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挂菖蒲,带香包……"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独特的习俗,下各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端午节主题活动。活动主要分为"包粽子"、"缝香囊"、"插艾草"、"品粽子"四个环节,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进一步了解了端午节。</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h3> <h3> 端午节习俗</h3><h3> (1)包粽子</h3><h3>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草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2)插艾草</h3><h3>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h3> <h3>(3)佩香囊</h3><h3>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h3> <h3> 今天我们小一班的宝贝们也用手工不织布的方式来自己手工制作一款可爱的粽子小香囊。</h3> <h3>开始咯!!!</h3><h3>"一穿二缝三塞四贴五挂"......</h3><h3>小小口诀真好用😁</h3> <h3>宝贝们在耐心的探索和尝试中,完成作品</h3> <h3>👶:老师,老师,这个香囊做好了,除了可以驱蚊子,是不是还可以驱老鼠🐭?</h3><h3>👩🏫:为什么要驱老鼠🐭?你是不是怕老鼠🐭?</h3><h3>👶:嗯,我想让他驱老鼠🐭</h3> <h3>你看,这样穿过来再穿过去就可以,哦哦……我学会了</h3> <h3>男生做针线活有没有萌萌哒😋😋😋</h3> <h3>我该怎么贴呢?让我先想想</h3> <h3>看着认真的小眼神......</h3> <h3>有模有样的!</h3> <h3>✌️我们的香囊完成了,自己做的香囊虽然有点粗糙,但还是很开心😃</h3> <h3>外婆👵,让我来穿,我想自己做......</h3> <h3>啦啦啦啦......这是我和奶奶一起完成✅的,超开森</h3> <h3>👶👧:园长妈妈,这是我们做的香囊,送给你,这个可以驱蚊子哦!</h3> <h3> 通过这次手工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幼儿对自然生活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毅志力。让我们一起陪孩子度过一个丰富多彩而又快乐的童年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