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题记:来到这个世界,因为不得不来;离开这个世界,是不得不走。往昔的历历种种,无论是好是坏,让我无法重新来过。但未来的道路,或左或右,可以慎重去选择。何不淡泊岁月,拈花笑从容。</h3><div><br></div> <h3><br></h3><h3> 梅兰竹菊被中国人称为“四君子”,赞誉它们的傲、幽、坚、淡品质,成为了感物喻志的象征。菊,被人们喻为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的世外隐士。</h3> <h3><br></h3><h3> 青春少年时以为文人诗画中的菊,是指在花园、庭院和窗台培育的菊花,花艳而不俗,雅到极致。而人过不感之年以后,对菊花的认知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h3> <h3><br></h3><h3> 去年冬初,在回老家吕洞镇夯吉金寨时,看见山里盛开着许多的山菊花,或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孤寂静寞的树林中,或浓浓密密的簇拥扎生在叶黄枝瘦的草丛里。</h3><h3> 大山里出来的人,对山菊花最熟悉不过了,它们无拘无束地生长在山坡丛林、溪涧田野,随季荣枯,恣意烂漫;就算是城里的人,也能不经意间看到山菊花,它们散漫地生长江河湖畔、幽径路边,随季轮回,自然绽开。</h3><h3> 但无论在哪,它们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兀自绽放自己的美丽。</h3><div><br></div> <h3><br></h3><h3> 今天是周末,家里来了几位朋友,中午小聚了一下。临近黄昏,女儿和我陪着朋友们沿着峒河堤岸散步,缓缓的朝着峒河公园走去。</h3><h3> 路边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有蓝花高且挺,似星密而丽的蓝蓟;有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的向日葵;有晚色装秋重,寒香引雾斜的金鸡菊;有低头见黄色海浪,闭目嗅四溢芬芳秋英……</h3><h3> 尤其是秋英繁坠碧草丛,品色各异不相同,那开得真的令人喜眼舒怀。</h3> <h3><br></h3><h3> 秋英,也是菊科,又名波斯菊或大波斯菊,原产于墨西哥,十五世纪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的淑女绅士们才有缘见到这种楚楚动人的花。</h3><h3> 据说是一些性格浪漫的船员们采下种子,将它带回欧洲栽种。由于它的长相讨人喜爱,又容易栽培,很快的从花园伸向郊野、山林,在欧洲大陆落地生根,它的叶形雅致,花色丰富,有红、白、粉、紫等色。</h3> <h3><br></h3><h3> 植物学家把秋英命名为Cosmos,希腊文原意有宇宙、和谐、秩序、名誉、善行等正面意义。在我的记忆中,青年时看过的一部欧美西部牛仔影片,其中的一个侠义帅气的牛仔临风驶马披风飞扬,手捧一束紫橙色的秋英献给心仪姑娘。那一个的经典镜头,至今令我记忆犹新。</h3> <h3><br></h3><h3> 如今,秋英在中国栽培甚广,在路旁、田埂、溪岸也常自生,而且花期长,几乎让各色花朵四季绽放。秋英和山菊同属于菊科,生存的环境也相似,生命为特别强,让我在心里把秋英和本地山菊花一样,列为与花园、庭院和窗台外培育菊花之外的野生菊花。</h3><h3> 我眼中的山菊、秋英与其他的野花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只是要你愿意去倾身注目、拂手轻嗅,定然会目喜舒怀,幽香宁心。</h3><h3> </h3><div><br></div> <h3><br></h3><h3> 山菊秋英的美,更多的是心灵的美丽。它们从不祈求人去浇灌,从没指望人去耕耘,也从不会像花园、庭院和窗台上培育的同类,陪受人们厚爱、博来赞美。只会自然顽强的生长着,绽放着,体现了花的朴实之美。</h3><div><br></div> <h3><br></h3><h3> 山菊秋英的美,更多的是品性的高尚。不择土壤,蓬勃生长,不争功名,默默绽放,带着一份对生命的眷恋,对生活的渴望,朴实无华地去装点着大地。</h3><h3> 一朵朵不起眼的花儿挨挨挤挤群居共生,展示了世间向往和谐奋进的群体美,以一颗纯洁的心,散发淡淡的芳香。</h3> <h3><br></h3><h3> 眼前的繁花,让我想起一位老兄在闲聊时说起农村农民务工的事,老兄赞誉了他们持久对社会发展的付出,对家乡甚至是国家的贡献。几十年了,我走过,我看过,也亲身经历过,我也认为这话是有道理的。</h3><div><br></div> <h3><br></h3><h3> 山村小寨,老人在持家农耕、留守孩童孜孜不倦地求学;城镇商贸,各行各业都青年男女在辛苦经营着他们的人生;都市工厂,建设者日夜辛苦、工人日夜忙碌。</h3> <h3><br></h3><h3> 这些人们的风骨与山菊秋英一样令我钦佩,人虽在异乡,身居陋室,吃粗茶淡饭,却能饱经风吹日晒,雨浇霜打,常受酷署严寒,冰冻雪霜。那青山绿水,那田园绮丽,那大厦林立,那商品卖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华夏磅礴发展历史的印迹,都留有他们血汗芳华和尊严荣光。</h3><div><br></div> <h3><br></h3><h3> 夜已深,从峒河公园沿着河畔原路返回走,虫鸣蛙叫人声寂,河风不时拂来一阵阵花草的幽香,好不自在。<br> 忽然,对岸传来口琴吹奏电视剧《西游记》中的插曲《女儿情》。这曲凄美而荡气回肠,久违了的口琴声让我又弥留了好一会儿。</h3> <h3><br></h3><h3> 是谁,奏一阙清歌,让袭袭幽香闲散于风尘,恬淡了四季更迭。<br><h3> 是谁,墨一页诗风,让绮丽风景永驻于世间,淡泊了岁月之歌。<br> <br> </h3></h3> <h3>(以下都是秋英手机随拍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