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民俗文化——丧葬风俗实录

聿曰土旦

<h3>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 </h3><div>  无疑,民俗文化的发展都带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各个地区既有着华夏文明的联结性的相通性,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即使在同一省区,各个微观区域的民俗文化也有着各自的特点。</div> <h3>  济宁世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是儒学发源地,其民俗文化则是在历史与传统中逐渐发展和延续下来的,意境久远,显示出民俗文化的传承性,同时由于区域内各地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又展现出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性。</h3><div> 接下来以我本人家乡周边民俗文化为蓝本,加之沿袭圣城曲阜民俗文化为核心,用大量可贵的真实资料和丰富的民事活动,全面介绍一下“孔孟之乡”——山东•济宁的民俗风情。涵盖孔孟之乡祭礼民俗,婚礼民俗,礼仪民俗,饮食民俗,生活习俗,民间工艺等。</div><div> 我的家乡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西庄村,古代隶属于兖州府邹县西南乡,古称西南乡古邾西窵庄。建国以后为了加强对微山湖湖区的管理,遂成立微山县,驻地夏镇,微山县南北狭长,我们则位于最北端,虽然隶属于微山县,但是村里很多老人却一辈子也没有去过县城,原因就是太远了,这从而也导致我们和县城那边的乡镇在方言口音、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相比之下反而和济宁市区、邹城市、曲阜市在这两个方面是大致相同的。<br></div><div><br></div><div><br></div><div>(戊戌初夏在曲阜大成殿观看祭孔仪式)<br></div> <h3>《孔孟之乡丧葬风俗实录》</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本文根据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鹿楼镇王书法兄台撰《丰沛县丧葬风俗杂理录》为总纲,并结合我自己家乡当地风俗加以增添修改。)</font></h3><h3><br></h3> <h3>前言</h3><h3><br></h3><div>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的寿命短短匆匆不过百年,七十即是古来稀。生老病死是人生规律,总结来说,人生就是三场宴席:自己的出生祝酒——人生起点;自己的结婚喜宴——人生高潮;自己的葬礼丧席——人生终点。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一场轰轰烈烈的白事,被人们看作是一个人一生的完美归宿,足可抵消死者一生的苦闷哀愁。</div><div> 过去的丧俗礼仪繁杂,讲究也很多,再说“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一套套独具特色、繁琐复杂的丧葬习俗。乡民们一辈子与土打交道,在土里耕耘,在土里刨食,最终的归宿也是入土,都祈盼自己能拥有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div><div> 现代社会知识传播迅速、民智开化;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时代的发展进步,对封建糟粕的摒弃;市场经济对农村进一步的冲击,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加;人们生活娱乐方式新式多样等一系列原因,丧葬仪式变得越来越去繁就简,加上近几年政府推出“移风易俗”的政策,导致一些沿袭千年的风俗文化几近消亡。我自幼在农村生活长大,决心用笔记录历史,作为对家乡的反哺,对先辈的纪念,对民俗的记念。</div> <h3>一、送终</h3><div><br></div><div> 老人去世了,不能说死了,这是对死者的不尊敬,要讳言说“老了”、“走了”、“成仙”、“仙逝”、“作古”等。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旧时交通闭塞,人口流动极为缓慢,乡人大都寿终或病死,弥留之际,亲人们依依不舍,将亡人牵挂亲人。儿女们日夜侍奉,不离左右,同时给在外的子女捎话传信,催其速返。在接到此类通知后,子女一般都日夜兼程,力争与亲人生见上最后一面,若见不上面,则老人死不瞑目,儿女遗憾终生,还会被指为不孝。</div><div><br></div><div> 当事人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通常情况下会强忍住最后一口气,会出现所谓的“回光返照”,一方面想见儿女们最后一面,另一方面要当着众人交待一下身后事,叫“托家事”。在亲属的守护下,度过弥留的时刻,这叫挺丧,亦叫做“送终”,老人也是难得的善终,这也是人们通常盼望“五福临门”中的“五福”之一。爷死舅家大,娘亡娘家大,病危之际,男的要请舅家人来探望,女的要请娘家人来问病,万一病故,好让他们知道人是怎样死的。<br></div> <h3>二、置办寿衣、棺材</h3><h3><br></h3><div> 在老人临终前,儿女要为老人置办好寿衣、寿帽、寿靴,俗称“送老衣”。一般由女儿置办,没有女儿的由儿子置办,有的要求寿衣要在闰年闰月缝制,取“功德润泽后人”之意;选择闰月的时候做寿衣,因为闰月的时间不多,哪年哪月也轮不到用上,间接寓意长寿,也是图个吉利。头上有帽,上衣一般为棉袄或夹衣,不能穿褂子,因褂子与“挂子”谐音,免得将儿子挂去阴间;下衣为棉裤或单裤,脚上穿靴子或鞋子。女性头戴凤冠或古代老太们所带的帽子,穿掩襟上衣。</div><div><br></div><div> 在寿衣颜色上,大都选红、青、蓝等色,寿衣里子多选用红色,意味着后辈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忌用黑色;在寿衣长度上,寿衣袖子要能遮住手梢,忌讳袖短露手,否则,意味着后辈儿孙会衣不蔽体、伸手讨饭;在寿衣件数上,要穿单不穿双,以避免凶事成双;在寿衣纹理上,要穿平纹布,忌穿斜纹布,寓意为后辈人不搞邪门歪道;在寿衣材质上,寿衣要两头见棉,即有棉衣、棉裤,冬夏如此,取“以棉(眠)为安”之意;可用绸子但不能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谐音,不吉利;在寿衣穿着上,忌给死者穿皮衣皮鞋,因为皮子是畜皮,穿了怕来世变成畜生;在寿衣缝制上,寿衣不能用布纽子(扣子),因为纽子和“扭子”谐音,怕后代出“逆子”,只钉布带子,取“带子——后继有人”之意,如果有纽子,一定要摘下,但不能用剪刀等铁器剪掉。</div><div><br></div><div> 过去备棺材,木材以柏木为最好,楠木为上,次用杂木、楸、椿、榆等,禁用槐木。板料越厚、棺材越大越好,最孬的棺材叫“狗碰头”,指的是一种粗劣的薄板棺材,因为古代多有野狗野狼,嗅到尸体的气味会用头把棺材板撞破去吃里面的尸体,所以“狗碰头”的意思是野狗用头就可以撞破的棺材板。</div><div><br></div> <h3>三、穿寿衣</h3><h3><br></h3><div> 死者在断气前,家人就要帮其穿上寿衣,一则死后尸体僵硬不好穿;二则说是人死了再穿,就意味着光着身子走了,到了阴间还是无衣,会沦落为孤魂野鬼。为亡人穿衣时孝子不能哭,一说怕泪洒尸体,引起走尸、僵尸;另一说眼泪滴在尸体上,死者会留恋而不走,且不得超生。</div><div><br></div><div> 死者临终时,亲人们就要为其剃头(男)、梳头(女)、净身、整容,由死者直系子女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给死者擦净躯体,通常以“三袱子”为限,即抹拭时将布帕浸水拧干三遭,称“三把”,亦称“洗丧”:一把抹头脸;二把抹胸腹;三把抹脚腿。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死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div> <h3>四、移床</h3><h3><br></h3><div> 老人临终时,要将老人放在一张下面铺满秸秆的草席垫子床(灵床),或者用高梁杆做的“箔”(当地叫这个名子,古代没有海绵垫子一般将箔铺于床上)上,一起移至正厅内,农村称“堂屋当门”,搬出正厅内所有家具装饰,只留下这张床,床顶后墙。老人的头朝门、脚朝里,在老人临终的最后时刻口,将床前移,称为移床。移床的目的是让老人故去后能顺利走出家门,灵魂早日到冥府安息,免得滞留家中不得安宁。等成殓完毕、将死者放进棺材后,灵床就要被翻过来丢弃在外边,活着的人不再在这张床上睡觉,民俗认为不祥。</div> <h3>五、指路(喊路)</h3><h3><br></h3><div> 指路,俗称喊路,也叫喊魂,意为让亡魂升入仙界,也是告知乡里亲邻老人去世消息的方法。老人死亡后(本地俗称“倒头”或称“咽气”。),死者的长子(长子不在由长孙,长子、长孙都没有,由其它儿子或女儿)手持一称杆,站在门右侧,指向西南方向,边喊三声“爹(娘),您顺着大路向西南!”本地风俗只要死者还有一丝气,绝对是不能动哭声的,认为哭不吉利,只能在尸体摆放停当后,全家举哀,放声恸哭,用瓦盆作纸盆,于死者头部的供桌前面烧上第一把纸,许多地方叫烧“引路纸”,本地俗称“倒头纸”。人们认为烧纸就是给死者送钱,以此祈使死者带够买路的银两“盘缠”,好顺利去西天成仙。</div><div><br></div><div> 为什么人死后往西南而不是往东南、东北、西北等其他地方呢?因为天地的四面八方分为四道,东南为禽道,西南为神道,西北为兽道,东北为鬼道。祖辈相传,西南是佛祖居住的地方,是西方极乐世界,唐僧不辞千辛万苦往西南方向的天竺(今印度)求取真经,其原因也正在此。凡人死后,人们普遍的愿望是死者能“回老家”、“上天堂”,由此人们便盼望故去的至亲之人奔向圣地,并尽力为故者指引通往圣地之路。</div> <h3>六、小殓</h3><h3><br></h3><div> 死者是男子,把灵床停于正寝;死者是女子,则把灵床停于内寝(即室内冲门或偏右之地)。人死后,要仰面朝天躺着,用一张轻薄的黄裱纸(本地一般用“火纸”就是烧的纸钱)或白纸把脸盖上,俗叫“苫脸纸”。一说是因为人死后脸色会变得难看,怕亲人伤感或害怕,用“苫脸纸”遮住;一说是观察死者是否假死,若是假死,气出纸动,还可抢救复生;还有让死者安息之意。只有死人才能用纸把脸盖上,因此,人们非常忌讳活人用纸盖脸,怕惹来不祥。</div><div><br></div><div> 人死后含物的礼俗古已有之,古人曰:“以玉实死者口谓之含”,《后汉书·礼仪志》载:“帝崩,口含以珠”,历代帝王、贵族均用此礼。当然,中国礼仪有不能过格的传统,非帝王将相不能越礼,这是封建等级观念。人刚咽气,要把预备好的“噙口钱”放人口内,“噙口钱”也叫“口实”,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穿上红线,放人死者口内后,把红线另一段拴在寿衣布带上或挂在耳朵上(男左女右),防止溜入腹内,待盛殓时揪掉红线。这种做法一是钱为宝,叫“口中含宝”;二是辛劳一生,最后带走点“落(此处读lao)头”;三是投胎脱生,有了“噙口钱”则来世不受穷。有的地方是用一块银质的小鱼,叫做“噙口鱼”,意为“含人”(人与银谐音)。</div><div><br></div><div> 尸体停灵时,要用苘绳(本地一般用稻草绳)缚住死者的双足腕,俗叫“绊脚绳”。传说,“停尸”期间,如果遇上打雷闪电或猫从身上跳过,死人会突然站起来,碰上什么东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放手,叫做“死不丢手”,非常吓人。所以,要用苘绳绊上死者的脚,到大殓盖棺时再解去,不然亡人在阴间就不能走路。</div><div><br></div><div> 亡人已逝,要包一包麸子放在死者左手中,把一串用线串起来的小面饼塞在死者右手里,曰“打狗饼”,小饼个数与死者年岁相等,同时念歌:“走到蚂蚁山,麸子撒两边。走到恶狗山,饼子撒两边。”使死者在去阴司的路上一路平安,不被蚂蚁啃噬尸体和被恶狗咬。还有的地方在死者手里要攥块馍馍,意思是在黄泉路上有饭吃,来世不缺口粮。</div><div><br></div><div> 在灵床前放一张四方桌作为供桌,桌子内靠死者头部右侧放谷草(隐身草)一束,谷草的根数跟死者的寿数相等。过去传说,人死后“魂”就离开了身体,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只觉得很轻松,就到处游玩,为了使他玩得愉快,暂时不让他看到自己的遗体,就用这些谷草隐藏起来;另一种说法是,人死后两天以内鬼魂还不让进“阴曹地府”,在阴间也不能胡游乱逛,又不能附体,所以要铺上“隐身草”让他暂时藏身。</div><div><br></div><div> 在供桌上要放上供品食物、弓、箭、瓦、三个用面捏的小鸟、燃香烛及一盏小油灯(长明灯),供品食物是给勾魂使者黑白无常打尖用的和给死者走在黄泉路上享用的,弓、箭、瓦、三个面小鸟的用处在发丧一段中另有叙述,灯是为死者去阴曹地府路上照明用的。</div><div><br></div><div> 在供桌底下放一个瓦盆,盆底居中钻孔,死者有几个儿子就穿几个孔,称为“牢盆”,临发丧的时候由长子摔碎。另在牢盆内放一个小陶罐瓶子(蜂蜜罐、倒头罐),内装煮熟的面条,瓶口用三张小烙馍覆在一起正好盖住,插筷子一双,名为“阴阳瓶”。因为死人和活人不一样,活人用筷子进食很方便,而死人已脱离躯壳,只有灵魂飘游在冥界,不再能自如地使用筷子,所以,只有祭品的碗盆上面才竖插筷子,本地吃面条最忌讳筷子插在碗正中。</div><div>尤为注意的是,派人购置牢盆、油灯、倒头罐时不能讲价格,卖主要多少钱,丧家就付多少钱。</div> <h3>七、启丧</h3><h3><br></h3><div> 一旦亲人逝世,会请派几位在村上有威望、有能力的人担任“大总理”,丧葬之事由他料理,帮忙者由他分配指挥,负责葬礼期间的各项具体大小事宜。再指定个账房先生,租借灵棚、圆桌子、板凳,买火纸、白麻布;近门的妇女们帮忙做孝服(现在一般都是租借的,和其他家伙事一起),请人扎纸扎、找掌勺主厨的大师傅、买菜买酒水等。俗语谓“孝子头,满街流。”此时重孝子请人操办丧事都要先给人磕头,被请的人到家后,全家人都要磕头,然后才能商量事情,主要是商定发丧的时间。</div><div><br></div><div> 首先在大门口放一纸扎,即一根玉米秸棒上部夹系着一摞火纸,火纸的张数与死者年龄相同,其位置是男放左侧、女放右侧。接下来就是在大门上贴白纸,表示家中有丧事,近门的几家都要贴,且主家在丧后三年时间春节不可以帖春联,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若两位尚有一位健在,要用长裱寸纸条在两个门扇上一左一右对贴成“/ \”形(死者为男)或“\ /”形(死者为女),若两位均已去世,要贴成两个“×”形,俗称“封门”。</div><div><br></div><div> 其次在死者灵前搭丧棚,上有起脊棚顶;棚与堂屋门之间挂一“秫秸箔”(玉米秸秆做的遮挡)隔开或用几大块白布相连做成的遮挡,同时在左右留出来人的出入口,秫秸箔两边悬挂着用白纸黑字书写“慎终须尽三年孝,追远常怀一片心”等样式对联,横批一般是“当大事”或“祭之以礼”;秫秸箔正前方放灵桌,桌上放着用纸扎成的类似于古代房屋建筑的神龛,当地称为“祖楼子”,“祖楼子”下边中间留有类似于古代堂屋屋门的空间,以便放置神位或遗像,前面放置贡品以及香炉香烛;晚辈亲属在两旁跪棚谢客。特别注意的一个细节就是,刚布置完把神位遗像放好以后,要在香炉里点三根香,同时用火纸剪一个古代铜钱的样式,然后贴于三根香身上,不需要任何粘合剂,当地的传统说法是,如果可以贴住则表示死者没有怨气且对布置很满意,如果贴不住则表示不满意,死者不收。</div><div><br></div><div> 子孙满堂、寿终正寝的,本地人称作“喜丧”,在扬幡动乐、披麻戴孝的仪式中,确也升扬着一种隆重与庄严的气氛。是否动乐,视情而定,如是喜丧,便要花钱请吹喇叭乐手和戏班子(本地不管什么丧一般都会请,方言叫“吹叭哈”,他们兼职唱戏演奏,一般在出殡前天夜里演奏几个小时,有戏、歌曲,哭丧等,在以前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这也算村里人的一种娱乐方式,每次都会有很多人去观看,如果别人夸演的好则说明主家孝顺,一般演奏到很晚,当天夜里主家还要给他们准备住的地方,以便明天的出殡仪式。)。所奏曲目多为《四平调》、《到春来》等。如果同时一地有两户办丧事,又相隔不远,两个喇叭班子便比着吹,比着唱,总想比对方演奏得好。</div><div><br></div> <h3>八、破孝</h3><div><br></div><div> 老人去世后,直系亲属要立即换穿孝褂子,主要参加丧礼的人,即五服以里的人,均需按亲疏远近分送相应的孝服,本地俗称“撕孝帽子”。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或大户人家,按全额分给,如服齐缞的,必须按齐缞用布分给所有服齐缞的人,但农村平民百姓没有这种能力,只给至亲如闺女、女婿、孙子、孙女、外甥、侄子等分孝服,其他人只给一顶“孝帽”,这就是“撕孝帽”的由来。</div><div><br></div><div> 披麻戴孝的孝帽孝褂子是按身份做的,孝褂子不可随意穿戴,必须按约定俗成的规矩穿戴,如果穿戴错了,会遭到亲朋的强烈指责,甚至会引发矛盾纠纷。</div><div><br></div><div>死者的儿子、儿媳和女儿头戴口袋式束顶孝帽,用白绳系住,帽侧用线钉着一撮棉花,男左女右,俗称“棉花羽”,意思是堵耳眼,不闻他事,专心守丧;</div><div><br></div><div>脑后垂有约1.5米的孝布,俗称“孝袜子”;</div><div><br></div><div>身穿孝袍子,即掩襟白色大褂,长及膝下,现多为现成的出租;</div><div><br></div><div>腰束孝绳,左侧有一麻绳吊着拖到地上,谓之“拦腰绳”,俗称“搭拉绳”;</div><div><br></div><div>脚穿孝鞋,即穿全白素鞋或用白布把脚包起来,用麻绳在脚腕处系住;</div><div><br></div><div>手中拉着用长条白纸螺旋缠绕的“哀杖”(即用柳树的枝干做的孝棍,只有直系亲属用长条白纸逆时针缠绕,走路时必须让其触地,也就是弓腰拉着走,所有孝子都会如此,但根据关系的远近所用柳树枝干由粗到细,本地有种说法如果老人在世时儿子不孝顺,族内人看不惯会专门挑选粗大且长度很短的柳树枝干,让其弯腰的程度加大以示对他的惩罚。)。</div><div><br></div><div>侄子辈的男性穿着相同,但不在帽侧订棉花亦不将腰间麻绳拖拉到地。</div><div><br></div><div>孙子辈的男性穿着相同,在白孝帽子顶角上再钉两块蓝布条或在帽顶钉一个蓝色疙瘩(即帽顶上是一个蓝布缝制的球形疙瘩,里面塞棉花。)。</div><div><br></div><div>重孙辈的男性穿着相同,在白孝帽子顶角上再钉两块红布条或在帽顶钉一个红色疙瘩。</div><div><br></div><div>玄孙辈的男性穿着相同,在白孝帽子帽角上再钉红绿布条都钉或在帽顶钉一个红绿双色疙瘩。</div><div><br></div><div>另外死者儿媳同死者儿子穿戴相同,且手拉“哀杖子”。其他女性晚辈则统一用一块白布包头,俗谓“孝手巾”。</div> <h3>九、守灵</h3><h3><br></h3><div> 自老人去世后,重孝子不能自由出入家门,所有外事活动都必须停止。孝子在灵床东面守灵,长子居首位,其余依次;儿媳、女儿在灵床西边,长儿媳居首位,其余依次,女儿再次;侄儿、孙子辈的要在灵棚下跪棚。</div><div><br></div><div>守丧期间,须日夜守护,不得离开老人的遗体;</div><div>须双膝跪地,地上铺些许麦草,不得坐板凳,只能席地坐卧;</div><div>孝子不沐浴、不洗脸、洗脚,不更换衣服,连吃饭都不能泡汤,传说是免得死者在黄泉路上要趟水。</div><div><br></div><div>孝子和参与丧事的男性晚辈每人要手执鲜柳树枝砍的孝棍(哀杖),孝棍也称哭丧棒,就是黑白无常手中拿的那个。孝子的比众人的大许多,一般如手臂粗细,有的地方甚至孝子的孝棍粗如大腿根,众人的一般大拇指粗细,三四十公分长。拄孝棍的寓意是丧属悲痛难以承受,借此支撑身体。在孝棍身上沿逆时针方向斜缠裹着指魂纸,在死者下葬后孝棍都排插在坟头前面。 </div> <h3>十、出殃(本地并没有此习俗)</h3><h3><br></h3><div> 死者遗体停床之后,就要请阴阳先生来算出“出殃”时间。古人认为,生人具有三魂七魄,人死之后,魂魄随之消散。其中七魄被称为“殃”又称“煞气”,七魄先后离开人体的过程,被称为“出殃”。“殃”有颜色,离开人体时有高度,也有方向,一般人对此是不得而知的。这需要阴阳先生来推算,推算的结果与死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死因、禁忌等一齐写在一张黄裱纸上,这就是“殃榜”。</div><div><br></div><div> 殃榜是整个丧葬活动的核心所在,不仅决定着死者何时入殓、几时出殡等一系列活动;还关系着整个家族的前途与子孙的兴盛隆替。如若生者在某个环节上与阴阳先生所批示的殃榜相违背,就有可能面临着“重丧”的危险。根据阴阳先生推定“出殃”时间、来客开吊、出殡埋葬、“过七”、百日、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的具体日子,并把这些日辰用白纸开列出来,贴在墙上,丧祭仪礼按此如期进行。“出殃”也叫“回煞”或“回殃”。据说“阎王爷”把死者灵魂用麻绳或铁链绑锁,指派小鬼押上回家谢灶,也是死者灵魂最后一次返家“告别”,因而“殃”就是鬼,据说“殃”十分厉害,人碰见人死,兽碰见兽亡,碰到树上枝枯叶焦,谁碰上谁就要“遭殃”。</div><div><br></div><div> 人死后什么时间“出殃”,是根据死者咽气的时辰推定的,只要看死者的手形便知,人刚死手形就是他死的时间。</div><div><br></div><div>男看左手,女看右手,口诀曰: </div><div>子午卯酉掐中指,寅申巳亥掌直舒; </div><div>丑未辰戌紧握拳,察看之时要仔细。 </div><div><br></div><div>按照这个口诀,死在什么时间就知道了。按死的时辰,再批出“出殃”的时辰和“出殃”的方位,口诀是: </div><div>批殃之法何须难,月将加到死时间。 </div><div>男落辰位女戌地,落到某日某时某方出。</div><div><br></div><div> 出殃的时候,丧家要根据殃榜上所开出的日子、时辰,把死者临终时的卧室布置起来,通常是把死者的被褥铺好,衣服打开,放在炕头。打一盆洗脸水,放上毛巾、肥皂。小桌上摆上点心、茶水,烟具等。如果死者是女性,还要摆上梳头匣子和化妆品。根据推算出来的出殃方向,还要把窗户撕开一个洞,好让“殃”从这里出去。有的还在桌上摆一碟没有包馅的饺子,说是让亡魂吃了觉得没有滋味,一气之下就跑走了,这样出殃可以快些。另外,出殃时,有的把炕席卷起来,在炕上洒一些灰,有的则在地上撒一些沙土。出殃的时候,家里人要出外躲避,根据民间说法,出殃后,灰或沙土会留下死者的足迹,据此可以判断亡魂脱生的类别。</div><div><br></div> <h3>十一、报丧</h3><h3><br></h3><div> 具体事宜商定后,要安排专人分四路向亲友送信或报丧,即向亲友报柬,报丧者到别人家不能进门。送信或报柬范围大小由事主定,主要是通知亲友何时入殓或火化,何时举行祭祀大典和埋葬。埋葬,俗称发丧,有寄埋和出殡两种形式。一般两位老人死亡一个,丧事办得简单一些,放的时间短一些,称之为寄埋;如果两位老人都已死亡,要大操大办,最低要停放一周以上,称之为出殡。送信按寄埋或出殡不同形式以及亲戚远近分为送信(口头传达)、发柬两种形式,发柬一般为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大多在出殡时使用。柬,就是讣告,有严格的书写形式,与一般通知不同。旧时报丧的帖子较讲究,封面上注明“××先生台启”、“挽联幔幛,概不领用” 等字样,二、三页书写正文(即讣告上的内容),第四页写一个“讣”字。</div><div><br></div><div> 死者如是母亲,孝子应首先到外祖父母家报丧,其治丧事宜须由外祖父、舅舅或舅家表兄弟认可后,才能办理,并向其他亲友报丧。若死者为青壮年女子,其夫必须亲自去岳父家报丧,此俗称为“跪门”。</div><div><br></div> <h3>十二、讣闻</h3><h3><br></h3><div> 人死后,其家属主丧人用文字讣告众亲友周知。讣告上要写明死的时间及开吊祭葬的日期。讣告的样式有很多,父母都去世或者其中一人先去世,或祖父母一人在世父母其中一人去世等,加之以谁的名义写讣告,是长子、长孙、父亲等皆有不同的称呼以及写法。下面以祖父母皆以先去世,现父母其中一人去世以儿子的名义来出讣告的写法如下(竖排、自右向左、自上向下):</div><div><br></div><div>“讣告</div><div><br></div><div> 不孝男XXX等罪孽深重,弗自殒灭,祸及延我</div><div> 显考X府君讳XX(女性则写:显妣X府X孺人)。显考(妣)生于XX年XX月XX日,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痛于XX年XX月XX日X时于本宅寿终正寝(女性称寿终内寝),享年X十又X岁,不孝男XX等叩地呼天,悲痛欲绝,亲视含殓,尊礼成服,即日火化回灵,扶柩入殓,兹定于农历X月X日啟门治丧,领纸受吊,合葬于祖茔之侧。</div><div> 啟门家奠谊属至戚友(此二字并列)谨以期</div><div><br></div><h1> 闻 </h1><h1><br></h1><div> 孤(哀)子XXX泣血稽颡(如父母双亡则称“孤哀子”,如父亡母在,则称“孤子”,如母亡父在,则称“哀子”。即无父曰孤,无母曰哀。)</div><div> 齐衰期服孙XXX泣血稽颡(次重孝服称为齐衰,孙子辈的意思)</div><div> 齐衰五月曾孙XXX泣泪稽首 (曾孙)</div><div> 小功服侄XXX拭泪稽首 (旁系近亲属)</div><div> 麻服侄孙XXX拭泪稽首 (旁系近亲属孙) </div><div><br></div><div>族繁不及备载</div><div><br></div><div><br></div><div>这里说明一下:</div><div>“五服”的一种形式是指代五辈人,“五服之内为亲”,从高祖开始,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一般情况下,家里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做出服,也叫出五服。<br></div> <h3>十三、奔丧 </h3><h3><br></h3><div> 奔丧,凡死者临终时,未能守护送终的女儿、儿媳、孙女或者比较亲近的女晚辈得到报丧的凶信后,要立刻来奔丧吊唁,奔丧临近村子时需且哭且步行,以避不孝之嫌,俗称“哭道”。也有说奔丧是为死者招魂引路的,据说人死后魂飞无依,只得在周围附近飘荡,甚至会迷失方向,此时有人啼哭,能唤醒飞魂,随从哭声直扑灵堂,归守尸身。</div><div><br></div><div><br></div> <h3>十四、大殓(成殓)</h3><h3><br></h3><div> 实行殡葬改革(火化)济宁地区都是用棺木埋葬死者,实行火化后大都是内用骨灰盒、外套木棺或石棺埋葬死者。用棺木埋葬死者要让死者入殓,一般在死者死亡后的第二天下午晚饭前入殓,俗称“成殓”,未婚年轻死者和夭亡者一般当天成殓。死者成殓前,要通知亲友观殓,如果死者为男性,重点是请姥娘家人观殓;如果死者是女性,则要请娘家人观殓,此程序不可或缺。</div><div><br></div><div> 入殓时,先用芆子(藤条编的,古时用来背东西的家什)象征性地在棺底漏点草木灰,草木灰又称为‘青龙’,此举有辟邪之意;再覆上一层白纸盖住;将一根苘条在棺底拆妆成数股作摇钱树状,并在苘与苘的交叉处垫九枚铜钱或硬币,曰“垫背钱”,放头下一枚、两肩下各一枚、腰下一枚、两胯下各一枚、臀下一枚、两脚下各一枚。大殓中的铺与盖一律称“衾单”,不能叫“被子”,因为“被”与“背”同音,俗话说“背兴”就是不幸。铺的时候同时念三遍铺材歌:“头顶金,脚蹬银,子孙后代出贵人。”贵族用九铺九盖,次之七铺七盖、五铺五盖,平民用三铺三盖已经是不错了。讲究的最后一层是铺白盖黄,谓之铺金盖银,认为这样死者到阴间就有福可享了。</div><div><br></div><div> 长子捧着死者头部,俗称“捧头”,实际上是架住肩部,次子抱腰,三子抱腿(无次子、三子,由长孙、次孙代之),近亲提千金带(亡人衾褥下的白布带)和垫褥四角,在棺材两头分置“元宝枕”,供死者搁头和脚。尸体入棺,按规矩是先入脚,后入头,表示立进,而非躺着进去。应将手脚理顺、头扶正、眼皮瞑合,整理好衣服,请观殓的客人观殓,主要是看安放得是否妥帖。在大家无异议后,取出死者口中的硬币(噙口钱)放在头部一侧。</div><div><br></div><div> 接下来的开光仪式,由亡人长子进行。用碗盛净水,以新棉球蘸水擦试死者眼目,好让亡人瞑目,也有人认为这样做死者下世才不会瞎眼。开光顺序是从头到脚,依次为头、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脚,并念念有词:“净净眼,眼观六路;净净耳,耳听八方;净净口,越吃越有。”或者念净面歌:“浇花浇根,留子留孙,吃三分,留三分,留下三分给儿孙。”有时是大老执说一句,孝子复述一句,然后在该部位上擦一下。开光词:“开眼光,看四方;开耳光,听八方;开鼻光,闻花香;开口光,吃牛羊;开心光,亮堂堂;开右手光,写文章;开左手光,抓钱粮;开脚光,脚踏莲花登天堂。”用白纸糊一个纸锣,孝子放在死者脸上晃一下,随即用手捅穿。擦完的棉球孝子要扔在背后,不得回头看,擦拭完后把碗倒扣在棺前的地上,死者生前用过的一双筷子摆在碗上呈八字状,出丧的时候由“大总理”用刀背劈断,先劈筷子后劈碗,意味着给死者带到阴间去使用。</div><div><br></div><div> 尸体放好后,要将死者常用的东西或喜欢的物品放入棺内,作为殉葬物,金银财宝也包括在内,意思是亡人忙碌了一辈子,不能空着手走。此时,在场的亲属要往棺内探视,与死者做最后的诀别。开光的时候孝子也不能哭,怕泪水滴到尸身上,引起走尸、僵尸。</div><div><br></div><div> 钉棺又称“铆钉”、“煞扣”、“合棺”,即将棺盖盖上。安葬前,停厝在堂,棺盖不能合缝,以备亲人一睹遗容,最后与死者遗体告别;也有的因亲人远离家乡,待等远方亲人回来一睹遗容;有些死因不明者,开始也不封棺,等验尸或问题处理后,再行合棺。安排就绪,方可盖棺,俗叫“合龙口”,将七个七寸铁钉按照前(左)三、后(右)四的顺序扎到棺材盖上,俗语说:“宁隔千里远,不隔一层板。”一旦合了就再不能揭开。钉“主钉”时,男丧由重孝子亲叔或叔兄弟等五服以内至亲来执斧揳“寿钉”,女丧要请重孝子舅舅或舅家表兄弟来揳。此时舅舅可借此来训斥那些不孝顺的儿孙、子媳们,同时提一些难题,孝子必须应允,否则不予楔钉。这时,只有请族中有威望者出面说情,孝子磕头谢罪,舅舅才答应楔钉。钉棺歌:“孝子灵前跪,莫要动哭声。举起鲁班爷,亡人来躲钉。”辞灵钉棺时,亲属们要哭喊着亲人的名或称呼,叫他(她)躲钉。至此,大殓礼成。</div><div><br></div><div> 施行火化以后,一般是在死者死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在火化之前行开光净面礼,然后由亲人把尸体抬上灵车去火化场火化,火化后骨灰装入骨灰盒,另外,再买一个木棺或石头小棺材,把骨灰盒放入石棺中,火化回家后再举行大殓仪式,等待安葬。</div><div><br></div> <h3>十五、吊唁</h3><h3><br></h3><div> 吊唁当地俗称“吊纸”,是老人去世后至发丧当天前,亲朋吊唁的一种形式,出嫁的女儿、重孝子的姥娘家、姑娘家等直系亲属必须在接信后立即前去吊纸,其间邻居、亲朋好友等也可前来吊纸,此时吊纸不行大礼。</div><div><br></div><div><br></div> <h3>十六、祭品</h3><h3><br></h3><div> 亲友接到讣闻(穷人叫“报丧”,派人到亲友家口头通知某月某日烧纸吊丧)后,即准备吊丧奠礼,吊丧者关系好、血缘近者一般用三鲜供(猪头、鲤鱼、公鸡)、糖人供、水果供或五鸡供;亲友关系疏远的仅办四事祭盏(鞭炮、草纸、蜡烛、糖盏)、三事祭盏(少蜡烛)、四包白糖或只送一块铂(大德宝,小德宝或粗铂)而已,到期前往吊唁。</div><div><br></div><div> 三牲在供桌上的排法为,猪肉居中,鸡与鱼置於两旁。祭祀所供的鱼其头、尾及鳞鳃不可去除,完整的鱼表示全心全意。</div><div><br></div><div> 五鸡供就是五只鸡,讲究牌面的用五只大雄公鸡,一般的用五只蛋鸡。</div><div><br></div><div> 水果供需准备西瓜、香蕉、葡萄、苹果、柑橘等五种水果,又叫“五果供”,一般选用节令水果;水果要用带皮整个的,一定要新鲜光亮,不可以用色泽差的、个头过小的和谐音寓意读起来不吉利的;葡萄论串,西瓜、苹果、橘子等论个,香蕉论束;小个的水果每样用五个,大个水果用一个(串)(束)完整的就可以了。</div><div><br></div><div> 糖人贡(在本地很少见)作品从题材上主要分为人物、古代建筑模型、动物与果品、生活及祭祀用具四大类,主要作品有:“老寿星”、“王母娘娘”、“天官”、“八仙”、“寿桃”、“猪、公鸡、鲤鱼”(俗称三鲜)等,根据组成又分成32件套、24件套、6大件等。丰24 套件糖人贡为:“老寿星”1 件,“狮子”2 件,“天官”1 件,“牌坊”1 件,“寿桃”2 件,“石榴”2 件,“八仙”各 1 件、共 8 件,“宝塔”2 件,“酒壶”1 件,“酒杯”4 件。32 件套糖人贡为在 24 套件的基础上增加 8 件,即“香炉”1 件、“盘龙柱”2 件、“蜡烛”2 件、“公鸡”1 件、“鲤鱼”1 件、“猪头”1 件。6 大件为:“老寿星”或“王母娘娘”1 件、大号“宝塔”2 件、大号“牌坊”1 件、大号“寿桃”2 件。</div><div><br></div> <h3>十七、烧纸</h3><h3><br></h3><div> 本地丧祭烧的纸有两种:一种是叫“烧纸”,即六七寸左右的方块粗纸,烧前用阳间正在流通的真硬币或纸币在纸上拓一下,俗叫“打纸”,示意过版成“钱”,俗以为纸不用钱币拓,在阴间就不能当“钱”用;另一种叫“阴票”,过去是木版拓印的钞票状的“纸钱”,上有“冥国银行”字样,面额仟、万、亿圆不等。烧这两种纸,都是为了给死者送“钱”。</div><div><br></div><div> 传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天下轰动,名利双收。蔡伦的嫂子见了眼红,逼使蔡伦的哥哥蔡莫学造纸,蔡莫未得要领就背着弟弟自己造起纸来,造出的纸又黑又粗,无人来买,堆积满屋。蔡伦的嫂子深感内疚,急火攻心突然死亡,蔡莫一气之下,就在妻子灵前烧起纸来,烧着烧着听见妻子在棺材里喊:“开门,开开门!”人们打开棺盖,蔡莫妻子坐了起来,嘴里还叨咕说:“阳间有钱通四海,阴间用纸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还肯放我回来。”后来逢人便说,我死了,小鬼把我送到阎王殿,阎王让我去受罪,在途中我丈夫烧了纸,送了钱,小鬼们就争抢起来,他们拿到了钱,就把我从地狱中放回来了。这样,蔡莫造的纸能在阴间当钱使的消息很快传开,原来堆积如山的纸就被抢购一空。蔡莫知道是妻子为了卖纸,特意装死,也没深怪于她。由此,丧家烧纸的习俗就流传下来,至今民间丧祭烧的还是较黑的粗糙纸,俗称“斗底纸”、“升底纸”。</div><div><br></div><div><br></div> <h3>十八、祭奠</h3><h3><br></h3><div>祭奠又分为棚祭和路祭</div><div><br></div><div>棚祭:</div><div> 吊丧时,吊丧人要先到收吊礼的地方进行登记,在吊礼单上由登记人记下吊丧者的姓名、祭品名称等,然后由主持丧事的“大总理”安排,吊孝者如是亡者的长辈不用行礼与叩头,男性吊孝者按长幼辈依序进入灵棚,有几个不同的班辈,便排成几个横排。横排中,年岁大者在右,小者居左,不得混乱,由一位主祭人在前带领,行叩拜礼。</div><div> 棚祭男以死者姥娘家人为主,女以死者娘家人为主。在这两家行大礼之前,吊孝者距丧家不远处应止步,待孝子、鼓乐前来接引供品(本地一般用花圈代替贡品),是为“恳供”,重孝子由两人搀扶在来者前叩首,本地俗称“迎花圈”(花圈左右贴有拜条,交代是谁送来的。),然后退步引供,直至丧棚。摆好贡品(或花圈)后待大总理吆唤:“请×××庄×府贵客前来吊唁!”接着鸣炮奏乐,进行行大礼祭奠。</div><div><br></div><div>路祭:</div><div> 路祭就相对复杂,发丧时,先将棺材从屋里抬出来放到大路上早已经准备好的棺材架(棺材架分四个角抬起,每个脚四个人,一共十六个人抬)上,因为家里和门口胡同的空间比较狭小,不适合路祭,所以要由人(本地俗称“擎重”)将棺材用手臂粗的麻绳敷住从家里抬将出来,期间只能正着走,根据当地位置的前后方向判断,因为此时没办法用棺材架子,加之棺材的形状使人不方便抬起,这就要求帮忙的人要有很大的力气,尤其是在棺材正前方的人,本地俗称“背棺头”,因为此人所处的位置很重要,且为棺材最沉的地方,要求面向前方双手后背抬起棺材,其他人分列左右,无论遇到任何情况棺材不能落地,有时会遇到棺材特别沉的情况,可能会把“背棺头”者的身体压坏,所以需要旁边始终有人招呼着,实在不行及时把他替下来。遇到此种情况当地人认为这是死者留恋家,不想走,其实是因为棺材都是现做的,很多板材为新鲜的木料,水份很大,导致整体重量很重的原因。同时男性重孝子在棺材前面面对着棺材倒退着前进,女性重孝子及其女儿跟在棺材后面,边走边哭,以示对死者的不舍,放到在门外大路的棺材架上以后,由一位族里有威望的老人,拿着红色的杆子站在架子前指挥着,听他一声令下:“起”!所有抬丧的人(本地称“擎重的”)一同抬起,却不起步,等长子摔碎牢盆后,由指挥者指挥着将棺材放到大街上早已经准备好的路祭地点(我家附近一般都在一条南北大路上,棺材坐南面北),棺材前放一个八仙桌子,桌子的布置和当时家里的灵堂一样,放死者神位,遗像,贡品,以及桌子上靠近后边的地方放置前面提到的“祖楼子”此时听指挥者一声令下:“打住”!抬棺之人一同将棺材放下,此时男性重孝子先由长子带领进行全家家祭,然后分别跪在桌子前方的路两侧,等待亲戚朋友进行“路祭”,女性重孝子则在棺材后一直哭泣,仍用旧礼并配以哀乐,“路祭”期间奏乐不能停止,一般都行三跪九叩,由有血缘关系和关系好的亲戚朋友分别行礼。 </div><div><br></div> <h3>十九、叩拜(行礼)</h3><h3><br></h3><div>叩拜:</div><div> 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留至今的一种隆重的礼仪方式,现在,这种礼仪还在行使。不过,行使这种礼仪只有在祭祀、拜奠、拜寿、拜年等场合使用,其他场合是不随便使用的。</div><div><br></div><div>这种礼仪,主要是两个动作:磕头和作辑</div><div><br></div><div>磕头:</div><div> 行礼人双腿弯曲,双膝着地(称为跪),腰挺直,目平视,双手自然下垂;磕头时,双手手指伸开相向执地,腰弯曲,头磕向地面。每磕一头,腰直起如开始状,如此反复多次。一般是“人三鬼四”,即是对活人磕三个头,对死人或神灵磕四个头。</div><div><br></div><div>揖礼:</div><div> 称为作揖。行礼人站立,脚呈八字形,两臂自然下垂,目平视;行礼时,腰弯曲向前,双手手指微屈,二食指节靠拢,从膝下前提起,腰慢慢直立,双手随之慢举与双眉平;稍停,再慢慢下落至脐部,再双手分开呈自然状,如此反复,可行多次。一般揖礼随拜式不同而次数不同。</div><div><br></div><div> 叩拜礼仪,叩,即是磕头;拜,即是作揖。根据磕头和作揖的次数,分为三揖五叩、三揖九叩、九揖九叩、九揖十八叩、二十四拜大礼等。祭拜礼有规定,外甥、外孙、侄女婿、闺女婿须行大礼(即三拜九叩,鲁西南与河南接壤等地也有行二十四拜大礼的),其它晚辈亦可行三拜九叩礼,关系平常的行赖九叩,关系较远的行三拜五叩礼;由于现在对祭拜礼规定不严格,根据个人于死者的关系来行礼,主要有九拜九叩、三拜九叩、赖九叩等。</div><div><br></div><div>三拜九叩:</div><div> 一般先磕四个头,每次都站起来作揖(右手包左手)再跪下磕,磕完四个,向前一步到供桌前,作揖跪下,不磕头,由左右“执客”(即陪同祭奠的人员)招呼着敬酒(一般是右边的执客依次递给三杯酒,由祭奠者分别将酒顺势倒在地上,后将酒杯给左边执客)捻香(和敬酒类似,由右边执客手中接过香,然后经过眼前顺势给左边执客),敬好酒香不起身再磕一个,然后起来后退一步回到原位,同样作四个揖磕四个头,总共是九个头。祭奠完转身回去时:左右执客会喊一声:“家族谢客”,此时分跪路两旁的重孝子会磕头以表示谢礼,如果重孝子中有祭奠人的长辈,此时祭奠人是受不起的,要作一个揖磕一个头以示还礼,如果重孝子中没有你的长辈则仅作一个揖以示还礼则可。有的跪下磕头后,不起身直接再磕下一个,称为赖头。赖九叩即为做:作一个揖磕四个头,让后去领酒敬香,回头在作一个揖磕四个头。</div><div><br></div><div>二十四拜:</div><div> 如果伴行礼中有长辈,先转身向后面对众人弯腰作揖(左手包右手),然后转身到供桌正前方先作揖(右手包左手)跪地磕三头,起身再向前走三步作揖(右手包左手)跪地磕三个头,接着到供桌右前方前去上香时再磕一个头;上完香就顺着右边下来回到和第一次跪地磕头的水平线上,作揖(右手包左手)再跪地三个磕头,前进三步至中间作揖(右手包左手)跪地再磕三个头,接着再到第一次上香的地方上第二次香磕一个头;完了就交叉回到左下边和第一次跪地的水平线上作揖(右手包左手)跪地磕三个头,再前进三步至中间作揖(右手包左手)跪地磕三个头,接着再去上第三次香,磕一个头,这次是最后一次上香了;上香完了就顺着中间回到第一次跪地磕头的地方最后跪地磕三个头,最重要的是磕最后一个头的时候要向后面的同伴打个招呼,大家一起起身行礼作揖。这套礼仪短则十分钟,长则可以行一小时,此为大礼,一般是闺女婿和女方的娘家亲戚行此礼,也是祭奠的重头戏。</div><div><br></div><div><br></div> <h3>二十、纸扎</h3><h3><br></h3><div> 纸扎在民间的叫法不尽相同,比如糊纸、扎纸、罩子、扎纸活、扎作等等。纸扎的渊源是古代用于殉葬的俑人,古人奉死者为神明,故称专门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为明器。早先的明器多取于陶、木、竹、瓦等材料,北宋后期,出现了以纸为原料的明器,到了明、清之后,那丧事中的纸扎,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人们用竹篾、芦苇、高梁杆扎成各种人或马、器皿的骨架,然后糊以色纸,饰以剪纸,为死者焚烧。颜色有单色的、衬色的、结合涂绘的。</div><div><br></div><div> 人死后,有闺女的,闺女负责死者的纸扎,没有闺女的就是儿子承担。主要有纸马(死者为男)、纸牛(死者为女)、纸轿、童男、童女、骨灰罩子、摇钱树、丫鬟、仆人(当纸扎拉到家里以后都要在丫鬟、仆人脖子里套一张饼,因为他们会帮死者挑着所有陪葬品所以比较辛苦,本地还有种说法是让家里的小孩子掰一块吃掉,长大后聪明。)、房子等,现在也有了手机、冰箱、电视、空调、饮水机、别墅、沙发等物品。人活着的时候想要得到的东西,都可以扎成纸物,如聚宝盆、金山、银山等等,旧时认为人死后进入冥国,和在阳间生活是一模一样的,这些纸扎都会用火焚化,给死者带到“阴间”享用。</div><div><br></div><div> 民间对纸扎丧葬品是有说道的,扎制什么样的物器都有其内涵,代表一定意义的。在本地农村,如果是男性老人去世,其家人则要为他扎一匹白马。这是因为在过去,平日里只有有钱人或者是当官的才能骑上高头大马,普通百姓生前不能骑白马,死后其家人为其送上一匹高头大马,在奔赴黄泉的路上不仅省了脚力还显得挺威风。如果是女性老人去世,其家人一定要为她扎一头黄牛。一是因为在广大农村的妇女生前每天总要做饭、洗衣,经常和水打交道,难免浪费了很多水,死后怕受到惩罚,让老黄牛帮她承担些责罚,帮她多喝些混水;二是因为妇女去世以后,在奔赴黄泉的路上需要有一头黄牛陪伴,遇到河水时,牛能驮着死者过河。</div><div><br></div><div> 在焚烧之前要给扎好的纸马(牛)开光的,要用右手食指点所开光的部位,念到哪,点到哪。因习惯和口音相传不同,字音在各个村庄略有差异,不过都是表达对死者的祝愿和祈禳纸马(牛)能发挥功用,为死者服务。</div><div><br></div><div>为纸牛开光前先念咒语:</div><div>老牛老牛听我说,阴冥路上草不多。</div><div>消灾消业喝脏水,稳驮妇人过阴河。</div><div><br></div><div>为纸马开光前先念咒语:</div><div>老马识途赴阴城,日月无光眼睛明。</div><div>跨过刀山越火海,真魂坐马喜盈盈。</div><div><br></div><div>为纸马(牛)开光时念咒语:</div><div>开眼光,明亮亮;开耳光,灵音长;</div><div>开鼻光,草木香;开口光,吃草粮;</div><div>开蹄光,登云光;开尾光,金银放(往肛门里塞八个金元宝)。</div><div><br></div><div>为纸扎童男、童女开光念咒语:</div><div>童子随手真得用,牵着宝马(神牛)赴幽冥。</div><div>鬼魅魍魉都让路,亡灵安稳魂不惊。</div><div><br></div><div><br></div> <h3>二十一、扬幡</h3><h3><br></h3><div> 扬幡也称“打幡”,幡有多种,大幡:高约丈余,分竖大门外左右侧,从上到下,装饰有白绫、白布或白纸扎制的朵花,幡顶立一仙鹤,取“驾鹤仙游”之意;引魂幡:白纸花穗,杆顶有飘带。飘带数目有讲究,双亡为四条,一存一亡为三条,此幡立于棺前,送盘缠和出殡时,由长子长孙打幡,棺材入土后,与哀杖同插坟前;五彩缨子幡:分另有重孙、玄孙执掌,每人一杆,这类花幡往往制作得十分艳丽,以炫耀人丁兴旺。</div><div><br></div><div><br></div> <h3>二十二、送盘缠(送三)</h3><h3><br></h3><div> “送盘緾”本地俗称“送三”,有的地方称“送盘緾”。祈愿亡人的灵魂顺利升天,遇到难题可以“花钱”打通关节,不会被恶鬼欺负。</div><div> 以前送盘缠的时间在天黑前,抬上纸扎的轿,1990年后有纸扎的房子、轿车、电视机等生活用品,把死者生前曾经穿过的一件衣服塞在纸轿内,向着西北方向(以村和家的位置往西北),每人手拿一束香,作为路引,送至村外一个十字路口(本地一般到村东北方通往祖茔的十字路口),然后在十字路口处烧些纸钱,叮嘱死者“少走高山、多走平原”等,同时要求牛鬼蛇神一律让道等送行语。送盘缠时要在路上进行豁汤仪式,豁汤也称“点汤”,意为亡魂备足粮食,以利长途奔赴西天;同时,也以此贿赂中的孤魂孽鬼。要由两个人用粗擀面杖抬着水桶,桶里盛着水,走一步,用勺子舀一下豁在地上,一直泼到送盘缠的十字路口。一些地方此时会将牛(马)、轿、纸钱、衣服等留地烧给死者,但本地习俗是将轿原路抬回家里,待发丧结束后一并烧给死者。</div><div><br></div><div> 也有的地方送盘缠的时间约在天黑时,方向西南,同样进行豁汤仪式,并用萝卜大概十厘米一段、中间挖空制成五个萝卜灯,用棉花碾成灯芯燃豆油;另在一个碗里倒上豆油,放好用黄纸叠的小纸钱,沿途放在萝卜灯上点着后断续地丢在路边。送至村外十字路口,把灯分别摆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将碗扔在中间,将所带牛(马)、轿、纸钱、衣物一起焚烧,并将周围用水环泼,以示财不外溢。焚烧完毕,众亲属哭着走回家中。</div><div><br></div><div><br></div> <h3>二十三、告先</h3><h3> </h3><h3> 顾名思义“告仙”的意思是告诉先人,也就是说将死者去世的消息以及为死者操办丧礼的情况告诉给自己的祖先和家族近支的一些先人,本地习俗一般时间为出殡当天早晨,前面由“执客”带路,紧跟着两位帮忙的族人用端菜的托盘带着需要的贡品,唢呐班子一路跟随吹奏,最后是男性重孝子。首先大家族会有祠堂,所以告仙要先去祠堂,在祠堂摆上贡品祭祀祖先,并烧纸钱,告诉祖先亲人去世的消息。从祠堂回来以后要去死者近支族人的家里,去祭拜已经亡故的先人,一般都会提前交代好要去的人家,并让其把自家先人的神主牌位或者遗像请出来,打开大门供重孝子前去祭奠。</h3> <h3>二十四、定穴位</h3><h3><br></h3><div> 过去封建迷信时代,有钱的人家要请风水先生根据八卦的来龙去脉、相生相克之理,参照八卦太极图、四面八方三十六方位,判断善恶吉凶,选择“风水”好的“山向”,勾画出墓址,俗叫“勾穴地”、“定穴位”。“勾穴地”还要兼顾后来子孙的穴位,夫妻并埋儿子为父母“挂脚”等事宜,一定要再三校正,不可冲了别人的坟或者被别人的坟克了,即看墓葬方位时,同一方位角度上的直线上不能有两座坟墓。但是“隔路如隔山,隔沟如隔海。”只要在同一块平地内不冲克就无妨了。</div><div><br></div><div> 如果葬于祖茔(本地俗称“老林”),穴位就好定,因为原先都是测定好的,稍加校正即可,新林地就不同了。事前,要请风水先生前来察看,定好走向,或是东南向,或是西北向;然后,依所定方向在正面楔入三个木橛,标明棺材的走向;三个橛必须避开前后插上四面小红旗,旗上分别写着“白马、青龙、剑、香”(或写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意为四方鬼魂作邻居;然后再烧些纸,摆上香案,敬告祖先,祭奠天地,行成莹礼,本地把这种仪式简称“成茔”。</div><div><br></div><div><br></div> <h3>二十五、破土</h3><h3><br></h3><div> 埋葬老人的地方称为“林”,开挖墓坑称为“打坑”,第一铣土必须由死者的长子来挖,称为“破土”,选定吉日早上,孝子抱大红活公鸡上林破土,破土前先行祭祖礼。孝子一揖后跪于祖坟前上香、奠酒、焚纸,一揖四叩首。执事曰:“林堂阴宅肃静,今天是××府(太)君仙逝大祭,安葬于祖茔之侧,归茔之前,先告礼知,共安九泉,敢告。”</div><div><br></div><div> 本地破土习俗,由死者的长子用大红活公鸡先在墓穴上画个长方形坑样,烧香焚纸,再用针刺破鸡冠在坟地上划一个“十”字,然后挖第一铣土,此后由众人挖坑;有的地方先放炮,然后长子挖第一铣土,其它由众人完成。大红公鸡就是“破土鸡”,只能拿到集市上卖掉,丧家不可以吃,认为吃了不祥。</div><div><br></div> <h3>二十六、坟墓埋法</h3><h3><br></h3><div> 埋的“向口”是埋葬中的一件大事,常言道:“把爹娘送到南北坑里”就算当儿子的尽完了孝心。“南北坑”是指“坟墓坑”,正南正北的“墓坑”是没有的,多少都要有点斜度,这种斜度叫“向口”。不论过去现在,一般埋葬方法由南迤东或“东南向口”的较多,叫“正向”;但为了“赶风”也有“埋向南迤西”或“西南”的,叫“偏西”;还有极少数埋成“东北向”或“西北向”叫“倒向、寒向”等。主墓确定以后,子孙们入老茔都要照样子埋葬。</div><div><br></div><div> 凡是老茔地,一定要按照老茔的“向口”,不论埋在老茔的左侧或右侧,新老坟的距离为五尺。向前错出的标准是:新棺头要搭在老棺材尾,这叫“首尾相连”;翁不见媳,雁行排列,闪开神路,只有祖坟可用夹棺葬(所谓夹棺葬,指一夫多妻者,男居中,妻居两边),其子孙只能用排棺葬(所谓排棺葬,指一夫多妻者,男居内,妻全居外),因为俗语谓:“夹棺葬,人不旺。”;一个墓坑的“夫妻坟”,若先死了一个,挖墓坑时,要见老棺材为准;下葬放新棺材时,两棺材头要齐;两棺的距离是:材头之间为一竖脚﹙三、四寸﹚,材尾之间为一横脚﹙七、八寸﹚;家族墓格局主要有大昭穆(携子抱孙)和小昭穆(偕妻抱子)两种形式。</div><div><br></div><div> 有的地方“打墓”还有许多讲究:一是“阴阳”先生定好的穴位、钉好的木橛、划好的开挖线,任何人不得移动或修改。二是打墓时间的长短,以灵柩在家停放时间的长短来决定。自“吉日”破土动工后,每天有人挖土,但必须在下葬前一日下午完工,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如果灵柩停放时间短,很紧迫,那打墓人就得风雨不避,日夜去干,绝不能误了下葬时辰。三是打墓人都是亲邻相帮,一般不雇用。四是打墓人一日三餐,尽力款待。过去,每当吃饭孝子都要“以跪伴食,无命不起,直至食终”。如果时间紧迫,饭要送到墓地吃,送去的饭以食完不剩为好,万一剩了,就地掩埋,忌讳带回家中。现在,孝子“以跪伴食”的习俗已废止,但是,孝子必须每天去墓地给打墓的人敬烟倒茶,磕头示敬,吃饭时要给打墓人敬酒,这是绝不可少的礼仪。<br></div><div><br></div><div><br></div> <h3>二十七、发丧</h3><h3><br></h3><div> 《清·通礼》“役人举柩就载,设奠柩前,如祖奠礼,奉魂帛就灵车,置主椟于后,乃发引。”“发引,曰,柩车启行也。”按《吾学录》:“挽柩车之索谓之引,古亦谓之拂,今以整匹的布为之,系于杠之两端,前属于,柩行,引布前导,故称‘发引’。”后来将棺灵置丧架上,上覆纸罩,横杠前后系有粗苘索,以代白布,重孝子牵引慢行,其余亲属也挽苘前进,又称“执拂”,俗称“发丧”。</div><div><br></div><div>  发丧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三、四点(现在一般在下午两点)钟,棺材安放到一架由十六人抬或八人抬的“仪杠”上,出丧前(把棺材抬出房门),死者的儿媳、女儿等要在灵前烧化纸钱。边里重孝子、族家还要到灵棚下祭拜,然后请护丧(抬棺材)的客护丧(即把棺材抬到门外大路上)。</div><div><br></div><div> 发丧要看日子,当地发丧有长三天、短三天之说。长三天,即死者从死亡当天起至发丧当天止,时间多于72小时,少于96小时,为长三天。原因是男躲二、五、八,女身躲三、六、九;意思是死者若为男性,发丧的日子不能是农历初二、初五、初八或十二、十五、十八、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若死者为女性,则应避开含有三、六、九的日子,因为躲避这样的忌日,发丧日期可多一天,谓之长三天。短三天,即从死亡当天算起,半天、一小时甚至一分钟也算一天,即不到三整天,谓之短三天。边外视寄埋和出殡两种形式,少的三天,多的十余天,但也要请人看吉日吉时。</div><div><br></div> <h3>二十八、重丧日</h3><h3><br></h3><div> 《阴宅秘旨》曰,“重丧有人死,双棺立堂前”。也就是说,人在“重丧日”那天死了,那么这死人的家人必在一年之内又死一个,此为“重丧”也。</div><div><br></div><div>“重丧日”确定方法如下:</div><div><br></div><div>正庚连七甲,二辛八乙当,</div><div>五丁十一癸,四丙十壬方,</div><div>三九逢戊日,六腊己重丧。</div><div>也就是说,正月庚日、七月甲日、二月辛日、八月乙日、四月丙日、十月壬日、五月丁日、十一月癸日、三月戊日、九月戊日、六月己日、腊月己日都是“重丧日”。</div><div><br></div><div> 下葬日期,有的是单日死双日埋,有的是双日死单日埋,有的是统一单日埋,这些都是按照农历来的,讲究‘丧不成双’,在“重丧日”出殡和下葬先人尸骨同样犯“重丧”。</div><div><br></div><div> 杨公忌日:又称为“杨公十三忌”,世传为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订定。</div><div>这十三个“忌日”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br></div><div><br></div><div>百事忌:</div><div> 初五十四二十三,年年月月在人间。</div><div> 从古至今有文字,口口相传不等闲。</div><div> 无事游宕之社稷,李颜入宅丧三郎。</div><div> 初五犯着家长死,十四逢之身自当。</div><div> 行船落水遭官事,皆因遇到二十三。</div><div><br></div><div>月忌:</div><div> 就是每个月中固定的禁忌日,即每个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日这三天。</div><div><br></div><div><br></div> <h3>二十九:摔牢盆</h3><h3><br></h3><div> 待棺材移至大路上后,棺前置“牢盆”,重孝子及近亲属手持哀杖跪于案前,长子孙手持影魂幡,跪于父亲之后,指挥抬棺的老者高喊“前后平起——”,众人抬起棺材,长子摔牢盆,然后棺材原地落下,移至路祭之处,重摆香案,开始路祭,首先是长子带领全家路祭,此后各路亲友按序路祭。</div><div><br></div><div> 牢盆在该发丧的时候由长子摔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如果长子已先去世,则由长孙摔,俗谓“小儿不赶长子孙”,因谁摔牢盆便意味着谁最有继承权,故本地乡民十分看重此仪式,如不合乎规矩风俗,这个牢盆是难摔的。事先要把牢盆放在一块横砖上面,为何要用砖呢?据说可以避邪镇宅。把砖捡回来,放在大门影壁前,任何邪魔外祟不敢侵入。如果是年高、福寿双全的老人正常死亡,捡回摔盆用的砖,称为“借寿砖”,意为借用死者的福寿。还有的说,用这块砖给小男孩压书,孩子将来一定是“一品文章锦绣成”,可望“三元及第”。若给女孩压活(刺绣、衣服、鞋帽之类的手工活)定会心灵手巧。如果牢盆摔不碎,死者带不去,在阴间是要受穷挨饿的,牢盆摔得越碎,乡民就认为越吉利,第一次摔不碎,万不能抬起来再摔第二次,要由执客等人用脚踩碎,如果趁无人注意时捡拾碎片渣子垫在自家的床脚,这是大吉大利的事情。</div><div><br></div><div>摔牢盆的传说有四:</div><div><br></div><div>(一)人生在世,谁能无过,亏心的事一定是有的,别人不知道,那阎王爷可最清楚,死后到阴间要受酷刑。儿孙为了给老人赎罪,便置盆为牢,事先囚禁,多送纸钱酒菜,等盆碎开,阎王一看,牢已蹲过了,又有诸多钱财酒菜享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死者免了酷刑和牢狱之苦。</div><div><br></div><div>(二)人生在世,谁能不困扰于名缰利索,长此以往,便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所以活人皆被囚于牢狱之中。只有在死后,儿孙为其置一瓦盆,征象其人生之牢,名之曰:牢盆。于是在死者入土为安之时,由其长子把这牢狱之盆摔得粉碎,以求得死者灵魂彻底解放!</div><div><br></div><div>(三)据说阴间有位王婆,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丧家儿要准备有眼儿瓦盆,有眼儿的瓦盆可将迷魂汤漏掉,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误饮。</div><div><br></div><div>(四)在古代水是十分珍贵的,尤其是北方地区,一个村子往往只有一口水井,供大家共同使用,长久以来人们十分珍惜水,但难免会有浪费的现象,尤其是妇女还要洗衣做饭,所以传说人去世后来到阴间要用“牢盆”把自己生前浪费的水全部喝掉,家人为了给死去的人减轻负担所以把“牢盆”底下打上“眼儿”。</div><div><br></div><div> 等长子摔碎牢盆后,接下来进行“路祭”,仍用旧礼并配以哀乐,一般都行三跪九叩,先由长子带全家家祭,再由有血缘关系和关系好的亲友分别行礼。往奔赴墓地的路上,长子长孙应在棺前打幡带路,棺材后,紧跟女儿、儿媳、侄媳等亲属。众丧属随着喇叭声恸哭。抬棺材的仪杠在路上是不允许着地的,认为着地不吉,同时孝子频频回跪朝棺材磕头,感谢大家帮忙。</div><div><br></div> <h3>三十、布棺</h3><h3><br></h3><div> 至坟地,按在祖茔挖好的棺材坑的方向置棺于土坑内。如夫妻一方先去世,还要在两个棺材间用木棍搭起一座小桥,谓之“仙人桥”,寓意着夫妻阴间相会之意。如果娶了两个妻子,两妻均去世,则葬棺的顺序按“排棺葬”,嫡妻在前,庶妻在后,统一葬在男性的右侧;夹棺葬,就是男性葬在中间,妻子分葬在两侧。排棺葬也有不按先后顺序或按先后顺序在棺材放置时前一点、后一点的情况;夹棺葬一般先结婚的在左侧,后结婚的在右侧。</div><div><br></div><div> 棺材入坑后,要摆正,调好走向。死者为男,要先请死者姥娘家人察看,如有不满,再行调整,随后孝子再察看并认可;死者为女,要请死者娘家人先看看。</div><div><br></div><div> 没有异议后,将提前准备的一碗斜插着筷子的“夹生小米饭”放到棺材前面,亲人进行封土前最后的送别,如果死者为男则是姥娘家的亲人和平生关系比较好的愿意送最后死者一程的挚友进行祭奠(和路祭差不多,只是相对要简单很多),如果死者为女性则是娘家的人进行祭奠,祭奠完成以后重孝子进行最后送别,然后将“哀杖(孝棍)”一次放到棺材坑中等待封土。</div><div> 有的地方风俗则是将“蜜蜂罐子”放在棺材前挖的小洞里,长子(或长儿媳)把事先准备好的五谷杂粮倾倒在棺材板上,用簸箕放棺材尾接着,大声哭喊:“爹(娘),您老人家留余粮!”然后用"刷帚"从棺材前头往后一扫,棺材上剩余少数,大量的五谷均被"刷帚"扫落在簸箕里。无论多少,只能刷一次,要干净利落,不可犹豫缓慢。这样的葬仪其中隐藏妙义:“五谷”者取其音乃“无故”,“刷帚”者“刷富”,刷的越多,意味着死者遗留给子孙的福泽越多。五谷杂粮回到家后,做饼子给死者的长子吃,表达了乡亲祈愿亲人灵魂保佑后代的愿望。</div> <p>——解读优秀传统文化,记录经典人文风俗——关注我持续更新——😬😬😬</p><p> ——聿曰土旦</p><p> 2018年06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