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right;"></h5><h3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ff8a0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让孩子们爱上读书,那便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人和语文的亲密关系正是在琅琅读书声中建立起来的!我喜欢朗读,孩子们喜欢听我朗读,渐渐地孩子们也就爱上了朗读。孩子正是一颗颗种子,充满了生命力和求生欲,我愿做那个播种人,把他们撒进优质肥沃的土壤,他们自会破土而出,向阳而生!</font></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ff8a00"><h3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ff8a00">——李雅静</font></b></h3></font></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个人简介 ▼</b></p><p class="ql-block">2010年9月参加工作。</p><p class="ql-block">邯郸市肥乡区明德小学语文教师。“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琴弟子(敏字辈)。</p><p class="ql-block">个人爱好:读书、音乐、手工、设计等。</p><p class="ql-block">教学特色:将经典诵读、说文解字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上“有根”的语文课。</p><p class="ql-block">教育理想:做教书人,做播种人,做有情人。</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个人荣誉 ▼</b></p><p>2011年 肥乡县二十佳健身女性。</p><p>2012年 肥乡县太极拳优秀教练员。</p><p>2014年 在“河北省明德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教学比赛”活动中,所授课《清平乐·村居》获得语文学科一等奖。</p><p>2015年 获肥乡县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二等奖。</p><p>2017年 获肥乡区“弘扬传统文化 喜看家乡变化”主题朗诵比赛一等奖。</p><p>2018年 获邯郸市“改革开放40周年”朗诵比赛二等奖。</p><p>2018年 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所执教《诗经·采薇(节选)》获省级“优课”。</p><p>2019年 在邯郸市第二届“经典美文永流传”双语诵读大赛中,课题《木兰诗》荣获一等奖。</p><p>2019年 在“国培计划”——河北省线下研修活动中,作为授课教师进行了《苏轼,有趣的天才》示范课展示,获得一等奖。</p> <h3><b><font color="#ff8a00">背景音乐 ▼<br></font></b>歌词:《诗经·周南·关雎》<br>度曲:李雅静<br>吟诵:李雅静<br>配乐:网络</h3> <h3><b><font color="#ff8a00">教学故事 ▼</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h5><h3 style="text-align: left;"> 晚自习,明德小学五五班的孩子们照例去操场读书,柔软的余晖把金色的光撒在孩子们的头发上、肩膀上、课本上……<br> 孩子们背诵到:“司马太傅斋中夜坐,其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的时候,恰巧当时月上东天,且碧空如洗!我指向天空,孩子们望过去,背书的声音立刻增添了生气!读罢,他们竟然开始细心地在天上寻找有没有“微云”。我顺势给孩子们普及月亮的别称:明月、娥眉月、上弦月、满月、婵娟……<br> 突然想起某一天晚上,在我家院子里,看到月亮挂在开满梨花的树梢,就拍了几张照片发了朋友圈,还赋了一句话:“一树梨花斗婵娟。”<br> 然后我就把那个情景给孩子们描述了一下,并没有说明我赋诗的内容,让他们自己来试着赋诗。于是诗意的氛围在孩子中间弥漫开来,出现了好多意想不到的组合……<br> 明月照大地<br> 明月挂梢头<br> 明月何时还<br> 月梨曾相问<br> 月梨何相识<br> 梨树遮高月<br> 梨树望娥眉<br> 明月采梨花<br> 天连月,月连天<br> ……<br> 我说:“咱们换个七言的试试。”<br> 有学生说:“一树梨开……”<br> 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说:“不能这样写,那就成“离开”了。”<br> 他们还懂得运用谐音?不错哦!<br> 然后大家一起改成:“一树梨花( )婵娟”<br> 于是大家就开始为这个填空题绞尽脑汁:<br> 戴、赛、逗、守、留、为、逢、伴、会、送、想、访、敬、融、环、和、如、若……<br> 数不尽数。<br> 一直到下课大家都没有想到一个满意的字来,最后我也没有说出我是怎么写的,因为孩子们不让我说,他们说想自己琢磨。<br> 回教室的时候,路过几棵梧桐,月亮正好挂在树梢,一个女孩指着对我说:老师,你昨天看到的月亮是不是这样的?<br> 也许其中的许多诗句,并不符合逻辑,用字也很稚嫩。但我相信,这一定是孩子们第一次为了一句话费尽心思推敲,第一次如此细致的观察月亮,第一次在大自然中即兴成诗,第一次体会“以天为帐,以地为床,黄昏后,卧月明”的诗意情怀。哪怕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是一种心性的升华吧!</h3> <h3><b><font color="#ff8a00">教学日常 ▼</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甲骨文绘画 ▼</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吟诵表演《木兰诗》▼</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课本剧改编表演《半截蜡烛》▼</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组织策划“明德小学六一文艺汇演”大型吟诵节目《吟古诵今》▼</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担任“明德小学十周年校庆”主持 ▼</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摄影作品 ▼</font></b></h3> <h3><font color="#ff8a00"><b>手工作品 ▼</b></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h5><h3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ff8a00">做教书人,做</font></b><b><font color="#ff8a00">播种人,做有情人。</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b><font color="#ff8a00">——李雅静</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