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浓端午 粽香快乐--萨四中2018年端午节致家长的一封信

艳儿

<h3>尊敬的家长朋友:</h3><h3> 您好!</h3><h3> 又是一年端午时,情浓棕飘香⋯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根据上级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现将端午节调休学生上下学时间以及假期中的注意事项告知如下,敬请家长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h3> <h3>一、放假时间:</h3><h3> 由于萨四中6月7日至8日设为土右旗2018年高考考点,致使学生放假4天,因此端午节放假时间调整为:6月16日(星期六)继续上周三的课,6月17日(星期日)、6月18日(星期一)放假2天,6月19日(星期二)正式返校上课。</h3> <h3>二、假期注意事项:</h3><h3> 1.外出活动安全教育和管理。"端午"期间外出郊游等活动增多,请家长教育好子女注意游玩安全,不要随便与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到安全无保障的危险地域,家长对子女外出要做到知去向、知活动内容、知同伴、知归时,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补救措施。</h3><h3> 2.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一定要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h3><h3> 3.注意交通安全。要求家长和孩子能共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马路上游玩嬉戏、横穿马路,不闯红灯,过交叉路口等要注意过往车辆,靠右行走,骑自行车不违规带人等。不乘坐无证照、违章超载的车辆。</h3><h3> 4.防火、防电、防食物中毒。教育孩子不玩电,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孩子离家返校时,家长检查孩子是否携带手机、刀具、打火机等违禁管制物品,以免发生意外。注意食品卫生,教育孩子不吃没有健康保障的食品,不买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以防食物中毒。</h3><h3> 5.重视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防止传染病侵袭。今年天气异常,是流感、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多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提醒孩子多饮水,注意自我保护,远离传染病源。</h3> <h3>  6.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中午务必回家午休,严禁在学校和街上逗留,保障孩子充足睡眠和人身安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安全教育平台上的各项专题教育作业。</h3><h3> 7.让孩子适当承担一些家务,懂得感恩 ,恰逢西方父亲节,感恩教育要趁机跟上。同时,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读书活动、社会实践、节约用电等活动。</h3><h3> 8.关注孩子心理状况,及时疏导,陪伴呵护,避免孩子的过激行为。教育子女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禁止进入"网吧、游戏机房"等不适宜的娱乐性场所,不到一些非法集会场所参加活动。</h3> <h3>特别提醒:</h3><h3> 初一、二家长要引导孩子了解端午节各地民俗、端午节传说,指导孩子完成一期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手抄报。</h3><h3><br /></h3><h3>温馨提示:</h3><h3> 中考在即,请初三各位家长多陪伴孩子,及时关注其心理,调节其情绪,合理作息时间,预防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人身安全,确保以最佳状态应考。</h3><h3> 让我们携起手来,给孩子创设温暖舒心的环境,伴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充实的假期。</h3><h3> 萨四中校委会携全体教师提前祝您及家人端午安康! </h3><h3><br /></h3><h3> 土右旗萨四中</h3><h3> 2018年6月15日</h3><h3><br /></h3> <h3>关于端午节</h3><h3>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h3> <h3>端午节习俗知多少<br /></h3><h3> 1.端午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表示纪念。</h3> <h3>  2.端午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后来也成为广东的碱水粽。</h3> <h3>  3.端午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h3> <h3>  4.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作为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