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2018年6月18日,戊戌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春秋之前这是个祛病防疫的节日。一早我驱车到了香山公园,踏上鬼见愁,登山上香炉峰,用汗水褪去暑热,增强抗御伏天湿热高温的能力。</h3> <h3>香山公园,地处北京城的西北方,太行山和燕山余脉的结合部。香山因秋季漫山遍野的红叶而著名,香山不仅有秋季的红叶,也有春季的百花盛开、夏季的绿荫流水、冬季的西山晴雪。香山是个四季皆宜游览的地方,香山也是有着许多人文历史故事的地方。</h3><h3><br></h3><h3>今天,让我们到香山公园里被几近遗忘的三山五园之“静宜园”做一次探巡,了解一下静宜园的前世今生。</h3> <h3>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自辽、金以来,北京西郊即为风景名胜之区,西山以东层峦叠嶂,湖泊罗列,泉水充沛,山水衬映,具有江南水乡的山水自然景观。</h3><h3><br></h3><h3>三山为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五园是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其中静宜园建在了香山,是唯一一座建在山中的园林。</h3><div><br></div><div><br></div> <h3>静宜园,是曾经存在于北京西山余脉香山上的皇家园林,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在清乾隆年间建造完成并定名,后在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八国联军的浩劫中损毁,1913年成为辅仁大学发祥地,现在是香山公园。</h3> <h3>静宜园有二十八景,勤政殿为香山二十八景之首,位于公园东宫门内,它是乾隆皇帝来园驻跸临时处理政务,接见王公大臣之所,取意勤政务本、勤于思政。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其景区由正殿、南北配殿、朝房、假山、月河、牌楼等组成。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2002年7月香山勤政殿复建工程动工至 2003年7月竣工并正式对游人开放。 勤政殿是香山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是建国以来复建等级最高、单体建筑最大的一组宫殿型建筑。</h3> <h3>静宜园的主要景区地处公园的东南部,也是宫廷区所在,静宜园二十八景中,占了十多处。主要景点和园林建筑有虚朗斋、双井、香山寺、绿云舫、璎珞岩、翠微亭、丽瞩楼、青未了、栖云楼、来青轩、驯鹿坡等。从勤政殿向左走不远就是虚朗斋,如今改建为了香山饭店。</h3> <h3>西山的引水石渠系统,清代将西山的点滴泉水汇合成溪,汇集成流,汇到颐和园内的昆明湖。</h3> <h3>双清别墅,“双清”指的是香山寺下的两股清泉,金章宗称它为梦感泉,而乾隆将它称为“双清”。民国时,熊希龄在双清泉边修建了双清别墅。</h3> <h3>传说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定都北京当上皇帝后,有一天到香山狩鹿,结果找了大半天也没见个鹿影。忽必烈在半山腰上又累又渴,靠着一棵树杆就睡着了。他在睡梦中发现了两眼泉水,从惊喜中醒来后,急命随从去挖,果真挖出了两眼清泉。忽必烈大喜过望,亲自提名“梦感泉”。</h3><h3><br></h3><h3>后来,清代乾隆皇帝游香山时,喝了“梦感泉”的水后,觉得水清甘甜,便又题字“双清”。从此,这“梦感泉”又叫“双清泉”了。</h3> <h3>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到达北平。火车停在清华园站,他们随即改乘汽车前往颐和园。下午,毛泽东到西苑机场检阅人民解放军后,乘车来到香山,住进双清别墅。</h3><h3><br></h3><h3>在双清别墅的6个月中,毛泽东指挥了渡江战役;会见了大量的民主人士,共商新中国建国大计;酝酿开国大典中的各项大事。</h3><h3><br></h3><h3>毛主席住香山而没住进中南海,原因是这里隐蔽安全,因北平刚刚解放,城里还有残余敌特,敌机随时有空袭的可能,水塘的南岸有山石堆砌的平台。靠近山脚的地方有两个防空洞。</h3><h3><br></h3><div>3月25日当晚,毛泽东睡惯了木板床,躺在软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让值班卫士们几个人把床垫抬到堂屋,躺到木板床上,他才渐渐安睡。这是毛泽东到香山后的第一晚!</div><div> </div><div>4月24日上午,毛泽东起床后来到院子里的凉亭,卫士们把《人民日报》报道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号外”递给他看,他看得那么专心,摄影师徐肖冰赶忙拍下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毛泽东在双清别墅写下了辉煌的诗篇《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iv><div>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div><div><br></div><div>从1949年6月15日开始,毛泽东进城办公了,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成了他临时办公和休息的地方。</div> <h3>香山寺地处香山的东南山麓,香山寺自金以来即为皇家独享的园林,历经金、元、明、清,几朝帝王们或以“永安”称之,或以“甘露”名之,但这依山而建的园林,在1860年和1900年却两度遭遇厄运,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原本只剩下与圆明园一样不能被烧毁的石构建筑:如今的香山寺得以复建。</h3><h3><br></h3><h3><br></h3><div><br></div> <h3>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住在双清别墅北面的来青轩。那里房子多,和毛泽东住的院子相隔不远,中间有一条石子铺的路相连。如今,这里破落得不成样子啦,不知啥时候得以修复。</h3> <h3>西山晴雪,初名“西山积雪”,元时改为“西山晴雪”。明时又改称“西山霁雪”。清乾隆时又恢复使用了元时名称。为燕京八景之一,主要泛指西山雪景,北京西北郊的西山山脉素称“神京右臂”,早在金代,就有西山积雪之说。西山是指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脉。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h3><div><br></div><div>据说,某一日,金章宗西山观雪归来,御驾回京,至紫禁城之内,才欲下辇,忽一抬首,即见正当雪后天晴,随口说道:“西山御屏江山固,积雪润泽社稷兴。”“西山积雪”就开了香山冬景的赞誉先河。</div><div><br></div><div>清乾隆时又恢复使用了元时名称。景碑现仍立于香山公园内半山亭北、朝阳洞山道右侧。 每当冬雪初霁,自山下仰望群山,或自山上俯视平原,琼树瑶峰,空阔无际,极为开朗。</div><div><br></div><div>“西山晴雪”的碑仍完好立于原处,但由于西山的古松柏长得非常茂密,游客很难找到石碑。近几年,北京下雪的次数有所减少,但游客对“西山晴雪”还是情有独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