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已有个把月没回家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值父亲节,想写点什么,眼底涌起的热浪就滑落键盘,,,,</h3><div> 父亲,一个典型的农村男人,记忆中为父总是比农民多一点见识,又比读书人少一丝卷气儿,1.72左右,可小时候总觉得高大无比,不笑的时候,严肃的让人却步,脸上的每一肌纹理都能发火,因此我们兄妹三人从不敢太造次,不过,大多数时间,都对我们宠爱有加。</div><div> 小时候,家里并不是很富裕,可他还是会竭尽全力让我们好过点,那时候一毛钱的冰袋,就是那种花花绿绿,各种颜色的,小孩总是爱不释手,炎热的夏季,爸爸会给我们批发一些,别提其他小孩多羡慕了,即便富裕的大叔家,也从未这般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是的我总会趾高气昂的招摇过市。三个小孩中父亲最宠爱的就是我,我也就恃宠而骄,如果哥哥稍微欺负我一点,都能从早哭到晚,只等父亲回来为我申冤,很多时候都是看爸爸进门了,开始装哭,哥哥便会难逃厄运,都感慨自己,奥斯卡欠我一个小金人啊。</div><div> 时间太快太快,转眼我就离开父母,去县城求学,初次离家其实更多的是喜悦,以为终于可以离开父母每日的唠叨,结果周三不到就哭的撕心裂肺,11岁的孩子还学不会更多表达情感的方法,只有眼泪,去闹着要在乡里读书,不离开家了,爸爸很严肃的告诉我必须去,那是多少人考不上的,当时学费还是借的,记得很清楚434元!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出人头地。可是青春期的叛逆,奈何以学区第二全县第20的成绩进校也没能让我去银川上学,父亲脸上的失落清晰的连路上的蚂蚁都看得见,父亲去为我报考,结果少说了0.5,大太阳下微胖的他汗流满面,却又返回为我再去改正了一次,其实那0.5根本不影响任何事情,最终我已4.5分之差与省高中分道扬镳。</div><div> 高中又是父亲陪我去报道,似乎我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是他在我身边,高中的我进入了重点班,如愿考上了父亲并不满意的大学,父亲一直不愿意我离开宁夏去读书,离家太远,毕竟就这么一个女儿。可18岁少年对世界的向往,怎么可能被阻拦,踏上去西安的火车,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激动、喜悦、憧憬,可父亲脸上多的却是我读不懂的表情,九月份的西安热的让人难熬,一夜的颠簸,终于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水泥墙的宿舍楼,破烂的教学楼,让我扭头就走</div><div> ,“爸爸,我们回去吧,我复读一年,考个好点的学校”。:</div><div> “来都来了,再看看”</div><div> 在学长的带领下完成了一系列手续,我和父亲去找了清真饭馆,然第二天父亲就要赶火车回去了,送他上了公交,我的眼泪开始肆无忌惮,那么大那么陌生的城市,就剩我一个人了。而且一学期只能回家一次,弃学的念头冲撞着大脑,终于理解父亲为何不让我远走,他背过头不忍看我一眼,,,</div><div> 寒假回去,20岁的我还是会撒娇躺在爸爸的腿上玩手机,还是和他在一个盆里洗脚,无话不说,16岁嫁到我家的嫂子,总是羡慕不已,可是这一年来,因为一些事情,我伤害了我最爱的父亲,我曾试图去弥补,才知道微不足道。昨天站在讲台讲朱自清的《背影》</div><div>看到文中的两处“聪明”时,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以前觉得这短短的散文不过是篇优秀文章,今日看起来却字字戳心,无论是自责自己过于聪明,还是三言两语写尽父子生活的困境。还没看到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我的眼眶就湿润了。也许是过了25岁,才能理解这些文字。小时候常常骑在爸爸的脖子上,现在却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僵,自己跟爸爸的交流也越来越少。</div><div> 我突然想起了很多。爸爸在车站送自己的那一天,自己两步并作一步往火车站赶着,而爸爸慢吞吞地,好像怎么也走不快。见爸爸落在后面,自己还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不断催促着“快一点儿、快一点儿”,埋怨他怎么走得那么慢。爸爸当时的表情很复杂。现在想起来,爸爸是农民,平日里行走如风,怎么会走得慢?他也许只是想在这最后一段旅程里多陪陪自己的女儿,多说说话。也许自己根本就没有理解过爸爸的意思,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div><div> 不禁哭泣,台下的学生一片愕然,他们不懂老师为何如此激动,竟至于哭泣,他们不懂这文章何以感人至此……</div><div>父亲,一首唱不完的歌,一本读不完的诗,一生相伴的人</div><div>又是父亲节,太多复杂情感难以启齿,两代人的沟壑太深,我们彼此理解但都互不妥协,但我从未责怨,血浓于水大抵如此。写下此文,已是泪流满面,父亲母亲,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改变我对你们爱。</div><div>只希望我的父亲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也祝天下的父亲都平安喜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