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信,是那个年代的主要通讯工具,它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情怀,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千回路不知” “逢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都描述了信对于老百姓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信,已被现代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QQ 、微信、视屏等逐步代替。现在已基本无人写信,信,它退出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要讲述的是,35年前,上小学三年级的大儿子写给妈妈我的一封信。</p><p class="ql-block"> 1983年5月初,我被机关派往位于青岛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干校学习,为期一个月。工商干校位于青岛市崂山县北宅公社大崂观,远离市区,周围是山坡、村庄和农田,学习环境僻静。远离了千里之外的家乡银川,我惦念着家中的两个幼儿,想儿子时,就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哥俩的照片看一看。在熟悉了干校的环境、通讯地址后,我给家中写了一封信,讲述了干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报了平安。</p> <p class="ql-block">(1983年5月我写给家中报平安的信封,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1983年6月儿子的来信,信封是他爸爸写的)</p> <p class="ql-block"> 当年6月初,我收到了家中的来信,打开一看,是9岁的大儿子写来的,我一边看,一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看见了,打趣地说“你爱人给你写啥了,这么高兴?”,我就把儿子的来信和小哥俩的照片让她们传看,大家看了后,都夸我儿子真乖、聪明、学习好 ,羡慕我有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听了大家的夸奖,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 儿子写给我的信,我一直留存直今,35年过去了,儿子已经人到中年,我也70岁了,但每当我翻看这封信时,我的心里都充满了对儿子暖暖的爱,内心也是甜滋滋的。</p> <p class="ql-block"> 妈妈:</p><p class="ql-block"> 你好,你已经离家二十多天了,我和弟弟都很想你,不知你近来身体好吗?我把最近的学习情况写信告诉你,期中考试语文考了98.5分,算术考了95分,我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我虽然取得了这小小的进步,但还有很多缺点。我要向张海迪大姐姐学习,拿她作榜样,努力改正缺点,做一个名符其实的优秀少先队员。</p><p class="ql-block"> 祝妈妈愉快!</p><p class="ql-block"> 李刚</p><p class="ql-block"> 1983年5月29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小哥俩1981年、1982年合影。 照片中带着红领巾的是大儿子,岁月留痕的信,是我甜甜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岁月如梭,如今小哥俩都已人到中年。大儿子的儿子今年18岁刚参加完高考,小儿子的女儿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比当年写信的她大伯还大1岁。岁月让人变老,不变的是那浓浓的母子深情。</span></p> <p class="ql-block"> 信封。现将我家中留存的老信封选几封一并展示。当年一个信封1_2分钱,后来是5分到1毛钱,普通信件贴邮票8分钱,挂号信贴邮票2毛钱。</p> <p class="ql-block"> 这张贴了8分邮票的信封,因不需要再写信了,所以一直没使用,它就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信封上贴的这张8分钱的邮票,是197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现在也是稀有。</p> <p class="ql-block">当年,建在青岛崂山的国家工商局的干校。</p> <p class="ql-block"> 作者,1983年在青岛学习期间在栈桥海边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