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青檀寺、微山湖、抱犊崮、浮来山三日游记

林乐虎

<h3>6月7日5点半出发走胶州湾隧道后接上沈海高速...6个小时400公里路程到达台儿庄古城。</h3><h3>考虑到下午才能入住客栈,就选择先去大战纪念馆参观。找停车场是个问题,导航根本不准,就一路找人问来问去,总算找到且有位置停下了车,用了近2个小时参观了纪念馆。</h3><h3>联系客栈服务人员后按照介绍,导航去找南大门外停车场,又转了几转才找到。其实停车场很多,不少都闲置,应该是旺季车多的时候才用到。虽然说是距离客栈挺近,那也是比较而言,所以没敢带行李就轻装进城了。</h3><h3>青岛人拿身份证就能进入城内,真爽啊!</h3> <h3>1938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歼敌万余人,英雄的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h3><h3>纪念碑,纪念馆大楼</h3> <h3>大战场景雕塑图画</h3> <h3>场馆外的飞机,坦克展示</h3> <h3>台儿庄古城南门门楼</h3><h3>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br></h3><h3>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是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h3> <h3>如果说江南水乡的古镇有着小家碧玉的灵气,那台儿庄毋庸置疑的是大家闺秀韵味,温婉却又雅致,明艳却不失气度,建筑和街道彰显历史沉淀的古朴,昨日的荣耀与疮痍将她梳理的更加怡然自若。</h3> <h3>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八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中西合璧,是运河文化的活化石;拥有京杭运河仅存的3公里古运河和18个汪塘和7公里的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古水城。</h3> <h3>台儿庄古城神奇的集江南风景于一身的缩影,无法用文字勾勒出真实的原貌。要想从中完全了解古城吸魅力,还得身临其境一趟,住下慢慢细游,晨曦中,日落下,夜灯火...,方可具体感悟其中的奥妙</h3> 漫步在台儿庄古城街头,会让你找到对各地古城的印象——分明是徽派建筑才有的白墙黛瓦,马头式墙檐;分明是在闽浙建筑里才会有的廊桥;分明是在北方古城里才会随处可见的城墙风格的城门;分明是江南水乡才会有的倚水而建的房屋;还有马祖庙,基督教堂等等,甚至还有当年台儿庄战役巷战时的雕塑、标语……就在这里,全都罗列出来。 <div>漫步在古城内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你真的会忘掉尘世所有的烦恼,你会感觉这里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你会发现这里的景物,在一一打破在你梦境中浮现过的幽静、惬意画面。这或许是“一个寻梦的地方”真正的用意所在吧。</div><div><br></div><div>据《请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号为天下第一庄”和“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漕运的兴起带来了南北、中西文化的交融,孕育了台儿庄古城多元建筑风格、宗教文化和民族风情。现保留的古河堤、古码头、茅草房等遗迹。</div><div><br></div> <h3>经过流淌百年的古运河,古城内建有以弘扬大战文化、运河文化为主题,有税史、私塾、驿站、奏折、票号、青楼等多个专题博物馆、展示馆</h3> <h3>运河酒文化馆</h3> <h3>大战时街战雕塑</h3> <h3>大战遗址纪念园内</h3> <h3>大夫第</h3> <h3>台儿庄古城、让无数人寻梦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漫步于静谧的小巷中,或是站在古桥上看船来船往,到了夜晚灯火阑珊诱人流连忘返,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比不上台儿庄的灯火辉煌.... </h3> <h3>有人说,看水乡去周庄,看古城去平遥,两者兼顾去丽江。但是,周庄有水却不是大战故地;平遥有古朴的建筑却没有大运河;丽江有城有水,却没有台儿庄这样丰富的文化积淀。来到台儿庄古城,既看了古运河,又亲临了大战故地,触发了思古幽情,还领略了古老文化,享受了时尚生活。台儿庄一游,等于同时去了周庄、平遥和丽江。有位网友说:"周庄是怀旧,平遥是疗伤,丽江是艳遇,台儿庄是梦乡。"</h3> <h3>蜿蜒在街道的排水渠</h3> <h3>虚以待席,若临河而品宁静中不乏漾漾惬意</h3> <h3>岁月流淌,转眼已是百年</h3> <h3>岁月静谧,留恋那走过的回廊,还有那缕缕暖心的阳光</h3> <h3>下榻的客栈“花家地”</h3> <h3>环境优雅</h3> <h3>住在二楼</h3> <h3>住地前广场的自由歌者</h3> <h3>住地附近的复兴广场复兴楼</h3> <h3>有运河就有漕帮,有镖局</h3> <h3>漕帮文化展示</h3> <h3>在去微山湖时顺路上“女娲宫”看了看,就在路边,没有什么人,不要票,就是小山顶上一个四合院,可能原来在上下有一块女娲碑,借此由头兴建此宫</h3> <h3>国家4A级景区冠石榴园12万亩之大,种有石榴树530余万株,48个品种,素以历史之久, 面积 之大,株数之多,品色之全,果质之优而闻名海内外,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石榴园林。</h3><h3>石榴树还没有到盛果的时候,看上去还不吸引人,所以就开车在园区转了转,主要是进景区的青檀寺游览。</h3><div><br></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青檀寺始建于盛唐开元年间,原名叫“云峰寺”,后因山间长满青檀树且有数十棵千年古檀而改名“青檀寺”。</font>大殿内供有三世佛,铜面金身,法颜慈样。寺内有口千余年银杏,雌雄同株,至今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树下有口“龙窟泉”,水质清冽,甘甜醇厚。</h3> <h3>青檀树</h3> <h3>傍中午气温有35度,热啊,可是在青檀树下倒是蛮清凉的</h3> <h3>因电影《铁道游击队》而闻名全国的微山湖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承纳了鲁、苏、皖、豫四省八个地区的来水,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彼此相连的湖泊组成,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京杭大运河纵贯全湖,至今仍能通航。微山岛是湖中第一大岛,岛上文化古迹众多,境内有殷周微子墓、汉初张良墓、春秋目夷墓、伏义陵(庙)、仲子路庙、六合泉、圣母泉以及大量的庙宇亭台、古碑刻石、汉画像石等古迹,还有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供人缅怀。</h3> <h3>微山湖岛上望湖塔</h3> <h3><font color="#010101">从塔上俯瞰</font></h3> <h3>铁道游击队纪念馆</h3> <h3>领略湖上的秀丽风光,也领略了微山湖岛上景区的管理混乱。游客服务中心与私人游艇相互勾结,明明有5块钱的摆渡,还可以连车一起摆渡,询问工作人员却说附近没有,很远,让买380元的游艇票,考虑已是下午怕耽误时间,就掏了380块钱,一个游艇主妇女拉上我们开了出去,跑了好长一段看方向有问题就问那妇女这是去哪里?她说去湖里湿地有18湾水路,每人优惠价40元,又是套路啊!赶紧表明不去,不去,赶紧掉头去微山湖岛,等她掉过头来,前面正是摆渡,基本和摆渡同时靠上码头。</h3><h3>至此套路还没完,那妇女介绍交通车,260元一车,还扯扯拉拉要我们上车,一看不对头啊,走都走不了的架势...</h3><h3>最后包车100元,四个景点下来也是不能令人满意啊</h3> <h3>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位于枣庄市薛城区临山路东首,是为纪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雄的抗日武装力量,隶属于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该队以薛城为中心,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出没于万顷微山湖中,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术,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浴血奋战,奏响了民族救亡的最强音。是一处以铁道游击队为主基调,集教育、游览、娱乐为一体的纪念公园。</h3><h3>还是停车的问题,本来纪念馆前面有停车场,但是导航找不到,问当地人也没有问明白,就停在马路上了,等到了那里一看才明白了,哈哈</h3> <h3>纪念园内建有影视基地</h3> <h3>正在演出日军受降仪式</h3> <h3>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境内,位于枣庄市东北20公里处,森林覆盖率为96.8%,共分为巢云竹林、桃源仙境、君山望海、凤落古崖4个景区,是罕见的天然杂木林汇集区,国内亦属少有。其海拔584米,与龟龙湖交融一体,山水相连,气势磅礴,古洞仙境,壮观巍峨,“君山望海”为古峄县八景之冠,为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群山绵延不绝,峰头林立,自西向东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森林植被面积大,主要树种为侧伯、刺槐还有楸树等珍贵树种和多种杂木树种。群山之中有一峰突起,如擎天柱直插霄汉,这便是抱犊崮。崮西南麓有一条深涧大壑,泉水汇集于此,形成瀑布。深涧东侧有清华观和巢云观。半山处有洞数十个,名曰桃源洞、水帘洞等。洞内外石壁雕有千姿百态的佛像。自麓至巅,陡峭如壁,手足并用方能攀援而上。崮顶平田数十亩,石池满蓄山水,深数尺。伫立崮顶,极目南天,平野如画,东眺黄海,云雾缭绕,故有“君山望海”之称。周围有巢云观、抱犊崮顶、十八罗汉洞、黄龙洞等景点。</h3> <h3>看看这小犊子吧</h3> <h3>罗汉洞壁画</h3> <h3>山下凤鸣园里的孔雀</h3> <h3>凭栏远眺</h3> <h3>浮来山距离日照有100公里左右,位于莒县城西<br></h3> <h3>千年古刹定林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晚年遁迹藏书校经之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整个院落面南背北,分前中后三院,南北长95米,东西宽52米,总面积为4940平方米。院内古树参天,古碑林立,景观颇多。前院中有“天下银杏第一树”一株,树高26.3米,树围15.7米,树龄在3500年以上,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堪称生物界中的“活化石”,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其进行专题研究,并向全世界播放了其近影。院内还有大雄宝殿等殿堂及众多石碑。中院内有刘勰校经楼及十王殿,校经楼为二层小阁楼,横匾“校经楼”三字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为纪念《文心雕龙》成书1460周年所题。由此拾级北上,便是后院,有三教寺一处,是山东省唯一的一处三教寺。院内还有同根并茂的银杏树四株,大逾三围,名曰“公孙树”,为唐代所植。<br></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