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全国首批“中国心衰中心”通过认证单位

<h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全国首批“中国心衰中心”通过认证单位</h3><div>记者晓光</div><div> 记者13日从省卫计委获悉,在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管理联盟、中国心衰中心总部通过的首批中国心衰中心认证的50家医院名单中,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上榜,也是贵州省首家。</div><div><br></div> <h3>  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患者至少有800万,而且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未来还将面对更为庞大的心衰患者群。这将使大量心衰患者在实际中面临看病及住院难,得不到良好有效的防治管理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挑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决定在全国建立若干个心力衰竭规范化管理中心,实施以心衰指南为依据的规范化诊疗,和患者长期随访管理,从而提高我国心衰的整体诊治水平。</h3> <h3>  据介绍,此次首批认证共计88家单位提交申请,经过资质审查、总部办公室材料预审、专家网审,54家单位进入现场核查环节,经过心衰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执委会投票,最终50家单位予以通过。</h3> <h3>科普时间:</h3><h3><br></h3><div>什么是心衰?</div><div> 心脏实际是一个收集和排出血液的“泵”,像是一个发动机,推动着血液在血管里运转,然后输送全身。当心脏负荷加重或心脏肌肉损伤时,心脏就像一只弹性减退的皮球,泵血功能降低,输出的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的需要,同时器官及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地回流到心脏,这种状态就叫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div><div><br></div><div>心衰的危害?</div><div> 心衰实际上是所有心脏病的一个终末状态,不是独立的疾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肌炎以及扩张性心肌病都可以导致心衰。如果不及时治疗,心衰症状越来越重,每次加重都会对心脏带来不可逆损伤。</div><div><br></div><div>心衰的分级?</div><div> 不同程度的心衰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患者最初可表现为易疲劳、食欲减退、活动后心慌气短等症状;到晚期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只能半躺或坐在床上。</div><div> Ⅰ级:日常活动不受限制, 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或心悸;</div><div>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活动下出现心衰症状;</div><div>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日常活动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div><div>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div><div><br></div><div>心衰高危因素?</div><div> 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慢性肾脏疾病、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等均是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抽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健康伤害也不可忽视。</div><div><br></div><div>心衰如何预防?</div><div> 心衰的规范诊治尤为关键,而通过限制钠盐的摄入、少吃甜食、戒烟限酒、多吃蔬菜等方法,能够积极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并可有效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div><div><br></div><div>限盐提醒:</div><div> 轻度心力衰竭患者,每天摄入钠盐量限制在2克,实际相当于食盐5克;中度心力衰竭患者,每天摄入钠盐量限制在1克,实际相当于食盐2.5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每天摄入钠盐量限制在0.4克,实际相当于食盐1克。(服用利尿剂时不需要严格限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