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当年文革失学堂</h1><h1> 花季少年徒彷徨</h1><h1> 文攻武卫难就业</h1><h1> 懵懂学子赴山乡</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辽宁兴城元台子</h1><h1> 安置铁中少儿郎</h1><h1> 戊申伊始战天地</h1><h1> 苦斗八年百味尝</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丙辰文革终结束</h1><h1> 己未上山成既往</h1><h1> 千万知青归城去</h1><h1> 练就铁骨志如钢</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下乡成史五十载</h1><h1> 前事不忘后事强</h1><h1> 昔日少小皆白发</h1><h1> 尽享金秋好时光</h1> <h1>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2018年6月16日,我们这些已近”古稀之年”的锦州铁中1968届初中一班的同学们,相约回到久违的母校,大家亲密地簇拥在一起,拍下了离校下乡五十周年的纪念照。接着统一乘坐旅游大巴,重返五十年前我们曾插队落户的村庄,共同追忆令人难忘的知青岁月。</h1> <h3> 50年前,我们从这里出发奔向”广阔的天地”,50年后,我们又从这里启程,去探访我们曾插队落户的第二故乡。相同的出发地,心情大不相同。</h3> <h1> 1965年9月,我们这群十四、五岁的少年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入了当年辽宁省的重点学校——锦州铁路职工子弟完全中学,成了一生一世的同学 。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学习之中,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憧憬。<br></h1> <h3> 50年前我们就在这栋教学楼里上课,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自豪感爆棚。</h3> <h1> 不料,刚过了八个多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全国上千万青少年学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高呼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口号,走上街头“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批斗“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反动学术权威”。老师、校长被戴上高帽游街,一些人被殴打致死,有些人则不堪受辱、含冤自尽。分裂为两派的造反组织“文攻武卫”,造成了大量的伤亡。</h1> <h1> 后来,毛主席号召两派群众组织实行”革命大联合”,工人“抓革命促生产”,学生“复课闹革命”。工厂的生产秩序基本上恢复了,但学校一天文化课也没上。到1968年10月,全国各地已经有六届没有完成学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在学校滞留,同时又有两个年级的新生入校后无课可上,社会上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在这种形势下,全国1700多万初、高中老三届毕业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我们这些68届的初中生,实际上只读了七年书,连初中毕业证书也没有拿到。</h1> <h1> 那时,我们班的同学大都十六、七岁,一个个涉世未深、对混乱的社会现象充满了迷茫。</h1> <h3> 平和少语的刘淑凡</h3> <h3> 聪明活泼的徐长海</h3> <h3> 因在课堂上偷看《大鲸牧场》小说,杜英林荣获”大鲸鱼”绰号😄</h3> <h3> 端庄秀丽的梁宝红</h3> <h3> 清纯淡雅的张晨光</h3> <h3> 知性和善的唐淑兰</h3> <h1> 我们班同学被分别安排到兴城县元台子公社所属的六个大队插队。下乡前,大队委员徐平是我们班的实际负责人,她和校工宣队负责人一起研究决定同学们的具体去向,自己却选择了最艰苦的枣山大队,她的高风亮节我一直记忆在心。</h1> <h3> 这是徐平同学当年的照片</h3> <h3> 徐平后来随在部队工作的父亲调防大庆,最后在大庆市退休</h3> <h1> 在农村,我只干了二十几天农活就被抽到大队彻查组搞外调,两个月后又被调到公社人保组工作。年仅十七岁的我,曾跟着老同志在灰山大队侦破仓库被盗案件,到三河大队参加“解放改造好的走资派”的落实政策工作。“三两斗争”开始,我又做为公社贫宣队员进驻供销社,揪出了一个偷拿销货款的”贪污犯”。一年之后,我被选为生产队会计,回到了花园大队。我们班的其他同学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参加“改天换地”的“斗争”。<br></h1> <h3> 在公社人保组工作时的作者</h3> <h3> 花园大队部分男同学</h3> <h3> 作者回城后花园大队知青的合影</h3> <h3> 枣山知青和大队书记的合影</h3> <h3> 梁家大队知青的合影</h3> <h3> 八里大队女知青</h3> <h3> 八里男知青</h3> <h3> 姜女大队的男知青</h3> <h3> 修水库的战友</h3> <h3> 公社人保组一打三反工作队绝大多数是下乡知青</h3> <h3> 威武的民兵连长史幸民</h3> <h3> 刘淑凡的这张照片很有时代感</h3> <h3> 黎虹的这张照片很特殊,在上山下乡的年代很少有人穿裙子</h3> <h3> 郑登锦</h3> <h3> 李宝秋</h3> <h3> 宮固</h3> <h3> 马桂芬</h3> <h3> 张晨光</h3> <h3> 陈胜元</h3> <h3> 郭英洁</h3> <h3> 刘素云</h3> <h3> 孟黎明</h3> <h3> 王传武</h3> <h3> 陈岐山</h3> <h3><font color="#010101"> 郭勇</font></h3> <h3> 刘明</h3> <h3> 徐英齐</h3> <h3> 李敏兰</h3> <h3> 李忠民(李惠来)</h3> <h3> 李淑珍</h3> <h3> 李启山</h3> <h3> 赵天罡</h3> <h3> 李淑英</h3> <h1> 知青生活非常艰苦,刚下乡时,我们几个男生就住在生产队队部,我们人都到了,炕还没有烧干,而且小炕很短,睡觉时只能顺着炕洞横躺着。那时天天晚上开会,全队的男女社员都挤在我们住宿的屋子里,男社员穿着鞋上炕,就坐在我们的行李上。会议散了半天,屋里还弥漫着老蛤蟆癞卷烟的味道。早上五六点钟就饿着肚子出工,歇崩儿时再回来做早饭。有时夜里下雨忘了备柴火,第二天早晨就只有干饿着。下乡的第一年还有供应粮吃,第二年就只能吃自产的粗粮了,一年到头基本上都是大饼子白菜汤。冬天,炕凉屋冷,夏天闷热异常。白天干了一天的活儿,累得腰酸腿疼,回到青年点还要烧火做饭,浑身上下充满疲惫。</h1><h1><br></h1><h1> </h1> <h3>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h3> <h1> 1970年10月,幸运之神降临,我和郭勇、张翰明、杜英林、刘明等同学第一批被调回锦州当了工人。而大多数同学就没有我们幸运了,他们继续在农村摸爬滚打,春播、夏锄、秋收、冬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拼搏着。挖河泥、刨猪粪,各项农活一项也拉不下。修筑水库、拦海造地,各项会战知青都是主力军。1970年以后知青开始陆陆续续地返城,直到1976年末,我们班同学才全部撤离了农村。</h1> <h3>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h3> <h3> 这是我们班已经回城的部分同学的合影,张翰明(前排中)早已离我们而去 ,这张照片已成为永久的纪念。</h3> <h3> 我们班的女生戴莉父母在文革中遭难,因弟妹无人照顾而没有下乡,1973年直接分配到锦州市塑料花厂工作</h3> <h1> 作者正在浮想联翩,旅游大巴已驶入兴城境内,汽车在我们曾插队落户的村庄前依次停留,同学们故地重游,努力找寻着当年的踪迹。但半个世纪的时光早已把旧时的痕迹抹平,我们曾经生活过的村庄大多已经旧貌换新颜。可是当地的一些老乡却张口就能喊出我们这些五十年前的学生娃的名字,这让我们激动不已。大家怀着有些复杂的心情在各自的第二故乡留影,兴奋地和老乡们攀谈着当年的往事,打开了尘封的记忆。</h1> <h3> 白马石村的同学已找不到一点当年村庄的影子</h3> <h3> 汽车开到枣山,当年村书记的后代亲切地和同学们攀谈起来</h3> <h3> 枣山的同学看望当年的房东</h3> <h3> 和四嫂一起合影</h3> <h3> 中午,大家来到在枣山安家的李敏兰同学家中,敏兰退休后回到枣山,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鸡羊满圈,二层小楼宽敞阔气。敏兰热情地准备了高粱米干饭水豆腐招待同学,大家吃到了久违的农家饭菜,气氛空前活跃。</h3> <h3> 久违的同学紧紧地抱在一起</h3> <h3> 久违农家饭别样同学情</h3> <h3> 当地老乡在给下乡梁家村的同学指看当年的青年点</h3> <h3> 梁家的同学和当地农民一起合影</h3> <h3> 吴江萍和袁振玉在姜女村委会合影</h3> <h3> 花园村已划归兴城古城街道办事处管辖,下乡花园的三位同学和老乡合影</h3> <h3> 八里村的同学和老乡亲切相拥</h3> <h3> 曾任大队书记的同学和村干部亲切交流</h3> <h3> 八里村现在管辖的范围可大啦,梁家、白马石都划归八里村了</h3> <h1> 知青下乡留下了苦辣酸甜的传奇故事,知青经历是我们这一代人毕生的宝贵财富。它给了我们坚强的品格和战胜各种困难的毅力,以致在以后的年代,我们中的一些人又被卷入下岗、失业、再就业的漩涡甚至陷入凶险的人生绝境时,得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h1> <h1> 如今,上山下乡的年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当年的花季少女和懵懂少年都已是“乡音不改鬓毛衰”。</h1> <h3> 袁久文</h3> <h3> 徐长海</h3> <h3> 刘明</h3> <h3> 杜英林</h3> <h3> 魏伟</h3> <h3> 史幸民</h3> <h3> 陈岐山</h3> <h3> 陈胜元</h3> <h3> 刘兆岩</h3> <h3> 郭勇</h3> <h3> 郑治</h3> <h3> 刘素云</h3> <h3> 刘春芬</h3> <h3> 姜鹏</h3> <h3> 张晨光</h3> <h3><font color="#010101"> 戴莉</font></h3> <h3> 黎虹</h3> <h3> 梁宝红</h3> <h3> 郑登锦</h3> <h3> 刘淑凡</h3> <h3> 唐淑兰</h3> <h3> 吴江萍</h3> <h3> 李敏兰</h3> <h3> 郭英杰</h3> <h3> 袁振玉</h3> <h3> 许桂芝</h3> <p class="ql-block"> 张玉文</p> <h1> 李宝秋</h1> <h1> 我们这代人在特殊年代的不凡经历和在以后不同时期的无偿付出已引起世人的关注。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我们绝不能只停留在对失去的青春和人生机遇的唏嘘慨叹之中,当前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不辜负我们面前的美好夕阳。我们要忘掉昔日的困苦烦忧,心存美好的希望,把平淡的生活演绎得多姿多彩,让得失成败和富贵荣华成为过眼烟云,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珍惜当下,活出自我,以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享受金秋季节那持久而浓烈的幸福时光。</h1> <h1> 黄昏时分,旅游大巴回到锦州市内,二十四名当年的同班同学共同举起斟满琼浆玉液的酒杯,隆重纪念我们离校、下乡五十周年,由衷祝愿一生一世的同学身体健康、心态平和、随遇而安、长命百岁。而那段特殊的知青经历,则将永远隽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h1> <h3> 签上自己的姓名,留下终生的印记</h3> <h3> 全体同学举杯共庆我们度过蹉跎岁月,迎来幸福的金秋时光</h3> <h3> 全体同学共同朗诵郭勇创作的《点滴往事终生情缘》</h3> <h3> 陈胜元为同学演唱“三套车”</h3> <h1> 6月17日,一班部分同学来到当年的班主任、81岁的宋德民老师家中,向老师汇报50周年聚会盛况,同时向老师献上纯银的养生水杯,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祝老师颐养天年,健康长寿。</h1> <h3> 师恩难忘!精心挑选!为81岁高龄的班主任老师挑选纯银纪念品。</h3> <h3> 50年后又簇拥在老师身旁</h3> <h3> 离别多年的问候</h3> <h3> 献上养生水杯,祝老师健康长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