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微的樱桃——大连金州区大后海村调研记

蔚蓝海岸

<h3>在一个阵雨飘落的夏日,民进会员张树江、李丽与民建会员梁剑兵,为完成《大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状与问题》调研报告,前往大连金州区大后海村实地调研。</h3> <h3>村民老李家,院子里有百年老樱桃树。</h3> <h3>简朴的住宅,海边果农人家劳作后的归憩之处。</h3> <h3><font color="#010101">农家灶台,透露出果农之家的生活气息</font></h3> <h3>村外的山腰下和公路边,是老李家和其它村民承包的果园</h3> <h3>果园到了,大家一起去摘樱桃</h3> <h3>老李家承包了十七亩果园,有八百余棵樱桃树,处于"结果期"的樱桃树只有四百棵,每树产量约25~30公斤。</h3> <h3>2017年,老李家的17亩樱桃只卖了约9万元,除去化肥、薄膜、买水浇灌和雇人成本约2万元外,净收入约7万元,一家四口人,人均年收入约1万7千5百元左右</h3> <h3>这些樱桃树,因为口味不好,小贩不收的原因,在正值结果盛期时就被砍伐了,十分可惜!损失也很大,因为新栽种的新品种果树苗又需要经过3~6年的生长才能进入盛果期。老李说,为适应人的口味需要和更新品种,一般情况下,一棵果树真正的结果生产期只有7到8年,过期后就得伐掉,另栽新品种……</h3> <h3>痛惜之间,忽然想到,为什么不把这些品种过时、不适合直接食用的樱桃作为工业原料进行深加工呢?比如做成樱桃醋、樱桃酒,甚至是传说中的樱桃面膜……</h3> <h3>老李听了,直夸我这个想法是个好主意!</h3><h3>据调查,附近十几公里方圆的地方,没有任何的樱桃深加工企业。</h3><h3>多少年来,当地果农生产的樱桃都是卖给大大小小的二道贩子用于消费者直接食用的,从未向樱桃加工厂交售过樱桃,因为没有这种工厂!</h3> <h3>常言道,樱桃好吃树难栽。果农辛辛苦苦栽的树,产出的樱桃如果只能直接食用,又卖不出好价钱,果贱伤农,无人收购可做其他用途的樱桃,于是只好忍痛砍树……</h3> <h3>这次调研,初步的结论是:大连市樱桃产业尚处于小农经济较为原始落后的状态,因为严重欠缺樱桃深加工投资,第一产业不能与第二产业衔接,产品直接与第三产业衔接,受到季节性水果消费市场供需规律的制约,严重的影响了产业发展,损害了果农利益!</h3> <h3>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作为誉满天下的大连樱桃,竟然无一粒出口到海外市场!</h3> <h3>课题组认为,市委市政府应该深切意识到:作为全国闻名的辽南大樱桃产地,大连的樱桃产业正在被忽视和被冷漠对待……近乎原始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缺乏深加工机制等因素,导致大连樱桃正在走向衰微……</h3> <h3>大连樱桃产业出路何在?</h3><h3>通过这次调研,答案已经呼之欲出……</h3> <h3>回程中,心里感受到的,既有浪漫的田园风光和晶莹如宝石的甜美大樱桃,也有对渐渐衰败果园的忧郁和忧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