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男人青春的刻录机 ——谨以此文送给一起看球的兄弟

晓风明月

<h3>4年一届的世界杯,就要来了。&nbsp;</h3><h3><br></h3><h3>20年前,还在上初二的我,第一次在法兰西的风情中感受到世界杯的激情。&nbsp;</h3><h3><br></h3><h3>20年后,当它再次如约而至的时候,我已经35岁。 一个男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被世界杯以4年为1个尺度刻录着、计量着。&nbsp;<br></h3><h3><br></h3><h3>初次绽放的情愫,肆意妄为的往事,似水的年华,曾经的落寞,现实的隐喻与调侃,都和这个足球盛世浓烈在粘合在一起。&nbsp;</h3><h3><br></h3><h3>每当夏风吹来的时候,那些被刻录的画面又一帧一帧的放映在眼前。</h3> <h3> 初恋法兰西</h3><h3>1998年,一个叫瑞奇马丁的帅气拉丁歌手火遍世界,他为法国世界杯演唱的主题曲《生命之杯》,曲风强劲、节奏劲爆。</h3><h3><br></h3><h3>也许初次的遇见总是最美好的,98世界杯留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很多。 &nbsp;<br></h3><h3><br></h3><h3>贝克汉姆用他的帅气金发和美妙弧线任意球惊艳亮相,但是犯下最愚蠢的错误黯然离场。追风少年欧文在英阿大战中横空出世,冰王子博格坎普终场前展现华美舞步。忧郁王子罗伯特巴乔完成了最后的自我救赎,达沃苏克的左脚一次次地拉着优雅轻快的小提琴。</h3> <h3>我最喜欢的是当时如日中天的罗纳尔多。决赛的时候,我在乡下老家,傍晚突然停电,我只有在满天星斗下为巴西祈祷。第二天打开电视机,0比3,巴西输了。 &nbsp;</h3><h3> &nbsp;</h3><h3>我怅然若失。 &nbsp;</h3><h3> &nbsp;</h3><h3>正如陷入初恋的少年一样,虽然会遇到挫折,但是也足够美好。</h3> <h3> 高三的集体检讨 </h3><h3><br></h3><h3>2002年,中国队第一次冲进了世界杯。&nbsp;</h3><h3>&nbsp;</h3><h3>为支持国足,学校特地放假半天。结果国足0比2脆败哥斯达黎加,被打回原形。</h3><h3><br></h3><h3>我们个性十足的班主任,在讲桌上怒甩书本,留下金句:"中国队小组出现没指望,大家好好备战高考",记忆颇深。 &nbsp;</h3><h3><br></h3><h3>由于是在亚洲举行世界杯,省去了熬夜的苦恼。那个时候,学校对面的小餐馆每到有比赛总是人满为患。印象最深的是巴西大战英格兰,当欧文机警射门得手时,女生欢呼雀跃,男生愕然;而当小罗打进那个匪夷所思的任意球时,男生一片沸腾,女生沉默。 &nbsp;</h3><h3><br></h3><h3>下午比赛结束后,一起从各个角落涌出来前往自习室的拥挤人群,是那个夏天特殊的风景线。</h3> <h3>决赛进行的时候,离高考已经很近。但即便如此,全班二十几个男生用96%的翘课率做出了自己的取舍。</h3><h3><br></h3><h3>当罗纳尔多连入2球,足球在那个夏天带给我的激情和幸福达到了顶点。 &nbsp;</h3><h3> </h3><h3>第二天,愤怒的班主任将翘课同学的桌椅全部清除出教室,并责令我们每个人写书面检讨。</h3><h3><br></h3><h3>不知道是谁,及时地拿出来一张最新版的《体坛周报》,大家争相传阅。</h3><h3><br></h3><h3>我们的搞笑大咖朱哥是这样为检讨书结尾的:巴西队长卡福举起大力神杯的样子老帅了。</h3> <h3> 再见大学,再见青春 </h3><h3><br></h3><h3>2006年的夏天,是一个毕业季,空气中飘荡着湿漉漉的离别,四年的青葱岁月就在世界杯的喧嚣之中结束。</h3><h3> &nbsp;</h3><h3>这是一次上演双重离别的世界杯,曾经伴随我们成长的球星罗纳尔多、齐达内、贝克汉姆、菲戈、托蒂、英扎吉在这里完成了他们的谢幕演出。</h3><h3><br></h3><h3>罗纳尔多打破了世界杯进球历史记录,却没有带领桑巴军团走得更远,他的步伐已经不再轻灵。 &nbsp;</h3><h3> &nbsp;</h3><h3>贝克汉姆领衔的英格兰又一次倒在四强之外,他在场下痛哭流涕,英雄的无奈让人心酸。</h3><h3><br></h3><h3>菲戈在半决赛最后一次临门射失后抱头长叹,葡萄牙黄金一代命运多舛。<br></h3><h3>&nbsp;</h3><h3>齐达内再次展示大师技艺,但他的惊天一撞却为自己的谢幕演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h3> <h3>唯有英才辈出,却始终得不到命运女神青睐的意大利,一路凯歌,上演了蓝色狂想。&nbsp;</h3><h3> &nbsp;</h3><h3>巧合的是,金牌解说员黄健翔先生,用他嘶哑的声线、极具情感张力的语言,惊倒世人,然后离开央视。</h3><h3><br></h3><h3>曲终人散去,江上数峰青</h3> <h3> 一个人的孤寂 </h3><h3><br></h3><h3>转眼之间,又过了四年,南非世界杯来了。 群星闪耀的时代已经过去,双峰对峙的时代即将到来,新一代青年才俊梅西、C罗开始站在世界的中央。 &nbsp;</h3><h3><br></h3><h3>陌生的面孔越来越多,熟悉的身影越来越少。那种强烈的情感带入淡了很多。&nbsp;</h3><h3><br></h3><h3>西班牙所谓的艺术足球让我昏昏欲睡,非洲嘈杂的加油工具"呜呜祖拉"更令人心生烦躁。 &nbsp;</h3><h3><br></h3><h3>关注下法国队内讧的八卦新闻,吐槽下马拉多纳场边的夸张动作,欣赏下夏拉奇颇具特色的主题曲,更令人惬意。 &nbsp;</h3><h3><br></h3><h3>青春已经悄悄地告别。 &nbsp;</h3><h3><br></h3><h3>曾经一起在宿舍打地铺看球的兄弟,已经各奔东西;曾经海誓山盟的她,已经成为别人的新娘;曾经的那种激情,已在岁月的磨砺中已经慢慢褪去。 &nbsp;</h3><h3><br></h3><h3>在这个依旧火热的夏天,我已是孑然一人</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不识张郎是张郎</h3><h3><br></h3><h3>一直都不怎么喜欢德国,他们太严谨,太古板。 &nbsp;</h3><h3><br></h3><h3>就如同在武侠江湖里,年少的我们一直喜欢鲜花怒马的英侠,并不钟情于老成持重的大叔。</h3><h3>三十而立之后,再看巴西世界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nbsp;</h3><h3><br></h3><h3>曾经的艺术足球代表西班牙、巴西,被虐得遍体鳞伤,无法将梅西与整体有效融合的阿根廷,终究南柯一梦,而有着雄厚人才基础和团队精神的日耳曼战车则成为新的王者。 &nbsp;</h3><h3><br></h3><h3>80后的我们已经不再快意恩仇,在高度分工的社会中,我们就像一个螺丝钉被嵌入到职场。有的在挣扎、有的在妥协,有的已经适应。</h3><h3>这一刻,亚当斯密的灵魂附体,我甚至会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诠释与调侃世界杯:分工与协作产生效能。</h3> <h3><br></h3><h3>决赛的前一晚,我打的下班回家,师傅和我谈起即将到来的决赛。我从技战、纸面实力好一阵分析,他听完果断打电话给别人,买德国5000元。我赶紧问他在哪个平台买的,下车后也默默押了德国队一把。&nbsp;</h3><h3> &nbsp;</h3><h3>城市里面的霓虹灯闪烁个不停,我突然想起《倚天屠龙记》中的一个章节,"不识张郎是张郎"。世界杯可能还是那个世界杯,但是张郎已经不再是那个张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