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洗礼》红军哥哥你慢慢走…………</h3><h3>——参加‘’官田四.九暴动‘’九十周年纪念活动有感纪实</h3> <h3> 五月艳阳天,当花儿争相开放,羞涩的敲响了夏季的大门,我又一次踏上了这片夏季早早到来的红土地,我的祖籍——江西吉安,我代表我的全家应邀参加由吉安县主办的“官田暴动九十周年纪念”活动。来的路上,村里、乡里和吉安的红军后代们都来电话和我沟通接站的事宜,考虑到抵达吉安站的时间太早,为了方便起见,决定由居住在吉安市里的红军后代吴汉武接我。</h3> <h3>五月二十六日凌晨三点抵达吉安,天微微亮,在出站口的通道上,我远远的就看见了写有我名字的接站牌。虽然是凌晨,但我已感到家乡的天气是暖暖的,家乡老俵和红六军团后代的热情接待也是暖暖的,让我有种回到家的感觉——暖暖的。早餐后,上午九点接到了从北京来的何额红大姐一行,利用中午报到前的点滴时间,汉武引领我们粗略的游览了吉安的步行街。</h3> <h3>老城区虽然不很大也算不上热闹繁华,但是那白墙墨顶、古香古色、依河成街、桥街相连、飞檐朱窗、造型典雅,让人感到自然、质朴、清澈、宁静,处处体现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h3> <h3>更有那些历史故事的雕塑,瑰丽精美、寓意深刻,让人流连忘返。</h3> <h3>中午到庐陵宾馆报到,我真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前年入住的情景犹如在眼前……</h3> <h3>会务组细致周到的安排更让人感到格外的贴心与方便。</h3> <h3> ‘’官田四.九暴动九十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是五月二十七日,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近一个世纪前的震撼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官田暴动”这个深刻遥远的的历史在我的故乡,在不被大多数人看到的地方流光溢彩!我不知道用多少篇幅能述说当年斗争的艰苦卓绝,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我的心情与感慨。就让我把这最想说的话,放在最后表达吧。</h3> <h3> 五月二十八日上午乡里领导和村里的书记陪我一起去梅花村给奶奶扫墓。通往墓地的路很不好走,我只记得一直在向上、向上,趟过了一条清澈的小溪,攀过一个又一个植被茂密的小山岗,当我从绿色钻出来的时候有种别有洞天的感觉,这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凡人很难走进来啊!天似蓝白相间的穹窿,周围绿树环抱,奶奶的墓地静静的坐落在那里。</h3> <h3>主碑刻有:新民啟先母林门余氏富英娘老孺人之墓,左侧是父母和姐姐们的名字,右侧是时间。望碑刻有:远离故乡二十三有载,未尽到为母亲送终尽孝,今也算尽孝。母亲光荣千古!为纪念妈妈而作。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儿德明。</h3> <h3><font color="#010101">看着这些碑文,让人百感交集,我向着坟墓喊了声——奶奶!泪如雨下!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呼唤自己的亲奶奶—— 一个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去当红军,而她被反动派当‘’匪属‘’隔离、烧死的老人。</font></h3> <h3> 在村里我和家乡老俵们合影留念,还拍了房山墙上依稀可见的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留下的标语,这就是我的‘’上梅花‘’。</h3> <h3>乡领导和村书记还陪同我去了村委会和乡政府,我有种长期在外的闺女回家认门儿的感觉。</h3> <h3><font color="#010101">各位领导还陪我‘’串了个门儿‘’,到爸爸老战友何宣太叔叔的老家,同是官田乡的濑石村,并在那里和从北京来的何叔叔家的哥姐们共进晚餐。</font></h3> <h3> 五月二十九日村里的小余书记又陪我去吉安看了两位老同志,欧阳老人是我前年已见过的长辈,九十三岁的高龄,记忆力已经有些模糊了,但是一提起我爸爸的名字老人还是眼泪汪汪,我知道父亲的名字在他的心里就是——远去的红军。</h3> <h3> 五月三十日上午县党史办曹主任陪我参观了余秋里的故居,并和余秋里总理的弟弟合影留念。</h3> <h3>曹主任又陪我参观了文天祥纪念馆,一曲【正气歌】让人荡气回肠。“天地之间正气存,赋予形体杂纷纷。国难当头见气节,永垂青史留美名。光明磊落忠义心,我视生死如浮云。贤哲虽然已远去,榜样令我心更坚。”这些句子令我动容,也更深刻的了解了我的故乡——吉安金庐陵,古有进士三千冠华夏,近有将军越百威名扬,庐陵古韵人杰地灵。</h3> <h3><font color="#010101"> 五月三十日下午至三十一日下午,短短的一天我应邀去了九江,和九江的红军后代相聚。</font></h3> <h3>在很紧的时间里,谢勇武大哥和慰娜夫妻二人冒雨陪我浏览了九江的琵琶亭、浔阳楼、锁江楼、烟水亭,三十一日下午我返沈。</h3> <h3> 我从那片炙热的红土地回到温和的塞北大地,虽然已时过多日,但是我却一直不能平静,好像心海被那炙热蒸腾,热浪在撞击我的心。当年我是寻亲忐忑,今日我是探亲如归。当年我是期待答案,今日我是满载亲情。我努力平静自己,思索着我将怎样笔耕…… </h3> <h3>这不仅仅是又一次的乡情回归,而是寻找当年红军的足迹,重温父辈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追忆革命的先驱,解读先烈和前辈们崇高的革命信念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的思想在父辈以往的烽火岁月中得到升华,我们的心灵在先烈不灭的精神中得到洗礼!五月二十七日是一个令我们难忘的日子——“官田四.九暴动”,虽然时间已走过九十年,但那红色的印记却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h3> <h3> 五月二十七日早餐后,红军后代们和政府的有关领导在庐陵宾馆门前登车,一辆黑色轿车开道,后面从一排到五号的中巴,按着排序,驶向官田暴动遗址。每辆中巴都配备了带车员和服务人员,为我们准备了雨伞、毛巾、矿泉水和小吃,让我们深切的感到老区政府和人民对红军后代的关爱。昨日还是晴空万里的天,今晨的天却像没睡醒一样阴沉沉的。上车时老天好像已忍不住星星点点落了泪滴,当车启动时,那泪已像雨帘扬扬洒洒……不知是上天有灵还是英烈有知,一路风雨倾诉送我们到吉安官田乡举洲村——官田四.九暴动的遗址。</h3> <h3> 1928年5月,为配合井冈山的斗争,遵照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根据中共中央、省委和赣西特委的指示,在曾山等人直接领导下进行了官田四.九暴动,揭开了吉安西区农民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官田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赣西南地区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之一。细雨中,我们参观了当年领导暴动的指挥中心官田乡举洲村彭家祠堂,也参观了彭林、彭嘉庆将军故居和举洲祠堂西区革命史陈展。 </h3> <h3>我认真的阅读图片的介绍,仔细地端详每位前辈的遗容,好像他们离我并不那样遥远。</h3> <h3>走着、看着、想着……我看到了我父亲的照片和介绍。爸爸一九二八年参加革命,在苏维埃政府当秘密交通员……</h3> <h3>爸爸还是那样慈祥的看着我,我驻足在爸爸的相片前久久不愿离去。爸爸,我为您这样的老红军骄傲!我也第一次这样深刻的了解我的故乡,第一次这样的为我的故乡感到自豪和骄傲!</h3> <h3><font color="#010101"> 通过党史专家的讲解,我知道中央苏区最大的事件五次反“围剿”斗争,其中的一、二、三次反“围剿”都在吉安县展开过战场, 并取得了这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毛泽东曾为一、二次反“围剿”胜利写下了诗词,其中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写到:“渔家傲——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半天。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朱德和毛泽东还曾率红四军与江西吉安红二、四团在吉安东固会师,在这里,毛泽东阐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一定会胜利的道理。毛泽东还在吉安陂头村主持召开了著名的“二.七”会议,红一方面军占领吉安县城,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府。井冈山时期,彭德怀也曾率领红五军转战于吉安西区一带。我的故乡是革命的发源地,吉安县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中央苏区,而中央苏区也从来没有缺少过吉安县,红色吉安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间。 </font></h3> <h3> 这次官田暴动九十周年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吉安各级领导、部分开国将军后代、老红军后代、官田暴动领导人后代和省市县党史专家等近百人参加。举行了官田暴动旧址修缮落成仪式,市领导为官田暴动主要领导人纪念铜像揭幕。</h3> <h3>之后我们又参观了万福罗石冰故居、</h3> <h3>官田暴动遗址、五里亭和浬田清水村。</h3> <h3>在浬田清水村里看着一栋栋已无人居住却保存完好的农民住宅,我知道那是为了保存当年红军和苏维埃政权留下的标语。虽然已斑驳陆离,但是依稀可辨认出大致内容,而且村里已把这些当年的标语一条条记录在册,准备以后修复。吉安市、吉安县为更好地挖掘红色资源、为传承红色基因,加大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推介力度、保护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家乡的领导和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更让我感慨的是家乡有那么多类似吉安县党史办曹主任那样的年轻人,他们把宣传吉安的光荣历史、金庐陵的辉煌、红土地的荣光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曹小淦主任说得好:庐陵文化挺直中华民族脊梁,红色历史决定中国命运走向。</h3> <h3> 在暴动遗址——彭家祠堂我们开了纪念座谈会。会上有党史专家发言、彭嘉庆将军的儿子发言、县委书记讲话、市领导讲话,我作为老红军后代的代表排在第三位发言。我讲述了那个艰苦卓绝斗争的年代,父亲英勇战斗的故事和父辈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斗争精神是如何影响了我们;我们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当结束语说到:红军的鲜血染红的杜鹃花年年吐艳,怀念红军的山歌代代相传时,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们客家风的山歌【红军哥哥你慢慢走】我由缓慢低声开头,再到高声激昂的唱起: “哎呀来!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歌声响起的时候,全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想此情此景,我的这首歌一定唤起了很多人和我一样的激情与遐想……当歌声结束的时候掌声再一次响起,我发现许多人和我一样饱含着热泪。此情此景此歌,犹如看到红军缓缓离去的脚步和老俵们依依不舍的怀恋之情……</h3> <h3> 一天的活动虽然短暂,却浓缩了一段烽火岁月,今天祖国大地的春色,融入了无数先烈和前辈们的热血和生命。漫步在官田举洲村的小路上,我仿佛听到历史掀动的声音,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高贵和贫贱都变得渺小,只有伟大的红军日月当鼓、江河做弦,奏响叱咤风云的生命礼赞!可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忘记的太多太多……历史给我们出了一个深刻的题目:他们写好了他们的历史,我们该如何写好我们的历史?我好像隐约看到了那行进在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的红色队伍,闪闪的红星照耀指引着我们。重温红色历史,体悟革命精神,接受心灵洗礼! </h3> <h3> 五月二十七日欢迎晚宴中,在市县领导和大家的提议下,我又为大家演唱了【红军哥哥你慢慢走】这首歌。</h3> <h3>“哎呀来!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那头。红军哥哥你慢慢走来嘞!红军哥哥你慢慢走嘞!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革命胜利就你回头…………”</h3> <h3>红军哥哥你慢慢走,</h3><h3>红色的传统我们要继承保留; <br></h3><div>红军哥哥你慢慢走, </div><div>革命的精神我们要发扬追求; </div><div>红军哥哥你慢慢走,</div><div>改革开放的今天请你常回回头;</div><div>红军哥哥你慢慢走,</div><div>时间虽流逝您的功绩万古千秋!</div><div>红军永垂不朽!</div><div>红军精神永垂不朽! </div><div><br></div><div>2018年6月18日于沈完成于端午之夜</div><div><br></div><div> 林小平(曾用名:林力平)</div> <h3>附1:纪念《官田暴动九十周年》座谈会上我的发言稿:</h3><div> </div><div> 来到父辈出生和战斗过的这片红土地上,我总是有那样多的感慨。今天的老区,到处鲜花绿草、高楼矗立、蓝天白云、欢声笑语,但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当年战斗在这里的红军战士!</div><div> 我父亲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爸爸曾跟我说过,那个年代红军和白匪军的兵力、武器装备相差悬殊,经常有被打散的红军官兵,上级多次派父亲去寻找失散的红军。一次在完成找寻红军归队的途中不幸遭遇敌人,大家各自隐蔽,爸爸躲在一条芦草茂密的小河沟中五六个小时。天黑时爬出河沟,可已站不起来了,双腿被蚂蟥和虫子咬的血肉模糊,爸爸折了一根稍粗的树枝,走走爬爬整整一天一夜才回到部队,受到了部队领导的嘉奖表扬。虽然父亲的这段经历不似枪林弹雨那样惨烈,但留给我的却是父辈勇敢坚韧的品格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div><div> 父亲的故事很多很多,红军的故事很多很多,在那样多的闪光的记忆中,我心中的父亲就是英雄的象征!我心中的红军就是伟大的诠释!继承红军传统、学习红军精神,不体现在我们的衣着上、不体现在我们的口号中,而是深深的镌刻在我们的心里,践行在我们的行动中。</div><div> 世界变了,环境变了,但是学习中国工农红军为革命奋斗的信念不会变,与人民大众的鱼水之情不会变。我们仰望红军精神,感悟信仰力量,薪火相传励后人!红军浴血奋战的历程永世不忘!怀念红军的歌声代代传唱……!</div><div> 林德明之女——林小平</div><div> 2018年5月27日</div><div> </div><div> </div> <h3>附2:七月九号,吉安县党史办曹主任告诉我,我的文章《洗礼》已投到吉安县报并已刊登,还给我发来了图片。这是家乡领导和父老乡亲对我的厚爱和肯定,我会更加努力,为宣传红土地的历史和红军精神,尽自己一份力量。</h3><h3> 吉安老红军林德明之女——林小平</h3><h3> 2008年7月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