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儿时浏城桥

小桥

<p class="ql-block">  我常常做梦,梦见了老家的桥 ,那座叫---“浏城桥”的桥 , 那是我度过童年,少年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一个古老的城市——长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的的旧长沙城朝东开有两个城门,一个叫“小吴门”一个叫“浏阳门”。从浏阳门进入该城,正如古代所有对应着城门的内城都会有一条正街——</p><p class="ql-block">(如对着老长沙北城门那条正街叫-北门正街)入得浏阳门来也有一条麻石铺就的正街叫“浏正街”。此街是一条商业街,有不少的商号店铺。浏正街又与设置了清代官府都司署衙门的都正街,藩正街,府后街相连,因此浏正街上车水马龙,人来客往,热闹繁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浏正街有个清朝官家花园叫——芋园;园内楼台亭阁,池塘翠柳,当年在长沙求学的青年毛泽东常去看望,请益寓居园内的恩师杨昌济;在此园相识相恋了杨开慧。芋园后改为了现在的浏正街小学 如今这条古老的正街还如同一个不起眼的老人深藏在这座城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出了“浏阳门”便是长沙东边城外之二里牌,五里牌.长浏官道通往浏阳。估计浏阳门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1923年,这个省会城市大搞城市建设,折掉了古代的城墙和城门,填平了那条叫“便河”的护城河,因粤汉铁路在原城门外护城河上通过,于是在浏阳门外,建了一座麻石拱桥,这就是著名的“浏城桥”桥栏上镌刻有长沙县市分开后的首任市长何元文题词的[浏城桥]三个颜体大字.儿时的我们常趴在石桥栏上看桥下蒸汽火车冒着白烟汽笛长鸣的轰隆隆的从桥洞下开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提起人们心目中的浏城桥,并不单单指一座桥,广义的浏城桥包括桥西头的浏正街,靠桥的车站路,建湘路一段,包括桥边的城基台巷,鲶鱼套巷,桥下的复兴街,连接文艺路,识字岭,螺丝潭,韭菜园的那块三角坪.(三角坪中间有个警察台子"交警岗亭")昔日的复兴街也是一条繁华街道,它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领导人黄兴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之意为这条街而命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浏城桥下200来米的坡道两傍店铺林立,茶楼酒肆,五行八作.凡与人们生活有关的要素应有尽有,比如有茶楼,酒馆,饭馆,面馆,照像馆,有米店,煤店,菜店,肉店,水产店,钟表店,荒货店:有诊所,中药铺,草药铺,杂货铺,绸缎铺,补锅锻打的铁匠铺,有酱菜店,豆腐店,有百货店,南杂店,有磁器店,理发店,水果店,有冷作行,有说书唱曲的场子,有修鞋补伞的摊子,有邮局和储蓄所,甚至还有一个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小小神庙。坡道店铺前,摆满了进城卖蔬菜瓜果农民的箩筐;百多米的坡道边白天晚上都摆有小吃摊位和挑子,有炸糖油粑粑葱油粑粑的、有卖臭干子、百粒丸、凉发糕、米包子的;有卖甜酒糟,猪血、豆腐脑,刮凉粉,狗肉炖萝卜的……那时我和小伙伴最爱在桥头,吃挑子上的猪血,花三分钱可买一碗香嫩嫩热腾腾,里面搁着香葱.酱萝卜.胡椒粉.香麻油的猪血。家乡的美味留下了一辈子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年浏城桥西头有个店名十分雅致的南货店--名叫"稻谷香",店里的宝笼柜终年摆满了让孩子们嘴馋的各种南货食品……记得60年代某年,店里有个极为标致漂亮的女售货员.婚后她生完孩子哺乳期去店里上班,因奶水充足,站柜台时溢出的奶水常常湿了胸前衣襟,总会引来男人们的驻足...此成了那一年浏城桥的一道“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逢过年前那几天的浏城桥,真是热闹非凡;马路两边人流熙熙攘攘,磨肩擦踵。整条街上挤满了购买年货的人们!孩子们一手拿着散发着油漆味的刀剑玩具,罗汉面罩,大红油紙灯笼;一手拿着满满一大把冲天炮杖,兴奋的跟在手提大包小包年货的大人屁股后面,心中充满了喜悦。年三十晚在浏城桥马路两边燃放鞭炮冲天炮仗的孩子们的焰火把整个街道映得通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浏城桥有两个茶馆,一个在桥头南边的草药铺边上,茶馆楼上楼下两层,还一个在桥下靠北的理发店边上,天刚蒙蒙亮就有喝茶的客人到了茶馆,不一会儿茶客就坐满了茶馆,此刻的茶馆烟雾弥漫声音嘈杂,但茶客们在此环境中喝茶聊天谈笑风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逢星期天爱喝茶的外祖父都要去浏城桥坐茶馆.回来总要给我带来两个用干荷叶包着的大肉包,打开荷叶,热腾腾的大肉包透着一股荷叶的清香,皮薄馅多的肉包味美油多使我享了多年的口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浏城桥也有晚上开设的茶馆,因为坐茶馆最为吸引茶客们的是:喝茶带看戏,边喝茶边听弹词艺人唱曲说书,因此也有人说;戏曲是茶叶浇灌起来的艺术,因此很多老茶馆常依靠评书弹词演出来吸引茶客。很多文艺团体也借着说书的场子来经营茶馆.浏城桥下复兴街口对面就有长沙市东区红光曲艺队的的场子,既是茶馆又是曲艺表演场子,那时夏天的晚上我常和小伙伴们溜进去听艺人们说书,好像长沙弹词泰斗彭延昆先生也此在说过书.黄仲甫老先生撰写改编武侠故事弹词评书都特受茶客听众们喜爱。在此喝茶听曲的人还真个不少,场子经常爆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冬天的清晨,父亲常叫起睡眼朦胧的我去排队买凭票供应的生活物资。初冬天气十分寒冷!我离开家,裹紧衣服走在没有几个行人的路上,地上一层寒霜,透过高大的落光树叶的树梢,可看到枝柯间挂着的一弯冷月!寒霜地上一踩一个脚印痕!后来读到唐人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诗句,觉得意境无比贴切冬日的早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浏城桥中间有个酱园,酱园对面是个豆腐店;那个时侯很多像我一样的半大孩子常在天还没亮就被家里大人叫去排队买香干,豆腐或者端豆腐脑.在排着长队的人群里总会看到一个扎着一对羊角辨的瘦瘦筋筋的年龄和我相仿的小姑娘,她穿着朴素,但却洁净爱美。脚上一双黑色圆口布鞋,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咔叽布罩衣,但她总爱把里面穿着的花布棉衣的领子翻到罩衣外,一对皮筋扎着的小辫用红毛线系成红艳的头绳.有趣的是她每次排在我前面不远,要不就直接排我前面,刚开始,两人目光对视都有些害羞,后来熟了,排队见面能点点头了,再后来也能说上一两句话.有回排队端豆腐脑,碰巧她又站在我前面,等轮到我们打了.正巧店家卖完了一缸豆腐脑,开始换着舀买新的一缸,小姑娘示意我不要买.我问她为什么?她附在我耳边说;我娭毑讲:刚开买的豆腐脑不要买,因为有好多"窖子水"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豆腐点卤后的水叫"窖子水"。于是等一缸豆腐脑舀买了近一半小姑娘才示意我可以买了.此次端回来的豆腐脑真的似乎比平日多了些.以后我每逢排队端豆腐脑,买香干,总要看看前面是不是 也排着这个羸弱瘦小的细妹子,没有看到她的身影总免不了生出几分惆怅!每每回忆当年的浏城桥总会浮现她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她也和我一样到了做爷爷当奶奶的年龄了,不知当年的细妹子如今在哪?可安好?每每念及都要默默祝福当年告诉我'窖子水"的小姑娘幸福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浏城桥头有个老吴的剃头挑子,整个童年少年我和小伙伴都是在这个挑子上,任由老吴按着小脑袋瓜子,理着千篇一律的所谓"运动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浏城桥下也有个老吴图书店.星期天常常找大人要了几个银毫子,坐在图书店,看一上午一分钱两本的小人书!故事连环画启蒙了我们的文学观念,三国,水浒.杨家将,岳飞传等让我们初具中华历史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儿时每逢寒暑假我和小伙伴们都要在浏城桥长长的陡坡给那些做搬运拖板车的苦力码子们撑上岭,累得黑汗水流给自己赚几毛钱零花钱。最多的一次是,推了一下午的板车赚了3毛钱。晚上回来花5分钱买了好大一把嫩生生的白菜苔叫母亲炒了吃!用自己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心里特别自豪!那种感觉至今犹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浏城桥的繁华盛景使这里成为50-80年代长沙有名的10 大自由市场之一!我就在这个叫‘浏城桥’的地方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在那里有和我说着同样口音的父老乡亲;在那里有我留恋的古井.小巷.童年的阿娇!儿时的伙伴名“三毛”名“小狗”;邻居的小妹曰“淑珍”曰“雪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那梳着小辫,喜欢跳皮筋的,常常老远远跟在身后挥之不愿离去的自家妹妹和雪梅.淑珍们;平时小草般的不入眼,一不小心,竟一个个出落得那么鲜活和水灵;少年的伙伴们三五成群,我们偷桃摘李,打蛋蛋,玩邮板,汆巷子,混迹于桥傍的街巷,常把100多米的桥街当成我们度假的天堂,农人们挑进城来卖的鲜桃,香瓜,不知被我们作了多少次免费的品尝;我们爬墙上树,下河洗澡,跳皮捣蛋,多少次的气坏了大人;小小的巷子我们竟踢起了足球,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响起了窗户玻璃破碎的声音,哈哈哈哈…巷子里丢下一串串我们的坏笑和跟在后面的大人的咒骂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家乡的桥几十年了,如今的城市已变成了水泥的森林,昔日的桥不复存在,但儿时的浏城桥仍让我魂牵梦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用一直用“桥”做我的网名!</p> <h3>1935年扩建浏城桥的老照片</h3> <h3>图片均来自网络!水彩画浏城桥出自陈希平老师</h3> <h3>《浏城桥》~老长沙火车站往南的火车由桥洞下经过!</h3> <p>原浏阳门故址留影——2020年5月27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