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06.12</h3><h3>今天是俄罗斯国庆,可惜今年没有红场阅兵,但晚上红场有晚会,观礼台已经搭好了。</h3><h3>红场加了安检门,也许是因为此时红场没有重要活动,不是很紧张。</h3> <h3><font color="#010101">警察和“武警”(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呵呵)巡逻挺随意的,狗狗也很乖。我们说一起拍照,也不拒绝,开始狗狗还有点儿紧张,冲着老孙直叫,训导员说了句什么(听不懂,呵呵😊),它马上乖乖地了,不过,对老孙还是不太友好。我们都开玩笑地说,他太像坏人了。</font></h3> <h3>冰激凌的甜蜜</h3><h3>真是一群老顽童。</h3> <h3>列宁图书馆站</h3> <h3>胜利广场站</h3> <h3>地铁里的老人与孩子</h3> <h3>莫斯科凯旋门</h3><h3>莫斯科凯旋门是按照古罗马康斯坦丁凯旋门样式建造的,高28米。</h3><h3>1812年,拿破仑率领64万大军攻进了莫斯科,并放火烧毁城池。为纪念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在法国巴黎建造了凯旋门,于1806年始建, 1836年落成。</h3><h3>而莫斯科军民在拿破伦抵达前实施了坚壁清野,让拿破仑大军仅仅获得了一座空城。在拿破仑撤离途中,俄罗斯军民频频狙击骚扰,加之天寒地冻,粮草不继,导致伤亡惨重,吃尽了苦头。因此,俄罗斯人认为自己战胜了拿破仑。1814年,为庆祝战胜拿破仑和俄军将士从西欧远征归来,莫斯科人在特维尔关卡建立了一个木制凯旋门。不过在12年后的1826年,该凯旋门就因木头腐朽而倒塌。经过商议,决定用石头原料重新建一个新的凯旋门。1829年8月17日正式动工,1834年9月20日建成。</h3><h3>各人都认为自己胜利了,呵呵😊。</h3> <h3>离凯旋门几十米处,就是在俯首山顶上,为纪念法反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建的莫斯科胜利广场。胜利广场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成于1995年5月,是俄罗斯人民对已逝战争的纪念,也是对和平的祈祷。</h3> <h3>为了庆祝国庆,胜利广场有集会,有点儿类似北京的庙会,有民族习俗展示、各种美食、各种民间用品,还有演出活动,非常热闹。</h3> <h3>手工编织花边</h3> <h3>民族乐器</h3> <h3>还有好几家卖中国茶的,平心而论,茶叶不咋地,呵呵😊,便宜。</h3> <h3>小时候的“糖稀”,可以做糖人。</h3> <h3>感觉最好的,是有好几个展位是在免费教各种民间手工艺,有编制花朵,制作泥塑等。说明他们注重民间工艺的传承,注重自己的民间文化。</h3> <h3>搭了一个大舞台,演出各种节目,天下起了小雨,大家依然兴致勃勃,载歌载舞。</h3> <h3>这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国度,台上歌声响起,台下就会呼应,有人在雨中起舞。</h3><h3>不过在乐声之中引起共鸣的年龄大的人、小孩居多,年轻人不多,是不是可以说一些民族因素在退化?</h3> <h3>胜利女神纪念碑</h3><h3>三棱形的碑身,像一把刺向青天的利剑,碑高141.8米,象征卫国战争1418个战斗的日日夜夜。顶端是古希腊胜利女神,右手拿着金光灿灿的胜利桂冠,身旁飞着两个小天使,吹着胜利的号角。每一面都用浮雕展现了二战中1的战斗情景。</h3> <h3>1995年建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纪念馆,卫国战争纪念馆,就坐落在广场的另一端。</h3> <h3>卫国战争纪念馆里面雕阑玉砌 ,气势雄伟。馆藏也很丰富,有实物、影像、艺术品等。</h3> <h3>以巨大圆屋顶为画布的3D Mapping秀——“胜利之路”,由俄罗斯视觉互动新媒体团队Sila Sveta创作。作品展示了二战时很多重要的历史瞬间,挺震撼的,就是语言不通,听不懂。一共12分钟,正点和半点播放。</h3> <h3>有好几个馆是实物与巨型油画相结合,加上音效,再现战争场面,具有很强的震撼力。</h3> <h3>缴获的纳粹旗帜。</h3> <h3>三维图影像再现了历史。</h3> <h3>战争残酷无情,毁灭一切,这是展示的已毁坏的艺术品原件,太可惜了。</h3> <h3>常胜圣格奥尔基大教堂</h3> <h3>这几天做地铁,乐乐和杨老师总结出来的规律,俄文字母与英语字母的关系。挺有用的,因为导航经常给出的是英文,有了对照表,就可以方便查找目的地了。</h3> <h3>今晚红场有音乐会,还放烟花,很热闹,当然,我们进不去,呵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