹太人以宽容之心来对待这段历史。那么作为施暴者的德国,又是如何来面对这段历史的呢?</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1970年12月7日,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按照行程安排,他前往华沙犹太人纪念碑敬献花圈,然而,这位一国之君在旁人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弯下双膝跪在石阶上,为德国曾经犯下的罪行赎罪。</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德国领导人勇于正视历史、承认错误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华沙之跪”不仅让勃兰特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评奖,也成为了德国与东欧重归于好的重要里程碑。</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1985年5月8日,德国投降纪念日,西德总统魏茨泽克在讲话中说道:“德国一直将这一天定位‘战败日’,我觉得十分不妥,我认为5月8日是德国人民从法西斯的统治中被解放的日子。”</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1995年6月,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再次跪倒在以色列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下,为德国赎罪。</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德国领导人“替所有必需这样做而没有跪下的人下跪”,赢得世界人民的理解及信任。此外,德国人的道歉不仅仅停留在言语上,而且落实到行动中。他们在柏林标志性建筑勃兰登堡门附近寸土寸金的中心地带,建立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不仅如此,二战后德国一直积极主动为纳粹罪行赔偿,先后向以色列赔偿近700亿欧元,向大屠杀幸存者赔偿150亿欧元。</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德国在战后从政府到国民从灵魂深处都在反省和忏悔</i><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个体,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并承担由此而来的后果,那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和正常的人。</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离开奥斯维辛集中营,旅游大巴使入克拉科夫。</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华灯初上,古朴的建筑透出历史底蕴,安静的小巷,花、树围绕很有欧式建筑特色的房屋,每一幅画面都很唯美。</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