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雪——追忆我的父亲

大雨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很久很久没有看到家乡的雪了。在北方的冬季或大或小都要下几场雪,一到下雪,人们都是满怀着喜悦。雪花飞舞,漫山遍野一片洁白,站到山顶,瞩目远望,大地银装素裹,如诗如画,分外妖娆。</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令我难忘的是1986年12月中旬的那场雪。夜里北风呼叫,大雪纷飞。清晨,雪停日出,乡亲们纷纷登梯上房扫雪。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老家祖宅的房顶上扫雪。扫完雪下来时,站在院中的母亲轻轻地说了一句话,“冰天雪地的,只有你爹自个在野地里受冻了”。这天是父亲病逝后的“复三”日(第六天)。距今,父亲离开我们31年了,母亲也去世21年了。今天是“父亲节”,撰文祭父,以此来纪念和感恩父爱如山的父亲。</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父亲是苦出身,历经了千辛万苦。<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父亲从小种地、当童工,后来在家里的石灰窑上烧石灰。左胳膊上有一条很长的疤痕,是当年日本占领时期在双合井(今峰峰二矿)做童工时被煤罐压伤的。也曾在村里参加过儿童团,为抗日组织站岗放哨,为八路军送情报。峰峰解放后,参加了村里的工作,之后到企业工作,不久入党、转干,走上管理岗位。“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过围攻和批斗。1956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父亲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党工作,为国家做贡献。</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是个非常严厉的人,典型的严父形象。<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在家很少与我们讲话和交流,也很少有笑脸,性格有点急躁。记忆里第一次惹父亲生气大慨是我五、六岁时。母亲带着姐姐和哥哥去姥姥家,那时没有交通工具,二十多里的路程只能靠步行。担心我年龄小,吃不消,背着我走的。晚上找不到母亲就开始哭闹,一开始父亲还好言相劝,可我不依不饶。把父亲惹急了,就打了我,我是爬在床上哭着睡着的。</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另外一次让父亲发脾气,是我旅行结婚从北京回来,把母亲给的三千多块钱花的精光。父亲非常严厉的批评了我,“给多少,花多少,一点都不知道节省”。这次批评使我刻骨铭心。当时的确难以接受,委屈的眼泪夺眶而出。等有了自己的孩子,渐渐的就释怀和理解了父亲的批评,不养儿怎知父母恩。</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记得上小学后,见到父亲的次数就逐渐少了,父亲的工作调动了。由一开始在灰业社水泥厂当技术员、作厂领导,后调到峰峰矿区手工业局工作,离家远了,见到父亲的次数就少了。和父亲呆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是上五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姐姐六六届的,哥哥六八届的,他们都出去搞“串联”,只有我待在家里。父亲就把我带到单位,吃食堂住宿舍。工作时间他们写大字报,我就比葫芦画瓢,帮着画漫画。午休时,和同宿舍的张叔叔到电厂旁小河沟里去游泳。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两个月。那时,父亲是手工业局组织科科长。</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记得最长是半年多时间没有见到父亲。母亲说父亲出差了,后来才知道,“文革”中,有人要想整父亲,是一位老领导有意安排父亲到安徽的庐江县搞外调去了。走的时候父亲是穿着棉衣去的,回来时却是挑着棉衣回的。父亲先后调动了好几个单位,矿区农药厂、第二帆布厂、邯郸市二轻局峰峰办事处,最后的单位是筹建邯郸市铝制品厂(简称铝厂)。</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是个硬汉子,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带领着全家度过了艰难岁月。<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0年代未从老家搬出,住到了灰业社一个半地下工棚里,阴暗潮湿,通风也不好。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企业下马,人员“下放”,母亲失去了工作,为了补贴家用,母亲上山“敲石子”、打零工。60年是“灾荒”年,食物短缺,生活疾苦。为了食物定量,父亲做了一杆称,每餐上称定量,以免月底无粮可吃。后来,厂里建了家属房,才住进三间瓦房。70年代初,在石灰厂的基础上扩建成邯钢石灰石矿。我们失去了住房,到附近的滏岭庄老乡家租了一间四面透风、经常漏雨,不足20平米的碴坯房,住了好多年。期间为了能够上班近点,就在铝厂南边一块废荒地上建房。费了很大劲儿,吃了很多苦,建了半截。结果,电业局一个通知,“建房上方有高压线,停建”。使我们遭受的巨大损失。<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让我难忘的一次是为了冬天取暖,父亲带着姐姐和我,还有王叔叔共四人,带上“干粮”,拉着“排子车”,到薛村矿买煤。拉着600斤煤,经过几个大坡,来回七、八十里的路,走了整整一天,晚上才到家。</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是一个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比较开明的人。<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在儿女的工作、婚姻等问题上比较尊重我们的意见。姐姐参加工作,哥哥上山下乡和我留校当老师征求父亲意见时,他总是那句话,听从组织安排,叫干啥就干啥。1982年,当时在学校工作,感到知识贫乏能力欠缺,就想去学习充电, 得到父亲的支持,就报考了电大。三年中边工作边学习,85年取得了毕业证,父亲看后,一脸的喜悦。1983年12月组织部门准备调我到企业党委办公室工作,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还是那句话,“听从组织的安排,叫干啥就干啥”。</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是一个原则性、自律性很强的人。<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在儿女的婚礼操办上因陋就简,从不铺张,从不收礼。我结婚时,父亲“约法三章”,旅行结婚,不办酒宴,不收受礼品。那天两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顿便饭,就连接送的车辆,还是我岳父找的。我同学送的贺礼,父亲让我一律退回。我结婚在当时也是“奇葩”,没有任何仪式,没收一份礼品,没办一桌酒席。为此峰峰矿工报的记者还采访了我。</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也有柔情和温和的一面。<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儿女们在工作或学习上有进步时,虽说从来没听到父亲的夸赞和表扬,但能从父亲的目光里看出和悦、欣慰和赞许,严父也柔情。家搬到一矿后为了装饰房间,我把白报纸用毛巾沾着广告色滚上花边,用毛笔抄录了毛主席的一首诗词《咏梅》,当做作品贴在墙上。父亲不但没有阻止,反而是欣赏的目光。自此每到过年就由我来写春联,好像父亲故意让人知道儿子的毛笔字有多棒。想起来,自己当年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1976年父亲花一百多元买了一台“海鸥牌”120相机,当时也算是一件奢侈品。父亲没有说是送给我的,其实就是给我买的,从此就爱上了摄影。<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次父亲去广东出差,回来时买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陶瓷摆件,一只母鸡带着三只小鸡在觅食。当时,我们都已成家有了自己的儿女。送给我们时,父亲没有任何语言来表达,但这个举措却表露了老人家的心迹 。喻意着的培养我们姊妹三人的不易和艰辛;同时也喻示孩子们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不再需要父母羽翼的呵护。由此可见父亲的情感世界是多么的细腻和丰富。</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是个爱厂如家,工作十分拼命的人。<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调到铝厂工作后,因为离学校比较近,看望父亲的机会就多了。每次去看父亲,办公室里很少见到,不是在车间,就是在基建施工现场。后来,家搬到了一矿,家离厂子不足300米,可是每天都不能正常回家吃饭,尤其是晚上十点前没吃过晚饭。有时母亲把饭菜送到厂里。晚上很少十一点以前回家。有时深夜一两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父亲从来没有休息过节假日和星期天,一到节假日都有他来值班,让别人回家休息。父亲有严重的痔疮病,严重的时候会出很多血,每次都在患处垫厚厚的绷带。有时候疼的无法坐,就蹲在椅子上办公。一次去市里开会,坐在送货大卡车后面,往下跳时崴了脚,肿的象包子一样,拄着拐,可一天也没休息过。在父亲多年努力工作下,一个几十人,只生产下游单一产品的小厂,发展成几百人的上下游产品齐全的企业。</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的不良嗜好就是烟抽得很凶。<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父亲的抽烟历史太久了,而且烟瘾很大。小的时候,我就为父亲检过烟蒂,捡回来,掰开晒晒,用纸卷着抽。有时晚上没烟了,又无处买,会敲开邻居的门借烟抽。</h1> <h1> 父亲心慈仁厚,待人善良。&nbsp;&nbsp;&nbsp;&nbsp;&nbsp;<br>  父亲看似严厉,其实心地非常善良。我就曾经听父亲讲过,“做领导的就是要批评人从严,处理人从宽”。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在抽屉垫的报纸下面压着五六张借条,都是别人借父亲钱的借据,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有的已很多年头了。我问过母亲,母亲也不认识这些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父亲的善良和仁厚被个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而蒙冤。由于一些人的工作失误,厂里二三十万元的货款无法追回。父亲未能对主管领导和部门领导进行严处,被人捅到了市里。市局派出工作组进行调查,父亲为了保全他人,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调查结论是父亲没有任何徇私舞弊和违法乱纪行为,只对此事负有领导责任,但是父亲还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处理,被免职。父亲从来没有对我们提过此事,无论遇到多难的事都是自己默默的承受。&nbsp; 我知道这件事情的原委,还是在父亲去世后,厂里的人告诉的。有人说,个别人急于上位,想顶替老厂长;也有人说,小人对老厂长不满,向上面谗言;还有人说,个别人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可以接触到市领导,对老厂长进行报复。 当然,是小人的谗言恶行和个别昏官的偏听偏信而制冤。但也是父亲的宅心仁厚,害了自己。</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多年的积劳成疾和蒙冤受屈使父亲病倒了。为了给父亲治病,我和哥哥扛着两箱瓷器到北京送礼。由我岳父陪同,通过岳父的熟人住进北大医院。遗憾的是经过检查,病情扩散,无法医治。从京回来后,住进了矿务局二院,白天由母亲照顾父亲,晚上我和哥哥隔天伺候。姐姐就在医院工作,时不时的替替母亲。<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知道父亲有件事一直挂念,就是老人家参加工作的时间未被组织上确定。本来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由于档案有误,被误定,这成了父亲的心病。恰巧我的一个同事原来在市二轻系统工作过,他的一个领导当时任局组织科科长。我们一起找到这位科长,陈述父亲的情况,递交了有关材料。随后,没多久,市局派人到医院病房宣布了组织上的结论,确定了父亲建国前参加工作的时间。听到组识上的结论,父亲眼里含着泪水。但十分痛心的是,父亲没能等到离休,没能享受到离休待遇,于1986年12月14日仙逝,享年58岁。</h1> <h3>这是父母唯一的合照(中间是大侄女)</h3>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去世后,厂里前来吊唁的职工络绎不绝。对父亲的早逝深感遗憾和痛惜,有的说,“老厂长为厂里操碎了心,劳累过度,累病的”;也有的说,“老厂长是有冤屈在身,窝在心里,加上劳累而得的病”;还有人感叹道“好人不长命啊!”。</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您离开我们三十一年了,母亲也随您而去二十多年了,如果二老健在,我们姊妹应该准备给二老过九十大寿了。如今只能祝二老在天堂一切安好!<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您为之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铝厂早已收进别人的私囊,成了私人的家族企业。您再也不要为之牵挂和惦念啦!<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您所遭不公虽无处声张,冤屈无处申诉。但天堂是公平公正的,不会有冤案。天堂无小人,绝昏官,因为小人和昏官都被打入了地狱,坏人上不了天堂。<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虽然儿子已过花甲之年,可您的形象在儿子心里仍是高大伟岸;您的声音时常萦绕在儿子耳畔;看着您的遗像倍感亲切;望着您的眼眸敬畏之感依然。<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今年清明节前祖坟迁移,新茔地不太远,就在村东的铁路边。希望您和母亲在此永远安宁、幸福绵长!</h1><div><br></div> <h1><br></h1><h1><h1><br></h1><h1><br></h1><h1> 作者:大雨</h1><h1><h1><br></h1><h1><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8年6月17日(父亲节)草于厦门</h1></h1></h1><h1><br></h1><h1><br></h1><h1> </h1><h1><br></h1><h1></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