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 ·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百一夫

<h3>在山西省东北部的太行山系北端,有一座地跨山西忻州五个县,方圆约300公里的大山,因五座山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这就是五台山。</h3> <h3>历史上五台山原先叫紫府山,也称五峰山道场,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到了汉明帝时期,佛教界在台怀镇一带取得了建筑佛教寺院的权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h3> <h3>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h3><h3>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又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h3><h3>五台山还与尼泊尔蓝毗坭花园、印度拘尸那迦、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称世界五大佛教名山);同时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  </h3> <h3>五台山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处北台叶门峰海拔3061米,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外围则称台外,中心地区叫台怀镇。</h3><h3>大多数到过五台山的人,通常只是到了以五台县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群,而真正意义上的五台山实际上是指五台县的五座相互连接环绕、挺拔秀丽的山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岩峰。五座山峰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除了一些虔诚的佛教徒能够登临五峰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外,很少有人能够到达五台。</h3><h3>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寺院群均分布在台怀镇五座山峰之间,因此,人们通常就把到过台怀镇视为去过五台山了。</h3> <h3>五台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h3> <h3><b>一、五台之胜 </b> </h3><h3>五台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也代表五方佛:东方阿辁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h3><h3><b><br></b></h3><h3><b>东台望海峰</b></h3><h3>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h3> <h3><b>西台挂月峰</b></h3><h3>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h3> <h3><b>南台锦绣峰</b></h3><h3>海拔2485米,五台山其它四座台顶皆连起伏的系列山脉,唯有南台是另为一峰。南台顶上现存寺庙一处,名普济寺。性善诗中对普济寺有这样的赞颂:“策杖寻幽上翠巅,清凉春尽景芳妍。千崖花缀千崖锦,五顶峰连五顶天。梵召绕陵日月,经堂寂寞锁云烟。真容欲睹知何在,极目苍苍意惘然。”这足以说明南台风光之秀丽。</h3> <h3><b>北台叶斗峰</b></h3><h3>海拔3058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h3> <h3><b>中台翠岩峰</b></h3><h3>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h3> <h3><b>二、五台之最</b></h3><h3>五台山最高的塔:塔院寺大白塔,高56.3米。</h3><h3>五台山最高的文殊菩萨像:殊像寺文殊驾狻猊像,总高9.87米。</h3><h3>五台山最高的观世音菩萨像:金阁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17.7米。</h3><h3>五台山最长的石台阶路:登黛螺顶的大智路,全长508米,共有1080个石台阶。</h3><h3>五台山最重的铜钟:显通寺钟楼内悬挂的幽冥钟,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h3><h3>五台山最大的铜锅:菩萨顶大铜锅,锅口直径2米,高1.06米。</h3><h3>五台山最高的山峰:北台顶,海拔3058米。</h3><h3>五台山最古老的塔:佛光寺祖师塔,建于北魏。</h3><h3>五台山最古老的石狮:罗喉寺建于唐代的石狮。</h3><h3>五台山最高的殿宇:金阁寺观音殿,殿高18米。</h3><h3>五台山最古老的寺院:南禅寺,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h3><h3>五台山塑的最好的塑像:吉祥寺灯笼文殊菩萨。</h3><h3>五台山最负盛名的壁画:岩山寺金代壁画。</h3><h3>五台山最古老的彩塑:南禅寺大佛殿内的唐代彩塑。</h3><h3>五台山撰写碑文最多的人:清康熙皇帝,在五台山现存150多篇碑文中,写有20篇。</h3><h3>五台山留下诗作最多的人:清乾隆皇帝,在搜集成册的诗作中有他的39首。</h3><h3><br></h3><h3><br></h3><h3><b>三、大白塔</b></h3><h3>五台山塔式建筑,称得上是中国现存塔建类型较多的地区之一。在众多的佛塔中,数塔院寺大白塔最有名,其它诸塔,犹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它。 大白塔是五台山的象征,被誉为"清凉第一胜境"。</h3> <h3><b>四、菩萨顶</b></h3><h3>五台山是佛宗汇集之地,各类教派林立,除了禅宗等中土教派,喇嘛教宗庙也不少。“菩萨顶”就是喇嘛教的代表寺庙,建筑外形为红墙方窗,典型的黄教模式。远看去,与拉萨那座著名的宫殿颇有几分相似,因而也被称作“小布达拉宫”。</h3> <h3><b>五、普寿寺</b></h3><h3>1997年著名歌唱家李娜曾在此修行。</h3> <h3><b>六、五爷庙 </b></h3><h3>被誉为五台山许愿最灵验的寺庙。原名叫万佛阁,位于塔院寺山门东侧,与大白塔相依为邻,放眼庙前开阔的地势,这里终年涌动着接踵而来的叩拜五爷的善男信女。</h3> <h3>万佛阁是塔院寺的属庙,不是一个独立的寺庙,所以没有独自的山门和牌楼。 </h3> <h3>主要建筑有三: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龙王殿(五爷庙),三是古戏台。</h3><h3><b><br></b></h3><h3><b>文殊殿。</b></h3><h3>上下两层合计共有佛像万尊,故文殊殿又名万佛阁。</h3> <h3>二层楼上正中悬有明万历年间铸的铜钟一口,较显通寺铜钟略小。</h3> <h3><b>五龙王殿(五爷庙)。</b></h3><h3>传说,这座龙王殿建于清代,到了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五爷既嫌殿小又嫌殿旧,于是在同一天的夜里,给塔院寺方丈和尚和当地甲长托了一个内容完全一至和的梦,梦中要求:“重建殿宇,重镀金身。否则,五爷震怒,降灾四方”。 现今这座龙王殿,是五爷托梦后重建的,由于地盘较小无法扩建,但为了满足五爷要求,只好在殿前加建一个套殿,算是扩大殿宇。 </h3> <h3>为了讨好五爷,并在柱础、雀顶、栏额、斗拱、拱眼等地方,均用龙、凤、狮、麒麟、花卉、人物等图案剔透镂刻而成,富丽堂煌,大放异彩。</h3> <h3>五爷庙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 </h3> <h3><b>古戏台。</b></h3><h3>五龙王殿对面,专为五龙王看戏而设置的。传说佛、菩萨是超尘脱世,一心去情真如之境,而五龙王却对尘世生活感兴趣,很爱看戏。</h3> <h3><b>七、广化寺</b></h3><h3>五台山章嘉活佛修行地,在台怀镇营坊村北端,北邻五台山尼众律学院普寿寺,东面为潺潺流水的清水河。</h3> <h3>广化寺历史悠久,是五台山著名的华严道场,在其后殿后至今还保存着一座北宋元丰三年(1080)的一座八角单亭阁式石塔。</h3> <h3>广化寺坐北朝南,现有殿堂6间,房间60余间。</h3> <h3>广化寺有一个本命佛图谱,可以看出每一个生肖都有着属于这个生肖的本命佛。</h3><h3>本命佛源自密宗的概念,千百年来得到四海之内广大信众的虔诚供奉。本命佛是通过天干地支、十二因缘、“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相生,推出相应的佛和菩萨,《法苑珠林》云:“阎浮堤外,四方海中,有十二兽,并是菩萨化导,人道初生,当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故汉地十二辰依此行也。”文中的“十二兽”便是十二生肖,本命佛就是与十二生肖磁场最接近的神灵,终身守护着十二生肖。</h3><h3>如:生肖狗本命佛是阿弥陀佛、生肖鼠本命佛是千手观音、生肖兔本命佛是文殊菩萨。。。等等</h3> <h3>广化寺昔为华严道场,继为章嘉佛爷的六处之一,现在阿旺金巴的住持下变为一座新兴的黄教寺庙。 </h3> <h3><b>八、殊像寺</b></h3><h3>文殊菩萨祖庭、最大文殊菩萨像所在地,坐落在台怀镇西南0.5千米处。</h3> <h3>明代天启六年(1626),在寺后西北角清净处修建了一间客堂,后来被清廷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h3> <h3>三公主为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h3><h3>相传清廷为笼络具有势力的汉族大官,便将三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龙。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其子吴世霖绞死;三公主不能另嫁他人,只好来五台山殊像寺。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圣祖为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题匾:“瑞相天然”。于是,殊像寺一跃而成了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和十大青庙之一。</h3><h3>那时,寺内有个因失恋而来这里削发为僧的年轻人,他精通内典,常与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经文,引起流言。在京城的康熙听见后,以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人火烧殊像寺,试图将三公主与年轻和尚烧死。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惟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h3><h3>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没有恋情,于是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h3> <h3>重建后,有人提议把它改名“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但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有文殊菩萨的真像,所以重建后仍叫“殊像寺”。</h3> <h3>现在寺前还修建了一个望佛亭,亭内碑文还刻有解放战争时期伟人们经过五台山的文字记录。</h3><h3><br></h3> 我这一生,读过很多书,走过很多路,饮过很多酒,见过很多人___百一味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bxb5kf5?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百一味美篇 · 总目录(链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