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诗句填满了我心跳的间隙

毛歌

<h3>  瓦尔特·本雅明是“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就此而言,已经足够让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保持敬畏的态度了。很多年前读到《柏林童年》,几乎深陷其中,很像小时候第一次游泳的感觉,喜悦,惊慌,后来被呛,被池塘夏天玻璃一样的水淹没。这样的印象深刻到让我每一次出外旅行,都会把《柏林童年》放进背包里,哪一页写着什么,哪一段是关于奇异阁楼的描述以及令人期待的“驼背小人”,都会清晰到如同看见我自己的呼吸,以至于后来回顾在成都的生活的时候,那些片段便尽力仿照着《柏林童年》的写法——,其实并不是一种写法,哪有写法啊!有的只是一种关于自身存在和生活的关系,那种常常左右我们成长的态度,精神上持续不断,似乎要放出来永恒光芒的联系。</h3><h3><br></h3><h3> 很巧的是,今年年初飞机上邻座竟然是一位德国老太太,她来新西兰看望她的亲戚,那已经距离她们共同的爷爷辈已经差不多百年了。看望结束,她还得回到德国,我们都在巴塞罗那转机。我把《柏林童年》的中文版本拿给她看,她非常激动,想不到这样一本她所熟悉的书还有中文版本,而邻座的中国人就在阅读。好在我们两个英文都不是那么好,你要知道,一个德国老人的英语水平和一个中国60年代出生的普通人的英语水平其实是不相上下的。我们连比带划就把彼此共同的一些认识交流得恰当好处。我想要说的是,很多时候,你手里的一本书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缘分,说不定哪一天这样的故事就会做成你骄傲的纸飞机,在生命的旷野上飞着。后来,我请她用德语在书的扉页上写上“新年快乐,狗年之际”(Ein gutes neues Jahr im Jahr des Hundes)几个字。再也没有这样一种单纯朴素的阅读经历让一个读书人高兴的了,这本《柏林童年》也就在我的书架上有着不一样的感情,我竟然常常讲出来这样的故事,并且诱使着朋友要去阅读这本属于“本世纪最美妙的随想集之一”。</h3><h3><br></h3><h3> 是啊,只要我随手选出来一段话,或者一个句子,就足以让我们走到一起,成为阅读的好朋友,让我们停留在《柏林童年》的时光里,因为,童年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生命奢华到无法重返的故事:</h3><h3><br></h3><h3> 在他的引领下,我们沿小道穿行于这座花园,将沉默的种子撒满它的小径。</h3><h3><br></h3><h3><br></h3><h3>(图文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