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三小优质课展示------于彦青《 小猴子下山 》案例展示

<h3><font color="#010101">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浓厚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猴子在下山时,看见许多可爱的东西,它看见什么都喜欢,但抓到这个丢了那个,结果一无所获,只好空手而归。本文图文并茂,语言简洁生动,五个自然段分别对应五幅插图,如同连环画一般使小猴的动作、形象更加直观化。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设计理念:</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r></font><h3><font color="#010101">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个别读、集体读、演读、讨论等)的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语文能力。</font></h3></h3> <h3><font color="#010101">教学目标:</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认识“猴、结、掰”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br>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____又____”形式的词语。<br>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br>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br>教学重难点:<br>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教法:</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新课标倡导,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不同的差异中得到发展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依据本课故事性强,画面丰富,结构类似的特点,我将教学文法定为:<br>1、图文结合的情景教学法。<br>2、以教为主的扶放教学法。<br>3、读思结合的品读感悟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教学流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br></font><font color="#010101"> 心理学表明,当视听感观并用时,能使学生入景入情,能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因此,我安排了这样的导入:课件出示小猴下山的动画片,这个导入给学生再现了故事的生动情节,面对如此生动、形象的画面,孩子们一定会被猴子淘气、顽皮的形象所吸引。紧接着,学生读了课题后,我又以"小猴子下山会发生什么事呢?"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心潮澎湃,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憧憬。如此激趣导入,使学生听觉、思维、想象多渠道协作,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br></font><font color="#010101">(二)、认读生字,整体感知。<br></font><font color="#010101"> 在这一环节,我以“小猴子考生字奖桃子”的形式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紧接着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情节。<br></font><font color="#010101">(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br></font><font color="#010101"> 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情节后,就进入重点环节由扶到放,学习课文。此环节又分为五步:扶-引-放-演-悟。也就是重点分析第一自然段,然后转入最后一自然段,由课文最后一句话提出问题:"最后小猴为什么双手空空回家去,"引出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再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二、三、四自然段,然后学生通过表演,最后悟出道理: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分析第一自然段时,先出示课件,让学生按看-说-读-演的方法学习,看就是让学生看图,说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心里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再加上动作演,目的是掌握本课的重点动词。然后归纳这段的学习方法,叫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小组讨论学习二、三、四自然段,把课堂教学引入高潮,帮助学生学习,突破重难点。<br></font><font color="#010101"> 此环节的设计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将会实现学生思维的个性化,激发他们学习课文、探究问题的兴趣,促进了主体的发展,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了做事要专一的道理,顺利突破重难点。<br></font><font color="#010101">(四)、拓展练习,发挥想象。<br></font><font color="#010101"> 学生悟出道理后,标志着重难点已经突破,此时教学已接近尾声。我又出示小猴子画面,请孩子们思考:"小猴子明白自己错了以后,它又会怎么做呢?"把课堂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抓住时机我让孩子们带着"小猴再下山"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br></font><font color="#010101"> 这样设计富有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语文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br></font><font color="#010101">(五)、总结全文,朗诵儿歌。<br></font><font color="#010101"> 为了让学生记住故事内容,吸取教训,我又把课文编成儿歌,便于学生记忆,加深印象,此乃画龙点睛之笔。</font></h3> <h3>  教学是一门发展的艺术,也是一门不断完善的艺术。在今后,我会多加学习,不断进步!</h3>

学生

小猴子

自然段

学习

课文

教学

语文

重难点

下山

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