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在朦胧寻找美

鸥鹭(风光画意摄影+歌者)

<h3>  朦胧,体现了人文静,沉稳,富有想象力,低调的特点。</h3><h3> 而且画画或摄影的人,一定是有耐心,有才华天赋的人<br /></h3><h3> 中国文化为什么欣赏朦胧美?</h3> <h3>  中国的文人大都喜欢曲径通幽,就是说不愿意直白的说明自己的意思,讲究意境、意象,尤其是要写出"象外之象"!所以,中国的诗歌总在寻求一种像画画一样的境界贵在神似,而不求形似!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朦胧美!</h3> <h3>  中国传统文学喜设言外之意,追求言简意赅、韵味幽长、含咏不尽的艺术效果。</h3><h3> 而摄影艺术也是一样,讲究的是含而不露,将到未到,厚积薄发。</h3> <h3>  朦胧美是指美丽并不完全显露出来,让人有种看不透、摸不着的感觉。就犹如"犹抱琵琶半遮面""欲拒还迎"的那种感觉,让有产生遐想;</h3><h3> 朦胧美对象形象模糊,概念不确定,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朦胧含蓄的美。其特征是用某种朦胧模糊而含蓄的形式来表现多义性的内容,使欣赏者在欣赏中通过猜测、想像和意会,才能获得某种审美享受。</h3> <h3>  摄影术自发明以来,就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使得成像的质量越来越清晰、逼真,甚至超越人的视觉。不少人认为摄影的功能就是镜子般的记录再现。因此,他们往往单纯地强调"清晰与逼真",容不得半点的"模糊"。殊不知,"清晰"与"模糊"既是相反的,也是相对的,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并存于社会生活之中。摄影作品如果仅仅表现清晰美,而忽略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模糊现象,不表现模糊美,在反映生活上是不全面也是不真实的。</h3><h3> 真实自然的"纪实",毫发毕现的"清晰"固然有其好处,受到人们的欢迎;含蓄飘忽的"朦胧",混沌暧昧的"模糊"亦有其妙处,受到人们的青睐。</h3><h3> 当我们透过这些外在的模糊形象去逼视艺术的精神时,我们就会自然地发现模糊的魅力,感受到一种朦胧美、模糊美。这种美较之清晰美具有别样的情致与风韵。</h3> <h3>  表现模糊性、模糊美的模糊艺术摄影是历史的必然。许多前辈大师说过,艺术的奥秘本来就说不太清楚,完全说清楚了,也许就不再是艺术。可见摄影家应用摄影的模糊语言来塑造形象、抒发情感、营造氛围、深化内涵、表现模糊美,可以提升艺术摄影的境界和审美价值。模糊是一种含蓄,一种朦胧,它给摄影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也给欣赏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多次&quot;再创作&quot;的机会。模糊美含蓄隽永,深邃玄妙,言未尽而意无穷,更值得咀嚼、品味与评说。模糊美是艺术摄影发展的必然趋势。</h3> <h3>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已开始重视艺术的朦胧美。</h3><h3> 《世说新语》中记载&quot;纡余委曲,若不可测&quot;,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说&quot;隐之为体&quot;,&quot;优采潜发&quot;,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quot;远引若至,临之已非&quot;,及后人说的&quot;水中月,镜中花&quot;等,都是追求一种朦胧蕴藉的美。</h3> <h3>  现代中外艺术追求模糊、抽象等,也试图达到朦胧美的效果。自然界中,水光山色的空蒙迷茫,月光下物体的模糊恍惚,雾霾天气中的若隐若现,晨光初绕等即为自然界的朦胧美。</h3> <h3>  艺术中的朦胧美表现于内容意蕴的模糊、多义、抽象、含蓄蕴藉不直露,表现于形式多用比兴、象征、隐喻,语言、形、色、声及其组合的模糊不确定、离奇超常,大幅度的变形、变色、变声,使人难以通过直观和按常理加以理解,必须通过丰富的想像力进行猜测、推断,才能把握其真实的含义和内在的美。</h3> <h3>  诗人写诗也只有朦胧才能表现其内涵和艺术品味:</h3><h3> 宋朝·陆游《长相思》</h3><h3>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侧船篷。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到时闻暮锺。<br /></h3> <h3>  朦胧美可以造成特定的意境,诱发人的好奇心,激起人的探究心理,使人在似明白又模糊中得到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h3> <h3>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唐司空图提出的美学命题。对于诗歌意境的形成及其审美价值的理论概括。 &nbsp;</h3><h3> 《与极浦书》: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谈)哉?"。第一个"象"与"景",指诗歌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所直接描写的最易使人感受到的形象,有具体的形状、色彩、声音及其组合,画面明晰而不飘忽。第二个"象"与"景"则往往突破明晰画面的界限,创造出多层次的没有明确画面、更为飘忽空灵的"意象"和意境。<br></h3><h3>真是以飘忽之思,运空灵之手了。</h3> <h3>  认为这种"意境"即"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与极浦书》)。说明诗的意境虽离不开具体"物象"的传达和表现,但又必须是虚实结合的"象外之象"的创造,比较确切地反映了文艺创作与欣赏过程中人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感觉的本质特征,启发了后人对文艺的形象思维的探索。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h3> <h3>  在李白的《长相思》中,也有这样一段描述: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长相思,摧心肝。低头咏叹间,一幅微醺的美人图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云朵点缀的蓝天之下,有着微波涌动的碧水……在如仙境般的画面中,薄薄的云层成为了一道神秘的面纱,把这位美人衬托得越发动人,她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又很远,远隔云端,可望而不可及也,而她真正的容颜,是被隔在云层之后的,说不清,道不明,这就赋予了观者(或读者)更多的主观想象,所以,美人也就更加美丽和珍贵了。</h3><h3> 未读完李白的诗,就已经陷入朦胧的画面中,虽然飘渺却似真实,令人寻味。</h3> <h3>  有人问:明晰清楚是唯一的要求吗?这就象印象派与写实派,绘画是创作,摄影也是创作。你看莫奈画雾那么美妙,也有人拍晨雾与霾。这种模糊美,朦胧美却能一见不忘,有种意境,内涵渗透到骨子里东西,唯肖唯妙。</h3> <h3>  模糊的应用,就象PHOTOSHOP中有一档功能名高斯模糊,经常用到。还有相机的长焦镜头,大光圈与景深,以镜片成像的模糊。模糊仿佛画中留白,还是保留部分焦点的清楚,只是部分的模糊,但我认为只要有非肉眼所见的模糊,无论软件和光学镜片,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再创造。</h3>