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归来,再无它念

<h3><font color="#010101">我始终是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我想去的地方都有她吸引我的不一样的地方,我去过的地方都留给了我不一样的记忆和感受。第一次远行,是去看大海,山里的孩子都向往宽广无垠的大海,选了一个浪漫的海岛城市,厦门,入夜的海浪声和那里的三角梅、鸡蛋花、音乐与小岛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接着是南京,在那里重新认识了国民党精英,爱上了博物馆,还有梧桐街景,不管传说属实否,我倒是很乐意接受介石为了美龄种了满城的梧桐。后来去了武隆,看了第一场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武隆",从此我们的旅行便增添了一项内容。阆中,记忆中是古城雨后新润的石板路、细雨中飘落的洋槐花瓣、悠游在池里的金色鲤鲫、李家大少奶奶和她秀美的庭院,还有阆中之恋缱绻的歌声。彩云之南,确实是心的方向,如果让我选,除了海滨城市,那么我会选择让人忘忧的大理丽江,在那里,别着花儿踩着脚踏车弹着吉他唱着歌。16年去的地方特别多,因为晚点坐了一趟夜里的航班,运气特别好的看到了近在咫尺的圆月,带着一路星辉奔向大海,第二个让我流连忘返的海滨城市,那里有蓝天白云红瓦碧树、啤酒海鲜蓝莓樱桃,还有凉爽爽的海风、最文艺的公安局、迄今为止住过的最美的面朝大海的房子。邂逅了烟雨西湖,领略了淡妆浓抹总相宜,见识了最文明的交通,让我对杭州这个城市好感倍增。京城,一生总该去一回的,那里飘扬着最鲜艳的五星红旗,各大博物馆收藏了来自祖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宝贝,包括我们大汉城项山公园的恐龙化石,至于皇城,皇帝也不容易啊,没有爱情自由和工作自由,高墙深宫,还是做个现代女性比较好。都江堰,让我惊叹和佩服先辈们的智慧、勇敢和担当,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值得永远传承的。回归正题,说说敦煌,敦煌是我一直魂牵梦萦的地方,因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因为月牙泉,因为莫高窟,我怕我再不去看看,月牙泉真的有一天就枯竭了,我怕我再不去看看,我连已经褪色的莫高窟也看不见了。</font></h3> <h3>行走在茫茫大漠中,眼前惊现一汪清泉,还是让人十分惊喜的,泉水清澈透明,有水就有绿洲,有水就有沁人的凉爽。千百年来,一弯清泉给了行走在大漠中的人无尽的希望和生机,在他们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中,一定有一弯清亮清亮的月牙。站在她面前,心也是安静清甜的,就这样默默注视着,我希望她永远都这样安静美丽,在大漠中独自惊艳着。</h3> <h3>沙漠,除了驼队商人,当然还属于自由行走孤独的侠客,背一把宝剑,穿越漫天的黄沙,任风沙刮过,任头发飞扬。那天刚好,有风沙刮来,驾着越野,跨坐摩托,在穿越千年的黄沙中尽情跋扈一把,遥想片刻当年。</h3> <h3>当年的西北边陲,边关重镇,有金戈铁马,有醉卧沙场,换来一世的盛世繁华。</h3> <h3>有来自长安的公主</h3> <h3>也有来自西域的公主</h3> <h3>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承托了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与发展,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流传保存下来的。</h3> <h3>当然,从古至今,文人都是如此清高 : p</h3> <h3>在你没做好准备之前,不要轻易走进莫高窟。我选择了先参观博物馆,再看一幕剧,带孩子总览了解一下关于敦煌和莫高窟的故事(因为之前孩子是被我用沙漠、骆驼、露营和烤羊肉串的噱头诓来敦煌的)。</h3> <h3>"又见敦煌",这是迄今为止,最让我震撼感动至泪奔的演出。不得不说,年轻一代的导演,还是很有思想深度的,尤其还是一位顶着爆炸头的女导演,我觉得她十分适合留爆炸头。</h3> <h3>我十分喜欢这种讲述的方式,颠覆了以前我对演出的概念,小孩子也十分喜欢。通过前期铺垫,孩子们都知晓了莫高窟是什么,简言之知道是艺术,是宝贝,还知道了清末期外国列强抢夺包括莫高窟在内的我们的众多国宝,甚至联系起了圆明园里的十二兽首,还知道怎么去莫高窟,要静静的看,不拍照不打闪光灯。行万里路还是很有道理的。</h3> <h3>莫高窟,我就不再赘述,自然是让人震撼惊叹不已的。小孩子看到有外国游客,悄悄问我,妈妈,他们是不是英国人(他们偷了我们的宝贝),是不是来道歉的?</h3> <h3>在这里,我们还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大地的广袤无垠。宽广无边啊!</h3> <h3>敦煌归来,不似往常会很快想到下一个目的地。也许真是满足了我多年的夙愿,敦煌归来,已别无它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