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图原创:高英</h3><h3><br></h3><h3><b><font color="#b04fbb">一</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h3></h3><h3>曾经,在绝大多数家庭里,父亲都是一家之主。父亲的形象,或威严,或沉默,或和蔼,或亲切。</h3><h3><br></h3><h3></h3><h3></h3><h3>每个人在成年后,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父亲。一位父亲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常常取决于他留给了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印象。</h3><h3><br></h3><h3></h3><h3>童年的记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深入骨髓,牢不可破。</h3><h3><br></h3><h3></h3><h3>在父亲是一家之主的家庭里,即使随着时光的推移,日渐长大的子女会因为具有了独立的思想而颠覆了童年关于父亲的印象,也更改不了父亲在自己年幼时形成的巨大影响。</h3><h3><br></h3><h3></h3><h3>有的人,钦佩自己的父亲;有的人,深爱自己的父亲;有的人,怜悯自己的父亲;有的人,仇恨自己的父亲。既然世间的人是形形色色,社会上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父亲,就会有各各不同的父子感情。</h3><h3><br></h3><h3></h3><h3>父亲就像一本书,需要子女用心去解读。一个人,只有读懂了自己的父亲,才会弄清楚自己的来路,从而能够把握好自己的去向。</h3><h3><br></h3><h3></h3><h3>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对于男孩子来说,父亲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怎样做人;对于女孩子来说,父亲会直接影响到她们如何择偶。</h3><h3><br></h3><h3></h3><h3>这种父亲的直接影响,最常见的是会产生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男孩子很像自己的父亲或者背叛了自己的父亲;女孩子嫁给了与父亲相似的男人或者嫁给了与父亲迥异的男人。</h3><h3><br></h3><h3></h3><h3><b><font color="#b04fbb">二</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h3></h3><h3>毫无疑问,父亲的影响力来自于父亲在子女心目中树立的形象。父亲的形象,却是产生于综合作用力,并非父亲一个人所能塑造完成。</h3><h3><br></h3><h3></h3><h3></h3><h3>首先,父亲的形象靠他本人塑造。父亲经济收入的高低、为人处世的优劣、亲子言行的厚薄,决定了父亲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一个相对完美的父亲自然集“收入高、处世好、爱子女”等综合因素于一身。然而,这样的父亲,并不多见。</h3><h3><br></h3><h3></h3><h3>有的父亲,收入高、处世好,却未必懂得去经营亲子关系,似乎与子女隔着不可逾越的距离;有的父亲,处世好、爱子女,却未必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收入高,无法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有的父亲,收入高、爱子女,却未必是善于言辞和喜欢社会交际,不能给孩子创造出更多人脉资源以供利用……</h3><h3><br></h3><h3></h3><h3>以上只是笼统举例,在实际生活中,父亲的形象更为复杂。</h3><h3><br></h3><h3></h3><h3>其次,父亲的形象来自于子女深刻的关于童年生活中和父亲互动的记忆。提及父亲时,一个人是先想到父亲怒目相向还是笑容可掬,是先想到父亲严厉苛刻还是宽厚包容,诸如此类的印象决定了父亲在这个孩子心目中的形象。</h3><h3><br></h3><h3></h3><h3>最后,父亲的形象来自于母亲的评价。女性在孕育子女的过程中,具有亲子关系的先天优势,这不仅是说女性作为妈妈曾经与胎儿同体过,而且是说一般情况下女性作为妈妈日常与孩子联系更多。由此,母亲所说的话,包括对父亲的评价,所具有的影响力很大。自然,被母亲夸赞的父亲,在子女心中的地位会更高。</h3><h3><br></h3> <h3><b><font color="#b04fbb">三</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h3></h3><h3></h3><h3>与正在积极树立平易近孩形象的新生代父亲不同,老一辈的父亲,要么让人望而生畏,要么整日忙碌在外,要么日常沉默寡言,很少对子女敞开心扉,更谈不上让子女主动来了解自己。</h3><h3><br></h3><h3></h3><h3></h3><h3>于是,在许多家庭中,父亲虽然可以成为一家之主,但是未必能够受到子女的由衷爱戴。孩子们对于父亲的看法,往往来自于母亲对父亲的评价。</h3><h3><br></h3><h3></h3><h3>例如一个整日忙于工作而疏于陪伴家人的父亲,在母亲的评价中可以判若两人。母亲可以对孩子说,因为父亲整日辛苦工作,才支撑起这个家;母亲可以对孩子说,因为父亲心里没有这个家,才总借口工作忙不回来。</h3><h3><br></h3><h3></h3><h3>无论这位母亲说的是不是实话,所作评价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于父亲形象的理解,他们会因为母亲的正面评价而以父亲为荣,会因为母亲的负面评价而以父亲为耻。当然,以父亲为荣的孩子会更积极,以父亲为耻的孩子会更消极。</h3><h3><br></h3><h3></h3><h3>在心理上,出于热爱父母的天性,每个孩子最需要的是对父母的积极解读;出于忠诚于母亲的天性,每个孩子都乐于相信自己母亲对于自己父亲的评价。因此,母亲对于父亲的正面评价既可以促进良性的父子关系又可以利于孩子在长大后积极开拓自己的人生。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母亲在这方面就做得相当成功。</h3><h3><br></h3><h3></h3><h3>然而,现实中常见的却是许多母亲出于自觉弱势的自我保护心理,会把自己对丈夫的反感和嫌弃在日常向围绕在身边的子女传递,从而让子女更加深爱自己。殊不知这样做,会导致子女在成年后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难以拥有幸福人生。</h3><h3><br></h3><h3></h3><h3>不过,这并非是无法破解的亲情困境。一个人要想真正理解自己的父亲,必须懂得把自己母亲关于自己父亲的负面评价搁置一旁。除非自己的父亲是恶棍,否则你会发现,脱离了自己母亲负面评价的父亲,或许是另外一种美好形象。</h3><h3><br></h3><h3></h3><h3><b><font color="#b04fbb">四</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h3></h3><h3></h3><h3>亲子关系出了问题的家庭,往往会使得子女一生都有摆脱不了的阴影。许多子女,尤其是儿子,往往因与父亲对抗而在长大后迷失了做人做事的方向,就像没有根基的浮萍一样。</h3><h3><br></h3><h3></h3><h3></h3><h3>曾经看到过一个极端的心理咨询案例:父亲是个企业家,忙于打拼忽视了陪伴家人,作为全职太太的母亲对丈夫充满了不满和猜忌,一直在对子女诉说自己丈夫的这不好那不好。孩子们全信了。在长大成人之后,以父亲为耻的子女,一个自杀了,一个得了抑郁症,还有一个则在父亲去世后因发现了真相而内疚痛苦不已:原来父亲没有那样不堪,是狭隘的母亲扭曲了父亲的形象。</h3><h3><br></h3><h3></h3><h3>还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当一位小学校长因强奸女生被捕入狱之后,他的妻子悲愤交加,立即打电话告诉了正读高中的儿子。这位母亲完全忽略了儿子会有怎样的感受,原本高大的父亲瞬间变为禽兽,儿子因绝望选择了自杀。虽然这位母亲属于实事求是地跟儿子说了父亲的犯罪事实,但是她没有想过儿子在面对真相的同时需要积极引导,她应该与儿子面谈,告诉儿子,他的父亲只是一时冲动。</h3><h3><br></h3><h3></h3><h3>因此,在家庭生活中,除了父亲自己要积极树立形象之外,母亲作为妻子也要避免把夫妻关系的负面评价带入到父子关系中去,一码归一码,夫妻关系与父子关系并不能等同。</h3><h3><br></h3><h3></h3><h3>有时候,一位好父亲未必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丈夫也未必是一位好父亲。作为子女,要客观地区分开父母之间的恩怨和父亲与自己之间的问题,不要混淆在一起纠缠不已。只有做到这一点,每个人才有可能真正去了解自己的父亲。</h3>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五</b></p><p><br></p><p>人们常说“父爱如山”,这意味着,作为父亲,做人要稳如泰山,做事要扎好根基,对子女要爱得格外深沉。</p><p><br></p><p>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位这样的父亲。这样的父亲,是子女精神的依靠,是子女前进的动力。</p><p><br></p><p>然而,父亲也曾是孩子,父亲也会有一位在他把握之外的父亲,父亲原生家庭的父子关系也会影响到他的一生。我们无法要求自己的父亲完美无缺,正如我们无法一辈辈去追究父亲、父亲的父亲、父亲的父亲的父亲的责任。</p><p><br></p><p>无论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的人,每个人都应直面现实,坦然接受真实的父亲,而非去拿自己的父亲和别人的父亲予以比较,觉得自己的父亲不如别人而怨天尤人。我们不能把父亲看成理想中的神,而应把父亲还原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人。</p><p><br></p><p>家有慈父的人是幸福的。父亲的慈爱,不一定明显表现出来,更不一定会亲口说出来,他总在默默地希望你过得好的同时,还牵挂你活得累不累。纵然他无力为长大后的你遮风避雨,却也是一直真心待你,盼你平安在外。</p><p><br></p><p>理解父亲的苦衷,理解父亲的付出,理解父亲的高大,理解父亲的脆弱,理解父亲的局限,理解父亲的平凡,正如理解我们自己。再倔强的父亲,也不会是铁石心肠;再严肃的父亲,也不会是冷血无情。父亲,同样需要子女来爱自己。</p><p><br></p><p>每个人,都应该向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女主人公学习,尽管她的父亲那样不堪,她也在欣赏父亲的优点,一直尊重着自己的父亲。</p><p><br></p><p>每个人在长大以后,都要放下对父亲的抵触、排斥和对抗,才有希望让自己活成更为理想的模样。毕竟,背负着对父亲的不满乃至仇恨的人,无法展开自己的双翼去自由飞翔。</p><p><br></p><p>如果你爱你的父亲,就请趁他在世时,让他感觉到你对他无条件的爱,让他得到亲情的慰藉;如果你爱你的父亲,万一父亲已经辞世,不要沉溺于悲痛,你的父亲,会继续活在你的心里,活在你的生命中。</p><p><br></p><p>当我们理解了父亲,懂得了父爱,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无论未来的日子是阴是晴,都可以从此坦然前行。</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高英写于2017年6月18日,本文原题目《只有理解了父亲,才能更好地把握住自己的人生》,首发于公众号:高英读人生</span></p><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d5381i5?share_from=self&v=4.4.3"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爱就拉着你的手</a></h3>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本文图系作者原创作品,侵权必究。</span></p><p><br></p>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a4oipkt?share_from=self&v=4.4.3"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如果能看到来年的春</a></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dpzmdil?share_from=self&v=4.4.3"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是谁,在把口琴吹响(外一首)</a></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8yawdlr?share_from=self&v=4.4.3"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与孤独为伴,把最好的自己遇见</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