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小时候由于家里的孩子出生间隔小,妈妈又要干农活又要照顾妹妹,实在顾不过来,所以在四岁的那年的杏子成熟的时候,姥爷用牛车将我接到了他家里。</h3> <h3> 记得那是一个清晨,天蔚蓝,姥爷驾着牛车拉着两筐大杏来到我家。吃过早饭后,就以姥家到处是杏、桃、李子等好吃的为诱因,哄着我上了牛车。姥爷怕我颠着,在车上铺上了狗皮和棉被。怕我被太阳晒着,半路又用树枝给车搭了一个小棚。从我家到姥爷家有40多里的路,当时的路全是土路,坑坑洼洼十分不好走。开始,在牛铃声声中,第一次坐牛车的我美滋滋的,心想下次一定要叫上妹妹一块坐车。大道旁边全是茂密的树林,在阵阵树涛声中,隐约可听见河套里水流的声音。我一边听着天空的鸟鸣,并四处张望着路边的美景,好奇的问姥爷这是哪,那是哪。过了一会,许是车颠簸的缘故,我坐在厚厚的被子上,很舒服的睡着了。<br></h3> <h3>等我被叫醒的时候,已经到了姥爷家的炕上,姥姥已经做好了午饭。菜是腊肉炖土豆、豆角,还有蒸鸡蛋糕,饭是小米豆子干饭。从过年到现在,几乎没吃过荤腥的我,面对如此美味,立刻忘记了睡醒觉要找妈妈的事,坐在炕桌前,大吃了起来。</h3><div>记得当时吃饱喝足后,我开始哭喊着找妈妈。哭声之大,把住在四周的各位姥家亲戚几乎惊动了一大半。后来在大家的糊弄和安慰下,在各种吃食的引诱下,在听不懂的说服教育下,我开始了在姥家断断续续长达4年之久的生活,除了每年的过年外,直至上学,才彻底回家。</div> <h3>那时候姥爷正是壮年,在大队果树专业队干活。我当时正是半生不熟、特别顽皮的时候,天天缠着姥爷,于是他在拗不过我的时候,就把我装在担子里,挑到距离家里5里之外的专业队,他干活,我在旁边玩。晚上收工的时候,他的担子里装满了给羊吃的草和自己在旁边开荒种的蔬菜。我就蹦跳着跟在姥爷身边,走不动的时候,他就把我扛肩上。</h3><div>快到村口的时候,总会看到姥姥挎个筐,在村口一边择菜一边向西边张望,直到看到从夕阳中走出来的姥爷和我。</div> <h3>那时的小村,绿树青山,小溪流水。不和姥爷去专业队的时候,我就和各位表舅舅、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们到村边的小溪里去捉鱼、过家家。姥爷村里的小溪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最后流入村南边的河里,那时的河水是很大的。只有上了学的孩子们可以去河里玩,我们这些小点的孩子只准在溪水里,是不让河里去的。每家的大人过一阵是会来巡视的,一旦哪个小孩子偷偷的溜到河里,领着小孩子的大孩子、还有小孩子都是要挨打的。</h3> <h3>还记得,到姥家的那年夏天,妈妈来看我,给我拿来了一件特别漂亮的花衣服。我穿上了新衣服,偷偷跑到河里跟大孩子们捉鱼,怕新衣服弄上水,把衣服脱下来放在河边的石头上。结果,在我高兴的分享到大表舅家表哥的两条鱼后,上岸后发现新衣服不见了。后来姥姥挨个孩子问,到底也没有找到衣服,也不知是被水冲走了,还是被别的孩子拿去了。到现在,这件事也是一个未知。</h3><div>虽然丢了衣服是大事,但是不识愁滋味的孩子,消停了两天后,又一切照旧了。溪水那么清澈,小鱼那么可爱,伙伴那么好,有什么理由不去玩耍呢?</div> <h3>那时的河水,没有农药,没有塑料袋等乱七八糟的垃圾。那时各家刨来土豆、拔来大葱、采来豆角、茄子等,都是河边清洗好,再拿回家去。我最爱的就是光着脚,在姥姥的目光里,在河里一遍一遍的清洗土豆。脚下清凉,手中润滑,再时不时的捧一捧水洗洗脸,那种冰爽的感觉,比现在吹着空调、喝着冷饮都要美好。再想想过会姥姥就要把这些菜放到锅里炖熟,口水都流出三尺了。</h3> <h3>季节穿梭而过,转眼冬天到了。那时的雪好大,路封了,河冻了,我龟缩在屋里,围着火盆。姥爷专业队里也没有什么活了,就呆在家中,用几根奇怪的大针给一家人织毛巾、耳套。姥姥则给我们每人做了一身棉衣。</h3> <h3>过年的头一天,我穿着姥姥做的厚厚的棉衣,戴着姥爷织的围巾,和姥爷到村口向东张望,那是爸爸来看望姥爷姥姥,顺便接我回家过年的路。当我看到爸爸骑着自行车戴着大棉帽,车上挂着两包点心两瓶酒的时候,我高兴的跑上前去,让爸爸把我抱上自行车,然后推着我,在姥爷的唠叨中,向姥爷家走去。在姥爷家里,姥姥早已炖好了菜,做好了饭,烫好了酒。在炕角上,为我回家过年准备的豆包、豆腐、肉等,早已打好包。</h3><h3><br></h3> <h3>午饭过后,爸爸带着我,走上了回家的路。我回头向站在村口送我们的姥爷姥姥挥手道别,我大声喊道:“姥姥,别想我,过了年我就回来!”</h3><div>然后,爸爸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带着我,一路向东。路依然在,仍然颠簸。树依旧在,不过叶已落尽。河依然有,只是冰已经好厚。四十里外,另一个温暖的屋里,妈妈在等我回家过年。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