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不记得爸爸有过什么豪言壮语,爸爸对我的教育是言传身教,也不记得爸爸对我有过什么条规束缚,爸爸对我的要求是身体力行。在爸爸的灵魂面前,我的语言是那样的贫乏单薄,苍白无力,不足以展现爸爸的精神世界。借助爸爸撰写的回忆录,我在2018年的父亲节整理出此稿,以缅怀我们亲爱的爸爸!</h3> <h3>1915年,父亲谢松柏出生在大山深处这个山坳里的一座贫瘠的茅草屋——湖北省来凤县漫水乡丰乡坪村。</h3> <h3><font color="#010101">1966年,父亲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茅草屋还是那样贫瘠。</font></h3> <p>"唐口上",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地名,父亲从这里跳下河,逃离盐行老板,在湖南省龙山县的招头寨找到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p> <h3>1934年5月,不堪忍受盐行老板欺压的父亲扔下了盐巴挑担,在与家乡一河之隔的湖南省龙山县招头寨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一营一连一班战士。</h3> <p>1934 年 8 月 7 日,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路,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肖克、政委王震奉命率红六军团西征,迈出了红军长征的第一步。</p> <h3>红六军团历经艰难于 1934 年 10 月 24 日在印江县木黄镇与贺龙领导的 红三军(后改称红二军团)会师。红六军团西征结束,行程约五千余里,历经七十 九天,圆满完成了红军长征先遣队的任务。 </h3> <h3>1935 年 11 月 19 日,红二、六军团在桑植的刘家坪、瑞塔铺举行了突围誓师大会, 红六军团继西征后再一次踏上征程长征。终于在 1936 年 10 日 22 日在将台堡与一方面军主力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红六军团是整 个红军队伍中长征时间最长,走路最多的部队。 <br></h3> <p class="ql-block">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企图用武力吞并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父亲从随营学校毕业,回到120师359旅717团一营二连任指导员。</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9月,359旅参加了一二0师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举行的开赴抗日前线对日作战誓师大会,第二天王震旅长率359旅旅部和七一七团,由由富平县流曲镇出发,经韩城县伯林村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晋北管涔山脉的神池、宁武地区,展开敌后游击战。奉命由自平社经静乐进至岢岚地区。收复了五寨、偏关、河曲、保德、神池、宁七城。此次反“围剿”收复晋北七城,是一二0师独立进行的。收复了七座县城和大片国土,肃清了晋西北地区的敌人,稳定了晋西北的局势。</p><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717团1营在忻州合索村北山与日军交战。这段时间父亲突发高烧,被送到王家堡三五九旅医院。得到白求恩大夫亲自诊治(确诊伤寒)。1938年9月任717团3营特派员,参加了灵丘阻击战。团部和直属队驻忻州三交镇遭敌人袭击。团特派员袁福生和父亲谢松柏带领三营九连赶到三交镇后山,掩护团部转移。此次战斗父亲受伤被抬到医院救治。出院后即参加了邱家庄伏击战、收复阜平城等战斗。</p><p class="ql-block">1939年5月在上下细腰涧歼灭日军五百多人,部队受到聂荣臻司令员通令嘉奖。</p><p class="ql-block"><br></p> <p>抗战时期缴获的日本军刀</p><p>在山西抗日前线时父亲曾在忻县、崞县、代县游击支队(简称忻、崞、代三县游击支队)任副支队长兼一大队长,主要活动在敌后铁路沿线。时间不长,一大队六百多人补充到三五九旅,父亲又调回七一七团三营任特派员。</p> <p>1939年9月,359旅奉命从晋察冀边区调回陕北,担负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的光荣任务。1940年11月底,717团从陕北绥德出发,到达延安以东的南泥湾地区,驻防在临镇。1941年10月底,为消灭内蒙古黑梁头之敌,一营(父亲时任该营政委)奉命开进金盆湾骑兵大队接收战马,步兵改骑兵,进驻延安东关飞机场。</p><p><br></p><p>照片中是父亲和战友龙回生</p> <h3>1941年夏日的一天,王震旅长亲手给父亲营里的通信班长王太和缝补衣服,并让在场的同志 "转告你们营长(既父亲谢松柏),每人要有一个针线包"。仅仅五天时间,全营完成了一千个针线包的任务,并召开军人大会,举行了隆重的发放针线包仪式,同时还赠送了一些给团首长和机关。从此,针线包在八路军中广为流传,成为我军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h3> <p>1943年10月父亲调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上干大队四中队,任学员兼一区队长。学习期间抽调到训练部协助苏联顾问工作。并受命到敌占区用以货换货的办法,为抗日军政大学换回了冬衣所需的棉花布匹。</p><p>这期间,父亲和在绥德地区工作的母亲经战友介绍相识相恋,结为革命伴侣。</p> <p>1945年4月,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在延安中央大礼堂接见359旅营以上干部。毛主席说:"你们在南泥湾开荒种地,同时保卫了陕甘宁边区,获得了双丰收。现在你们要向华南进军。。。在座的同志是播种机,播好种子,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深入敌人中心去大闹天宫"!朱总司令说:"你们都是"母鸡",沿途要下好蛋,孵好鸡娃子,不断扩大自己的队伍,把敌占区搞他个天翻地覆"。6月9日,在延安东关飞机场,南下二支队以七一七团一营为前卫营,开始了新的征程。</p> <h3>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南下二支队恢复359旅番号。9月中旬挺进东北,"肃清反动武装,广泛发动群众,收缴敌伪武器和资料,发展部队,接管城市"。1946年1月,与松花江第四分区合并,改为吉黑军区独立第一旅,担负剿匪任务。1946年5月,吉黑军区独立一旅又改为359旅,修整后继续剿匪,活捉了东北最大的匪首谢文东、李华堂等四个土匪头子。</h3> <h3>1947年2月,359旅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师,父亲从717团调到719团任参谋长。三下松花江南地区歼灭敌人。</h3><h3>1947年9月10日,在吉林敦化成立第十纵队,原359旅改为第28师,归属十纵。10月父亲调任十纵30师88团团长。胜利完成了黄花山、陈檀木、盘古台阻击战等战斗任务。</h3><h3><br></h3> <p>1948年2月23日,第十纵队奉命攻歼辽宁省开原城,大获全胜。缴获敌人大量武器弹药。这是此次攻坚战中父亲缴获的手枪。手枪实物已捐赠给湖南桑植【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p><p><br></p> <p>这是父亲关于此次攻坚战战利品的亲笔说明手稿。</p> <p>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改为第四野战军,第十纵队改为第47军,30师改为141师,88团改为421团。参加了平津战役,奉命改编傅作义部两个主力师。襄樊集结,解放宜昌,渡江作战,追击宋希濂兵团,攻克二峰关,解放重庆。</p><p>1950年1月,进驻湖北来凤、湖南龙山,执行湘西剿匪任务。为便于军地协调,尽快肃清匪徒,上级决定由父亲兼任龙山县县长。位于湘、鄂、川三省边境三角地带的八面山,南北长约七十余里,东西宽约五至十里。此山拔地而起,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两条羊肠小道。尤其是燕子洞,几十年来土匪修筑工事苦心经营,扬言:"八面山将成为打不下攻不破的小台湾"。</p><p><br></p> <p>1950年1月至5月底,父亲的421团在龙山地区大小战斗三十次,俘获土匪五千余人,基本肃清了湘西历史性的匪患。</p><p>1951年1月,湘西行政公署和湘西人民为了纪念湘西剿匪的胜利,特在湖南省沅陵县修建了【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碑文中写到 "。。。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经苦战东北,转战华北江南,继又入川作战,解放重庆,历尽千辛万苦,复于1949年冬,奉命进入湘西。。。。担任肃清湘西土匪,发动群众的艰苦而光荣的任务。全体指战员积极剿匪,无山不上,无村不搜,雨淋日晒,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日以继夜,忍饥挨饿,习以为常。经年余艰苦剿匪,全歼土匪八万有余,解放湘西二十二县,创造了湘西历史上从未有的奇迹,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p> <h3>1950年8月,父亲调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该院是建国后中央军委办的第一所军事院校。学院设高级速成系、基本系、外语系。父亲被分配到高级速成系学习。该系学员为部队正团至兵团级干部。</h3> <h3>1951年10月5日,赴北京参加国庆阅兵后留影。</h3> <h3>1952年7月12日,军事学院高级系第四班四组全体同学毕业典礼(南京)。前排中间为父亲谢松柏。父亲家境贫寒,从未上过学。到高等军事学府学习机会难得,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父亲以攻克敌人的顽强精神攻克学习难关,于1952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h3> <h3>1952年7月毕业后,父亲被分配到长春军事师范学校任战术系主任。学校的初始教学任务是训练全军院校的教员和领导干部,以后培训在职营团干部和各级参谋人员。学校刚组建,既没有经验,也缺少教材和器材。父亲和副主任、主任教员一起,用了半年时间,编写了师、团两级进攻、防御训练教材。</h3> <h3>1953年7月,我军首次进行多兵种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父亲带队赶赴海城,承办了演习中的教学、导演等各项具体工作。演习结束后叶剑英首长在讲话中说:"这次演习是接近实战的一次大演习,是各军兵种联合进行的一次成功的演习,达到了预期目的"。</h3><h3>照片拍摄于1955年,长春军事师范学校(前排左一)</h3> <h3>1955年,父亲被授予上校军衔。</h3> <h3>时任长春军事师范学校训练部副部长兼教务处长</h3> <h3>1956年3月,接中央军委命令,调父亲到天水步兵学校任职。等到6月份长春军事师范学校的应届学员毕业后,6月底到达天水赴职。</h3> <h3>1956年6月,父亲到天水步校任副校长兼训练部长、校党委常委、训练部党委书记。校长周智高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父亲把他当做自己学习工作的好老师!</h3> <h3>天水步校部分校领导</h3><h3>前排左起</h3><h3>副校长谢松柏 校长周智高 政委龙丙初</h3> <h3>父亲在天水步校的办公室</h3><h3>天水步校下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h3><h3>训练部下设 <br></h3><div>学术研究组、战术系、射击系、兵种教研室、司令部教研室、器材科、绘图室、印刷厂、修械所等。</div> <h3>天水步校主要培养步兵初级指挥员,野外训练多。战术训练有较好的地形和完善的工事设施,教员队伍素质也比较高。<br></h3> <h3>1961年,重庆军事院校工作会议。</h3><h3>左三为父亲谢松柏</h3> <h3>1961年7月,父亲带领天水步校学员四百多人,以长途拉练的形式到延安参观学习,把以往的战场作为实兵演习场。参加拉练的所有人全副武装,从甘肃的天水出发,途径天水二十里铺、社棠镇、陕西宝鸡、临潼、黄陵、洛川、洪村、介子河、茶坊镇、劳山镇等我军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的战场遗址,按照当年的实际战例进行演练。</h3><h3>前排中间者为父亲</h3> <h3><font color="#010101">1961年8月到达延安。9月1日到达南泥湾,父亲带着学员们在359旅开垦的土地上种了五亩多小麦。这是父亲回到当年717团一营驻地:南泥湾临镇石村。</font></h3> <h3>回到南泥湾,父亲见到了当年的房东和村里的老乡们。想起当年的大生产运动,父亲营里的一连长刘顺清是著名的劳动模范,为359旅赢得了 "战斗是英雄,生产是模范" 的荣誉!</h3> <h3>总参谋部专门派八一电影制片厂一个摄制组跟随拍摄《延安野营记》,学校给摄制组派了一辆中吉普车,派了12辆大卡车拉运弹药、器材,另有两辆吉普车作为指挥车和交通车。</h3> <h3>这次长途野营拉练历时五十多天,在内战、抗战、解放战争时期遗留的战场上,用实际战例指导训练。</h3> <h3>这次延安野营拉练开了 "把部队拉出去进行野营训练"的先河。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组拍摄的《延安野营记》在全军院校和部队放映,受到广泛好评,毛主席在此次军训总结报告上批示 "这个办法好",在全军推广了天水步校的做法。</h3> <h3>拉练途径陕西黄陵 前排右二穿白衬衣的是父亲谢松柏。</h3> <h3>1962年父亲带队在天水市田家庄进行社教工作。父亲为中间看书者。</h3> <h3>1962年10月,天水步兵学校改编为兰州军区步兵学校,中央军委关于全军军事院校的编制装备方案规定:步兵学校由单一训练步兵的学校,改为训练步兵、炮兵、工兵和通信兵等多兵种的军、政、后干部的综合性学校。父亲被任命为兰州军区步兵学校校长。</h3> <p class="ql-block">1964年父亲任兰州军区步兵学校校长时,和政治委员康应中在韶山参观学习。</p> <h3>1966年暑假,父亲带着全家回到湖北来凤漫水乡丰乡坪村。父亲参加红军后,家里二十多口人被还乡团杀害,所幸现在还有他哥哥的这两个孩子。</h3> <h3>1966年10月——1967年2月,文化大革命中天水步校也开展了"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1967年2月步校停止"四大",开赴兰州"支左",校党委恢复了工作。父亲调到军区"支左"办公室工作。</h3><h3>父亲来到湖南韶山参观毛主席故居。</h3> <h3>1968年4月后父亲负责兰州市的"支左"工作,并担任兰州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在兰州军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步兵学校在兰州地区的"支左"中,保护了大批干部,维护了生产、工作和社会秩序,对维护大局起了很大作。</h3> <h3>从1968年开始,我们兄弟姐妹也陆续穿上军装,真正的走进了军营。</h3> <h3>1969年初,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全军军事院校。1969年9月,中央军委任命父亲为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兰州警备区司令员。根据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重点抓兰州市的战备工作。</h3><h3>照片为父亲在兰州市人民防空训练现场。</h3> <h3>1969年9月18日成立 "兰州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父亲任组长。组织警备区、市人防办相关人员对兰州地区的地形、水系、交通等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制定《兰州市人防工程四年规划》。指导思想是"长期作战、对空作战、对地作战、死守兰州、支援战争。"</h3><div>1970年6月20日,父亲在兰州地区战备动员大会上作战备动员报告。</div> <h3>制定《兰州市人防工程四年规划》。指导思想是"长期作战、对空作战、对地作战、死守兰州、支援战争。"</h3><div>1970年6月20日,父亲在兰州地区战备动员大会上作战备动员报告。</div> <h3>从1973年---1976年,兰州市的人防战备工作发展很大,工事内 "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 设施逐步完善,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规。</h3> <h3>"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平战结合、以战时为主,平地与进山结合、以进山为主,军民结合" 是人防工程的原则。支干道与主干道连通,主干道与山洞连通,山洞与山洞连通。达到 "能躲藏、能打枪、能上课、能生活" 的要求。</h3><h3><br></h3><h3>父亲和训练中的女民兵们。</h3> <h3>1975年,父亲因病住院治疗近三年,1978年组织上安排父亲担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很长一段时间负责政协日常工作。</h3> <h3>1969年9月18日成立 "兰州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父亲任组长。组织警备区、市人防办相关人员对兰州地区的地形、水系、交通等情况进行详细勘察。</h3> <h3>1982年——1983年,父亲以主要精力抓民族工作和宗教政策的落实,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较好地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也结识了一些少数民族、宗教界和文化艺术界的朋友。父亲说这是他晚年生活的一大幸事。照片为父亲和贡唐仓活佛。</h3> <h3>1979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第四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合影。前排右起第五位为父亲谢松柏。</h3> <h3>父亲带队甘肃省政协考察团,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考察。</h3> <h3>和政协同仁在一起</h3> <h3>七十年代,父母在广州和宴福生、马忆湘等老首长老战友在一起。</h3> <h3>八十年代,父母的五泉山干休所小院绿树成荫繁花似锦。</h3> <h3>退而不休,父亲在五泉山干休所和老干部一起商量工作。</h3> <h3>1996年,父亲到北京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老战士座谈会】,他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天安门城楼。</h3> <h3>1996年10月,和南泥湾359旅时的老搭档郑文翰一起,看望老首长王恩茂和夫人骆兰。</h3> <h3>1996年10月,在北京看望长春军事师范学校校长杨秀山及夫人尹月仙。</h3> <h3>199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老战士座谈会】上,红二方面军的老战友又见面了。</h3> <h3>父亲和三个女红军:康瑞、马忆湘、苏正明</h3> <h3>红六军团老战友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h3> <h3>父亲和老战友石侠看望老首长方强司令员</h3> <h3>父亲和部队代表在一起</h3> <h3>1996年,父母在北京</h3> <h3>九十年代,父亲笔耕不缀,撰写回忆录</h3> <h3>2000年,新世纪开年,父亲的回忆录出版了!</h3> <h3>2000年,迎接新世纪的到来!</h3> <h3>2004年2月,省政协祝贺父亲九十华诞</h3> <h3>2004年,庆贺父亲九十华诞!</h3> <h3>2005年,庆祝抗战胜利六十周年。</h3> <h3>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收到来自家乡的问候。</h3> <h3>2007年春节,回家和爸妈一起过年,好幸福啊!</h3> <h3>1955,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h3> <h3>三级八一勋章</h3> <h3>1955年,三级独立自由勋章</h3> <h3>三级独立自由勋章</h3> <h3>1955年,三级解放勋章</h3> <h3>三级解放勋章</h3> <h3>1955年</h3><h3>三级八一勋章</h3><h3>三级独立自由勋章</h3><h3>三级解放勋章</h3> <h3>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证书</h3> <h3>1988年,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h3> <h3>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h3> <h3>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证书</h3> <h3>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证书</h3> <h3>解放东北纪念</h3> <h3>华北解放纪念</h3> <h3>解放华中南纪念章</h3> <h3>解放西南胜利纪念</h3> <h3>湘西剿匪胜利纪念</h3> <h3>努力学习 保卫祖国</h3><h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h3> <h3><font color="#010101">200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font></h3> <p>茫茫天地间,亲爱的爸爸妈妈渐行渐远渐无书。。。</p><p>勇敢坚强的父亲,我们永远的榜样!</p><p>慈祥善良的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