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端午节是中国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为的是追忆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听说从2008年开始,这些习俗还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呢。虽然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节日的市场供应十分丰富,过节的气氛也很浓郁,但儿时在家乡过节的情景,却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br></h3><h3> 我童年时的棕子没有现在的品种多,最多的是白米棕子。有条件好讲究的人家,在棕子里放上一、二颗枣子或放点豆子就算不错的了。这样的棕子虽然简单,但原汁原味,棕叶的清香味很浓,剥开后棕子上还有被棕叶染上的淡淡的绿色,沾上一点白糖十分香甜好吃。在端午节前一周左右,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包棕子的材料,主要是棕叶和捆绑棕子的梭草,还有糯米等。有的人家经济条件好,或者图省事,就直接在菜市上买现成的包棕子食材。想省钱或经济上不太富裕的人家, 就在竹竿上绑个钩子,到附近的芦苇荡去采棕叶。我小时候就跟随家人一起,到附近水塘的芦苇丛中采过棕叶。用竹竿上的钩子先把芦苇一根根的顺过来,拣翠绿宽大的叶子采拮下来,在带去的菜蓝子里码好。因为芦苇杆有弹性,会把人往池塘里带。有次我一不小心就滑落到池塘里了,清冽的塘水湿透了鞋子和衣衫,我连忙抓住芦苇杆借着惯性爬上岸。幸好池塘里的水不深,不然就会有危险了。无论是买的还是自采的棕叶,回来都要先清洗一遍再用水煮。然后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再把棕叶放在搓衣板的反面,用刷子一片片地刷干净,这样才能清洗掉棕叶上的脏东西,让棕叶的清香味浸透到棕子里。包棕子的糯米,要提前一天淘好并用清水浸泡几个小时后沥干,这样包出来的棕子才软糯粘。</h3><h3> 我家住的大杂院是平房,包棕子时,是好几家人在一起,边聊家长里短边包棕子。手艺好的包的快,就边包边教包得不怎么好又慢的,大家嘻嘻哈哈的在一起就像一家人,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气氛融洽很好玩。包好后就用钢精锅盛上在煤球炉子上煮。那时各家很少有专门的厨房,有的烧菜做饭就在客厅里面,也有的在平房的走廊上支起个炉子瞎凑呼。棕子煮得快熟的时候阵阵微风拂来,院子里芳香四溢。因为各家棕子包的样式、松紧不一样,煮熟后邻居家还相互赠送品尝。由于没有冰箱,一般各家都是在客厅里面拉上一根铁丝,把煮熟的棕子一串一串的挂在上面,保持通风。要是吃不完,隔几天还要重新煮一下,不然的话就会变馊了。</h3><h3> 端午节一般是在中午聚餐。那时的食品不太丰富,家庭收入一般都差不多,贫富差距不大,也都不太富裕。但物价很便宜,猪肉7毛多钱1斤,鸡、鸭、鹅4、5毛钱1斤,野生的鱼虾也就几毛钱1斤。且都是绿色的正宗环保食品,无污染无激素。但遗憾的是大多数食品都要凭票供应,各家只能依据人口的多少定量购买。现在老南京人过端午节,讲究要"五红"即苋菜、龙虾、黄鳝、红心鸭蛋、烤鸭等。我记得儿时过节主要有苋菜、红烧肉、鸭蛋、红烧鸡或红烧鸭子,也吃过红烧仔鹅。吃饭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点从县酒厂散打的8毛钱1斤的老白干。要把酒里放点从街上小店1毛钱1包买来的雄黄,喝完酒后还要把沉淀在酒杯里的雄黄,涂抹在小孩子的脸上,还要在眉心上点一下,说这样蚊虫就不叮咬了还可以避邪。现在看来,把雄黄放在酒里是不好的,因为雄黄有毒呵,但那时没有现在的科学意识,口口相传下来,也就形成这样的风俗了。</h3><h3> 再说划龙舟,当时老家的龙舟比赛一般都是在靠近县轧花厂和配件厂的那一段德胜河的水面上举行。德胜河水轻轻的翻着波浪,两岸护坡上的树木和花草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住在附近的人家吃水用水都是直接从河里挑。因为这一段的河面比较宽,水流也不太急,夏天还是人们的天然浴场。那时参加龙舟比赛的有工厂的工人,但更多的是附近几个农村生产大队农民组成的代表队。记得有一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们约好去看龙舟比赛,一大早德胜河的两岸,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我们只好爬到河边树上去观看。当时河面上大概有十多条龙舟,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大家都奋力向前猛划,锣鼓声号子声响彻河面,两岸民众呼喊“xx队加油!”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最后好象是宝塔生产大队的代表队获得了第一名,还有几位领导给获胜的代表队颁发了锦旗和奖状呢。</h3><h3> 回忆儿时端午节的滋味,既是对童年生活的一种眷恋也是对那时的青山绿水,纯朴民风的向往,更充满着一个游子对家人对家乡对儿时伙伴的思念之情。</h3><h3> (照片来自网络)</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