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在泰山等你——怀念许中田社长

春暖花开

1999年初夏的一个周末。<div>  泰山脚下,岱宗坊。</div><div> 晚上八点,人民日报社社长许中田和爱人(吴阿姨)如期而至。</div><div> 我慌不择路的还没有抓住车门把手,车门已开,许社长微笑着握住了我的手。</div><div> “许社长、吴阿姨你们一路辛苦了!”</div><div> 我一紧张,忘了许社长给我规定的纪律,在公共场合只准称呼“老许”或“许叔”,忙改口“许叔好!"</div><div> “给你添麻烦了小郭”</div><div> 他和悦的看着我:“你很年轻啊!"</div><div> 我心里热乎乎的,也不知怎么答话,却也不紧张了。</div><div> 山风徐徐,清凉宜人,夜幕帷降,泰山黛青色轮廓若隐若现。许社长面向泰山伸了个懒腰:“还是山区的空气新鲜啊!”</div><div> 我说:“到宾馆休息吧!”</div><div> “住在哪?”</div><div> 我指指岱宗坊右上方一片灯火楼群:“泰山宾馆”。</div><div> “几星级?”</div><div> “三星吧!”</div><div> 他语调低沉地说:“小郭,退掉,住机关招待所!”声音虽小却很严厉,不容辩解。</div><div> 我让司机去退房,到市机关二所安排。</div><div> “小郭,听说碧霞元君和岱宗坊还有个故事,是吗?”吴阿姨“拯救”了我。</div><div> 我瞄了许社长一眼,他笑着朝我点点头,我提着的心放下了。他拍了拍吴阿姨,示意她坐在石阶上,帮她按摩起肩膀。</div><div> 相传,碧霞元君为了独占泰山,不择手段。各方势力把状告到掌管封神大权的姜子牙那里</div><div><br></div><div> 姜子牙带着《封神榜》来到泰山,给碧霞元君划定了方圆五十公里的管辖范围。碧霞元君依仗自己的父亲是玉皇大帝,闲分封太小,当场和姜子牙争吵起来。</div><div> 姜子牙灵机一动,说:你可以往山下扔件东西,东西落在哪,你就管到哪,行不行?</div><div> 碧霞元君心想,凭我的神力怎么也得扔个几百里!便答应,“不许反嘴!”她抓了块石头刚要扔,姜子牙急忙拦住说:“石头遍地都是,扔下去也找不到啊!”</div><div> 碧霞元君喃喃自语道:“这可让我扔什么好呢?”</div><div> 姜子牙慢吞吞的启示道:“依我看,你穿的绣花鞋别人都没有,将它扔出去岂不最好!”</div><div> 碧霞元君听了,心想:也只好罢了!于是,便将一只绣花鞋,使出全身气力朝山下扔去。</div><div> 二人和各路神仙一齐在山脚下找到了那只绣鞋。只见绣鞋跟朝上,头朝下地插在地上,形似一座小小的坊门。他们一算里程,从这里到极顶只不过二十来里。这时,碧霞元君才知中了姜子牙的计,但又不好反嘴,只好默认了。</div><div> 后来,人们便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坊门,取名岱宗坊,成了登泰山的起点。</div><div> 许社长和吴阿姨听完“哈哈”大笑起来!</div><div> 月亮挂在岱宗坊高高翘起的檐角上,月光洒满大地。第一次和许社长近距离接触,竟是在泰山脚下这么美好的夏夜,当然,教诲也令我难忘。</div><div> 来之前,许社长在电话里告诫我,必须执行好四条纪律。1,不准给地方党委、政府打招呼;2,不住宾馆,住招待所;3,公共场合不准称职务,可称“老许”或“许叔”;4,照片底片交他带回,照片寄回来。</div><div> </div><div><br></div> <h3>  翌晨,我们趋车从天外村进山,至中天门,乘索道扺达南天门。过了天街,一路拾阶而上,许社长一直挽着吴阿姨的胳膊,行走十分缓慢,无微不至的关怀令人动容。</h3><h3> 许社长和吴阿姨都是吉林辽源人,俩人感情有口皆碑,他们曾在长白山共誓白头到老!</h3><h3> 后来我得知,吴阿姨此时已经得了癌症。</h3><h3> 这次来泰山是吴阿姨提出来的!</h3><h3> 许社长调北京人民日报社后,工作更加紧张、繁忙,俩人很少有机会一起外出。当她知道自己即将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告别深爱着的家人和生活时,她给许社长说,想去泰山看一看。</h3><h3> (次年,2000年10月,吴阿姨在北京病逝)!</h3><h3> </h3><h3> </h3> <h3>  矗立在巍峨壮观的摩崖石刻前面,许社长像自言自语,又像对我们说:“在历史面前,我们不过是一粒石子;在大山面前,我们是何等的渺小啊!”</h3><h3> 片刻,他问我:“你去过长白山吗?”</h3><h3> 我答:“没有!”</h3><h3> 他说:“长白山的雪最有气势,洁白无瑕!泰山可以正己,长白山使人清醒!”我深深记住了这句话。</h3><h3>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他低声吟诵道。我听出这是张岱的《泰山》。</h3><h3> 在碧霞祠,檀香袅袅,佛音缭绕,游人争相跪拜祈福。他在青铜炉鼎前止步,环顾四周,只见青烟升腾,主配店七彩塑像,神态各异,眼花缭乱。</h3><h3> “你信吗?小郭!”许社长突然问我。</h3><h3> 我连忙摇头:“不信”。的确,我来过无数次,还从没跪拜过泰山老奶奶。</h3><h3> 他说道:“三皇五帝为了政权稳定,用神鬼统治人民的精神,人民才是神仙,人民才是天啊!走吧,玉皇顶才是最好的风景!”我们相视而笑!</h3><h3> 司机照顾着吴阿姨。</h3><h3> 我看到许社长有些倦怠,想搀扶他被拒,只见他,虽然气喘吁吁,但步覆坚定,一步一步向玉皇顶攀登!</h3><h3> </h3> <h3>  下山已经三点多了,我们在财源街一家小饭店就餐,这家店烹泰山野菜有名。主菜是“泰山三美”:白菜、豆腐、水。野苋菜、灰菜、马齿笕、黄花菜、藿香、薄荷、木槿花、核桃花等十几道野菜、野花,煎炸蒸拌氽,赤橙黄蓝紫,直惹得许社长和吴阿姨兴高采烈,倦意全无。</h3><h3> 主食是吴阿姨点的:煎饼卷大葱、黄豆扁儿玉米粥和韭菜饼。</h3><h3> 许社长边吃边赞叹:“好东西,泰山野菜、泰山煎饼,纯天然,好吃!”吴阿姨紧跟着说:“空前绝后!空前绝后!”也许是因为吴阿姨说出这么精准的词,他俩不约而同停住咀嚼对视不语,哈哈大笑,欢乐气氛溢满小屋!</h3><h3> 就要分手了。</h3><h3> 许社长送给我一套1998年《人民日报》合订本,握着我的手叮嘱道:“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我红着脸,憋足了勇气对许社长说:“许叔,我想让你给我写几个字,以做纪念!”他若有思考,“这样吧小郭,我回京后,让范敬宜总编给你写吧,他是范仲淹28世孙,师从樊伯炎,比我的可有收藏价值,也是轻易不写的。”</h3><h3> 我把一本《泰山》送给许社长!</h3><h3> 他 深情的说道:“泰山太伟大了,景色也很美,噢!还有泰山小吃!我退休后会和你吴阿姨来多住些日子。”</h3><h3> 我看到他和吴阿姨眼睛里都分明有泪花在闪动。</h3><h3> 汽车开动了,他伸出手与我们告别:“再见了,谢谢你们!”</h3><h3> 我大声喊道: “我还在泰山等你!”</h3><h3> 他笑答:“好的!再见!”</h3><h3><br></h3><h3> </h3><h3> </h3> <h3>  2002年I0月25日,我翻阅人民日报,一行黑体字震惊了我:人民日报社社长许中田同志因病逝世!我急忙打开人民网:许中田同志24日晚八时四十分,因心脏病发作,在办公室与世长辞,终年64岁。当时他正审阅十六大宣传方案。</h3><h3> 是真的!我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泪水夺眶而出!</h3><h3> 2002年11月5日,是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距许社长离世仅12天。</h3><h3> 凌晨四点,我徒步登上泰山。在极顶,游人如织,我却视而不见,汗水和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要祈求泰山神(传说她是管死的),在许社长去天国的路上留住他!平生首次,我跪拜了泰山神!</h3><h3> 太阳从东海升起,金色阳光洒满泰山!</h3><h3> 我看见了许社长的笑容!他伟岸的身影在天边时隐时现!</h3><h3> 我站在泰山之巅,对着苍茫天地,放声大喊:我 还 在 泰 山 等 你!</h3><h3><br></h3><h3> </h3> 许社长回京后,时间不长,便把人民日报社总编范敬宜先生给我写的一幅字寄给了我(随后,我向先生表示了感谢)!<div>  写完这篇文章,泪水不止一次浸湿了我的脸。尘封在心中多年的对老社长的思念和怀念,像丝一样从我的心中抽出,我长舒了一口气!<br><div>  今天是《人民日报》成立七十周年!</div><div> 明天是父亲节!(不为父却似父)</div><div> 7月1日是党的生日!</div><div> 谨此献给党的杰出领导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慈祥的许中田社长!</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