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小时侯因为父亲在许昌工作,母亲带着我们姊妹几个在乡下邮电所生活。父亲也因为工作长时间不怎么回家,在此之前我的脑海里对父亲这个概念十分模糊。</h3><h3> </h3><h3> </h3><h3><br></h3> <h3> 终于有一年的春节,我“认识”了我的父亲😝那个不高大的身躯骑着28自行车,带着唯一的年货一袋花生,风尘仆仆地回家过年的父亲。</h3><h3> 花生袋像是父亲用包皮布自己缝的,装上一斤的花生鼓鼓的又长又细像鸡肠子😂。</h3><h3> 就是这一袋花生让我对父亲第一次有了深刻记忆,因为这是父亲给我的专属礼物。我也独自享受着这份满满的父爱。当我看到姐姐哥哥们那羡慕的目光时,心中也是充满着丝丝的得意(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年小不懂事,哥哥姐姐不少干活,而我却独自享受这美味🙄)</h3><h3> 我也总是从袋子里拿出一小巴出来再偷偷地把它藏好,尔后再慢慢品尝。等过完春节父亲不管袋里的花生吃完还是没吃完,就会把这花生袋收拾起来带回许昌等来年春节再用。</h3> <h3> 后来我知道在那个年代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根本买不到这些副食品,是父亲跑了城外的几个村庄挨门挨户询问最后在小南海才买到这点花生,而且这袋花生一买就是好几年直到75年我们全家搬回到许昌。这袋花生是我童年生活中最奢侈的礼物,也是我心中幸福快乐的记忆!</h3> <h3> 父亲的家很穷😩,家里的大人就是靠给地主做短工维持生计,他从小的活就给地主放牛(现在想像着除了吃不饱也是不错的活😁)再后来父母早早去世,为了吃饱肚子跑到大别山参加了新四军,从此也踏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征途😎</h3> <h3> 在我童年印象中,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在乡下工作一直是很劳累的。但父亲从没时间回家帮过忙。就是全家搬到许昌后父亲也是只顾工作不顾家。为此也总听到母亲埋怨他的话,听的多了心里也有点怨恨父亲。</h3> <h3> 就这样母亲的埋怨并没改变他多少,对家庭父亲依旧是那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对工作仍是认认真真、还是多管闲事型的🙄</h3> <h3> 再后来父亲老了有时间了常给我们回忆战争年代的事,从他的回忆中去感受那种激烈惨壮的战场、那种风餐露宿的生存环境,饭吃到一半就有任务甚至端着饭边吃边跑的场景,不难想像是环境造就了他。</h3><h3> 饭起锅不怕热,吃的快不顾人😀吃过就立即休息。他一直保持着当年打仗时的生活习惯。</h3> <h3> 父亲这种看似不顾人的外表下,也隐藏着他那份浓浓的爱意!</h3><h3> 二哥青春期间往往会玩到半夜,父亲就会偷偷地跟踪他,看个究竟😂。有一次我放学回家感到不舒服,匆匆吃了点饭倒床就睡,父亲晚上回来趴在我床头问我想不想吃块糖,之后发现我发烧就背着我去红卫医院(现在的口腔医院)当时靠在父亲的背上并没有感觉到病痛的减轻,还是昏昏沉沉。长大后再回忆起这幕却已是潸然泪下了😭</h3> <h3> 父亲的花生、父亲的脊背是我最深处的记忆,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中。</h3> <h3><font color="#010101">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向约21万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表彰他们的历史功勋,彰显他们的荣誉地位。这一刻父亲笑的多么地开心,能为祖国做出点贡献又是多么的骄傲</font></h3> <h3> 父亲虽然文化低但是很爱学习🤓,自己不能独自走,搀到阳台上就能摸出一本书来读,真是很励志🤗</h3> <h3> 父亲现在已是96岁的高龄了,母亲也八十多了,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吃了太多的苦,希望他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