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兰亭雅集——第四更,惜春,一个冷心冷面的明白人。

兰亭雅玉(金兰)

<h1>《红楼梦》是古今第一奇书,是一部生活的大百科全书,读透了它,也就参悟了生活。自小起读了很多遍的《红楼梦》,一直想写写里面的人物,却总不敢写,太浩瀚了,怕自己把握不好失了分寸水准。这些天很闲,怕自己憋出毛病来,总要找点事情做,就打算先从惜春写起来吧。</h1><h1><br /></h1><h1>贾府四春里,除了探春,我最欣赏的就是惜春了。</h1><h1>惜春小小年纪,在《红楼梦》里出场很少,但次次让人惊艳。<br />作为绿叶陪衬的场次不多说了,咱们来看看几次重要的出场:</h1> <h1>惜春第一次出场,是黛玉进贾府那回,作者一笔带过:"身量未足,形容尚小。"那时惜春还个小屁孩,没啥可说的。</h1><h1><br /></h1><h1>第二次就是刘姥姥一进大观园那回,刘姥姥在凤姐鸳鸯的导演下,为博贾府的贵人们开心,作丑扮乖,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然后所有人笑的前仰后合地动山摇,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br />从这段可以看出,惜春已是个十足十娇俏可爱的公府小姐。她最亲近的人是奶娘。</h1><h1><br />第三次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几十万字的巨著《红楼梦》,唯一夸惜春聪明漂亮的是刘姥姥。<br /></h1><h3>《红楼梦》第40回,贾母领着刘姥姥逛大观园。刘姥姥听说惜春会画画,竟喜得忙跑过来,拉着惜春的手说道:"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赞叹之情跃然脸上。</h3><h3><br /></h3><h1>第四回出场,在小说的后半部抄检大观园,惜春的丫鬟入画被查出私藏财物面临处罚,事出有因,王熙凤都打算从轻发落,惜春却不顾一起长大的情分,非要撵走入画。</h1><h1><br /></h1><h1>凤姐对抄检大观园的态度本就暧昧,赃物抄了出来倒也没有疾言厉色,还许入画解释。入画说这些东西是宁国府的珍大爷赏给她哥哥的,送回家去怕他叔叔都花了,就托园子里的张妈传递进来交由入画收着。凤姐听见这番解释,到觉得说得通,这倒是传递人的不是,便要恕她。</h1><h1><br /></h1><h3>惜春却说:"我竟不知道!嫂子要打带她出去打吧,我听不惯。嫂子别饶他。这里人多,要不管了他,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么样呢。嫂子要依他,我也不依!"王熙凤又为入画求了几句情,惜春只不依,坚决让尤氏将入画带了回去,并从此誓绝宁国府:"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没脸,我如何去见人?今日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听说,跪地哀求,百般苦告。<br />尤氏和奶妈等人也都十分说情。谁知惜春年幼,天性孤僻,任人怎说,只是咬定牙,断乎不肯留着。尤氏只道惜春心冷意冷,心狠意狠,愤愤带着入画去了。</h3><h3><br /></h3><h1><br /></h1><h1><br /></h1><h1><br /></h1><h1><br /></h1><h1><br /></h1><h3><br /></h3> <h1>咱们来看看入画被查出的是什么赃物:一大包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副玉带版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男人鞋袜暂且不说,那玉带和银子真的是价值不菲。要知道贾府的小姐一个月只能攒下几百钱,想来贾府的主子们都未必见过这么大笔的银两。</h1><h1><br /></h1><h1>惜春的哥哥是贾珍身边的小厮,据入画说这些都是珍大爷赏他哥哥的。贾珍如此出手阔绰地打赏一个小厮,按照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常理,想必入画哥哥和贾珍之间必定有些不可描述的肮脏勾当,说入画哥哥是贾珍养得男宠也很有可能。</h1><h1><br /></h1><h1>惜春是贾珍胞妹,自幼丧母,很小便离开宁府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和父兄感情极淡。我们通读《红楼梦》可以看到:惜春似乎从来没有去过宁府,其父贾敬寿辰、大侄媳妇秦可卿惊动朝野的丧礼、甚至她老爹贾敬去世都没有见过惜春的影子。</h1><h1><br /></h1><h1>这就奇了,惜春这个孩子看似要从头到尾要绝了与宁府的牵连,唯一有联络的大概就是这个自小从宁府带了来的小丫鬟入画吧。惜春一个孤孤单单的小女孩,身边没有父母兄弟姐妹,在亲戚这里长大,最亲的应该就是这个自小陪伴长大的丫头入画了吧。可是让读者不解的是,一旦入画与宁府有了不好的干系,惜春就毫不犹豫地舍弃了入画。</h1><h1><br /></h1><h1>可能大家会觉得觉得惜春没有人情味,连自己贴身丫鬟都不护着,不说宝玉这个多情种子,看看探春对丫鬟,看看黛玉对紫娟,个个都护着身边人。惜春为什么不这样呢?</h1><h1><br /></h1> <h1><br />因为宁国府当家人贾珍带领一众子弟胡作非为,荒淫奢靡,扒灰乱伦,太过不堪,</h1><h1>作为当家主母的尤氏又不敢劝阻听之任之。</h1><h1>流言蜚语传得到处都是,出自宁府的惜春也会听到一些,谁都要面子的,小姑娘惜春更是,娘家这么恶心,所以她自然不喜欢那个除了门口的石狮子以外都不干净的宁府,尤其不待见自己的哥哥嫂子。</h1><h1><br /></h1><h1>我看一下原著里一下这段吧:</h1><h1><br /></h1><h3>可巧这日尤氏来看凤姐,坐了一回,又看李纨等。忽见惜春遣人来请,尤氏到他房中,惜春便将昨夜之事细细告诉了,又命人将入画的东西一概要来与尤氏过 目。尤氏道:"实是你哥哥赏他哥哥的。只不该私自传送,如今官盐反成了私盐了。"<br />因骂入画:"糊涂东西!"<br />惜春道:"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这些姊妹, 独我的丫头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昨儿叫凤姐姐带了他去,又不肯。今日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br />入画听说,跪地哀求,百般苦 告。<br />尤氏和奶妈等人也都十分解说:"他不过一时糊涂,下次再不敢的。看他从小儿伏侍一场。"<br />谁知惜春年幼,天性孤僻,任人怎说,只是咬定牙,断乎不肯留 着。更又说道:"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闻得多少议论,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br />尤氏道:"谁敢议论什么?又有 什么可议论的?姑娘是谁?我们是谁?姑娘既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br />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好躲是非的,我反寻是 非,成个什么人了。况且古人说的,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够了,以后你们有事好歹别累我。"<br />尤氏听了,又气 又好笑,因向地下众人道:"怪道人人都说四姑娘年轻糊涂,我只不信。你们听这些话,无原无故,又没轻重,真真的叫人寒心。"<br />众人都劝说道:"姑娘年轻,奶 奶自然该吃些亏的。"<br />惜春冷笑道:"我虽年轻,这话却不年轻。你们不看书,不识字,所以都是呆子,倒说我糊涂。"尤氏道:"你是状元,第一个才子!我们糊 涂人,不如你明白。"<br />惜春道:"据你这话就不明白。状元难道没有糊涂的?可知你们这些人都是世俗之见,那里眼里识的出真假、心里分的出好歹来?你们要看真 人,总在最初一步的心上看起,才能明白呢。"尤氏笑道:"好,好,才是才子,这会子又做大和尚,讲起参悟来了。"<br />惜春道:"我也不是什么参悟。我看如今人 一概也都是入画一般,没有什么大说头儿。"<br />尤氏道:"可知你真是个心冷嘴冷的人。"<br />惜春道:"怎么我不冷!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br />尤 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只是今日惜春分中不好发作,忍耐了大半天。<br />今见惜春又说这话,因按捺不住,便问道:"怎么就带累 了你?你的丫头的不是,无故说我;我倒忍了这半日,你倒越发得了意,只管说这些话。你是千金小姐,我们以后就不亲近你,仔细带累了小姐的美名儿!即刻就叫 人将入画带了过去。"<br />说着,便赌气起身去了。<br />惜春道:"你这一去了,若果然不来,倒也省了口舌是非,大家倒还干净。"<br />尤氏听了,越发生气,但终久他是姑 娘,任凭怎么样也不好和他认真的拌起嘴来,只得索性忍了这口气。便也不答言,一径往前边去了。</h3><h1><br /></h1><h1><br /></h1><h1><br /></h1><h1><br /></h1> <h1>大家仔细看这一段,主角是尤氏和惜春,但是身边还跟着一大票丫鬟和婆子,这些都是配角,看起来好像是惜春和尤氏在吵架。<br />其实是两个人在撇清关系!</h1><br /><h1>尤氏一来就说是入画的错,说入画是"糊涂东西"!<br />然后惜春说"你们管教不严",说的是入画的哥哥尤氏没管好。<br />尤氏不接这个话茬,还是说入画 "不过一时糊涂"。<br />惜春气的不行,说不但不要入画,连我跟你们东府都不敢沾边了。意思是不要入画的原因是因为入画和东府沾了边。这还是说,错在东府。<br />接着二人撕破脸了……</h1><h1><br /></h1><h1>最后尤氏还是给了个结语:"你的丫头的不是,无故说我。"总结:还是你入画的错!<br />惜春结语:千万别来了,"省了口舌是非,大家倒还干净"。总结,都是你东府不干净!<br />两个人到最后还是在撇开关系……</h1><h1><br /></h1><h1>说真的,惜春这么做,实属无奈,未出阁的姑娘粘上风月情事,别说过去,现在也简直要命。想想尤三姐尤二姐,在宁府住了一段,扯出多少不堪的事情。最后柳湘莲听说了这些退了尤三姐的婚,三姐拔剑自刎。虽然三姐本身也不大洁身自好,但宁府这个污秽的恶名是足以杀人的啊!<br />尤氏身为大嫂,还是上了年纪的大嫂,东府已经那么肮脏了,就是担下这个罪名又能怎么样呢,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这点事对于东府的名声来说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身为大嫂是应该保护一下自己小姑子的声誉的。<br />尤氏倒好,一来就先给小姑子的丫鬟定罪,走了还要下个结语。<br />对于惜春来说,这种飞来横祸,家里人不帮忙,还都推到她头上。</h1><h1><br /></h1><h1><br /></h1><h1>什么叫家人的温暖哟,惜春可是从来看不到的。<br />家人带给她的除了羞辱都是羞辱,尤氏还说惜春让她心寒,我看她也不逞多让嘛。<br />所以我说,尤氏这个人,一点担当都没有!!惜春这个小姑娘是真真可怜的,没有爹娘疼,哥嫂更不在乎她,如果她不是活得通透明白懂得自保,早被他们像蚂蚁一样碾死了!</h1><h1><br /></h1><h1><br /></h1> <h1>官盐成了私盐这个也是有说头的,为什么入画做这件事要偷偷摸摸,不敢让自己家小姐知道。惜春对东府这么深恶痛绝,惜春的丫鬟们会不知道吗?</h1><h3><br /></h3><h1>我猜想必定是惜春早有前言,禁止自己的丫鬟们跟东府往来,因为口舌是非,东府的恶名也应该是惜春从其他下人口中得知的,惜春本身根本不敢沾东府。</h1><h1><br /></h1>书中东府死人两次,惜春都躲在荣国府没回去。所以入画即使做的事是正当的事,也不敢让小姐知道。所以其实入画被赶出去,很可能并不委屈……<h3> <br /></h3> <h1>小时候读《红楼梦》觉得惜春无情冷血,现在看来,觉得她是虽身世可怜却英明果断,小小年纪却世事洞明,可敬可佩也!</h1><h1><br /></h1><h1>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十二个人里有三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儿(或者相当于孤儿),黛玉算一个,湘云算一个,惜春也算一个。(惜春自幼丧母,父亲一心修道,从来不过问她,等于没有父母)。</h1><h1><br /></h1><h1>黛玉是贾母最疼的孙辈之一(还有一个是宝玉),寄居在外祖母家,尚且如履薄冰处处小心,不敢行错踏差;湘云襁褓之中父母亡,由叔婶抚养,也是屏气敛声闲小心翼翼过日子,时常还要帮着婶婶家作针线补贴家用,也只有在贾府才有今天快乐的日子;惜春呢?自小被叔伯奶奶(贾母)接来养着,贾母看起来和她并不亲,尽个亲戚情分而已。老太太和黛玉最亲。小说里说黛玉小时候是和宝玉一起住在贾母房里的,而惜春却是一直单独跟着奶娘的。</h1><h1><br /></h1><h1>没有长辈亲人庇护,又在人情错综复杂的贾府,这个孩子是很早熟的,很多事情早早就看得明白,她不像探春积极入世打拼出一片天,也不似迎春般懦弱、"虎狼屯于阶陛而尚谈因果"。惜春就是惜春,她一眼望穿了人生的本质。我只过好我的,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何苦让你们带累坏了我?</h1><h1><br /></h1><h1>她从繁华一下子看到了衰亡虚无,《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惜春早就了悟:一切都是虚妄,何必要沾染这些不堪的种种?所以她要切割、要撇清,要做自己。所以最后只有她走了出来,割弃尘缘,出家做了尼姑。</h1> <h1>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最难忘里惜春的一个大白眼。用惊鸿一瞥形容似乎不大恰当,但是也想不出更好的词了,翻白眼翻得这么好看、这么高贵脱俗的,也只有惜春了。</h1><h1>惜春一个大白眼送给尤氏,和宁国府彻底断了往来。</h1><h1><br /></h1><h1>我们现代人活得累,活得苟且就在于我们的贪婪,在于我们的不愿割弃。</h1><h1><br /></h1><h1>惜春说过一句气壮山河的话: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深深叹服!</h1><h1><br /></h1><h1>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太多应该割弃的东西,比如成天带给自己负能量的朋友、毫无意义的手机游戏和八卦新闻、没有任何质量的社交酒局、不思进取还总是拉你入泥潭同事亲友、任意侵犯你私人空间的导师领导、暧昧不清的异性、贪婪自私刚愎自用的合伙人……</h1><h1><br /></h1><h1>各种利益牵绊使得我们瞻前顾后舍不得割弃这些,所以最后往往带累坏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做不好,该得的利益得不到,浪费了时间,荒疏了专业,把自己搞得狼狈憔悴。在琐碎乏味的生活里捱日子,成不了别人,也做不成自己,才是最尴尬。</h1><h1><br /></h1><h1><br /></h1> <h1>惜春说,"舍不得入画,我也不能了悟了。"惜春什么都可以舍弃,包括自己。在贾府尚兴旺时她就和智能儿一起玩耍,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她时玩笑说:"赶明剃了头和智能儿一处做姑子去",荣华富贵于她并不难割舍,做侯门小姐倒不如做姑子自在。</h1><h1><br /></h1><h1>惜春仿佛红楼梦中唯一一个醒着的人,面冷心冷,心狠意狠,冷眼旁观着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冷子兴作为一个局外人旁观四大家族,看到的只是表面,而惜春作为贾府小姐,是个真正的局内人,却能看得更加透彻,实属难得。仿佛她从头到尾都不应该属于贾府,更像是从天上派下来冷静观察参悟贾府兴衰的一个仙人。</h1><h1><br /></h1><h1>所以贾母命惜春画大观园全图,刘姥姥说惜春,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真是发自肺腑的赞叹,我都觉得惜春是个神仙托生的,太通透太能了悟了!</h1> <h1>文末,我们看看《红楼梦十二曲》写给惜春的《虚花悟》:大家自己了悟吧!</h1><h1><br /></h1>[清] 曹雪芹<h1><br /></h1>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br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br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br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br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br />青枫林下鬼吟哦,<br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br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br />春荣秋谢花折磨。<br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br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br />上结着长生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