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苦难 宽容历史

雁山樵夫冯凤举

<h3><font color="#808080">  </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r> 岁月塑造城市,也改变着城市。东三省的苦难与沧桑,因上世纪上半叶那段黑暗的岁月而留下深深的印记。长春这座城市存留着很多殖民主义遗址,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走在街上,空气中仿佛仍然弥漫着几分复杂的味道。那味道是殖民主义侵略奴役,是中华民族的屈辱苦难,也是中国人民不屈反抗,是人类争取自由和平的光荣斗争,其中始终贯穿着东三省不放一枪就被入侵的窝囊和尴尬。<br> 上午和吉林大学保卫处交流过后,时间还有富余,不敢懈怠,和老孙头等几位兄弟打车前去伪满皇宫博物院,去打开那段尘封的历史,了解溥仪那段从皇帝到平民的屈辱场所。<br> 伪满皇宫地处长春市的东北角,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为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遗址,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伪满皇宫占地数十亩,整个宫廷内大小建筑十余座,主要建筑风格既有欧洲哥特式的建筑,又有“中日合璧”的殿堂,也有中国传统带天井的四合院瓦房,宫廷主体部分以综合门为界分为内廷和外廷两部分。<br> 走进外廷,天井两侧是厢房,这里展览着溥仪从皇帝到公民一生转变的照片:三岁登基,28岁成为满洲国傀儡皇帝,40岁成为战犯,50岁被特赦,最后成为新中国普通公民。<br> 1931年震惊中外的“9.18事变”爆发,一心做着皇帝梦的溥仪认为复辟的机会来了,亲笔写信给日本政府乞求对其复辟给予帮助,而日本也想利用溥仪做傀儡炮制满洲国,达到起长期霸占中国东北的野心,于是日本制造“天津事件”为溥仪出逃制造烟雾。1931年11月10日,在日本军人的护送下,从天津出发,趁着夜色偷渡白河秘密前往东北。就这样,溥仪可耻地走上了出卖祖国,出卖人民的道路,从此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挡箭牌,成为伪满洲政权的傀儡。<br> 天井的正面是缉熙楼,这里是溥仪生活的地方。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关东军派高级特务吉冈到宫中负责监视溥仪,他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监视和控制。溥仪意识到自己是个傀儡皇帝,无公可办公,连办公楼都懒得去,因此,冷清的书斋也兼做溥仪的办公室。缉熙楼因《诗经》“于缉熙敬止”而得名,其本意是前途光明,谁料,溥仪在这里受到日本关东军的操纵,软禁在这里度过了暗无天日十四年光阴。<br> 溥仪一生妃妾众多,但大多红颜命薄,不得善终,后宫生活我没有兴趣,在此略过。穿过缉熙楼来到内廷勤民殿,这里是溥仪登基,接受朝贺,为官吏颁布委任状和授勋的场所。1934年3月1日上午11时,溥仪穿着满洲帝国大元帅装在勤民殿“兰花御座”接受文武百官朝贺,在这里第三次当上了“皇帝”,最终以十分不光彩的方式结束了封建王朝在中国的统治。<br> 溥仪虽然做了日本人的傀儡,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宗,在为满洲国建立初期,溥仪就仿照北京故宫建设奉先殿,将他列祖列宗的牌位都供奉在奉先殿,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九位皇帝及皇后的牌位和画像都供奉在这里,每逢年节或有重要祭祀活动,溥仪都会亲自来拜祭。令人奇怪的是,右侧暖阁里还供奉着佛、儒、道教的各路神像,把它们和自己的列祖列宗一起供奉,真可谓是溥仪的一大创举。<br> 勤民楼旁还有怀远殿、嘉乐殿和同德殿等都是文武百官办公和会客的地方,我对殖民化的封建皇宫的管理体制一无所知,只好草草带过。在东御花园出口处的路牌上写有“建国神庙”,但我却没有找到它,只看见到地上一片仅剩基石的建筑废墟。当初日本在皇宫中修建建国神庙,将象征日本照国之主的“天照大神”作为伪满洲国的建国元神供奉其中,并将“天照大神”立为国教,责令东北人民信奉祭拜,以强化其为奴化人民的核心思想。经打听才知道,这堆废墟不是伪满洲覆灭时苏联红军轰炸的,也不是光复后被愤怒的中国人民捣毁的,而是1945年溥仪逃亡通化前夕,日本关东军为消除罪证自己放火烧毁的。神佛未能改变溥仪可悲的命运,也未能阻止日本的败落,反而留下了侵略中国滔天罪恶的铁证。<br> 皇宫的旁边是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这里封存着日本侵略和奴役东北人民的罪恶,存放着中华民族气贯长虹的抗战精神和卖国汉奸的卑鄙灵魂。参观这样的黑色遗址,心情十分沉重,不愿久留,走马观花,匆匆而过。走出馆来,在文物商店买了几件俄罗斯小礼品,打个滴滴,绝尘而去。<br> 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北三省,扶植傀儡政府,对当地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侵略,使这一地区沦为殖民地,成为日本商品的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对外发动战争的军需基地,这座典型的殖民地“首都”充满了罪恶。自古成王败寇,为什么共产党没有把伪满皇宫一把火烧掉,为什么没有把溥仪这个罪孽深重的末代皇帝杀掉?<br> 在世界历史上,古代灭掉一个国家,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彻底抹掉原来的宫城甚至不惜屠城,历朝历代中,军队靠杀立威,所到之处,杀戮成性,血流成河,掠夺成灾,鸡犬不留,比如隋朝灭成以后,谁就把健康的宫殿彻底销毁,并且在宫殿遗址上浇上大粪,不能让延续多年的“王气”再泛波澜。但历史的存在是不能改变的,是非黑白是不能颠倒的,遗址的意义就在于他们为阳光留下阴影,为历史留下证物,为认识留下线索,为和平留下警示。从文化层面来说,后人也应该直面它,接受它,黑暗也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待文化遗产保护,应以对待文化的宽容,以更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历史。伪满皇宫承载着民族沉重的历史是对国人的警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意味着背叛。让更多人走进伪满皇宫,让它真正发挥好爱国主义和警示教育的物证作用,让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记住这段创巨痛深的历史,捍卫和平,反对战争,以使为鉴,面向未来,发愤图强,振兴中华。<br> 从1932年到1945年,溥仪在伪满皇宫做了近14年的傀儡皇帝,走上了背叛民族和国家的罪恶道路,沦为汉奸和国家的罪人。1950年由苏联引渡回国后,溥仪先后在哈尔滨、抚顺战犯管理所度过了十年的改造生活。服刑期间溥仪没有受到歧视,反而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怀,在长期的思想和劳动改造中,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写出了大量认罪材料,无偿交出了准备后半生享用的大量珍宝,获得政府特赦后重新回归人民的怀抱,并且为新中国的文史和外事活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br> 把一个高高在上的封建统治者改造成普通老百姓,这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共产党不是隋炀帝,不是铁木真,不是洪秀全,更不是李自成,它代表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恩怨。不烧伪满皇宫,不杀败君溥仪,这是一个政党性质的必然,但需要领导人的境界,更需要胸怀。</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