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比利时旅行笔记(2)

Lynn Ma

<h3>文字:Lynn 摄影:老郝</h3> <h3>阿姆斯特丹素以"北方威尼斯"著称,其纵横交错的运河、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态各异的桥梁与两岸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愈发使这座水城韵味独特、魅力悠长…</h3> <h3>环绕城市的同心运河带(grachtengordel)是阿姆斯特丹城市规划的精心之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h3> <h3>以中央火车站为中心,最里面的是辛厄尔河(Singel),也是最古老的旧运河,最初充当环绕城市的护城河。随着17世纪大量移民的涌入,后来又开挖了三条主要运河:绅士运河(Herengracht)、王子运河(Keizersgracht)和皇帝运河(Prinsengracht),引水填地,扩大城市面积。</h3> <h3>几条运河依次呈辐射半环状排开,岸边鳞次栉比的纪念建筑令人目不暇接,仔细探寻,每一座建筑背后都有一段或赫赫有名或鲜为人知的历史…</h3> <h3>来到阿姆斯特丹,乘坐运河游轮、聆听历史故事、一览两岸景观被认为是游玩这座城市的不二之选。与另外两对朋友汇合,我们选择了在博物馆广场后面上船的蓝色游船。(Blue boat company)</h3><h3><br /></h3><h3>(相片来自网络)</h3> <h3>船上提供多种语言的解说,其中也包括中文。由于信息量太大,记住的并不多,根据照片选几个有特色的景点分享如下。</h3> <h3>旧运河河畔的这座地标性尖塔拔地而起,醒目优雅,这就是始建于1516年的泪水塔(Montelbaanstoren)。最初它是阿姆斯特丹城墙的一部分,是为保护城市和港口建立的嘹望塔。1606年,塔的上半部分进行了扩建,增加了塔尖,形成了现在高48米的红砖塔。</h3><h3><br /></h3><h3>17、18世纪的时候,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就是从这里告别家人,扬帆远航。昔日的荷兰船队,为了减低航运成本,船上没有装备对抗海盗的武器,每一次出航都是生死未卜的博命之旅,送行时,不管是船员还是家人都难免惜别依依,泪水涟涟,因此这座红砖塔被命名为"泪水塔"。</h3><h3><br /></h3><h3>现在,泪水塔是荷兰水务局用来观察阿姆斯特丹水道水势的办公之地。</h3> <h3>Magere Brug(英语:Skinny Bridge)是Amstel河上的一座木桥。相传1691年时,Magere家族的两姐妹分别居住在河两岸,由于每天互访要走很远的路,姐妹俩决定修建这座横跨两岸的桥。虽然还算富有,但并非可以为所欲为,家中财产只允许她们修建一座局促窄桥,Magere Brug 的桥名既以俩姐妹的姓氏纪念了创始人,又巧妙地形容了这座桥的狭窄,因为"Magere"在荷兰语中意为"瘦"和"窄",中文也将之译为"瘦桥"。</h3><h3><br /></h3><h3>今天的瘦桥并非十七世纪原造,中间经过数次翻修改建,其中也不乏用钢桥或石桥取代的方案,但市政府立排众议,坚持保留木桥原貌,只是在1994年将原来的手动打开桥面改造为机械操作。</h3><h3><br /></h3> <h3>这座外观为新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卡雷剧院(荷兰语:Koninklijk Theater Carré)始建于1887年。当时,德国马戏团总监Oscar Carré 在这里创建了带石头装饰面的木质建筑,仅用于冬季马戏表演,后来这座建筑逐渐改造为可以上演音乐剧和流行音乐的演出场所,很多著名的伶人俐角都曾在此表演,创始人Carré也因剧院之名被后人永记。2004年,卡雷剧院进行了大规模翻新,保留了历史悠久的外观和室内设计,以旧貌展新颜。</h3> <h3>荷兰有着丰富的啤酒文化,Heineken(在中国被称为"喜力")啤酒更是闻名全球。 上面这座昔日的啤酒酿造厂、今天的啤酒体验馆见证了公司发展的历程。</h3><h3><br /></h3><h3>1863年Gerard Heineken 先生在此地建立了当时最大的啤酒厂,为了生产最好的啤酒,他不惜走遍全球,寻找最好配料。为研发制作工艺,更是建立了一座私人图书馆,收藏了坊间所有关于酿酒的图书。</h3><h3><br /></h3><h3>1917年Heineken先生的儿子接管了公司,他把对酿造技术的研发工作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把啤酒做到了极致。</h3><h3><br /></h3> <h3>1953年Heineken先生的孙子成为公司第三代领导人,他创意地把Heineken啤酒瓶的颜色都统一为绿色,把Heineken品牌标志中的三个英文字母e巧妙地设计为微笑的嘴巴,传递给人们快乐的情绪,成功地把Heineken啤酒推向世界。这位第三代企业领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卖啤酒,我卖的是快乐。"</h3><h3><br /></h3><h3>虽然是家族企业却已跻身于世界500强,经过三代领导人的精心研制和激情打造,Heineken啤酒现在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啤酒出口商。</h3><h3><br /></h3><h3>(照片来自网络)</h3> <h3>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是路德会教堂(荷兰语:Ronde Lutherse Kerk),建于1671年,出自黄金时代荷兰著名建筑师Adriaan Dortsman之手。铜制穹顶教堂是辛厄尔河边的一道靓丽风景。</h3><h3><br /></h3><h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深谙生意经的毗邻文艺复兴阿姆斯特丹酒店与路德会签订了长期租借合约。酒店开凿了一条遂道与教堂相联,方便客人租用教堂举办婚礼或其他活动。好奇的游客也可以到酒店前台要求参观这座并不对外开放的教堂。</h3> <h3>这座引人注目的绿色船形建筑是NEMO 科学博物馆(Science Center Nemo),最初建于1923年,是荷兰最大的科学中心。屋顶上是阿姆斯特丹最高的城市广场,漫步其中,市中心的景色一览无余。</h3> <h3>船行至此,遥看河边,这座现代化建筑十分抓人眼球,原来这是荷兰眼睛电影博物馆(EYE Film Institute Netherlands),远远望去它好似一只睁开的眼睛,令人过目难忘。由于设计新颖,造型独特,博物馆在2012年一经亮相,立即成为大众之庞,都市新标。</h3><h3><br /></h3><h3>博物馆内收藏的电影,从无声到数字,横跨整个电影史,对于热爱电影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去处。无论是坐在电影厅内观看老片、还是自导自演亲手制作自己的影片,都一定会兴致盎然、趣味横生。</h3><h3><br /></h3><h3>博物馆与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仅一水之隔,从中央火车站乘坐免费摆渡2分钟即可到达彼岸。</h3><h3><br /></h3> <h3>从船上下来,再次来到博物馆广场,多座著名博物馆近在咫尺。</h3> <h3>我们到梵高博物馆买了参观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参观者众,门票上有指定的入场时间,并非有票就可入场,所以提早计划为佳。</h3> <h3>我们的入场时间是下午一点。看到时间还富裕,我们来到了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的餐厅午餐。</h3> <h3>因为还有时差,为防下午昏昏欲睡影响了参观梵高博物馆的兴致,我选择了这款素食三明治,食材新鲜,咖啡醇香,非常喜欢。</h3> <h3>吃完午餐,仔细看了看这座外观呈新文艺复兴风格的著名音乐厅。</h3><h3><br /></h3><h3>始建于1883年,音乐厅在修建以后曾为追求最佳音响做过长期探索和微调,最终以其不同凡响的建筑声学闻名于世,跻身于与波士顿交响乐大厅和维也纳金色大厅齐名的世界一流音乐厅,音乐史上的著名作曲家诸如马勒、拉赫玛尼诺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等等都曾经在这里演出和指挥自己的作品…</h3><h3><br /></h3><h3>现在皇家音乐厅每年举办约九百场演出,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乐迷达七十万之众,堪称世上最受青睐的音乐厅之一。热爱音乐的朋友,不妨早做计划,在这里吃一顿饭,听一场音乐会,绝对不虚此行。</h3><h3><br /></h3><h3>根据网上资料,每星期三中午12:30有机会观赏一场免费音乐会。</h3> <h3>终于来到了这座期待已久的梵高博物馆,走进大厅,打在墙上的大幅梵高画作(幻灯片)扑面而来,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h3><h3><br /></h3><h3>这种感动也许出自对梵高身世的联想,也许来自梵高画作色彩及笔触对人的视觉冲击,也许……</h3> <h3>今天倍受大众喜爱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生前却是孤独凄苦,无人赏识。<br /></h3><h3><br /></h3><h3>生性敏感、落落寡合的梵高从小就是问题儿童,成年后尝试多种工作都因不能循规蹈矩、不善与人交往而无法胜任,屡屡让父母头疼、家族蒙羞。</h3><h3><br /></h3><h3>在现实世界中不断碰壁缺朋少友的梵高,情感丰富,渴望交流,他开始用画笔与世界对话。做画商的弟弟提奥慧眼识珠,发现了他的绘画才能,鼓励他成为画家。</h3><h3><br /></h3><h3>27岁起,梵高开始专职做画,直到37岁不幸身亡,短短10年用生命的激情创作油画约900幅,素描1100幅,由弟弟提奥帮他办展推销,生前却只卖出一幅油画及少量素描。靠着提奥的常年精神鼓励和经济资助,梵高才能勉强维持职业画家的生活。梵高和提奥的兄弟之情感天动地,可以说没有弟弟提奥昔日的支持,就没有今天享誉世界的画家梵高。</h3> <h3>据专家鉴定,这是梵高为弟弟提奥画的唯一一张肖像。</h3><h3><br></h3><h3>上面是2011年的结论。根据2019年的一篇文章,这幅画仍然不能确定究竟是梵高的自画像,还是弟弟提奥的肖像,博物馆为这幅画起的标题是“梵高的自画像或提奥的肖像”。</h3> <h3>梵高死后仅半年,弟弟提奥也随他而去。弟妹乔安娜(Johanna van Gogh-Bonger)被梵高兄弟间的六百多封书信和梵高作品所感动,毕余生之力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梵高。</h3><h3><br /></h3><h3>感谢乔安娜,由于她的努力,梵高书信得以发表,使后人可以通过这些书信走进梵高的世界。 </h3> <h3>后来,与文森特同名的侄儿又继续父母未竞事业,管理梵高遗作,向世界推介梵高。</h3><h3><br /></h3><h3>二战以后,担心这些画作散落流失,文森特以捐出所有梵高作品为条件,向荷兰政府请求提供永久收藏场所。在他的参与规划下,位于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的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终于在1973年6月正式开放。每天,慕名而来的游客成千上万,这里是荷兰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梵高成为荷兰的名片。</h3> <h3>在这座博物馆中,藏有以下著名作品:</h3><h3><br /></h3><h3>《吃马铃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nbsp;April 1885</h3><h3><br /></h3><h3>这是梵高早期作品,颜色深且暗。梵高一反以往画家之风,将其视线投向最普通的农夫家庭,他不介意透视法或绘画技巧,而更关注画作表达的内容和传递的信息。在这幅画中,画家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用简朴的衣着、粗糙的双手、呆滞的表情和土地的颜色将农夫生活的艰辛描绘得淋漓尽致!</h3><h3><br /></h3><h3>梵高说:"我要努力学会的,不是画一个比例正确的头像,而是画出生动的表情。简单地说,不是描摹没有生命的东西,而是画鲜活的生活。" 习画伊始,梵高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不同凡响的目标,这可能是为什么他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如此不同,也可能是为什么他的作品总是具有触人心弦的力量…</h3> <h3>《黄房子"街头"》(The Yellow House "The Street") September 1888</h3><h3><br /></h3><h3>1888年5月,梵高在法国南部阿尔勒(Arles)拉马丁广场(Place Lamartine)旁边的这所黄房子里租了四间屋子。这幅画中的绿色百叶窗后就是他居住的地方。在入住"黄房子"后不久,他向提奥发送了他的绘画描述和素描:"这座阳光下的黄房子宽大敞亮,散发着无与伦比的蓝色新鲜感。"</h3><h3><br /></h3><h3>梵高自己称之为"街头"的这幅作品记录了艺术家的所在环境:他经常在左边的餐厅吃饭,而他的朋友邮递员约瑟夫·罗林的家就在第二座铁路桥的旁边,街上疾步行走的正是画家本人。</h3><h3><br /></h3><h3>梵高终于找到黄房子这样一个地方,他不仅可以在那里画画,还可以让他的朋友们留下来。他的计划是将黄色角落建筑变成一个艺术家的房子,志同道合的画家可以在那里生活和工作。</h3><h3><br /></h3><h3>虽然梵高在多封信件中描绘了黄房子的光线及色彩,但是这幅画的不凡之处是画家没有仅仅局限于按他所看到的光和色描绘,而是通过他想象中的亮和彩来表达传递他的主观情感:梵高将这座房子描绘成"光之屋",用黄色来表达"爱的最高闪光"。梵高说:"在这座房子里,我可以生活、呼吸、沉思和作画"。黄房子不仅仅是画家的生活场所,躲避世俗烦扰的安全港湾,更是其宁心静灵的栖息之地,挥洒梦想的乌托之邦…</h3> <h3>《卧室》(Bedroom ) October 1888</h3><h3><br /></h3><h3>梵高在黄房子里画了他的卧室。他用简单的家具布置房间,并在墙上挂上了自己的作品。据梵高所说,鲜艳的色彩意味着绝对的"休息"或"睡眠"。</h3><h3><br /></h3><h3>在这幅画中,后墙明显奇怪的角度并非梵高的错误,透视规则似乎并未在整个绘画中得到准确应用,但这正是梵高慎重的选择。梵高在一封信中告诉提奥,他故意"压扁"内部并留下阴影,这样他的作品看起来就像日本版画一样。看来,日本版画对梵高画风的影响真是非同小可,难道这也是日本人对梵高情有独钟的原因吗?</h3> <h3>《向日葵》(Sunflowers)January 1889</h3><h3><br /></h3><h3>这是梵高最著名的画作之一。1888到1889年期间,梵高在阿尔勒总共画了五幅带有向日葵插在花瓶里的大幅油画,上面以三种不同的黄色为主要用色。通过这种方式,他展示了用单一颜色的多种变化仍然可以画出极具表现力的作品,这种新的对比色系对后人深具启发。</h3><h3><br /></h3><h3>在阿尔勒居住期间,梵高邀请法国画家保罗·高更前来一起做画。渴望友情的梵高怀着兴奋的心情为高更布置卧室,並亲自创作了向日葵画来装饰墙壁。梵高将自己对朋友的热情全部倾注于画布之上,通过向日葵的绚丽恣肆,传递了他的热烈、感激之情。</h3><h3><br /></h3><h3>用色彩传递感受氛围似乎是梵高一绝,很多人站在梵高画(特别是晚期作品)前会莫名其妙地心潮起伏,这可能正是色彩对人视觉冲击引起的情绪变化,那种感染力在真品面前对人的震撼,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由此,他拉开了与其他艺术家的距离。</h3><h3><br /></h3><h3>1987年3月,梵高的一幅向日葵画以相当于$39,921,750的价格在伦敦佳士得拍卖公司主持的拍卖会上拍出,创下了梵高作品价格纪录,使得那些对艺术品没有兴趣的人都认识了《向日葵》系列。那幅向日葵画现在在日本。展出在这里的《向日葵》是梵高绘制的两个相似副本之一。<br /></h3> <h3>《盛开的杏花》(Almond Blossom) February 1890</h3><h3><br /></h3><h3>1890年2月,梵高接到弟弟提奥的信,告之他们有了儿子的喜讯。提奥说,孩子将和哥哥文森特·威廉姆·梵高同名,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像哥哥一样坚定和勇敢。</h3><h3><br /></h3><h3>接到来信,梵高非常高兴,深为孩子会以他的名字取名而感动。梵高随即创作了这幅《盛开的杏花》作为给新生侄儿的礼物。这幅画成为梵高家族最为宝贵的珍藏,也正是这个和梵高同名的侄儿,推动创建了今天的梵高博物馆。</h3><h3><br /></h3><h3>在蓝天陪衬下的杏花杏树是梵高最喜欢描绘的主题之一。杏花是春天里最早开放的花,象征着朝气蓬勃的新生命。从这种截取盛开花枝片断的构图,同样可以看出日本版画对梵高的深远影响。</h3> <h3>《麦田与乌鸦》(Wheatfield with Crows) July 1890</h3><h3><br></h3><h3>《麦田与乌鸦》是梵高最著名的画作之一,坊间疯传这是梵高的最后作品。那是因为,人们在这幅画中看到了乌云密布的天空下惊恐万状的乌鸦四处乱飞,而麦地中的路径戛然而止,种种描绘无不指向一个悲惨的暗示:梵高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根据博物馆的介绍,事实上,梵高在此之后还创作了几幅作品。</h3><h3><br></h3><h3>从梵高的信中可以看出,他确实在这幅画中描绘了 "悲伤和极度孤独"的情绪,但他也试图表现出农田"健康及令人鼓足勇气"的一面,这种矛盾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一方面日益加重的精神疾病困扰得他心烦意乱;另一方面对生活和艺术的热情燃烧得他即使身有不适,也无法放置画笔,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传世之作…</h3> <h3>在博物馆中,还有很多著名梵高画作,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下面和大家分享几幅我特别喜欢的画作,是这次参观博物馆的惊喜。</h3> <h3>《花园恋人》(Garden with Courting Couples: Square Saint-Pierre)May 1887</h3><h3><br /></h3><h3>1886年,梵高来到法国巴黎。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印象派和点彩派的绘画,开始对色彩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个时期的作品,梵高一改早期作品黑暗的基调,开始运用颜色。画法上颇有印象派之风。</h3><h3><br /></h3><h3>这幅花园恋人明显受印象派和点彩派影响,色调柔和迷茫,只是梵高没有使用彩点而是后来成为他风格的小长条笔触。他以不同的方向和厚度涂抹颜料,每个元素诸如空气、植被和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纹路。</h3><h3><br /></h3><h3><br /></h3> <h3>《罂粟花田》(Field with Poppies)May 1888</h3><h3><br /></h3><h3>这是梵高在法国阿尔勒的作品,从时间上看比前一幅画晚了大约一年,色彩更为鲜艳,可以看出梵高在运用色彩上的渐变。</h3> <h3>《收获》(The Harvest) June 1888</h3><h3><br /></h3><h3>从巴黎来到法国南部,梵高被阿尔勒强烈的日照所感染,心情空前愉悦,随之也进入创作高峰。在一个星期之内,他竟然完成了十幅收获景象图及五幅预备草图。</h3><h3><br /></h3><h3>在这幅画中,梵高以金色为主绿蓝色为辅的绝妙用色,以几何图形为构图,以一半收割另一半待收获为场景,将他对农夫的情感、收获的喜悦、大自然的美丽都尽情宣泄在画布之上……</h3> <h3>《暮色》(Landscape at Twilight)June 1890</h3><h3><br /></h3><h3>这是梵高离世前一个月的作品。在这幅画中,梵高借暮光以大面积的明黄色涂抹了傍晚的天空,仔细观看在黄色天空下描绘梨树的黑色笔触,那种黄黑对比既抓人心魄又略让人感觉惴惴不安……&nbsp;</h3><h3><br /></h3><h3>即使如此,那麦田里的郁郁葱葱仍然给人以希望和宁静……</h3><h3><br /></h3><h3>矛盾的梵高,你在想什么?</h3> <h3>《雷云下的麦田》(Wheatfield under Thunderclouds)July, 1890</h3><h3><br /></h3><h3>这是梵高在生命最后一周创作的双幅油画。加宽的篇幅给人以更加开阔的视角,即使在暴风雨前的浓云密布下,也仍然无法掩盖碧绿麦田迸发的勃勃生机。在这幅真品面前,我感受到的分明不是绝望,是希望!</h3><h3><br /></h3><h3>这幅画的笔触特别遒劲有力,用色更是令人赞叹。站在这幅画前,对梵高是在用他的生命作画感同身受……</h3><h3><br /></h3><h3>(梵高部分的所有图片来自网络)</h3> <h3>博物馆内不许照相,这里是专门为与梵高合影留念而设,千万不要错过哦。</h3> <h3>由于这天晩上要去赶往我们这次行程的主要安排:内河游轮,伴着老郝的不断提醒和催促,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梵高博物馆。精品太多了,虽然呆了一个下午,但根本不够。</h3><h3><br /></h3><h3>同行的朋友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梵高?我答不出来。后来看到陈丹青老师的解读:说不出来为什么,就是喜欢看他的画,耐看。</h3><h3><br /></h3><h3>深以为然…</h3> <h3>文字及摄影(除特别注明外)皆为原创,若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9f4wxlr"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荷兰、比利时旅行笔记 (1)</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