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第4学习小组简报</h3> <h3><b> 2018年6月13日,新会区普通高中2018年秋高一年级学科教师培训班走进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开展校园考察交流。</b></h3><h3><b> 校园考察交流活动在教研室何勇涛主任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b></h3> <h3><b> 亦庄实验中学校长为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概况:北京亦庄实验中学是北京市十一学校与大兴区政府于2016年9月1日共同创办的一所完全中学。 学校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名学生。学校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为综合教育改革实验校。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北京市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兼任校长。 学校的校训是:志远意诚,思方行圆。学校秉承十一学校的办学理念,着力引导学生立志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是杰出人才,致力于创办受人尊敬的伟大学校。</b></h3> <h3><b> 校方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校园考察交流活动。</b></h3><h3><b> 首先,由学校教育顾问李丽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学校自主建构的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b></h3> <h3><b>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的课程体系,分为分类课程、分层课程、综合课程和特需课程。</b></h3> <h3><b> 理科课程进行分层设计,为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资源。</b></h3> <h3><b> 文科课程进行分类设计,由学科学习能力模块构成,模块内课程又分为补弱和提升两种类型,旨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b></h3> <h3><b>文科提升类课程:</b></h3> <h3><b> 学校的综合课程分为艺术、技术、综合实践课程、职业考察课程和社团课程。</b></h3><h3><b>艺术课程:</b></h3> <h3><b>技术课程:</b></h3> <h3><b>综合实践课程:</b></h3> <h3><b> 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了厨艺、网站设计开发、趣味游戏编程、机器人、戏剧、动漫、油画、摄影等课程,而社团课程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自主招募建设社团、组织社团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可能。特需课程包括书院课程、援助课程和特种体育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b></h3><h3><b> 丰富健全的课程体系旨在从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权和可能性,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b></h3> <h3><b>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实施选课走班制与学段修习制,每个教学班不超过24人,每位同学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教师。</b></h3> <h3><b> 接下来,我们有幸观摩学习了两节日常教学课,真切体验了学科特色教学,分层教学,小班教学的优势。</b></h3> <h3><b> 李丽老师和张楠老师同课异构,分层教学,课程内容是《在青春里,每个都是诗人》。</b></h3> <h3><b> 每个小组推介5首最喜欢的诗歌。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倾听学生们的讨论并给予指导,真正地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老师处于指导的作用。</b></h3> <h3><b> 讨论完毕后,每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去展示该小组的成果,并让他们从意象、情感、手法、语言等方面说出推荐的理由。</b></h3> <h3><b> 语文老师从各个小组推荐的诗中挑出他们都喜欢的三首诗《一代人》、《远和近》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行详细讲解,和学生互动,解决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思考。</b></h3> <h3><b>学生的答疑预约表</b></h3> <h3><b> 我们还听了江媛媛老师上的一节化学课,她的教学思想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经历探究分析活动,真正的将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b></h3> <h3><b> 此外,亦庄实验中学的硬件设施让我们一行人大开眼界。人性化的图书馆,处处彰显学校的行圆文化。缝纫室的设置激发孩子的动手意愿,有效提高学生的美学水平。3D打印室紧跟代科技节奏,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个性和科技动手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b></h3> <h3><b> 校园的一草一木,课室、廊道的文化氛围无一不熏染着学子们,倘佯在其中也是一种无声的学习,一份莫名的幸福!</b></h3> <h3><b> 在北京亦庄实验中学考察交流中,我们加深了对新高考改革的紧迫性的认识,感受到全新课程体系对师生教学能力的新要求和新推动,也期待借新高考改革的东风能迎来高中教学的新格局!</b><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