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听闻黄井有一休闲佳境,唤名“空谷山庄”。貌似曾经在诸如琼瑶的小说里见过此名,但未曾钻研过其出处;窃以为“空谷”便是“空旷的山谷”之意。既有如此宝地,岂有不去之理?于是便呼朋引伴,前往一游。</h3> <h3> 沿公黄路盘旋而上,两边植被甚是茂密;过黄井水库不远处,但见左边岔道口有一覆盖茅草的木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黝黑的大木匾,“空谷山庄”几个鎏金大字略显沧桑;木门两边各有一盏大红灯笼,门内郁郁葱葱;那村级公路蜿蜒曲折,紧贴一条斯文的小山沟,一直伸向密林深处。继续前行数百米,植被愈加厚实;但见左前方有一拔地而起的小山,山巅安放了一座四角凌空翘起的小凉亭,甚显秀丽清雅。遂下得车来,漫步山阴道上,欣赏沿途风光。不过百十步,便听得清亮悦耳的“哗哗”声,恰似高山流水,又如琴瑟和鸣,细听却仿佛就置身其中;于是众人皆左顾右盼欲觅其踪,却久寻未果,方知这应该是一条不见首尾的暗河,但那明亮张扬的声音,委实让人沉醉惊叹——莫非这公路就薄薄的一层混凝土,下面便是水们在汹涌,在澎湃,在不遗余力地且歌且舞?</h3> <h3> 向前几十米,眼前不由一亮,一排极具特色的木质吊脚小楼映入眼帘:青瓦的房顶自然朴实低调内敛;实木的栏杆微微泛黑颇为“原始”;金黄的草帘半遮半掩让小楼神秘多情;最为醒目的,依然是那一排整齐的灯笼,在这满目苍翠中,其火红得尤为艳丽甚至夸张,上面黑色的“茶”字依稀可见。</h3> <h3> 从公路至小楼,须过一座狭长的木桥——究竟多“狭”呢?两个瘦子相向而行,必须侧身“拥抱”方能通过!不过那桥面木材倒是紧密厚实,栏杆也颇牢固,能给人以满满的安全感!</h3> <h3> 通过木桥,前面是一个停车场。一面颇具艺术造型的矮墙,将停车场和游乐区一分为二:整面墙波浪造型,雪白的墙面,青灰的墙顶;那圆形的“门”镶着黑边,正上方是一小巧玲珑的扇形图案,简洁大方却其味无穷;门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花坛,碧绿的树,橙色的花,衬着雪白的墙,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工笔画。 </h3> <h3> 进入游乐区,但见右边是一小池,里面的睡莲叶青花艳,优雅而不失生机;小池上方是一座全由石头垒成的假山,几缕细流从“山”而降,温柔地汇入小池,似乎生怕惊扰了睡莲的美梦。</h3> <h3> 继续前行,将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惊喜。大厅门前一潭碧水,各色鱼儿在此嬉戏,几块方方正正精雕细刻的搭石安放其间,石面水面恰平,步行搭石,如入江南水乡;一架古老的水车悠然转动,水花四溅;淙淙清泉从几个高低次第放置的褐色“瓦罐”倾泻而下,独特的“瀑布”景观,吸引了众多眼球……</h3> <h3> 就连餐厅的布置也匠心独运:一幅幅充满人生哲学更不失灵气与幽默的简笔画,寥寥几笔却栩栩如生,发人深思还能让人忍俊不禁。游乐区内,不经意地摆放着好些各种造型的木凳,如秋千,似根雕,各具情态却尤显主人的贴心细腻。</h3> <h3> 山庄旁是一条数百步的石阶小道,顺着山势,蜿蜒崎岖,通往那凉亭。上坡下坎几经周折,爬上凉亭时额头已渗出细汗。来不及欣赏美景,便忽感微风拂面,浑身顿觉清凉,上山的疲惫立即缓解。环顾四周,除了那几排小木楼,到处皆是一片碧绿,若能高声喊一嗓子,一定会回音嘹亮,悠远绵长。</h3> <h3> 山庄前面有一条温柔可人的小溪,水质清澈明净,水温清凉宜人,里面不乏“横行霸道”的螃蟹和成群结队的鱼儿;被水冲洗得光滑圆润的大小石头,让人爱不释手,于是小时溪中戏耍,溪水涤衣的场景不由得浮现在眼前。</h3> <h3> 游览空谷山庄,不知不觉便改变了原来对“空谷”二字的释义——“空谷”的内涵如此丰富如此让人流连,这,岂是一个“空旷的山谷”就能解释得了的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