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旧事(中)

王1949

<h3>临平旧事(中)<br><br><br>王树范<br><br><br>快到冬天时,我的工作又增加管理男浴室,说是管理,其实就是准点开门,准点关门,打扫洗涤浴池。准点开门有些难,总要稍提前几分钟,好家伙,门口早黑压压挤满下班脏兮兮的人,一见我来,骂骂咧咧的都欢呼起来,让出道我挤进去开了门,他们就蜂拥而入,抢先入池,爭个头汤水洗涮,一般两个小时后,喧闹的浴室安静了,人走光了,我开始干活,打扫卫生,放光一池脏水,洗涤大池,重新注满一池清水,关门。<br><br>我心急火燎地直奔九路临平站,一个多小时车到杭州葵阳站,换151路到湖滨,再转四路到终点九溪站,一路总要三个多小时,好几次到湖滨,眼睁睁看着末班四路车绝尘而去,我只得掉头再乘151路到南星桥,換2路到六和塔,然后步行二站路到九溪家。这样掉头走到家往往晚上九点多了,我永远忘不了夜色中,一个年轻人匆匆赶路返家的情景,现今大都市每天五个多小时乘车倒车,从邻县赶往市中心上班,电视屏幕上年轻人疲倦不堪的神色,和当时的我何等相似,唯一不同我是八十年代,是充满理想色彩的年代。<br><br>从1975年到1983年,我在临平待了八年,这八年国家翻天復地,先是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文革浩劫,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抛弃阶级斗争为纲,全力搞经济建设了,中国这艘快要沉沒的巨轮,终于拨正航向,在改革开放的航道里全速前进。我们朦朦胧胧觉得变革来了,厂里有人开始重拾书本,学文化,读电大,读夜大,我每星期二个夜晚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坚持下班赶回杭州夜大上课,四年苦读,临毕业时,我进了浙江法制报,比临平其他人稍早些返杭。但临平山下的兵团战士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是知青,要求返城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直至云南知青赴京请愿,几百名知青齐刷刷跪倒在中央调查组面前放声大哭,调查组组长国家农垦总局局长赵凡是1937年参军的老八路,作风务实,他亲眼目睹了知青艰难生存现状,他也流下热泪说,你们的情况我一定如实向中央汇报!你们的苦我都知道,我也是知青的父亲,也有三个孩子正在插队啊!<br><br>感谢改革开放,感谢邓小平最后拍板,让孩子们都回来吧!三千多万知识青年活逃逃回城市,他们中的精英幸运者,考上了大学,一些人从此走上了从政科研的道路,按中国的选贤任能机制,自然而然在知青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者,由于他们在贫瘠的农村下乡过,在兵团锤炼过,最了解百姓想什么,要什么?最了解落后的中国如何奋起直追,故知青中最最佼佼者正带领我们在圆中国梦!而剩下的芸芸知青为了活命,义无反顾投入到波澜壮宽的改革开放大潮,不经意间,他们回城后却成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批生力军。已经在艰苦环境摔打锤炼过的知青们,自觉不自觉地珍惜参与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有的艰苦创业,如我们群里的李德祥等,有的在平凡岗位上自强不息,即使是下岗的,也用他们的屈辱和牺牲換来改革开放的胜利。<br><br>改革开放几十年,知青就轰轰烈烈干了几十年,假如没有知青一代挑起社会变革的大梁,假如没有千千万万的第一批知青弄潮者,国家的改革开放就不会顺利进行。可以说,知青们虽然没能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有大作为,但在关系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关头却恰逢良机,时代把他们从人生的低谷推上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历经磨难的知青们,成为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改革开放首先是知青干的,共和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有知青功劳!一个濒将崩毁的国家成了世界笫二大经济体,谁干的?我们自豪大声宣告,有我们知青干的一份!<br><br><br></h3> <h3>我的工作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