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6月12日,画家黄丽和海燕出版社的郑颖又一次专程从西安、郑州赶来衢州。三年了,老屋的常春藤已爬成了一堵绿色的墙。</h3> <h3>下榻半书房隔壁的“衢隐 故舍”,深巷中的民宿,明亮而洁净。可行李刚打开,拿出的就是一摞改了又改的《外婆家的马》的画稿。</h3><h3>摊开了,再改,各抒己见,如此这般。</h3> <h3>13日晚的《创作的力量》分享会,是征得她们同意后半书房临时添加的节目,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看来,古城喜欢儿童原创图画书的人还真不少。</h3> <h3>专家到了家门口,可不能轻易放过。半书房的小梦,恰到好处地担当了分享会的气质主持。</h3> <h3>在座的有宣传部领导、衢州的少儿作家朋友、电台的编辑主播、衢州广播传媒中心的记者、巨化花径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还有许多绘本爱好者。</h3> <h3>简单而纯粹,就是因为喜欢文学、喜欢《安的种子》,就很认真地坐在这里认真学习和分享。</h3> <h3>巨化花径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们早早来到半书房,这可是离孩子最近的工作。</h3> <h3>黄丽是西安太阳娃插画设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代表作品《安的种子》曾荣获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冰心图书奖、台湾2011年中国时报“开卷”最佳童书奖等。售出的繁体版、韩文、法文、美国中英文版版权,荣获巴黎图书馆协会2015—2016年度选书、2017年美国费里曼图书奖银奖。<br></h3><div>十多年来,她致力于图画书的研究、创作及儿童阅读的推广,足迹遍及中国西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武汉、青岛、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等地。</div> <h3>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表现得如此急躁?为什么我们不再拥有一颗简单安定的心?”黄丽谈起自己创作《安的种子》的初衷。</h3><div>黄丽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急功近利。所以,她要借《安的种子》这本书,在父母和孩子们的心里,种下“安静的种子”,脚步慢一些,让孩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div><div><br></div> <h3>为了让这个故事有一个最合适的背景,她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在西安城南20公里外少陵塬上的兴教寺,为了寻求感觉,为了取景,她一跑三年,在一个个春夏秋冬的更替中,终于找到了想要的那种安静恬淡的感受。就兴教寺内那一地的雪,竟也让她几次踏雪上山,终于领悟了“安”的力量。</h3><h3><br></h3> <h3>大家都被《安的种子》和化了三年时间做成这个绘本的黄丽和郑颖团队感动了,惊叹了!</h3> <h3>黄丽年轻的创作团队,这近二十年来他们团结、进取、努力,收获的当然不仅仅是《安的种子》。</h3> <h3>接下来是郑颖,她是海燕出版社图画书编辑部主任,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46种(次)。她所责编的图书有大家最熟悉的《安的种子》《西西》《青蛙与男孩》获首届和二届丰子恺原创图画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h3><div>2017年,责编的《花儿与歌声》再次荣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018年4月该书又荣获了2017年度“中国好书”。</div><div><br></div> <h3>郑颖从《安的种子》的成功又讲到了她们俩与衢州作家谢华的故事。她说,三年前,一位作家给她们念了谢华老师的童话故事《外婆家的马》,她们很受感染,于是专程从郑州、西安跑到衢州,与谢华老师讨论创作绘本《外婆家的马》。<br></h3><div><br></div> <h3>下图左上角就是那个全国著名童话萧袤,是我仰视的一个偶像。因为汤汤的云和之约,才得以见面,可见当我给他看《外婆家的马》文稿时,内心是如何的忐忑。没想他竟如此热情地推荐了这个作品,从而改变了这个一千来字的幻想故事的命运。人生中的机缘巧合是多么奇妙!</h3> <h3>郑颖儿子今年高考,她是趁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间隙跑到衢州来的,虽说儿子是学霸级的,但填报志愿还有好多东西要母亲来操心。可她更是一个敬业、敏锐、干练的编辑部主任。说起粗制滥造,说起目中没有儿童,说起图书的质量与市场销售的数量……我们看到了她眼中的痛惜、焦虑和前膽。</h3><div><br></div><div><br></div> <h3>她又说到作为出版社并不仅仅只是出好书,更应该着眼培养有潜力的原创作家,让好作家、好作品、好市场形成长远性的良性循环。然后她很自信地宣称,比如《安的种子》的销售,已完全交于市场,目前已达到五十万册的销售量。</h3> <h3>时间回到三年前的2015年11月一个下雨的日子,就是这两个人从西安和郑州万里迢迢地来到衢州巨化谢华的家里,就是因为武汉著名童话作家萧袤的隆重推荐,喜欢上了谢华的一个幻想故事《外婆家的马》。</h3><h3>于是整整一天,黄丽、郑颖轮番上课,给两个只擅长文字人进行绘本启蒙教育。</h3><h3>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绘本故事轮番演绎。目的应该是让《外婆家的马》中的语言更像绘本语言。</h3> <h3>这是目前《外婆家的马》修改了N次的绘本线稿,她们让谢华用沙哑的衢州普通话朗读其中的语言。</h3> <h3>外婆狭小的房子和小东西无边无际的想象是贯穿故事始终的表面矛盾冲突,在这一矛盾冲突不断发展中,展现的却是外婆和小东西之间爱与爱之回报的、夸张而有趣味的温情。</h3> <h3>特别喜欢这一页,小东西从快乐恣意的想象回窥疲惫不堪的外婆,那无辜而惊讶的小可怜模样,实在让人心疼。</h3> <h3>而这一页外婆享受着小东西给予的骑马的快乐,那般目中无人、趾高气扬的霸气,又让人忍俊不禁。</h3> <h3>天黑了,窗外万家灯火。</h3><h3>“外婆,马们现在在干嘛?”</h3><div>“宝贝,在做梦呢!”</div><div>“会梦见我吗?”</div><div>“当然!”外婆这时应把头抵在小东西的额头上。</div><div>“还有你。”小东西说。</div> <h3>黄丽奇谲夸张又丰富饱满的图画,极大扩展了文字的间隙和底蕴,一直只会操弄文字的谢老师,不由不惊叹图画的魅力和强大。</h3> <h3>讲座过程中,现场观众专注倾听、认真记录,并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h3><div>巨化原作协主席王中华第一个发言,他也写过童话作品,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div><div><br></div> <h3>这是当天下午从杭州特意赶来的儿童文学博士孙亚敏,她曾是谢华小说《谁在那里唱歌》的责编。她说:”2009年我曾读过《安的种子》,但今天现场听了绘本的创作过程,我感触很大。在这个追求‘快’的时代”,两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能沉下来、能慢下来,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h3><div><br></div> <h3>毛芦芦是眼下我们衢州收获颇丰的儿童文学作家。她在《安的种子》的创作中,也有自己的体会,她说:”今晚,在半书房,黄丽跟我们分享了《安的种子》的创作过程,讲了她一次次去兴化寺寻找构图细节的故事,春天去,秋天去,冬天也去,直到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安……</h3><div>黄丽讲完,郑颖讲,讲的都是她们对一颗图画书种子的信念和执着。</div><div>我听了,实在是太感动啦!为谢老师的《外婆家的马》高兴,能遇到如此靠谱的画家和编辑,是那些想象之马最大的幸福啊!”</div><div>搞创作的人,最能体会这中间的幸福。</div><div><br></div> <h3>巨化花径幼儿园甘宇平发言,她从一个幼儿教师的角度对这样的创作和作品表示了喜爱,对今后的幼儿阅读方式指导也有了新的体悟。</h3> <h3>这是徐强,网名阿火,他是背了个书包来的,认真聆听,勤于思考的他没来得发言,会后还诚恳地给我发来消息谈自己的感想。</h3> <h3>衢报陈炜也在,低调的他躲在人丛中还是被拍到了,站着的是巨化作协陶群力。谢谢他们的关注。</h3><h3>对了,今天闻婷也来了,在哪儿呢?</h3> <h3>作家谢华也分享了自己对于创作的想法,“创作是一件很有诱惑力的事情,尽管它很艰辛,但它可以把你内心的感动用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我沉迷于这样的文字表达,现在又发现了图画可以有大于文字的表现力。”</h3><div><br></div> <h3>认真阅读和聆听的与会者。</h3> <h3>半书房理解,一直是半书房活动的热心人。</h3> <h3>也许,因此而唤起了孩子阅读的兴超!</h3> <h3>看这孩子多有架势!</h3> <h3>分享会一直开了近两个小时,满满的欢喜和收获,留个合影吧!</h3><h3>感谢广电全媒体记者徐漪、翁倩倩的记录和拍摄;感谢衢州学院邵张峰的全程拍摄!</h3> <h3>这是第二天上午了,我们在半书房门口再合影留念,小小说作家徐均生开车送她们到车站。</h3><h3>她们还要对《外婆家的马》潜心修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与读者见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